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对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第二节“中心对称”第一课时。“中心对称”和下一节“中心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翻折、旋转)中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中心对称的应用.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完善初中对“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并为前面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必要的补充。.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
2、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心对称性质的发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猜想、化归、等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深刻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运用价值,通过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体验中心对称的美感,提高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重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应用。二、学情分析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接下来我对学情进行分析。这是八年级的课程,处在该年级的学生在生理上的特点是,学生的思
3、维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度完成长。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较为注意的地方。三、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以及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几何图形的旋转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我运用了的多媒体技术,把动态的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与性质。四、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
4、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五、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首先复习轴对称与旋转图形的定义,结合课本62页,让学生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OCD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先让学生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分别观察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必要时采用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引入中心对称的定义。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
5、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180度)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接着,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进行比较,我采用列表格的方式,从三个方面分别让学生去填,以便加深对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 2、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完成第63页探究,旋转三角尺,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两个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后,及时开展中心对称性质的研究。学生在观察和讨论后,由师生合作,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
6、ABC与ABC全等,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 3、巩固深化 1)讲授64页例1。(1)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 (2)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点O的对称ABC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作图,并规范画图方法:要画一个多边形关于已知点的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这个多边形的各个顶点关于已知点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 学生画出图形后,能否加深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理解; (2) 学生不同的作图方法 2)、课后练习。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能熟练画出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巩固学生的作图能力,并会简单应用中心对称的性质 3)、拓展应用已知四边形ABCD,分别以顶点A,BC边的中点,四边形内部的一点为对称中心,画对称图形在同一个图形中,进行不同的变式训练,来巩固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小结 今天这节课即将结束,你能告诉老师你的收获吗? 学生相互归纳和补充(幻灯片展示)。教师应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相互交流一下学习过程的感受、认识、想法和收获。 5、布置作业 课本67页第1题;68页第7题六、说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