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名称内容行政权的含1.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义行政权的特点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名词解释】1.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的特点: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2.相对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特点:强制性、单方性、优益性。1.含义: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2.调整对象: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调整的核心:行政权)1.一般渊源: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法2.特殊渊源:
2、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判例与指导性案例、软法规范。【简答题】1.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分为:特别行政法(如教育行政法、卫生行政法);和一般行政法。2.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可分为: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3.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监督行政行为法。1.在形式上的特点: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2.在内容上的特点:行政法的内容广泛;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简答题】行政法的分类行政法的特点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行政法律
3、关系的特征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论述题】行政法律关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系三要素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行为;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行政法在法1.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律体系中的2.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地位3.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
4、法的影响越来越大。【论述题】行政法在法1.行政法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律体系中的2.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作用3.行政法的上述两方面作用是对立统一的。【论述题】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知识点名称内容1.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包括法律保留原则和法律优先原则。【名词解释】行政合法性原则(1)法律保留原则:指行政活动的做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否则不得为之1/12 (2)法律优先原则:指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简答题】1.含义: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
5、、适度、合乎理性。产生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2.内容:(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4)符合自然规律,如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采伐森林”、“合理利用土地”等;(5)符合社会道德。【简答题】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合理性原则知识点名称内容行政主体的1.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含义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名词解释】行政优益权1.国家为确保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切实地履行职责,圆满地实现公共利益的
6、目标,而以法律、的含义法规等形式赋予行政主体享有各种职务上或者物质上优益条件的资格。【名词解释】确立行政主1.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是确定行政行为效力的需要;体概念的意2.是确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以及行政诉讼被告人的需要;义3.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连续性、统一性的需要。【简答题】1.又称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即狭义上的人民政府,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以及相应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指挥和监督的国家机关。【名词解释】行政机关的含义1.公务员含义: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2.
7、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考任、选任、委任、聘任、调 任。3.公务员的救济途径:申诉和控告公务员第四章行政行为概述知识点名称内容1.含义: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2.特征:公共服务性;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3.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行政行为1.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2.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3.以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行政机关合法;人员合法;委托合法;
8、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的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合法要件3.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5.除此之外还有各类行政行为各自特有的一些条件。【简答题】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3.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2/12 5.没有可能实施。【简答题】1.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该行为拘束,不履行该行为为之确定的任何义务,并且对此种不履行不承担法律责任;行政行为无2.行政相对人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国家机关,如行为机关、行为机关的
9、上级机关、人民法院宣布该效的后果行为无效;3.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4.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人处所获取的一切财物均应返还相对人;所加予相对人的一切义务均应取消;对相对人所造成的一切实际损失,均应赔偿【简答题】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2.行政行为不适当。【简答题】第五章行政行为(一)抽象行政行为知识点名称内容抽象行政行1.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或不特定的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包括行政立为概念法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名词解释】抽象行政行1.对象的普遍性;为的特征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3.准立法性。【
10、简答题】行政立法1.概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2.原则:依法立法原则;民主立法原则;科学立法原则。1.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法律法规制2.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定机关3.行政法规国务院;4.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5.地方政府规章-有相应权力的地方政府如省人民政府等。1.按其立法权力的来源不同:分为一般授权立法、特别授权立法;2.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的不同:分为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试验性立法。3.行政立法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地方行政立法。1.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11、:撤销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分类行政立法的监督2.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撤销或改变行政立法;3.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提出撤销或改变建议;第六章行政行为(二)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知识点名称1.含义:指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等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2.形式:抚恤金;特定人员离退休金;社会救济、福利金;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行政给付行政许可的1.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3/12 含义赋予
12、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名词解释】1.含义: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行政奖励2.形式:奖金或奖品;通报表扬;通令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级;晋职行政确认的1.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含义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行政裁决的1.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含义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行政裁决的1.损害赔偿裁决:
13、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种类2.权属纠纷裁决:土地、资源使用权;3.侵权纠纷裁决:专利、商标;行政裁决于1.两者所解决的争议性质不同;行政复议的2.二者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同;区别3.各自所属的理论范畴和研究范围不尽相同。【简答题】第七章行政行为(三)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知识点名称内容1.含义:指行政主体为了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及宏观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征收依法向负有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2.特征:法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行政命令的1.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作为
14、或不作为)的意思表示,是行含义政行为中一种极为普遍的行为形式。【名词解释】行政监督检1.又称行政调查,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对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查的含义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的行政行为。【名词解释】行政监督检1.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是享有某项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查的特征2.行政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行政监督检查的内容是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的情况【简答题】行政处罚的1.是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含义政制裁的
15、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1.处罚法定;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处罚的3.公正、公开原则;原则4.处罚救济原则;5.一事不再罚原则;6.过罚相当原则。【简答题】行政处罚的1.人身自由罚:主要是行政拘留。注意行政拘留权只能法律制定、公安局机关行使;行政拘留的期限种类和形式一般为15日以下;4/12 2.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科以相对人某种作为义务。3.财产罚:罚款;没收财物;责令金钱或物质赔偿;4.声誉罚:警告;通报批评。【简答题】1.前提条件,行政违法行为客观存在;行政处罚适2.主体条件,即行政处罚必须由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适格主体实施;用的条件3.对象条件,
16、必须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4.时效条件:超过法定的追究违法者责任的有效期限,则不得对违法者适用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2年;治安管理处罚法,6个月;税收征收管理法,5年)【简答题】1.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未满14岁+精神病人);2.生理缺陷;不予处罚的3.正当防卫;情形4.紧急避险;5.意外事故;6.行政机关的责任;7.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简答题】1.立案;行政处罚的2.调查取证;一般程序3.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4.听取当事人陈述与申辩;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简答题】1.含义: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指在具备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由执法人
17、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决定,并且当场执行的步骤、方式、时限、形式等过程。【名词解释】2.适用条件: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较小数额罚款(公民:200元以下;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3000元以下)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简答题】1.含义:指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做出之前,在违法案件调查承办人员一方和当事人一方的参加下,由行政机关专门人员主持听取当事人申辩、质证和意见,进一步核实和查清事实,以保证处理结果合法、公正的一种程序。【名词解释】听证程序的含义和适用范围2.适用范围: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事人要求,须公开举行有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在
18、质证和辩论的基础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行1.行政主体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履为的含义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名词解释】行政强制行1.直接强制执行: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缴、抵缴;强制收购、限价出售。为的种类2.间接强制执行:代履行、执行罚。3.即时强制/行政强制措施:强制带离现场、检疫、治疗、盘问;约束、扣留;使用警械、武器。5/12 第八章行政行为(四)特殊类型的行政行为内容知识点名称行政规划1.含
19、义:划也称行政计划,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公共事业和其他活动之前,首先综合地提出有关行政目标,事先制定出规划蓝图,以作为具体的行政目标,并进一步制定为实现该综合目标所必需的各项政策性大纲的活动。【名词解释】2.特征:综合性、法定性、裁量性、长期性、现实性。1.含义: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名词解释】行政合同2.救济途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行政合同的2.行政合同签订的目的是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国家行政管理目标;特征3.行政合同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4.在行
20、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5.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简答题】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取得报酬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损失补偿请求权;不可预见的困难情况的补偿权2.义务:按合同规定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接受行政机关管理、监督和指挥的义务。【简答题】1.权利:选择合同相对人的权利;对合同履行的监督权和指挥权;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对不履行或不道当履行合同义务的相对方的制裁权。行政机关的权利和义务2.义务: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保证兑现其应给予合同相对人的优惠或照顾的义务;给予相对人物质损害赔偿或补偿的义务;按照合同规定给付价金的义务。【简答题】
21、1.合同履行完毕或合同期限届满;2.双方当事人同意解除;行政合同终止情形3.行政机关依法律、政策、公共利益的需要,单方面解除合同;4.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已不可能;5.行政机关因相对人的过错而宣布解除合同;6.因行政机关有严重过错,法院可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判决解除合同。【简答题】1.含义: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名词解释】2.原则:合法原则、合政策原则、民主自愿原则、及时灵活原则。1.是行政主体
22、的社会管理行为;行政指导的含义和原则2.适用的范围极其广泛,方法多种多样;行政指导的3.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特征4.是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的一种具有行政活动性质的行为;5.是一种柔性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6.是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简答题】6/12 第九章行政程序法知识点名称内容1.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回避制度;合议制度;辩论和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2.相对方参与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有了解并被告知有关自己权益的行政行为的权利。保障制度有:表明身份的制度;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的制度;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序和调查程序;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保障制度3.效
23、率原则的保障制度:时效制度;顺序制度;简易程序。【简答题】第十章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知识点名称内容行政违法和1.行政违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行政不当度的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名词解释】2.行政不当也称行政失当: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虽然合法但不合理、不适当的行为。1.行政主体必须具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资格;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4.行政违法是一种客观存在。【简答题】追究行政责1.责任法定;任的原则2.责任与违法程度相一致;3.补救、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简答题】
24、1.正当防卫;行政责任的2.紧急避险;免除3.利害关系人同意的行为;4.执行有益于社会的职业行为;5.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权力(利)的行为。【简答题】公务员承担1.接受批评教育;行政责任形2.承担赔偿损失责任(被追偿);式3.接受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1.承认错误,赔礼道歉;行政相对人2.赔偿损失;承担责任形3.接受行政处罚等制裁;式4.履行法定的义务;5.恢复原状,返还原物;第十一章行政复议知识点名称内容1.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
25、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行政活动。【名词解释】行政复议的含义7/12 1.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原则。2.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复议权的原则。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3.一级复议原则。4.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的原则。5.不调解原则(自由裁量权、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纠纷可以调解)。6.书面复议原则。【简答题】1.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由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发生的诸多法律关系构成的统一体;2.在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中,行政复议机关始终是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一方,并居于主导地位;3.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它的程序性特点比较明显;4.复议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双方的复议权
26、利和复议义务并不对等。【简答题】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特点复议机关的含义1.被申请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即所属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1.申请人:申请人死亡时可由其近亲属申请复议,没有死亡申请人均为受侵害的本人;2.被申请人:(1)共同管辖: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行政复议参请的复议,由它们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2)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加人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3.行政复议第三人: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复议。
27、第三人的地位相当于申请人。【名词解释】4.行政复议代理人。1.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申请人;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组织是被申请人;3.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4.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5.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被申请人6.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1
2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程序2.审理期限:60日,最长不能超过90日。第十二章司法审查(一)知识点名称内容司法审查1.含义: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国家司法活动。【名词解释】2.我国国家审判机关(主体):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的1.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政体制;作用2.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8/12 3.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4.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简答题】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3.被告负举证
29、责任原则(被告负责举证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但原告自身实际损失等由原告自己举证)。4.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5.不适用调解原则(赔偿补偿案件行政合同例外)。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简答题】司法审查的1.是指哪些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对哪些行政案件拥有审受案范围判权。【名词解释】2.只管辖具体的,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外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1.含义:指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来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包括基层级别管辖人民法院、中级层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名词解释】2.中级人民法院
30、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市级):海关处理的案件;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1.含义:又称区域管辖,是指同级法院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名词解释】2.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地域管辖3.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4.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1.含义:指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行政诉讼开始的公民、法人或组织;【名词解释】原告2.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
31、以提起行政诉讼(近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3.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1.含义:被告是司法审查中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名词解释】2.被告资格的条件:必须是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是具体行政法律关系中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由法院通知其应诉。3.经过复议以后,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被告是复议机关和原机关。4.经过复议以后,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被告是复议机关。被告5.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
32、,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应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应以复议机关为被告。6.注意:行政主体才能做被告即行政机关或者被授权的组织。1.第三人指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申请参加诉讼或由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名词解释】行政诉讼第三人2.属于当事人,对诉讼结果不服可上诉。9/12 第十三章司法审查(二)知识点名称内容1.合法性审查标准:(1)主要证据是否确凿、充分;(2)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3)是否符合法定程序;(4)是否超越职权;(5)是否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2.合理性审查标准:是否滥
33、用职权(以权谋私);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1.司法审查的法律依据含义: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所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司法审查的参照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司法审查的标准司法审查的法律依据3.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原则: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送请或报送有权机关解释、裁决。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1.一审程序: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司法审查的2.二审程序:收到一审判决书后,有15天的上
34、诉期。接到上诉状的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审理程序3.再审程序又被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当有审判监督权或法律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确有错误,依法决定由有关人民法院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名词解释】1.司法审查的判决:人民法院运用审判权,作出的权威性实体判决。种类有: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确认判决、行政赔偿判决。2.司法审查裁定:针对司法审查的程序性问题所做出的司法意思表示。3.司法审查决定:审查过程中就判决、裁定范围以外涉及诉讼的事项所作的司法行为,如有关管辖的决定;关于诉讼期限延长事项的决定;有关回避事项的
35、决定;有关再审案件处理的决定。第十四章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司法审查的判决、裁定和决定知识点名称内容行政补偿1.含义:行政机关因合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造成的损害所给予的补偿。【名词解释】2.方式:实物或金钱补偿。1.含义: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国家对此承担的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是违法归责原则)【名词解释】2.行政赔偿请求的时效:两年,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1.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而不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行政赔偿是国家对行政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赔偿行政赔偿的特征3.国家赔偿是国家对行
36、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承担的赔偿责任。4.行政赔偿是国家对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侵权行为损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的赔偿责任。【简答题】1.行政赔偿的主体要件:赔偿主体是行政主体。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2.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要件:第一,国家只对侵权行政主体实施的执行职务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国家只对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才承担赔偿责任。3.行政赔偿责任的损害结果要件:如损害了人身权或财产权;10/12 4.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简答题】1.侵犯人身权的行为,侵犯人身权的范围包括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有违法拘留、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非法拘留或者以其
37、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等;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包括暴力行为、违法使用武器、警械、其他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行为。2.侵犯财产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处罚、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施、违法征收、征用财物、其他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为。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处罚包括违法罚款、违法没收、违法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违法责令停产停业、侵犯财产权的其他行政处罚。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保全、拍卖等。行政赔偿范围国家不承担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赔偿责任情2.因受害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形3.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如第三人过错;受害人从其
38、他途径获得补偿。【简答题】1.行政赔偿请求人的含义:是指依法享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请求赔偿义务机关确认和履行国家赔偿责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词解释】行政赔偿请求人2.公民:申请人是受害的公民本人;如受害人死亡的,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3.法人:申请人是受害的法人;,受害的法人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作为赔偿请求人4.合伙企业申请赔偿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申请人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2.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
39、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行政赔偿义务机关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4.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5.经复议机关复议,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1.确认加害行为的职权性和违法性;2.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行政赔偿程序3.赔偿义务机关受理;4.处理赔偿请求;5.制作行政赔偿协议书或者行政赔偿决定书。行政追偿的
40、1.是指国家在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之后,依法责令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含义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名词解释】1.金钱赔偿;行政赔偿的2.返还财产;方式3.恢复原状;4.精神损害赔偿;11/12 5.国家赔偿法还明确规定了其他的赔偿方式,即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1.人身权损害计算标准:(1)误工费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的5倍。(2)公民部分丧行政赔偿的失劳动能力,最高额: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20倍。(3)公民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作的20倍。2.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损害赔偿:赔付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即水电费、房屋租金、职工基本工资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