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循环复合物PPT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116004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7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循环复合物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免疫循环复合物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免疫循环复合物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免疫循环复合物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免疫循环复合物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玉栋1循环免疫复合物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是一类在抗原量稍过剩时在血液中,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IC(免疫复合物),它既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又不能通过肾小球滤孔排出、可较长时间游离于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当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时,此类IC可随血流沉积在某些部位的毛细血管壁或嵌合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导致ICD(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发生。2 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对于判定疾病的活动性、治疗效果、预后以及探讨发病原因有重要意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膜增殖性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传染病(如慢性乙型肝炎、麻风、登革热、疟疾等)以及肿瘤患者,血清中都可能

2、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3目前已经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部分肾小球肾炎和血管炎等疾病为免疫复合物病,CIC检测对这些疾病仍是一种辅助诊断指标,对判断疾病活动和治疗效果也有一定意义。在发现紫癜、关节痛、蛋白尿、血管炎和浆膜炎等情况时,可考虑免疫复合物病的可能性,进行CIC和组织沉积IC的检测。另外,患有恶性肿瘤时CIC检出率也增高,但不出现型变态反应的损伤症状,称之为临床隐匿的IC病,然而这种状态常与肿瘤的病情和预后相关。4循环免疫复合物是体内抗原和抗体反应形成的,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只有少数情况下免疫复合物沉淀下来,引起组织损伤,造成疾病.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原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3、按此类不同,可将CIC疾病分类如下:5(1)与内源性抗原有关者: IgG抗原: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冷球蛋白病、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核抗原: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发的细胞抗原: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6(2)与外源性抗原有关者:医源性抗原:血清病、药物变态反应。 环境中抗原:吸入性抗原(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摄入性抗原(疱疹样皮炎)。 传染性生物性抗原: A.病毒性抗原:肝炎、登革出血热。 B.细菌性抗原: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麻风。 C.原虫性抗原:疟疾、锥虫病。 D.蠕虫性抗原:血吸虫病、盘尾丝虫病。7(3)抗原性质不明者:慢性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伴有或不伴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

4、性脉管炎。81.血清病:通常在初次接受大剂量抗毒素(马血清)12周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症状。主要是体内马血清尚未清除就产生了相应抗体,两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停用抗毒素后可自然恢复。9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由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如M蛋白结合后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所致。其他病原体如乙肝病毒、疟原虫等感染也可引起免疫复合物型肾炎。103.慢性免疫复合物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患者体内持续存在变性DNA及抗DNA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

5、物,沉积在肾小球、肝脏、关节、皮肤等部位血管壁,激活补体和中性粒细胞引起的多脏器损伤。1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自身变性的IgG分子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IgM类为主,临床上称类风湿因子),两者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反复沉积在小关节滑膜,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124.过敏性休克样反应:见于临床上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时出现的与过敏性休克相同的临床表现。但两者发生机制不同。过敏性休克样反应无IgE参与,是由于梅毒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被大量杀死后,其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形成大量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激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

6、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压下降,导致过敏性休克。13补体C1q是补体系统C1的第一组成成分,是一个巨分子量糖蛋白,一个C1q分子由18个多肽链成,化学组成为胶原性蛋白。C1q抗原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血清中IgG 、 IgM结合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IC)激活CP(C1q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肾系膜上)引发肾小球受损。14反映血清样本中补体C1q动态浓度变化,体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观察。补体C1q水平下降:补体C1q肾病,活动性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急性期、活动期的重要标志。营养不良

7、性下降。补体C1q水平上升: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缓解期。生理性升高。正常参考值范围:159mg/L-233mg/L151、检测补体系统激活状态,鉴别经典激活或旁路途径的激活。2、诊断补体C1q肾病,血清补体CH50、C3、C4水平正常,补体C1q水平异常。3、诊断补体系统先天性缺陷,如先天性补体C1q缺陷,临床常表现为混合免疫缺陷、肾小球肾炎、SLE。164、与免疫复合物中结合抗原的抗体(IgG类 、 IgM类)的FC段结合。该复合物沉积于人体局部组织,引发炎症性免疫反应,如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和肾小球基底膜组织,引发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17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以C1

8、q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导致肾脏组织学发生微小病变、系膜增殖及局灶性增殖等变化的C1q肾病等。如沉积于关节组织,造成关节腔炎性肿胀,表现为类风湿关节炎(RA)症状。补体C1q与大量免疫复合物的结合引起血清补体C1q呈下降趋势,当体内炎症性反应趋于缓解,免疫复合物形成减少,补体C1q浓度呈暂时性代偿性升高。181、狼疮性肾炎(SLE)C1q缺损可分为两种不同型,一种是C1q完全不能检出,另一种是虽然存在C1q但缺乏功能,后者属异合子缺损。在临床上两型都有红斑狼疮SLE症状和易感倾向。尽管抗dsDNA被确认为活动性SLE的标志,并与其肾脏损害有关。但该抗体在非活动性SLE和无肾脏损害患者中,亦可出现相当

9、比例的阳性率。19随着对SLE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补体C1q与SLE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临床发现,肾病患者肾小球基底膜、肾系膜可见C1q与免疫复合物中IgG 、 IgM结合沉积。肾系膜增生性肾炎、SLE在肾组织的沉积中常伴随补体C1q成分及抗体复合物的沉积。特别是在SLE并发活动性肾炎和无活动性肾炎两组之间,C1q的检测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和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0红斑狼疮(SLE)能引起狼疮性肾炎,严重的能引起肾衰竭等。血清补体C1q检测能在狼疮肾炎在疾病早期阶段出现阳性时,可提早进入治疗,预防肾功能损害,及在治疗中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及稳定程度,减少肾功能进一步损害。212、急性肾小球肾炎

10、(GN)A型链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及肺炎球菌感染后,发生内皮-肾小球系膜肾小球肾炎补体C1q浓度下降快、时间早,随着治疗,其他补体成分减少,不及C1q明显,随着治疗好转,C1q恢复正常。223、类风湿关节炎(RA)急性期时,补体C1q浓度下降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治疗缓解时RA病人血清中C1q升高。4、尿毒症及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中,病人血清中补体C1q下降快。5、混合性免疫疾病,病人血清中C1q浓度下降,C1q可作为观察指标。236、研究发现,肝癌肿瘤破裂的患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抗原抗体复合物(IC)积聚在血管壁上;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功能受损导致的IC血管沉积及小动脉受损,致使小动脉脆弱,在受力情况下极易破裂出血,并可能与肝癌自发性破裂直接相关。247、研究表明,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补体C1q、C5、C9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所造成。补体的持续激活,反复消耗。在慢性肺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可持续激活补体,而补体激活后引起炎症细胞进入肺实质,随后造成弹性蛋白酶和氧化剂的释放,造成弹性肺组织受损,补体消耗与弹性肺组织受损的程度及由此而产生的肺气肿程度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量的关系。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免疫循环复合物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