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毕业班联考(三)语文试题(含答案).rar

相关 举报
  • 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毕业班联考(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毕业班联考(三)语文试题
      • 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毕业班联考(三)语文试题.docx--点击预览
      • 2022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三)语文学科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pdf--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 分)A.(B.误未然为已然,文中“国风火起来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火起来 ”只能说明其日渐恢复活力,而不能说成“恢复了往日活力” 。C.选项中“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不符合原文意思, 原文是 “国风” 已经吹进现实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审美方式” , 并未有说明其改变的程度的 “巨大” 。 D. 选项中在表述 “国风”与“伪国风”的本质不同时,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中的表述概括表述,即 “国风”与“伪国风”本质不同应是能否真正触碰到传统文化的灵魂,并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2.(3 分)C(A.张冠李戴。即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属于国风用途方面,而为人处世则属于国风意蕴方面。 B.表述过于绝对, 选项中 “根除” 表述绝对, 原文有 “文化是国风的内功” ,可见根除“伪国学风”练好文化内功也是必须的。D.“加快”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同时,该选项同时也犯了表述不严谨的错误, 即文中在提到向世界展示自我时, 还强调了借助新兴的网络平台这一手段。) 3.(3 分)B.(原文中传统文化“新的面目”的“新”应指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而选项的表述只能说明张火丁唱功了得。) 4.(4 分)国风用新时代的创意展现了瑰丽的中华文明,即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文化自信等, (1 分)并能借助技术实现了与现实的接续交融, (1 分)从而唤醒国人的文化基因, (1 分)使优秀文化走向大众和世界, (1 分)故能流行起来。 (只答“即技术赋能文化表达、文化充盈技术内涵”给 1 分。 ) 5.(6 分)年轻一代要主动发挥才智,守正创新,肩负起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 (2分) 让国风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2 分) 政策也要为寻根之旅创设条件。 (2 分) 6.(3 分)A.表意不准确,此处细节也突出了老人捕鱼经验丰富的特点。 7.(3 分)D.(表述不准确,节选部分语言特色还包括重视语言触觉上的表达效果。) 8.(4 分)细节真实:钓索作为渔民的必备工具,与老人形象、身份及海上捕鱼的场景相符,写出了渔民打鱼的日常生活气息。 (1 分)以钓索反映心理:老人借助钓索来捕鱼,根据钓索的变化来判断所钓之鱼的情况, 同时也伴随着老人捕鱼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如期待、兴奋、谨慎、庆幸、担心恐惧又不甘心放弃的矛盾挣扎等一列心理。 (2 分)以钓索反映情节:文中写到“两卷备用钓索” “三个四十英寸的卷儿可供备用” “老人无法把它往上拉一英寸”等,老人使用的钓索的长度的变化暗示出老人捕鱼的进程。 (1 分) 9.(6 分)小说的情节是老人捕鱼的过程,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2 分)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 可以推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尤其是那条被钓索钓到的大鱼在海中游走路线等; (2 分)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如这条鱼究竟有多大、同时大鱼游走的不确定性,既给老人捕鱼增加了难度,也给老人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危险;老人能否捕到这条鱼等。 (2 分) 10.(3 分)D( “交侵” ,即相互侵犯。至理,即“至治” ,最好的治世。 ) 11.(3 分)C(阍寺,文中指宦官。 ) 12.(3 分)C( “王践言的多次进谏,助涨了依附李德裕的官员挑拨离间的气焰”说法错误,原文中无此信息。 ) 13.(8 分) (1) (4 分)等到韩公武死了,韩弘接着也去世,年幼的孙子韩昭宗继承家业,掌管库藏的奴仆和官吏到御史府打官司。 (嗣,继承家业,1 分;主:掌管,1 分;句子通顺完整 2 分。 ) (2) (4 分)藩镇仗恃军队,在外欺侮怠慢朝廷,不能制服他们;士兵杀害驱逐主帅,抗拒朝命自立主帅,不能责问他们。 (陵:欺侮,1 分;诘:责问,1 分;句子通顺完整 2 分。 ) 14.(3 分)牛僧孺是一位罪大恶极的臣子。 (1 分)用事时,苟且偷安取悦皇上来窃取名位;失势时,蒙蔽君主欺骗世人来盗取名声。 (2 分) 【参考译文】 当初,韩弘的儿子、右骁卫将军韩公武为父亲谋划,用财物结交朝廷内外的人。等到韩公武死了,韩弘接着也去世,年幼的孙子韩昭宗继承家业,掌管库藏的奴仆和官吏到御史府打官司。皇帝很同情他,把韩弘的财物账目全部拿来亲自查看,发现凡是朝廷内外掌权的人大多接受了韩弘的贿赂, 唯独用红笔小字写着;“某年某月某日, 送给户部牛侍郎一千万钱,不接受。 ”皇帝非常高兴,把账本拿给左右的人看,说: “当真如此,我没有看错人。 ”三月壬戌戊,任命牛僧孺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唐文宗大和)五年秋九月,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请求归降,李德裕派遣代行维州刺史虞藏俭率兵进入占据维州城,备文上奏这个情况。牛僧孺说: “吐蕃的边境,四面各有万里,失去一个维州,不能损害吐蕃的势力。白白地舍弃了双方的真诚信任,有坏处没有好处。 ”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命令李德裕把维州城归还给吐蕃,拘系悉怛谋送还吐蕃。吐蕃在边境上杀死了悉怛谋。李德裕因此怨恨牛僧孺。 (唐文宗大和)六年冬十一月乙卯,西川监军王践言入宫主持枢密院事,多次对皇帝说: “捆绑送还悉怛谋, 来使敌寇心里畅快, 断绝以后前来投降的人, 不是好计策啊。 ” 皇帝也感到后悔,责怪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失策。依附李德裕的人趁机说: “牛僧孺与李德裕之间有怨隙, (牛僧孺)妒忌李德裕的功劳。 ”皇帝也疏远牛僧孺。牛僧孺内心感到不安。适逢皇帝到延英殿,对宰相说: “天下何时能够太平,你们也在考虑这个吗?”牛僧孺回答说; “太平没有迹象。 现在四方的外族没有相互侵犯, 黎民百姓不至于离散流亡, 虽然不是最好的治世 (按唐避高宗李治讳,改“至治”为“至理” ) ,也可以说是小康。陛下如果另外谋求太平,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做得到的。 ”退出之后,对同僚们说: “皇上这样责怪抱怨,我们怎能久居于此哪! ”于是多次上表请求辞职。十二月,乙丑,任命牛僧孺为同平章事,担任淮南节度使。 臣司马光评论说: “君主贤明臣下忠诚,奸邪的人被贬逐,推行礼乐,停止战争,诸侯归顺,四周夷狄顺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富裕人人饱暖,这是太平之世的迹象啊。在那时, 宦官专权, 在宫廷之内胁迫君主, 不能疏远他们; 藩镇仗恃军队, 在外欺侮怠慢朝廷,不能制服他们;士兵杀害驱逐主帅,抗拒朝命自立主帅,不能责问他们;连年兴师动众,征收赋税日益紧迫,尸骨鲜血遍布于原野,乡里织布机上的布帛被一扫而空,而牛僧孺却认为是太平之世,不是说假话吗?在文宗力求治世之时,牛僧孺处于宰相之位,进用就苟且偷安取悦皇上来窃取名位,黜退则蒙蔽君主欺骗世人来盗取名声,罪恶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15.(3 分)B.旨在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愤怒批判和无情嘲讽。 16.(6 分)该句实写登洛城所见洛水之景色;并化用论语中的名句,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将水和时间联系起来,使诗人也由奔流向东的洛水,自然地生发出光阴流逝、人世沧桑之感,妙在一语双关。 (2 分) “水声”是动景, “山势”为静景,动静结合;并以自然界的不变反衬“市朝变” ,以“宫殿高”见证历史的变迁,突出了人事变迁之速,表达诗人登城凭吊之情,妙在动静搭配和反衬手法的使用。 (2 分)同时“宫殿高”写出的残存宫殿依然高耸着的情态, 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当年的繁盛景象, 在今昔对比中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慨,如盛势难再、权贵不能长存等,妙在使用联想和想象,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2分) 17.(6 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8.(3 分)D(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逝水流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语境中的限定成分是“一段又一段” ,且语法成分是名词性的宾语中心语,故选似水流年。/万万千千: 形容数量极多。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杂乱众多。语境中强调的是“来过的人” “许多的人”等,故选万万千千。/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风轻云淡:形容天气晴好。语境提示的修饰对象是“心境” ,故选风轻云淡。/足迹:指走过的一道痕迹。足印:一般指脚的一个印记。语境提示的限制成分是“在历史上留下” ,应该是痕迹,故选足迹。 ) 19.(3 分)C(搭配不当,将“沉醉”改为“沉迷” ;不合逻辑,最后一个分句前加表示转折关系的“反而” 。 ) 20.(5 分) 原文中的“划过碧水长天,划过往事如烟”等,从具体到抽象,既体现出句意的层次感,也丰富其内容,并使语句富有诗意美; (2 分)原文使用设问的修辞,引起读者对黄鹤楼的注意和追忆,包括古人古事、哲理感悟等; (2 分)原文多使用短句,与上下文语言形式一致,衔接自然。 (1 分) 21.(3 分)D(前一句与括号中的语句是过程反正对比关系,且前一句的主语是艺术领域,故排除 A、C 两项;B 项表述是充分条件,与原文必要条件不符,故选 D。 ) 22.(6 分) 也要有一定的文艺修养。 (答绘画修养、艺术修养或文化修养等给 1 分) ; (2 分) 即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的作用; (2 分) 缺乏生活阅历的人很难深入领会。 (答少年、青年或年轻人等给 1 分) (2 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23.(60 分) 参考立意: 1.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或地球)命运共同体。 2.为了远离战争与疫情 ,让我们“携起手来”构筑全球防线。 3.灾难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4.灾难面前,人类只有团结互助,才能使世界更加和平、健康地发展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毕业班联考(三)语文试题(含答案).rar)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