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性质、理念篇)通过将2022版课标将2011版课标的对比学习,可以发现,依然保存着许多不变的内容,例如:对数学的学科界定依然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数学学科的作用依然认为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就说明,这些内容都是通过11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检验的,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应该继续坚信与深化。2022版课标中的课程性质将2011版课标的课程性质由原来的三段整合为两段。通过这样的整合,条理性更为清晰。第一段阐述了三个问题,什么是数学、数学学什
2、么、数学的学科地位如何。在这一部分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学科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第二段主要阐述了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描述中,虽然提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更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的发展,正确三观的树立,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应该以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最终目标。虽然这两段话反复能读五六遍,但是专家用11年时间磨一剑,凝练出这惜字如金的两段内容,内涵应该更为充实,我目前的理解还很肤浅,只有结合专家解读视频和教学实践多次反思学习,才有可能才会真正领悟。课
3、程理念篇通过对比新旧版本的课程理念,可以发现:2022版数学课程目标在2011版的目标基础上有所发展,增加了“逐步形成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并不是新理念,它是在之前的四基四能、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教育话题,自2014年“核心素养”的提出,2016年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核心素养”,引领高考改革,再到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落地,倒逼中小学改革。(课标目标将会在详细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虽然新旧课标在第二点上都在谈课程内容,但是新课标中“结构化”一词却是我们从未接触的新概念。该内容通过内容
4、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数学文化、传统文化、整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字眼的频繁出现,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侧重的方面;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最熟悉的那句话还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这、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标里,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从启发式教学,到四基四能,再到核心素养的达成,是一个逐渐进阶的过程,如果没有前面过程的落实,素养的达成便是空话;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正确的评价机制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新课标指出,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采用阶段性评价为主,多元评价主体和多样评价方式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这里的“合理”二字其实就是度的把握,既不能摈弃不用,更不能完全依靠,把课件当成炫技的工具,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