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和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实施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云梦秦简”为线索串联知识点、贯通整节课,引入史学界对秦及秦始皇研究的前沿成果,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感悟秦始皇在国家统一及巩固过程中的雄才伟略和政治智慧;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探讨秦朝崩溃的原因,并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
2、和价值判断,突出培养以家国情怀为目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历史思维品质与能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影响重大、地位重要,且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上承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诸侯纷争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这些都为秦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下启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即“汉承秦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对汉朝乃至古代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对秦统
3、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感性认识。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本课发生的年代相对遥远,较难有深切的感受;加之本课课时少、概念多、容量大,学生理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不足,在对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概念本身及其重大意义的理解与把握上存在一定困难。应适当补充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具体的历史情景,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方法,加深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凸显家国情怀的渗透与涵养。四、教学目标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时代潮流;结合相关时
4、间和地图,知道秦的统一进程和业绩,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通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认识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感悟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和政治智慧;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并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育与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家国情怀的渗透与涵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及其深远影响。难点:对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概念本身及其重大意义的理解与把握上存在一定困难。六、教学设计思路以“云梦秦简”为线索串
5、联知识点、贯通整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喜”和“政”的主要生平活动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认识到秦朝大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结合相关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掌握秦朝的统一业绩,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和历史时空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政”的主要生平活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秦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主要措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感悟秦始皇在国家统一及巩固过程中的雄才伟略和政治智慧;引入史学界对秦及秦始皇研究的前沿成果,自主探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及巩固的重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实证意识、历史解释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社会
6、责任感、使命感;最后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并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家国情怀。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情境导入法】通过播放国家宝藏中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相关视频片段(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扮演云梦睡虎地秦墓主人“喜”对云梦秦简的一段介绍),指出“喜”虽然只是秦国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小小基层官吏,但他却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诞生,并通过自己一辈子的勤勉工作,为这个时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自然引出这个伟大时代,即本课主题“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设计意图】由学生相对熟悉又感兴趣的国家宝藏中的“云梦睡
7、虎地秦简”相关视频片段导入,贴近学生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小人物“喜”的一段话,自然引出本课主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又与本课最后总结提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结构完整,浑然一体。(2)讲授新课环节一:“小国蓄能”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原因【情境创设法】通过云梦秦简编年记中对“喜”生平的简单介绍,引出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安定统一,以及秦国实力的逐渐壮大。进而结合相关地图,通过简要介绍秦襄公“位列诸侯”、秦孝公“傲视群雄”和秦王嬴政的主要生平,引导学生从“喜”和“政”的主要生平活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全面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8、,认识到秦大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设计意图】通过小人物“喜”和大人物秦国先代国君尤其是“政”的主要生平介绍,并结合所学知识,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神入历史,认识到秦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深切地感受到秦大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培养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环节二:“大国崛起”秦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地图展示法、材料分析法】通过结合秦灭六国和秦朝“开疆拓土”的相关地图,帮助学生厘清秦统一六国的时序和北击匈奴、收河套、筑长城、修直道,南征百越、修灵渠、平西南夷、修五尺道等一系列开疆拓土的重大军事措施,并通过“琅琊台
9、刻石”相关记载和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的相关评价,认识到在大人物“政”和千千万万个小人物“喜”的不懈努力下,秦朝建立起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材料1: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琅琊台刻石材料2:在这个疆域之内不仅居住着华夏民族,即后来的汉族,还有巴人、蜀人、越人、蛮人和西南夷等众多的民族。秦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设计意图】通过结合具体的历史地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厘清秦统一六国的时序和一系列开疆拓土的重大军事措施,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通过材料分析,帮助学生对秦大一统局
10、面的形成由感性认知逐渐上升为理性认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环节三:“帝国春秋”秦朝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小组合作法、图示法】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结合相关图片、文字等材料,从“政”的主要生平活动中提取有效信息,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掌握秦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主要措施;重点采用图示法和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主要为地方上的郡县制、中央的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及其历史作用;并通过分析云梦秦简的相关记载和图片等材料,帮助学生了解秦朝巩固大一统的其他措施:定法令、编户籍、整顿风俗、统一文字等,认识到这些措施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政
11、治局面,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结合相关图片、文字等材料,从“政”的主要生平活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秦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主要措施,尤其是采用图示法重点介绍分析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突破本课重难点,进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实证意识、历史解释素养,感悟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和政治智慧。再次引用并分析云梦秦简中涉及定法令(案例“穴盗”)、编户籍、整顿风俗(案例“毒言”)和统一文字等鲜活生动的一手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神入历史,拉近时空距离,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进一步了解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以云梦秦简为线索把本
12、课知识前后贯通,相互呼应,令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3)总结提升环节四:“大道行思”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和秦速亡的经验教训【自主探究法】老师引导学生在掌握秦巩固大一统局面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邹纪万在秦汉史中相关评价,自主探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及巩固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深远影响。材料3: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此之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所谓“诸夏”或“中国 ”只是一个笼统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
13、的广大国土和民众。 这个划时代的变革,不但结束了列国的局部战争,废除了列国间重重的关隘和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一统”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思想.甚至在疆域方面,亦因统一事业的完成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版图的基础。 邹纪万秦汉史 【材料分析法】老师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政”的主要生平活动,从中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并引入史学界前沿学术成果,通过分析材料,挖掘秦速亡在文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认识到秦朝灭亡的复杂性,并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4:统一的专制政治局面下,始终存在一个统治上的矛盾:一方面要尽可能使“普天之下”都收入版图,接
14、受治化;同时,扩充的版图愈大,要使宇内道一风向、心悦诚服就愈感困难。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史 材料5: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法律未足,民多诈巧,故后有间令下者。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也。 云梦秦简 语书材料6:秦之“法律令”与关东文化存在距离,特别是与楚“俗”之间存在较大距离由文化差异与冲突引起的楚人对秦政的反感,及齐、赵等地人民对楚人反秦战争的同情,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 【情境创设法】最后再次回到本课的大人物“政”和小人物
15、“喜”,通过展示美国汉学家贝德士和明朝思想家李贽对大人物“政”的评价和“云梦秦简考古平面图和复原图”,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再次强调这个伟大时代的诞生离不开大人物和小人物们的坚持与付出,首尾呼应,自然升华主题。材料7: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明.李贽材料8:始皇帝的所作所为表明:他并非将军,但有着无与伦比的军事严谨性;他是勤奋的边疆巡视者,又是一名深居宫中、行为不为人知的隐士;他是拥有实用理智的强悍的管理者,有时又像一名江湖骗子;他还是庞大帝国的组建者,但在凝聚人们的忠诚感上犯下了错误。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始皇帝在其任内,无事不成.作为一
16、名带领国家走过漫长、困难时代的君主,都应该备受赞誉。在多大程度上,后来出现的动乱应当归于他的错误政策?其可悲且不能胜任的继承者以及其他非人为因素,应该为之负多少责任?这些,都很难说清楚. 【美】贝德士中华帝国的建立 材料9:当一个伟大的时代来临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小人物,都在兢兢业业地做好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所承载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时候,这个时代一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国家宝藏【设计意图】引入史学界对秦及秦始皇研究的前沿成果,自主探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通过了解秦朝社会
17、矛盾、农民起义和史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认识到秦朝崩溃原因的复杂性,并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最后再次回到大人物“政”和小人物“喜”,首尾呼应,并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体悟到正是他们的坚持与付出,才开创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指出“喜”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国宝“云梦秦简”,他的勤勉、敬业和执着这种“云梦精神”才是留给后人最最珍贵的“国家宝藏”!进而让学生认识到如今的我们也正处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形成之中,我们也应向“政”和“喜”们学习,在自己的工作上、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诞生添砖加瓦,以不同的方式让“云梦精神”永远流传
18、下去!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涵养家国情怀,升华本课主题。八、 教学评价设计首先,应坚持过程评价法,注重整个学习过程中如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分析材料、语言表达、观点阐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方式方法等进行评价,并及时提取有效信息进入学生历史学习档案,作为整体评价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指出学生的不足及改正方法,表扬其优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品质。最后,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落实,尤其是史料实证、家
19、国情怀等素养的渗透,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依标施教”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分析,实施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条理清晰,教学活动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关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突出家国情怀的渗透与涵养。但本课课时少、概念多、容量大、理论性强,加上学生理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节奏,注重时间的合理分配和活动的有效性;坚持“依标施教”的原则,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突出重难点,避免在知识点的落实上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造成时间不足、重难点不突出;对材料的选择与解读要精准,设问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途径与方式,尤其对家国情怀的渗透与涵养要贯穿始终。十一、点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