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03781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13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目目 录录前言11 机遇和现状42 总体目标与推进原则71.总体目标72.推进原则103 重点内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111.教育部111.基础数据库122.决策支持123.业务管理134.监管监测135.评估评价136.公共服务14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141.基础数据库152.决策支持153.业务管理154.监管监测165.评估评价166.公共服务173.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171.基础数据库182.决策支持183.业务管理184.监管监测185.评估评价196.公共服务194 重点内容:各类教育机构(学校)191.高等院校211.

2、核心业务2112.通用业务 223.特色业务 221.中等职业学校 221.核心业务 232.通用业务 233.特色业务 242.中小学校 241.核心业务 252.通用业务 253.特色业务 263.学前教育机构 261.核心业务 272.通用业务 273.特色业务 284 技术支撑 281.基础设施与运行维护 282.信息标准与技术规范 293.数据交换与共享体系 30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315 组织与实施 321.教育部主要工作任务与职责 322.省级教育管理部门主要工作任务与职责 333.地市区县教育管理部门主要工作任务与职责 344.教育机构 351.高等院校 352.中等职业学校

3、 353.中小学校 354.学前教育机构 366机制与条件保障 361.机制建设 362.队伍建设 373.基础设施与运维保障 38231.基础设施保障 382.运维保障 383.经费保障 387 附录: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文件和规范 391.发展规划文件 392.工作文件 393.领导讲话 414.年度工作要点 425.业务系统建设 42前言前言教育信息化1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标志。党的十 八大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明确 要求;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国家信息化战略的进一步确立,我国

4、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教育管理信息化2 作为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的管办评分离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 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加快推加快推进进教育管教育管理理信息化信息化是是深化教深化教育育领域综领域综合合改革的改革的迫迫切切需要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需要全面的学生基本情况信息、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评价等信息;全 面改造薄弱学校、学生资助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不 仅需要掌握学校办学条件情况、学生家庭困难情况,还要通过信息系 统对项目

5、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动态监控,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实 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也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和信息系统的运维保障,这些都是教育管理信 息化必须承担的紧迫任务。加快推加快推进进教育管教育管理理信息化信息化是是实现教实现教育育管办评管办评分分离的迫离的迫切切需要需要。管1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 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2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 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12办评分离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

6、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迫切任务,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管办评分离的基础和支撑,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和科学决策需要对教育 状况的准确把握,管理流程再造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撑,政府审批项 目程序的公开透明、管理效率的提高和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都迫切需 要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学校自主办学需要建立社会、师生广泛 参与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需要改革教育和管理模式,逐步建 立现代学校制度,教育管理信息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现方式;教 育的社会评价是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必须以全面准确的教育基础数 据为依据,必须以大样本的抽样调查和大数据的准确分析为基础,而 这些都需要教育管理信息

7、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加快推加快推进进教育管教育管理理信息化信息化是是各类教各类教育育机机构构(学学校校)教教学学改革和管改革和管 理模式理模式创创新的迫新的迫切切需要需要。学校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学校的 教学改革和管理服务模式创新需要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支撑与推动。首 先,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改革需要有效地管 理教学行为,持续动态地记录教学过程,个性化地分析教学效果,科 学准确地把握个体教与学的水平在宏观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合理配置 教学资源,这些都要以对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过程、教学资源配 置和教学效果评价的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其次,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学

8、校完善学生、教师和资产管理,改革后勤服务模 式,提高学生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师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有效沟 通的最为便捷的途径;同时,学校也是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3用最基础的环节,是国家和地方进行教育管理决策,对外提供公共管理服务的基本数据来源。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对加快推 进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加快推进推进教育教育管理管理信息信息化是化是提高提高教育教育公共公共服务服务水平水平和国和国际际竞竞争争 力力的的迫迫切切需需要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实现广大社会公众对考试、升学、资助等教育政策的及时了解和便捷获取,需要为学生转学、资 助申请、咨询

9、投诉等提供便捷的通道,需要不断加大教育政务公开力 度。只有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构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 现学生转学等业务网上办理,为每位学生建立终身学习成长记录,才 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变化和增长的需要。开放、透明是一个国 家、地区教育系统得以实现集约发展的前提,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教育综合品质,从而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 力。2013 年教育部出台了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以 下简称方案),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的突破点,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 目标、主要内容、路线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

10、教育机构(学校)的建设任务,学生、教师、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一批 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全国各地和学校全面部署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是一项事关全国的全局性工程,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要科学运作、发挥作用需要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 水平的综合提升;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协同发挥作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方案为基础,以指导地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服务教育改 革发展重大需求为出发点,旨在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进 一步明确“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3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推进原则,对各

11、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在推进全国教育管理信 息化体系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职责分工、权利义务、重点工作和推进 方式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南特别强调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托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进行 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并通过云服务模式建设区域教育管理公共服务 平台,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广泛应用。指南的编制主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育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 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等文件,以及袁贵

12、仁同志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1 机机遇遇和现状和现状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明显进展,正在进入一个整体 规划、全面建设和广泛应用的新阶段。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发展机遇。3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是指由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各省地市区县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类教 育机构(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网络。45第一、第一、国国家和各家和各级级地方政地方政府府高度重高度重视视。教育管理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刘延东副总理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

13、联合 下发文件,共同召开全国工作会议,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作出全面 规划和部署,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部际协作机制 和教育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各级地方政府根据 三部委要求和各地工作实际,积极研究制定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整 体规划,推动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协调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 入和人员支持力度,工作成效显著。第二、第二、国国家教育家教育管管理信息理信息系系统建设统建设和和应用初应用初见见成效。成效。经过一个阶段的建设与应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初见成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稳 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

14、构(学校)已基本实现 互联网接入,按照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的原 则基本建成了全国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学校)、中小学校舍、高校学生学历学位和就业等基础数据库,部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开 始发挥作用,特别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联网开 展学生转学业务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家长,实现了学生数 据动态更新。这些工作在考试招生、学生就业、教育经费监管和遏制 数据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第三、地地方和学方和学校校积极探积极探索索教育管教育管理理信息化信息化与与教育教教育教学学改革的深改革的深6度融合。度融合。地方和学校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各

15、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学校不断挖掘教育管理 信息化的应用深度,使得教育管理信息化在各地区、各学校呈现出了 百花齐放的建设和应用局面。一些省市依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 展扩展应用,将业务管理与系统应用深度融合;一些地市和区县在满 足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云平台,依托高速互 联网实现了区域内学校管理服务的云应用,降低了学校信息化运维成 本;一些学校将管理信息系统下移至课堂、实验室,将教学与管理有 效融合,为学生、教师提供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实现了师生教学效能 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即时分析。在这些地区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正 在支撑和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的

16、变革,已经产生令人振奋的 积极影响。这些探索为加快推进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了宝贵经验。第四、第四、新新兴的数兴的数据据科学为科学为教教育管理育管理信信息化带息化带来来新的驱新的驱动动力。力。当今时代,依托数据科学进行分析、挖掘、预测、发现和判断在 一些领域已有成功的探索。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基础数据库聚集着记 录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的大量数据,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模型,对 教育基础数据进行直观而又可靠的分析处理,能够为教育决策提供超 越经验判断的结论和预测,能够发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的新特 点、新规律,从而为提高教育科学决策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 重要的参考。大数据分析的独特作用成为加快

17、推进全国教育管理信息 化新的驱动力。7尽管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是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仍然处在全面建设和广泛深入应用的起步阶段。重建设、轻应用和服务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全国和 地区统筹的力度不强,整体规划滞后,各方职责不清晰;信息系统分 散建设、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状况依然普遍;推进教育管理信 息化依然缺少有力的队伍、经费和机制保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 不健全。2 总体目标与推进原则总体目标与推进原则2.1 总体目标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 年,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推动管理信息

18、化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行 政部门和教育机构(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教育管理决 策、监测评价、公共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为深化教育领 域综合改革、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实现教育 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与坚实保障。具体目标是:第一第一,建建设目标设目标:建成国建成国家家教育管教育管理理信息化信息化体体系系。教育部建立全 国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及其管 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并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推动学生管理、教师(职工)管理、学校 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等核心信息系统(以下

19、简称“核心系统”)在地方和学校的建设与应用。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4的原则,做好核心系统的部署与应用工作,建立地方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系统应用实现教育 基础数据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适用于区域内使用的通用 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通用系统”)及本级或单位内部使用的特 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特色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实现信息 技术在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广泛 应用。核心系统由教育部统一设计开发,地方和学校免费使用;通用 系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

20、条件的地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计开发,所属地方和学校免费使用。到 2015 年,全国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须全面使用核心系统或通过各省自建通用系 统与核心系统实现对接;到 2020 年,基本形成以核心系统为主干、通用系统为支干、特色系统为分支的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 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第二第二,应应用目标用目标:支撑和支撑和推推动教育动教育治治理体系理体系现现代化代化。实现教育基 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5和教育基础数据全国互通共享,积极探索 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应用,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教育管理信息 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开展业务管理、决策支持、

21、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应用(以下简称“五项应用”),实现管理过程4所谓“核心系统”指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中规定的信息系统;所谓“通用系统”指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机构(学校)必须应用的信息系统;所谓“特色系统”指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建设的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系统。5“伴随式收集”指通过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管理过程中实时形成教育基础数据,完成数据收集,不 同于以往人工采集数据,逐级上报获取数据的方式。89精细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数据获取伴随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公共服务人性化,充分释放教育管

22、理信息化的潜能,使教育管理信息化在转变政府职能、支撑和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 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显著提高,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到 2015 年,实现全国教育基础数据的互通共享,逐步开展“五项应用”;到 2020 年,实现“五项应用”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覆盖。第三第三,服服务目标务目标:助力学助力学校校教学教学、管管理改革理改革。引导各类学校利用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服务学校教学、管理各项事务,直 接面向每一个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提供个人空间,充分调动广大 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应用积极性,在学校内部实现管理平台全覆盖、

23、管理教学相衔接、个人空间全接入,打破壁垒,使每一个教师、学生、管理者都成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者、应用者,将管理信息化打造 成“智慧校园”的基础。到 2015 年,全国所有学校要实现学生、教 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的信息化管理,逐步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建立个人空间,开展相关应用;到 2020 年,东部省 份所有学校,中、西部省份绝大部分学校建成比较完备的学校管理信 息系统,并实现学生、教师、管理者个人空间的全覆盖。第四第四,保保障目标障目标:形成持形成持续续发展的发展的良良性机制性机制。明确各级教育行政 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格局中的职责分工和权

24、利义务;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充分调动地方、学校、社会及企业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性,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2.2 推进原则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原则是:第一第一,坚坚持应用持应用为为导向导向,服服务是核务是核心心。要树立“应用促建设、服 务促应用”的观念,积极拓展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发挥引领作用,积 极开展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应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评估、学习空间、后勤保障、公共服务等应用。要始终以服务为 核心,坚持以应用促服务的理念,通过服务学生、

25、服务教师、服务管 理者、服务决策者、服务社会,进而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大局。第二第二,坚坚持统筹持统筹规规划划,分分类类指导指导。要坚持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 计,做到遵循国家总体设计和标准规范,保障系统互通和数据共享,使教育管理信息化能够发挥整体效用。各地要在全国指南的基础 上制定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规划,统筹推进本地教 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通用信息系统。各类教 育机构(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要求,做好国家核心信息系 统和地方通用信息系统的应用,并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学校个性化特 色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第三第三,坚坚持数据持数据共共享享,核核心心业务系业务系统统

26、统一规统一规划划部署部署。教育部统一 规划建设全国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核心 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分别部署在国家和省两级教育数据中心,供国家、10省、地市、县、学校等五级用户免费应用,保障教育基础数据全国互通共享。第四第四,坚坚持学校持学校应应用是关用是关键键,机制机制创创新是保新是保障障。学校管理信息化 是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石和关键,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薄 弱环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从学校 实际需求入手,充分满足师生的要求,利用多种手段,以教育教学为 核心,指导、帮助、扶持学校管理信息化工作,实现管理信息化在各 类教育机构(学校)全面覆

27、盖。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 的工程,技术性强,单靠政府或学校难以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要探索、创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维的长效机制,积极吸引社 会、企业力量参与,要探索、创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凝心 聚力,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3 重点内容:各级教育行重点内容:各级教育行政政管理部门管理部门3.1 教育部统筹规划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制定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 准规范,组织开发教育管理信息化核心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 库,推进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指导并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 育机构(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教育管理信息化在业务管 理、决策支持、监

28、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广泛深入应用。教育部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到 2015 年,发布教育管理信息11化建设与应用指南,完成对各省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规划的审核;完成教育管理信息化核心系统开发,按照“两级建设、五级 应用”的模式推动核心系统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应用。建立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教育基础数据 的互通共享;制订核心系统接口标准,开发国家核心系统共享平台,为实现核心系统、通用系统、特色系统数据共享奠定基础。到 2020 年,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教育部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方面的广泛深入应用;完成对全国各省和直属高

29、 校管理信息化的验收工作。1.1.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建设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全国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基础数据库。为每一名学生、教师(职工)和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实行学生和教师(职 工)“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终身不变。2.2.决决策支持策支持建立国家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国家重 大教育改革举措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与大数据分析支持。例如,为国家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出台与实施提供学生、教师、学校基 本状况的准确数据,特别是学生跨省流动数据、农村教师基础数据、农村薄弱学校基本状况数据;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提供

30、必需的学生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等基础信息;为新的改革政策出台提供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科学论证与模拟预测,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有1213力支撑。3.3.业业务管理务管理实现教育核心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教育核心业务覆盖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等,贯穿学前教育、中小学 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其中学生管理业务涵盖学 籍、跨省转学、学习成长记录、资助、奖惩、身心健康、高考招生、就业、学历认证等;教师管理业务涵盖教师资格认证、职称评聘、定 期注册、教育培训等;学校管理业务涵盖学校机构基本信息、经费资 产、办学条件(校舍、装备图书、信息化条件等)及高校科研条件、高校专业与学

31、科建设等。4.4.监管监测监管监测依托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教育 改革重大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有效监管,对国家和区域教育发展状 况的及时监测。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监管的项目有学生资助、“全 面改薄”工程、校舍安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校车安 全等;重点监测的问题有国家和各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进展情况、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教育满意度情况等。5.5.评估评价评估评价支持推动教育评估评价的科学化、多样化和模式创新。充分发挥 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作用,为第三方所开展的各类学校评估、高等学 校学科专业评估、学生就业和办学质量等各类专项评估提供全面真实14的数据支持,

32、为教育研究机构和个人所进行的教育发展状况研究评价(如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教育现代化进展状况等)提供及时的数据支 持。降低评估评价成本,提高评估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1.63.1.6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整合现有分散建设的教育公共服务网站,建设统一的国家教育管 理公共服务平台。集中发布各类教育信息,为学生、教师、家长和社 会公众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状况、升学就业等信息提供统一 的公共门户,为学生办理学历学位认证、政策咨询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教育政务公开和政府职能转变。3.2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省应遵循教育部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工作要求与规范,制定适应本省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状况的教育管

33、理信息化建设与应 用规划,明确省内相关部门沟通与协作的工作机制,统筹管理并指导 所辖地市区县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推动本省教育管理信息 化进程。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规划建设省级教育管理公 共服务平台:建设省级教育数据中心;部署核心系统;开发符合本省 教育管理现状的通用系统;形成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全省信息 系统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及省级信息安全体系;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在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 的广泛深入应用。15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包括:到 2015 年,完成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规划发布,实现核心系统的全面使用或对接,

34、逐步开展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 等五项应用;出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管理信 息省级通用系统的接口标准;到 2017 年,完成省级通用系统的开发;到 2020 年,完成对各地市和直属教育机构(学校)管理信息化的验 收。1.1.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建设涵盖省内学生、教师和学校基本信息的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伴随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动态更新,并将其作为国 家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数据源。同时,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在学生、教师和学校基本信息之外,聚焦对教学管理相关信息的拓展,实现对 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支撑。2.2.决决策支持策支持建立

35、省级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出台重 大教育改革举措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与大数据分析支持,如为农 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提供决策所需学生、教师 与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信息。3.3.业业务管理务管理依托国家核心系统,开展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支持省内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基本数据的统一管理。依据省内教育管理实际情况,建16设本省通用系统。如实现对省内教育机构科研管理应用的信息化支撑,提供包括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化申报、科技项目申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高等学校科技成果推介、高等学校 授权专利管理、高等学校科研专家管理、产学研合作管理等功能;实 现对国

36、家教育考试(如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自学考试 等)及学业基础会考等其他考试的信息化管理,提供考试考务管理、考点及设施资源管理、考务人员及监考教师管理、命题教师管理、命 题制卷管理、试卷运输流转管理、评卷教师管理、评卷与评价管理、考试与录取管理及远程教育管理等功能。4.4.监管监测监管监测依托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国家核心系统与省级通用系统,实现对教育改革重大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有效监管,对区域教育发展状 况的及时监测,对升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关键环节的监测,对贫困地 区师资与生源的监测、对基础教育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监 测等。5.5.评估评价评估评价充分发挥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作用

37、,为第三方所开展的各类专项 评估提供全面、真实、时效度高的数据支持,为教育研究机构和个人 所进行的教育发展状况研究评价(如学校发展状况、学生成长状况等)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3.2.63.2.6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建立省级教育公共服务门户,逐步整合各类教育政务服务网站,依照教育信息管理的相关规范,集中发布各类教育信息,为学生、教 师、家长和社会公众了解省级教育政策、教育发展状况、升学就业等 信息,以及获取政策咨询服务提供统一的公共门户,促进教育政务公 开和政府职能转变。3.3 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地市区县应遵循教育部及省级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工作 要求与规范,依托部署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的国家核

38、心系统与省级通 用系统开展应用,支持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本区域内教育决策、业 务管理、监管监测、评估评价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广泛深入应用。其中,尤其应当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放在统筹基础教育教学管 理信息化上,为本区域学校教学与管理提供公共应用平台,在系统建 设、整合、应用、运维及人员队伍等方面全方位服务学校教学管理信 息化。鼓励有意愿且有条件的地区根据上级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在做好 国家核心系统和上级通用系统的应用、数据采集更新的前提下,建设 本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和通用系统,避免重复建设。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到 2015 年,实现 国家核心系统(或与国家系统对接的省级通用系

39、统)的全面应用,逐步开展教育决策、业务管理、监管监测、评估评价和公共服务等五项 应用;到 2017 年,完成本级通用系统的开发,出台相关接口标准;1718到 2020 年,完成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属教育机构(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验收工作,全面开展五项应用。1.1.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依托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立统一集中的本级基础数据库,支撑 统一的电子办公、业务管理、数据交换、业务监管等功能,满足本级 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需求。为用户提供集成的管理信息服务,实现对上 与省级系统、对下与所辖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学校)信息系统 的贯通和数据共享。2.2.决决策支持策支持为本区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

40、重大教育改革举措提供全面准确 的基础数据与大数据分析支持。如为实施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 际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提供学生、教师及学校等基础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的技术支持。3.3.业业务管理务管理在国家核心系统与上级通用系统的基础上,补充建设符合本区域 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通用系统和特色系统,如提供基础教育集团办校的 学校信息化平台,借助平台实现数据实时更新。辖区内教育机构的管 理,如学校的新建、撤并等;教师的人事管理、劳资管理与培训管理 等。4.4.监管监测监管监测依据义务教育质量督导标准,依托国家核心系统、地方通用系统19和自建特色系统,实时获取学生、教师与学校信

41、息,支持对本区域内相关项目的监管,以及对本区域内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尤其是学生入学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巩固率、学生分布、留守儿童入学情况、专任教师工作量、升学率、学生异动、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等。5.5.评估评价评估评价为第三方各类专项评估提供全面真实的数据支持,为教育研究机 构和个人所进行的教育发展状况研究评价(如教学质量评价、考试评 价、考试成绩分析、学业质量分析、群体学业跟踪等)提供及时的数 据支持。6.6.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整合区域内分散建设的教育公共服务网站,集中发布各类教育信 息,为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公众了解本地区教育政策、教育发展状况、升学就业等信息提供统一的公共门户;整合区域内离

42、散存在的 技术力量,为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机构提供信息技术专业服务。4 重点内容:各类教育机构(学校)重点内容: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各类教育机构(学校)需要构建以管理和教学为核心、以师生应 用为导向、针对不同学校类型特点的业务管理系统,以实现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再造,使学校成为 各级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数据源。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核心系统、通用系20统和特色系统。核心系统主要涵盖学生基础信息管理、教师基础信息管理、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三类应用,原则上由国家主导统一建设。通用系统主要涵盖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发展管理、

43、科研管理、教育装备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和协作交流 管理等应用,原则上由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统筹建设。核心系统和通用系统采用“云服务”的模式提供各类教育 机构(学校)使用。特色系统指各类教育机构(学校)自主开发建设 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如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考勤 管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教师日常事务管理等应用。学校可以通过 特色系统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突显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特点。学校特色系统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标准和规范。通过核心系统、通用系统和特色系统的应用形成国家、地方和学 校教育基础数据库。凡通用系统和特色系统需使用核心系统基础数据 的(如学

44、籍信息等数据),地方和学校须通过教育部提供的国家核心 系统共享平台获取核心系统相关数据;凡特色系统需要使用通用系统 基础数据的(如研修记录、科研记录等数据),学校必须根据通用系 统接口规范与各级通用系统对接,以避免数据重复和不一致。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二级三级使用国家核心系统(或与国家核心系统对接的省级通用在实现一级要求的基础上,使用地方通用系统(或与地在实现二级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划,系统),开展相关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教育基础数据 的伴随式收集。方通用系统对接的学校特色系统)开展深度应用,满足 地方管理信息化

45、要求,实现教育相关基础数据的伴随式 收集。结合学校自身特色需求开发建设更加实用、有效的特色 系统,或开展实用、有效的特色应用,提高学校管理和 教学的信息化水平。4.1 高等院校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高等学校 的日常管理、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招生就业、学生工作、合作交流、后勤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展开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对高 等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的重要支撑,以进一步提升高等 学校的教学科研质量、管理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科 研管理、办学条件管理、后勤服务等。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到 2015

46、年,所有学校达到一级水平;到 2017 年,所有学校达到三级水平。4.1.14.1.1 核心业务核心业务高等学校核心业务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管理、学籍管理、招生报 名管理、资助管理、就业管理、毕业管理、学历学位管理,教师(职 工)的基础信息管理、入退职管理,学校的基础信息管理、校舍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经费管理、图书及其它资源管理等。高等学校核心业 务的信息化管理可通过国家核心系统(或与国家核心系统对接的省级 通用系统)实现,也可通过学校自建系统实现。学校自建系统须符合2122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标准,满足国家核心系统数据要求,并与国家核心系统(或与国家核心系统对接的省级通用系统)实现数据对接。

47、2.2.通用业务通用业务高等学校通用业务包括学生的学业管理、缴费管理、身心健康管 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管理、奖惩管理,教师的教育培训管理、科研教研管理、工资福利管理、奖惩管理、发展管理,以及教学管理、课程资源管理、考务管理、学校后勤服务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高 等学校通用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可通过省级通用系统实现,也可通过学 校自建系统实现。学校自建系统须符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标准,满足国家核心系统数据要求,并与国家核心系统(或与国家核心系统 对接的省级通用系统)实现数据对接。3.3.特色业务特色业务高等学校可以按需自主开发建设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教育管理 信息化特色系统,如学生交流管理、

48、校友管理,教师合作交流管理,科研成果管理、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公开、家校沟通等。特色系统须 符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标准规范。4.2 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中等职业 学校的日常管理、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技能发展、专业设置、后勤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展开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 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生个人职业技能水平、学业水平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 学科研管理、办学条件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目标是:到 2015 年,所有学校达到一级水平;到 2017 年,东部

49、省份绝大部分学校达到二级水平、大 部分达到三级水平,中部省份大部分学校达到二级水平、部分学校达 到三级水平,西部省份部分学校达到二级水平,一些学校达到三级水 平;到 2020 年,东部省份所有学校达到二级水平、绝大部分学校达 到三级水平,中部省份绝大部分学校达到二级水平、大部分达到三级 水平,西部省份大部分学校达到二级水平,部分学校达到三级水平。1.1.核心业务核心业务中等职业学校核心业务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管理、招生报名管理、学籍管理、资助管理、就业管理、毕业管理,教师的基础信息管理、教师资格管理、入退职管理,学校的基础信息管理、校舍管理、设备 管理、财务经费管理、图书及其它资源管理等。中等职

50、业学校核心业 务的信息化管理主要通过国家核心系统实现。国家核心系统部署在省 级教育数据中心,以云服务模式提供给地方和学校使用,地方和学校 可在国家核心系统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2.2.通用业务通用业务中等职业学校通用业务包括学生的学业管理、缴费管理、身心健 康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管理、实训管理、奖惩管理,教师 的教育培训管理、职称评聘管理、科研教研管理、工资福利管理、奖2324惩管理、发展管理,以及教学管理、课程资源管理、考务管理、学校后勤服务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中等职业学校通用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主要通过地方通用系统实现。地方通用系统由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统一规划建设,以云服务模式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