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中西文化寻根 二、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三、 中西方道德比较 四、 中西礼仪文化比较 五、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六、 中西服饰文化比较 七、 中西狂欢文化比较 八、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九、 中西审美文化比较 十、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十一、中西政治文化比较我们已学:我们已学:简要综述:简要综述:一、中国文化重人性,西方文化则重理智。一、中国文化重人性,西方文化则重理智。 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 仁” 孔子曰“ 爱人”,孟子说“ 仁也者,人也”。所谓人就是指人际关系,中国讲究礼节,注重孝悌为仁之根本,注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不同等级秩序,要求臣忠于君,子孝于父母,弟尊敬兄
2、长等等,否则为“ 不仁”。 西方的文化则偏重于理智、理性,认为理智应该而且能够控制情感,人应该控制自我的欲望,用理智和道德去追求幸福,理智的份量大于人情的份量。“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一哲理名言充分体现了西方对理智的偏重远远大于对人情的重视。这也与中西方的伦理观念不同密切相关,西方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间只是依靠契约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人讲究人伦情谊关系,讲究“ 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友”,“ 三纲五常”等等。二、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二、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 “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西方人强调,西方人强调 “ “ 人为万物之灵人为万物之灵”,自然不过
3、是人的陪衬。,自然不过是人的陪衬。 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注重个人和物质利益,强调对自然的索取和征服,认为人有能力而且必须征服自然以获取生存的条件。 中国人从先秦时代就形成了“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 天、地、人一统于道”,老子认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德自然”。三、从语言角度看,汉语是非形态语,西方语言为形态语。三、从语言角度看,汉语是非形态语,西方语言为形态语。 西方文字是由单个字母组成的流线性的文字,它以形统意,通过严密复杂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意思。在句法上只要是主谓结构都是句子,也只有主谓结构才是句子。 汉语是以象形文字
4、为基础的方块字,方块字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语意意思,汉语言是以意统形的,句子的句法、组织结构和语义根据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来安排,而且在汉语中没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是随处可见的,所以汉语组织以达意为主,不滞于形而以意统形。 西方流线型的语言和文字,相应于西方人单向性的思维模式,他们强于分析、逻辑。中国文字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讲究整体性与立体性,体现了中国人立体的思维模式。四、西方重物质,中国重精神。四、西方重物质,中国重精神。 在西方人眼里,物质的满足是相当重要的,从西方的殖民史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于物质的追逐简直不择手段,对物质的追逐,对感官刺激的寻求,一度使西方人感觉迷茫。 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
5、文化的核心是重精神,注重精神上的满足。五、西方重个人主义,中国重集体主义。五、西方重个人主义,中国重集体主义。 西方,自从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思想深入人心,西方的精神强调个体的自由,注重个体的奋斗,个人的权利。私人的权利与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甚至会为个人的私利而不顾国家之利益。 中国文化重集体主义。从古至今,家国思想贯穿人心,一个与众人格格不入的人在中国是没有出路的。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主义更是深入人心。中国人的行为注重的是以大局为重,不以自我的私利而去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强调集体至上的原则,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要时要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国
6、家、集体的利益。六、西方重竞争,中国重和谐、中庸。六、西方重竞争,中国重和谐、中庸。 竞争是西方社会中的不二法则,西方人崇尚竞争,西方社会到处充满竞争,任何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学会竞争,赢得竞争。引入竞争机制后,西方人便注重通过竞争赢得成功,赢得事业的胜利。同时,竞争的失败也认为理所当然,失败了再去竞争。 中国人却依靠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来处理人际关系。 文化比较的最终意义不在比较本身,而文化比较的最终意义不在比较本身,而是要经过比较,寻求通过异质文化之间的对是要经过比较,寻求通过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借鉴、融合,话、沟通,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借鉴、融合,促成文化的传承更新与创造
7、的目标。对中西促成文化的传承更新与创造的目标。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文化进行比较, 不应仅停留在优劣长短的评不应仅停留在优劣长短的评价上价上, 而是应从两者的比较鉴别中发现并找而是应从两者的比较鉴别中发现并找出各自的优势出各自的优势, 为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为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文化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现代文化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 分为启、承、转、合四个阶段。分为启、承、转、合四个阶段。 启启的阶段最重要问题的是:如何使外来的文化找到适切的机会及切入点,使之得以立足于原有的传统社会之中?这个问题牵涉很广,基本上有社会之文化危机意识和新观念之传播方式两大关键因素。 社会之文化危机
8、意识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只有在面临危机时,才会有较开放的心胸去尝试或接纳新的观念。换句话说,每个社会都有一套既成的思想模式,不但用以解释在这个社会中所发生的每一个事件,也藉此规范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行为。直到某段时间,有越来越多的情况已无法用原有的模式予以解释或约束人的行为时,这时就发生了危机意识。于是有一部份的人,就在原有之模式之外寻找新模式,一旦找到了,又经过更多别人证实,这个新模式就取代了旧模式,危机也就暂告解除了。 承承的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有何契合之处?两者在哪些地方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结果?在文化创造的转化过程中,外来文化必须与本地传统文化衔接,并产生共鸣或共振现象,
9、才能进一步达到转化的结果。在这个阶段,外来文化是客体,本地传统文化是主体,而在承接的过程中,永远有主体文化将客体文化融摄、消蚀、变质的危险。如何避免因为与主体文化会通,而失去原有客体文化的特色,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遇到包容力特大之中国文化的时候。 转转的阶段最决定性的因素乃是人才的问题,而且牵涉到人才的质与量两方面。从文化更新的角度来看,外来文化能否促使传统文化产生创造的转化,关键就在这个阶段了。当然前面启与承两个阶段的预备功夫作得够不够扎实、够不够深入,对于转的阶段之成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林毓生强调,传统文化创造的转化所需要的是创新,而人的素质就直接影响到思想的创新能力。没有新的创意
10、,就只会制造生吞活剥式的文化烩饭,而不能产生真正的文化美食。然而,另一方面,人才的量也不可忽视,因为要带来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转变,人数上需要达到某种程度的临界质量,否则无法产生连锁反应,也就无法造成新文化的风潮。 合合的阶段的合是类似黑格尔辩证法里的正、反、合的第三个合字,也是整合、融合、契合之意。换句话说,当两种文化经过长期的冲突、激荡、调适、融摄之后,终于达到另一个新的稳定状态,这就是合的阶段。但是所形成的新文化是否能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就取决于它是否有多元开放性及自我批判度了。 多元开放性是指在思想发展、学术探讨及文化创新上,承认有多元不同的表现,但仍需评比高低、优劣。自我批判度是指在
11、文化发展过程中,这个文化容许自我批判的程度。因为一个文化若能接受经常的、理性的自我批判,也就能拥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一个多元开放性与自我批判度都很低的文化,将面临僵死的危机。中西文化交流与更新的历史考察中西文化交流与更新的历史考察 16世纪以前,中华文化在科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而同时期的西方虽有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璀璨,但自罗马帝国晚期出现社会动荡以来,由于蛮族对古典文化的大肆破坏和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而使文化发展进入低谷。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是先进影响落后,高层次的居于优势的文化向低层次的文化扩展。因此,16世纪以前双方的文化交流以“东学西传东学西传”为主。中西文化
12、交流起始于西汉始于西汉,双方主要通过遣使访问、通商、传教等途径引进外来文化和输出本民族的文化。公元前139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相继亲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公元前119年,他又出使乌孙。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这之后,汉武帝又多次派使节到西域与诸国交访。从此,中西交通正式打开,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渐成高势。公元73年,东汉班超奉帝命率吏士36人开赴西域,历经数年,为巩固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保护西域各族安全,以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畅通,立下丰功。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者自海路到达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出现割据分裂局面,当时欧洲的罗马帝国也出现奴隶制危机,社会动荡不
13、宁,因此,这几百年间中西交往较少。至隋、唐、宋、元、明时,中国重建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陆路及海上交通得以恢复和发展,中西贸易、文化交流再度繁荣。仅在643742年,东罗马派往唐都长安的使者就达七次之多。特别是13世纪蒙古西征后,打通了中国和欧洲的陆道,使欧洲人得以比较频繁的来到中国,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旅行家马克马克波罗波罗。 在“东学西传”阶段,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如丝绸、瓷器、漆器、茶叶、稻米、制糖术及四大发明等。中国因出产精美的丝织品而闻名遐迩,因此得名丝国。522年,东罗马派人到中国学习养蚕术,丝绸的生产技术开始传入欧洲。瓷器在明代也
14、大量向西方输出。东方的产品和技术传到西方,改变了西方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西方社会的上层分子开始学会了礼貌及文雅的风度,“封建式的而又好战的西欧之粗鲁方式让位给东方文雅态度了。 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不存在单纯的文化输出或输入。在“东学西传”阶段,虽以中华文化的西传为主,但也存在着“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现象。汉唐及以下,不仅西方物质层面的东西大量涌入为我所用,如动物、农作物和植物、珍宝工艺品、乐器等,而且意识层面的文化也广为引进,大力传播。这些深层次文化的引进传播大多征得皇帝的恩准,并伴随有大量的物质投入及有组织的政府行为。这些传播到中国的西方意识层面的文化主要是宗教。历
15、史上相继引进的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精神成果有佛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天主教、一赐乐业教(犹太教)等。从宏观上看,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还没有大规模的展开,东西双方尚谈不上对对方的文化有多么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交流的层面也多停留在物态文化方面,无论其广度还是深度都大大逊色于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世界近现代时期。随着新航路地开辟,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西文化交流出现新的格局。新航路开辟以后,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历史的相遇了。随着哥伦布美洲大陆的发现,唤醒了欧洲列强的淘金梦哥伦布美洲大陆的发现,唤醒了欧洲列强的淘金梦。他们驾船驶向世界各地,驶向东方,驶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带来了警醒,也带来了文化上的鲜活气
16、息和一丝丝曙光,从而拉开了世界文化史上西学拉开了世界文化史上西学东渐的序幕。东渐的序幕。 第一批进入中国内地传教的耶稣会士是意大利人罗明坚、利玛罗明坚、利玛窦窦,他们于1582年到广东肇庆传教。他来中国传教前后长达28年,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颇有建树,在传教期间,他广交中国名士,争取官僚士大夫直至皇帝等统治阶层人士的支持,因此,他在中国的传教获得很大的成功。1773年,罗马教廷解散耶稣会,1775年耶稣会中国部解散。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腰斩。“中国礼仪之争”实际上是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尽管在难以调和的文化冲突中中断,但它的文化影响却远没有销声匿迹。恰恰相反,近200年
17、的文化传播,使基督教的教义深深地扎根在中国这块广大的沃土中,其广播的新学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亦不可视若罔闻。西方人在传教过程中,为达传教目的,在传播教义的同时一并把西方科技文化介绍到中国。虽然西方送来西学的目的是引导中国的信徒羡慕西方文明,以此来改变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以便有利于对中国的“精神统治”,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促进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思想意识变化。 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凿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的大门。之后,一次次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相继爆发,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就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展开,西方殖民政府将西方文化强行输入到中国,其强行“抛来”的方式主要是
18、出版图书、创办报刊与学校。中国对于西方“抛来”的西学和自己主动“拿来”的西学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的吸收。冯桂芬提出了学习西方的方案,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宗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此,在是否向西方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成为处理成为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准则。中西文化关系的准则。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引进了不少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翻译了大量书籍。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最大的事情是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都没能使中国富强,中国陷入双重文化危机的困境。而马列主义作
19、为“世界新文化之曙光”,已经在俄国升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接受了以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伟大目标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文化交流是中西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文化交流不仅可以传播文明成果,而且能够激发民族文化的活力。“东学西传东学西传”为欧洲中世为欧洲中世纪末期的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条件;纪末期的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条件;“西学东渐西学东渐”不仅使中国人接触不仅使中国人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且促进了中国人意识的觉醒,从而走上到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且促进了中国人意识的觉醒,从而走上了改造社会之路。了改造社会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经验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20、,在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的世界上,至少应当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的文化关系和寻求最低限度的共同的价值标准观。在文化的交流中,各民族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与理解,在保持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地广采博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共同建构多元共融的世界新文化。辉煌与阴影: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检视辉煌与阴影: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检视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一)源远流长的历史血脉。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生和发展最早的地域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长达5000年之久。(二)博大精深的体系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极为广博,形式丰富多样。内在品质:内在品质:(一)积极的人生态度。(二)强烈
21、的道德色彩。(三)顽强的再生能力。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历史局限:历史局限:(一)强烈的道德色彩会挫伤人们探求自然和改造世界的 雄心锐气,阻碍经济的发展;也会扼杀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实业家和技术人才,延缓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二)提倡崇古守常,强调个人服从群体意志,不赞成张扬人的个性,也不鼓励思想上的开拓进取,这无疑会阻滞社会对新思想新方法的接受,难免会窒息个人的创造活力,从而导致整个民族缺乏创新动力。(三)重感悟轻逻辑的思维方式,也不利于我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接受和运用。辉煌与阴影: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检视辉煌与阴影: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检视探讨关于中国文化的出路探讨关于中国文
22、化的出路, , 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两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两个问题: : 一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二是如何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一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二是如何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这两个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有过多次争论。 在80 年代“文化热”中, 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是“儒学复兴论”; 一种是“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论”。儒学复兴论显然忽视了传统文化与道德的时代性。一定时代的文化总是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的产物,儒学是适应封建时代政治经济需要的旧有文化。尽管它包含有自己的种种优点与长处, 但从其体系上说, 是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 “复兴儒学”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那么, 全盘西化是否
23、存在可能呢?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国家, 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 都是因特定的民族、地理及历史的条件逐渐形成的,它包含着这一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所以, 文化的移植不同于一部机器可以全盘地由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它必须与输入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被接受, 即任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都只能是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主体, 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吸收也就失去了基础。 “全盘西化”也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凝固物,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这种变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内部的更新和转型,二是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带来的渗透。
24、 放眼世界,中国文化的发展既不能一味地固守本位文化,敝帚自珍,也不能毫无选择地全盘西化,而应该走文化交流的中西融合之路,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的更快更健康发展。 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 ,抱残守缺 ,沉湎在传统的天地中不能张目以向世界;也不能丧失自信 ,盲目崇洋媚外 , 在追新逐旧中全盘否定传统 ,遗弃传统。而应以积极的态度 ,开阔的胸襟 ,世界性的眼光 ,大胆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精华 ,为我所用 ,使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同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中 , 实现自身的改造 ,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首
25、先对自己的文化要充满信心。任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只能是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主体,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外来文化的传播与吸收也就失去了基础。因为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不可能充分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本固而枝荣;同样,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和补充,民族文化就会失去前进发展的动力。因此,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既保持其文化传统又能充分吸收各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外来文化,并且超越其传统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对中西文化进行理智、全面和客观的比较,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中国文化的全面进步与更新。
26、对待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我们的态度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俗话说得好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我们决不应妄自菲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许多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合理思想。比如 ,中国传统的综合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 ,都对解决今天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及人类的生存危机具有指导意义。而且 , 文化的发展更新是继承与创新交替演进的无穷系列。任何新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旧文化的基础 , 都只能表现为旧文化的蜕变更新。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教授在论及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时指出: 文化问题与民族问题不能分开文化问题与民族问题不能分开。人类是由众多的民族组成, 各个民族都
27、有自己的优点, 也有自己的不足。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 它也必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存在,也许在久远未来当国家的界限和社会制度的区别消失时, 民族的差异仍然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他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肯定会对各个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 但文化的差异依然会存在。经济越是走向全球化, 就越需要重视与尊重文化多样的事实。决不可能在全世界只有一副面孔、一种文化, 也不可能把某一种文化、某一种价值观念强加给所有其他民族和国家。他在谈到中国文化的走向时说, 中华文化的走向不只是一个继承并发扬的问题。文化走向本身, 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 永无止境。而中国
28、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吴元迈 也指出文化的民族性并不是封闭的、保守的, 而是开放的、变化的、发展的动态概念。它在自己的历史行程中总要不断吸纳外民族的精萃, 溶于自己的血肉之中。因此, 民族性的坚持民族性的坚持, 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 固步自封。 从社会角度看 ,文化的民族性并不就是优良性 ,也不等于劣根性 ,它有精华和糟粕两重属性;我们要重视发掘、创新反映本民族特质的、世代相承的文化精神及内容 ,使我们的文化建设与创新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 当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当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碰撞而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时
29、、碰撞而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时 , , 它必定体现为这两者之间的它必定体现为这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而不是机械堆砌。有机融合而不是机械堆砌。在新文化的建设方面,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文化与道德的建设应当是继往开来, 而不是割断历史式的重构。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在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的前提下, 我们更要大胆创新, 勇于吸收西方现代文明, 用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通过分析比较, 我们明确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即: 既要继承既要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并发展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 吸收并借鉴西方文化的现代精吸收并借鉴西方文化的现代精神神, , 同时还要在继承吸收借鉴中赋予文
30、化以时代的内涵。同时还要在继承吸收借鉴中赋予文化以时代的内涵。中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文化的出路就是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 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新文化。 总之, 在中西文化交流和更新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的原则是:既要对自己的本位文化保持高度的自信,又要充分尊重异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先进性,坚持采取平等对话的姿态去相互沟通和理解。文化更新的目标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立足中国现实, 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 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民族气韵与西洋风格交融, 古代典雅与现代俊逸争辉, 既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又推动社会向更高目标前进的生机勃勃的文化。而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