1、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专练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及时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C斯诺在陕北期间还拍摄了大量的苏区生活的照片,如朱德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D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但他个人习惯和外表却落拓不羁。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通
2、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小说,塑造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光辉形象。C红星照耀中国使用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D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亲自釆访写成的一本书。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不仅照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实地采访,真实报道了中国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如毛泽东、朱德等。C彭德怀为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感到自豪,笑称自己是“苦力”,组织湖
3、北第一支“工农军队”,并带领红军轻松攻克预旺县。D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该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4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B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中星,必将照耀全中国。C书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句中的“大迁移”是指井冈山会师。D书中讲到了很多英雄人物,比如“货币的解剖”讲的是林伯渠(原名林祖涵)的故事
4、;“一个红色的窑工”讲的是徐海东的故事。5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C在斯诺眼中周恩来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D“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这段文字记录的“他”就是红一方面军彭德怀司令。6下列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A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
5、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B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C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红军长征这一事件的评价。D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
6、事政变”是指西安事变。7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说法有误的一项()A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为西行漫记,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未来。B主要人物之一的毛泽东,就出生于官僚家庭,就读于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是一位一丝不苟、有魄力的领导者。C朱德是一位沉默谦虚、爱护部下、天性善良,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出生在穷苦的佃农家庭中,我们学过他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D在叛徒章节中,第一次见面用英语同斯诺打招呼,为斯诺桂花采访行程,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间田埂的人是周恩来。8读红星照耀
7、中国中的人物经历中,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在与彭德怀的相处中,斯诺对他的印象是说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B贺龙在当兵之前,当过放牛娃,鞋匠,当过矿工,也修过水渠。C周恩来个子清瘦,平易近人。他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D毛泽东在童年时代,反抗心理和自尊心极强,不服父亲的管教。9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根据书中的描写,选出对应的人物正确的一项()(1)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2)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
8、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3)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4)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A朱德、贺龙、周恩来、毛泽东B彭德怀、朱德、周恩来、毛泽东C贺龙、彭德怀、毛泽东、周恩来D周恩来、贺龙、彭德怀、毛泽东10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客观公正地报道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真实情况。B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色苏维
9、埃地区的西方记者。C红星照耀中国真实的勾勒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的英雄群像从政治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到军事将领刘志丹等,个个栩栩如生,真实感人。D“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但作者会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穿插分析和评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因此,书中的某些评价并不客观。C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是一部全景式地描绘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美国“亚洲一号”
10、的全过程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它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D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的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二、填空题12名著阅读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到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个西方媒体眼中的“_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13比较阅读材料一、二,完成下面的表格。【材料一】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
11、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出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材料二】二十二名红军突击队队员没有一人中弹掉下深渊,勇士们在川军轻重机枪和炮火的狙击下已经靠近泸定桥北岸的桥头堡。(长征_)材料一材料二作者埃德加斯诺_作品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作者国籍、身份_中国军旅作家,中共党员,少将军衔内容之同都记叙了_这一历史事件创作目的之异向世界展示“红色中国”发掘伟大的红军精神14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填空。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
12、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红军A_壮举的评价。在书中他又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_。15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红军领袖的评价,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人物:朱德贺龙徐特立彭德怀毛泽东周恩来(只填序号)。A_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有着“神怪生活”的名誉。B_是“三军”统帅,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C_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
13、子。16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填空。文段一 在我看来,他是个非常有意思、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和率真,富有幽默感,时常露出质朴的笑容,尤其是读到自己以及苏维埃的不足时一一但是这种质朴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的信念。他说话直率,生活朴素,有些人可能会以为他有点粗鲁。然而,他的身上综合着奇异的特质纯真质朴,机智敏锐,洞悉世事。文段二他给我的印象是头脑冷静,善于逻辑推理,从实际出发。他在南开大学时期,常常在学校演戏时扮演旦角(关于这一点,我是从他的一位同学那里听说的)。我在百家坪遇见的这位战士没有任何软弱之处。他不屈不挠,留有长须,冷静理智。他还极具个人魅力这些特质使他成为“红色中
14、国外交第一人”。文段三他身材魁梧,像老虎一样强悍,从不知疲倦,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他在国民党内当将领的时候,也生活得像部下那么简朴,他不看重钱财,除了他非常喜爱马,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匹非常漂亮的马,十分喜欢,结果这匹马被敌军俘获了。他杀往战场,要把马夺回来,后来真的夺了回来!文段四有一天,当我们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就我们所能估计的来说,”他这样肯定地说,“事实上,在我们未来之前,整个西北除开几个地主、官僚和商人之外,差不多没有一个人能够阅读东西,文盲似乎竟达百分之九十五,这是世界上文化最最落后的地方之一,你相信陕北和甘肃的民众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回事
15、吗?这里普通人一辈子只洗两次澡一次是在出世的时候,一次足在他结婚的时候!他们讨厌洗足,洗手,洗脸,剪指甲、脚指甲,剪头发。”文段中的“他”分别是_、_、_、_。17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红军领袖的真实生活,请根据下列描述写出对应的人物。A面容瘦削、看上去像林肯,双眼炯炯有神,博览群书,涉猎广,爱吃辣。( )B清瘦、能说英语,大官僚家庭出身,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 )C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 )18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_,他1936年来到中国,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_,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真实情
16、况。从书名可看出作者的预见是_。19走进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作品。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_及其_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三、名著阅读(片段一)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模范连”,他们十二到十七(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片段二)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
17、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的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片段三)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
18、得有一张通行证。”20(片段一)中,“他们”被作者亲切地称为“_”。21(片段二)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22(片段三)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23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感受红军精神。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请你从下列困难中选择一项,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在危机中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A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B极度匮乏的物资供应C部分少数民族的不理解24红星照耀中国和王树增的_一书中,都有对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王树增的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以_为基本架构,从1934年10月的贵
19、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的_(地点)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25我一边和他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1)本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他”是_,本段文字之外,作者说他有许多特质,例如_。(2)埃德加斯诺在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
20、结合本书具体内容,说说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26阅读下面的图片和文字,完成题目。202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当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事实证明,这一预言是非常有远见的。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
21、第三个。请根据图片和文字内容,说说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长征的哪一件事?这件事的结局如何?“一九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我在四川离开刘湘以后,就搭长江轮顺流而下,到上海寻找共产党。这时,中国已回到军阀的封建时期,前途实在黑暗,我很苦闷。我在四川当军官的最后一年,即一九二年,我染上了吸鸦片的恶习。到上海时,差不多已经戒脱了这个恶习,在上海广慈医院住了一星期,我完全戒绝了烟瘾。”“在柏林,我碰到周恩来(现在是红军军事委员会
22、副主席)和别的同志们。我终于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我在一九二二年十月间到达柏林,那时年纪三十六岁左右。我一找到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这是一九二二年十月间的事。”“在湘南起义以前,毛泽东的部队在一九二七年冬季就上了井冈山。当我退出广东东江后,他派他的兄弟毛泽覃来和我取得联络,那是我在一九二八年前跟毛泽东的仅有一次的联系。一九二八年在井冈山,毛泽东和我把两部军队合组成新第四军,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我任第四军军长,毛泽东当政治委员。我们在井冈山上呆了六个月,击退了三次进攻。这时彭德怀在平江起义后,率部到了井冈山。一九二九年,我们留他守山,毛泽
23、东和我率部到了江西南部、福建、广东、湖南去进行建立苏维埃的长期斗争。从此以后,我的生平不过是红军历史的一部分了。”27本文段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选段中的“我”是_(人名),本书中也提到一个曾发动“西安事变”的人物戒除鸦片烟瘾的故事,这个人是_。28有学者评价说:在斯诺的笔下,这些中国革命家“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请从“非凡的魅力”和“人间的味道”中任选一个,结合选文进行分析。29请结合文段或原著其他内容分析本书的一个艺术特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红星照耀中国(节选)埃德加斯诺我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母亲去世了,这样我更不想回家了。那年夏天,我决定到北平去,当时叫北
24、京。当时湖南有许多学生打算用勤工俭学的办法到法国去留学。法国在世界大战中曾经用这种办法招募中国青年为它工作。这些学生打算出国前先去北京学法文。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在一批批出国的人里面有许多湖南师范学校的学生,其中大多数后来成了著名的激进分子。徐特立也受到这个运动的影响,他放弃了湖南师范学校的教席到法国去,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不过他到一九二七年才参加共产党。我陪同一些湖南学生去北京。虽然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而且新民学会也支持这个运动,但是我并不想去欧洲。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那些决定去法国的学生从现在任中法大学校长的李石曾那里学习法文,我却没有这样做
25、。我另有打算。北京对我来说开销太大。我是向朋友们借了钱来首都的,来了以后,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他就是A,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被张作霖杀害。A给了我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
26、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但是我并不灰心。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在新闻学会里,我遇到了别的学生,例如陈公博,他现在在南京当大官了;谭平山,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之后又变成所谓“第三党”的党员;还有邵飘萍。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一九二六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我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时候,还遇到了张国焘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康白情,他后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入了三K党。段锡朋,现在在南京当教育部次长。也是在这里,我遇见而且爱上了B。她是我以前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的女儿。在我的青年时代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后
27、来在北京成了我的一位知心朋友。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我的思想越来越激进。我已经把这种情况的背景告诉你了。可是就在这时候,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我正在找寻出路。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我常常和来看我的一个名叫朱谦之的学生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在那个时候,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30下列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
28、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C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31文中的“我”指的是_,文中的A、B分别指的是:_、_32在北京,“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后来“我”的世界观为什么发生了改变?33在斯诺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说一说。1D【详解】A.“真实”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本项中“及时”说法错误; 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
29、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本项中“1937年6月至10月”错误; C.斯诺拍摄的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是毛泽东的照片,不是朱德的;故选D。2B【详解】B.红星照耀中国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属于报告文学。所以选项中“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小说”表述不正确;故选B。3C【详解】C.“彭德怀为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感到自豪,笑称自己是苦力,组织湖北第一支工农军队,并带领红军轻松攻克预旺县”表述有误,结合名著阅读积累可知,为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感到自豪,笑称自己是“苦力”,组织湖北第一支“工农军队”,并带领红军轻松攻克预旺县的红军将领是徐海东;故选C。4C【详解】书中写道
30、:“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句中的“大迁移”是指红军万里长征。故选C。5B【详解】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客观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表述有误;C在斯诺眼中毛泽东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并非“周恩来”;D“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这
31、段文字记录的“他”是周恩来;并非“红一方面军的彭德怀司令”;故选B。6A【详解】A.“大迁移”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故该选项表述有误;故选A。7B【详解】B应该是主要人物之一的周恩来就出生于官僚家庭,就读于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故选B。8B【详解】B.应是彭德怀在当兵之前,当过放牛娃,鞋匠,当过矿工,也修过水渠。贺龙之前被国民党
32、称为“土匪头子”,他在哥老会的名声遍及全国。故选B。9A【详解】(1)对应人物是朱德,原著中表述为:“但是大家都告诉我,朱德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但是李长林笑着告诉我,就他所记得而言,他每次总说五十六了。”(2)对应人物是贺龙,原著中表述为:“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
33、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3)对应人物是周恩来,原著中表述为:“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4)对应人物是毛泽东,原著中表述为:“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
34、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故选A。10D【详解】D.“文中的大迁移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表述有误,根据“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可知,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故选D。11B【详解】B红星照耀中国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有通过德加斯诺对人物的采访或转述后阐明的见解,评价相对客观;本项表述有误;故选B。12 土匪 西行漫记【详解】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
35、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个被西方媒体称为“土匪聚焦的地方”,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13 王树增 美国记者 飞夺泸定桥【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对名著内容的掌握。材料二出自王树增的纪实文学长征,是第一部用纪实方式最全面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代表作红星照
36、耀中国。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由“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勇士们在川军轻重机枪和炮火的狙击下已经靠近泸定桥北岸的桥头堡”等语句可知,材料一、二都记叙了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事件,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1935年5月25日。14 A:长征 B:西安事变【详解】考查识记名著内容。一空:由“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37、”可知,这是斯诺对红军长征壮举的评价。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这
38、一长征不仅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且也走过了祖国的大半地域,在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二空:由“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可知,“这场军事政变”是指西安事变。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
39、,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5 A. B. 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识记能力。根据A中的“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可以知道,他是指毛泽东;毛泽东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一丝不苟,不知疲倦,果决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爱军爱民的共产党人领导。根据B中的“三军统帅”,可以知道他是朱德。他勤奋踏实,心胸宽厚,是红军稳定的象征。根据C中的“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可知他是周恩来。原著中内容: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
40、相当准确。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16 毛泽东 周恩来 贺龙 徐特立【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文段一。结合“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和率真,富有幽默感,时常露出质朴的笑容”可知,此人是毛泽东。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篇里介绍毛泽东形象,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文段二。结合“他
41、在南开大学时期,常常在学校演戏时扮演旦角”“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可知此人是周恩来。在红星照耀中国第3篇里介绍周恩来形象,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文段三。结合“身材魁梧,像老虎一样强悍,从不知疲倦”“他得到了一匹非常漂亮的马,十分喜欢,结果这匹马被敌军俘获了。他杀往战场,要把马夺回来,后来真的夺了回来!”可知,此人是贺龙
42、。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中,贺龙被介绍为一个高大的男人,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但身体还很好,贺龙在哥老会的名声传遍全国,他口才很好,他有很强的个人魅力,他的许多追随者宁愿和他一起死在路上也不愿离开。他的生活和他的士兵们一样简单。他不关心个人财产除了马,他喜欢马。他没有耐心,但很谦虚。文段四。结合“幽默地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可知,此人为徐特立。在红星照耀中国第6篇里介绍徐特立形象,他是白发老翁,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他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他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上了六年学后在清朝当个塾师,后来上长沙师范,毕来后留
43、校教数学,后去法国勤工俭学。17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贺龙【详解】A.根据“面容瘦削、看上去像林肯”可以确定是: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第四章一个共产党人的由来本章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改变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毛泽东: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孩子气地笑)。他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说话平易,生活简朴,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天真质朴同锐利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
44、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B.根据“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 可以确定是:周恩来。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先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他在南开的三年因成绩优异,都靠奖学金维持。26岁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后又去广州,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长征中,身患重病,九死一生,最终到达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他个人清瘦,中
45、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信仰忠诚。C.根据“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 可以确定是:贺龙。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介绍了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贺龙: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土匪头子;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性格很急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