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三单元-第11课 横折钩-教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上传人(卖家):小黑 文档编号:31386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三单元-第11课 横折钩-教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三单元-第11课 横折钩-教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三单元-第11课 横折钩-教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三单元-第11课 横折钩-教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三单元-第11课 横折钩-教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设计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下册第11课 横折钩第11课 横折钩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横折钩,能分辨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身、内、而、力”四个例字。3、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教学分析1、 教材编写分析横折钩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试一试”板块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回顾横与竖的书写,体会先横后竖、纵横连结,为学习横折钩打下基础。“看一看”板块包括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即横折钩的特点及笔法要点。通过单钩

2、、双钩结合,全面展示横折钩的形态及笔法,以双钩展示其形态,以单钩展示其行笔。“练一练”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横折钩的写法,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例字中的横折钩,并观察其中的异同点。“找一找”通过对具体例字的揣摩,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笔画的认知。“知识链接”为本套教材“书法文化”的学习内容,意在丰富学生的书法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亦可作为丰富课堂的选择。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横折钩,将“身、内、而、力”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的中间。2、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掌握横折钩的书写。难点:横折钩的横竖比例和角度有较多变化,在不同字中写法有所不同。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3、。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复习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整理所需工具。整理所需材料、工具。学生端正坐姿和握笔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良好书写习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乐书园”。这里有淡淡的墨香,有悠扬的音乐,有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欣赏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多宝塔碑、唐代小楷作品灵飞经、教师作品、城北小学南校学生作品。学生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画两组线条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两组线条。有谁能说说你在练习这两组线条时,有什么感受?学生谈一谈书写的感受。让学生回顾横与竖的书写,体会先横后竖和

4、方折的纵横连结,为学习横折钩打下基础。兄弟比较要点记牢(一)教学横折钩两种形态的书写方法。、在练习的两组线条中,有你熟悉的笔画吗?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笔画朋友,它的名字叫横折钩。问: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教师小结:横短竖长,竖画直挺。横长竖短,竖粗向左斜。3、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嘉宾,你们想不想和她见面?要求:认真看,仔细听。大家好,我是书法小博士墨墨。第一种写法:横短竖长记心间,起、行、收笔很关键。起笔写横细而短,转折提笔再下按,按笔写竖粗而长,顿笔回锋勾出尖。第二种写法:横长竖短记心间,起、行、收笔很关键。起笔写横斜而长,转折提笔朝左按,按笔写竖斜而粗,顿笔回锋勾出尖。4、书法小博士墨墨带

5、来了儿歌帮助我们学习横折钩的写法。老师把儿歌总结成了七个步骤:一横二提三按四竖五顿六回七勾。一斜二提三按四斜五顿六回七勾。教师书写行笔路线,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边念边书空。6、观看视频。(要求:观看视频时,请大家一起书空,并注意观察行笔速度的快慢。)7、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自己批改,并自评。8、教师再次范写。(提示笔画提按的变化。)9、学生对比调整再各写一遍。9、学生点评作业。(一)学习横折钩两种形态的书写方法1、学生回答。2、区别在于当横短竖长时,竖画直挺。当横长竖短时,竖粗向左斜。3、学生观察。4、学生读,并书空。6、学生观察,并书空。7、学生练习,端正坐姿。作业自评。8、学生

6、再次观察,并书写。9、互评作业。1、通过两种形态写法的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横折钩正确的书写要点,以及两个横折钩的不同之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2、学生尝试书写,加强学生对本课所学笔画的认知。3、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对号入座解决难点出示例字:“身、内、而、力、舟、雨、为”师:每个例字中都含有横折钩的笔画,请分辨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形态。教师小结:笔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字中,会有不同的变化指名上台完成。横折钩的横竖比例和角度有较多变化,在不同字中写法有所不同。通过对具体例字的揣摩,加强学生对本课所学笔画的认知。互动探究临写例字(二

7、)教学例字的书写:“身”“而”学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写好这两个字呢? 2、书法小博士墨墨给我们带来了三步临写法:读帖观察先摹后临比对调整。(板书)读帖观察,该怎么读帖呢?出示读帖口诀:临前先读帖,读帖是分析。第一看字形,整体形拿准。第二看笔画,角度与外形。第一看字形,“身”和“而”整体是什么形?(竖长形、扁长形。)3、第二看笔画,“身”和“而”这两个字在书写是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4、教师示范:调好毛笔,端正双姿。5、请大家在练习纸上按照三步临写法,在作业纸上练习。6、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提醒正确的坐姿,并随机抽取典型作业。7、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评一评,评出本节

8、课的小小书法家。(二)学写例字“身”“而”1、学生讨论。2、指名回答。3、仔细看,认真听,并书空。4、学写“身”“而”二字。5、学生互评。6、学生评选出本组内的小小书法家,并上台展示。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横折钩及例字的写法。 书法故事拓展延伸1、 十八缸水的故事。2、 听了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1、 学生听故事。2、学生回答。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持之以恒、勤学苦练是通往成功的基石。师生问答课堂总结大家今天的表现都非常棒,我们要离开乐书园结束今天的快乐书法课堂了,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收获?教师小结。指名说一说。进行课堂总结和延伸,激发学生的

9、持久学习兴趣。布置作业巩固练习这一节课即将结束,但是书法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作业要求:回去将“内、力”二字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自学练习。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收拾好材料有序地离开教室。学生清洁、整理学具。巩固练习,提高自学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并有效督促课下的书法学习。板书设计横折钩(一) (二)横短竖长 横长竖短竖画直挺 竖粗向左斜三步临写法:读帖观察先摹后临比对调整教学反思:“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论语为政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调节和校正的过程。通过反思,每一次调节与校正都对以后的教育

10、教学产生影响。下面我仅以个人体会谈谈对这节课的一点思考。1、 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书法课堂?从接触书法练习指导课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书法课堂?书法课不仅仅是技能技法的传授,更是对中华千年文化的传承,作为一名老师,任重而道远。“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杜威语)。书法课堂不该是枯燥乏味的,应是充满情感趣味、互相交流、充分感悟、展示自我的课堂。在横折钩这一课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欣赏书法作品,层层递进,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敢写、乐写的积极教学气氛。最后的“小小书法家”评选也给了孩子们学习书法的信心。犹如

11、播下一颗书法兴趣的种子,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解放路二小进行区级选拔时,裕安区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给了很多中肯实用的建议,其中有一点就是教师讲的过多,课堂上师生的互相交流不够。所以在之后的几次磨课中,我将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改动,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孩子们表现得更加优秀,不同的班级和学生会有不同的智慧碰撞。课堂的评价方式由自评、师评、互评相结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2、 课上指导练习与课下自学练习相结合书法练习指导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课堂40分钟时间有限,这是大多数书法老师头痛

12、的问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课堂练习效果,我将笔画和例字的学习设计成三个步骤:读帖观察先摹后临比对调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三个步骤是反复进行的过程,而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写到位。但是当孩子们掌握了学习方法,课上和课下相结合,不断积累,就能达到心摩手追的境界。教材无非是例子,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学生在实践中书写的能力会不断巩固、提高。3、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及同行、专家的交流指导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正如西泠印社何晓东老师所说:“没有丰厚土壤的滋养,很难长出根深叶茂的大树。”我在上这一课前,反复钻研教学指导用书,认真研读教育部下发的书法课程标准,挑选购买了书法教学方面的书籍约四十余本

13、学习揣摩,仔细咀嚼颜真卿的“八法颂”在理论知识的支撑下,在前辈、同行、专家老师们的指点下,经过多次磨课和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教学设计。4、 不足之处及再教设计构思虽然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斟酌,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 教学中儿歌过于繁琐,不够风趣,不便记忆,失去原本设计的意图。再教时,提炼出本课的重难点部分进行重点讲解:转折和出钩。2、 在教学横折钩的两种形态时,不要过多强调形态。因为笔画的形态是多样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人常说,好文不厌千回改。我说,好课就要千回练。在反思中时,使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提高。不论是课堂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将已有的经验与不足和各位同仁共享,其中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请各位同行专家老师们给予批评指正。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书法 > 西泠印社 > 三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三单元-第11课 横折钩-教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