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267386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数一数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2.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3.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单元教材分析:“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上课时应尽量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出示课件:随着“美丽的校园”画面的展开,以“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让学生说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促使学生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让学生

2、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由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到提出任务去观察,看的是同一幅图,活动要求不同,学生有新鲜感、有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逐步产生观察的兴趣。单元学情分析:“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数。让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领悟观察的方法。教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让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的观察。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这些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把良好学习习惯融入数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习惯的教育。单元教学重点:数1-10,感知10以内的数。单元教学难点:通过实践、

3、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课题:数一数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题 主备人:许珂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教材主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这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第一次接触的数学内容。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数,初步接触110各数,为后面的认数和计算做一些准备。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10以内数的已有认识,从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供依据。教材首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数数素材,儿童乐园是儿童喜欢的游乐场所,选择这个场景中的人或物让学生数一数,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主动参与

4、观察数数等活动。其次,在场景下面把同类物体或人用“小图”呈现出来,并用点表示相应的个数。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又能使学生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体会数的抽象过程,并能营造出初步的数学学习氛围。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往往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数一数”也是计数和数数的基本方法。教材呈现的场景中,物体和人的数量分别可以用110各数表示。让学生依次数一数,可以使学生初步接触110这10个数,初步学习数数的方法,并学会用数来说明物体的多少。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教材中了解学生数数的已有基础,便于确定数学教学的起点。儿童乐园场景图下面的10幅小图是按110各数顺序呈现的儿童乐园里的人或物的数量,一是因

5、为学生还没有正式学习认数,所以不宜把相应的数写出来;二是为了让学生在物、人与点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初步体会数的抽象过程。2学生分析学生在幼儿园小班就已经会从1数到10了,数数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给出一幅图,让孩子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人或物的数量,对部分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观察,选用合理的数数方法。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3.激发学习兴趣,初

6、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伸出双手:从1数到10。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在数学课上将会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游乐园去玩一玩,不过,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同桌伸出双手,互相数一数。熟手活数,利于了解点数的方法。以到儿童游乐园去玩引入课题,能很好的调动兴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核心推进1初步感知提问: 仔细观察这幅图,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2数数交流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想一想,

7、怎样数的又对又快!3总结方法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边数边做标记等)反馈: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有多少个?追问:怎样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来呢?4抢答练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5点子图表示数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探索:这里还有3幅圆点图,你知道它们各可以用来表示儿童乐园里什么的个数吗?请小朋友先数一数每幅圆点图中圆点的个数,再到儿童乐园图里去找一

8、找。6.按顺序数数。7.找数活动: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或教室里藏着物体的个数? 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如:我家有3口人8用“点子”表示数的结果。如:出示6枝粉笔,9游戏:看物体拍手。(有几个物体几下手)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学生接2架秋千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说一说为什么分别用4、5、6、9个圆点来表示。让学生充分地说。看着点子图从1数到10。找到后与同桌交流。指名到黑板上画。学生相应拍手。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习惯。有利于对1到1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的整体感知。安排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

9、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开放延伸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2. ( ) 在小组内说说。学生观察、寻找规律,动手画一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反思重建第二单元 比一比单元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

10、和轻重。本单元重点内容是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它有着让人们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单元学情分析:比长短、高矮,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情境着手进行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一比,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体会比较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

11、较的结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短、高矮情况,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意识和观察、判断、推理能力。单元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单元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课题:比一比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7题主备人:许珂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要求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教材从校园生活场景中发现学生熟悉的事物,直接要求学生对相应人或物的长短、高矮和轻重作

12、出判断,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生对长短、高矮和轻重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比较的经验。因此,让学生通过独立的观察、思考,并进行比较和判断,进而获得正确的知识是可行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比较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一方面,教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比较方法,如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用简易天平作为比较的工具等。另一方面,注意通过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如:“想想做做”第6题中比较1个红萝卜与一个胡萝卜的轻重,就需要进行简单的推理才能作出判断。2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这是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能通过观察,联

13、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判断,获得结论。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学生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积极参与学习,对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有一定的兴趣,能从熟悉的生活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乐于解决。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出示一根小棒,问:这根小棒长还短?再拿出两根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根小棒。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数一数,猜一猜

14、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什么本领?猜测。观察。指名说一说。体会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才能比较长短。培养猜测能力,调动学习兴趣。核心推进1.比较长短提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明确:要把物体的一段对齐,然后看另一端是否对齐,再比较。练一练:第4页跳绳图。指名读题,做这题要注意什么?汇报:谁能说一说比的结果?你怎么看出来。“红跳绳比黄跳绳长”,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指名回答)2.比高矮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俩要比一比谁的个子高,你有什么办法吗?指定二人到讲桌前背靠背站直,全班学生观察。提问:谁能说说比的结果?指名读题,做这题要注意什么?3比轻重。谈话:出示水果图。这是什么?出示题目:大的画“”

15、小的画“”。提问:这两幅图,除了可以比较出大小,还想比较什么?怎样比较:石榴和柿子哪个重,哪个轻。掂一掂。练一练:掂一掂自己的文具,比较结果,说出轻重。称一称。谈话:掂一掂是个好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出示天平)练一练:第5页水果图。指名读题。4在情境图中找出其他的物体进行比较。5“想想做做”第1题。先请大家玩一个比铅笔的游戏,怎么玩呢?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指导孩子比的时侯,一定要一端对齐。6“想想做做”第2题。观察图,说说小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近呢?为什么?7“想想做做”第3题。8“想想做做”第4题。你喜欢推车的小女孩吗?为什么?你怎么知道坐车的小朋友比推车的小朋

16、友高?怎想的?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9“想想做做”第5题。哪个杯子水最多,最少呢?说说你的理由。10“想想做做”第6题。提问:你为什么在这里画“”?你为什么在萝卜下面画“”?11“想想做做”第7题。教师找五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到教室前面,让他们自己从高到矮排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一说,互相说一说。同桌讨论,指名发表意见。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指定讲桌前掂一掂。学生操作后,指名回答。同桌讨论后,指名回答。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言。读题,学生自主练习。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

17、息。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师读题学生画符号。出示答案,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学生说一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亲身体验比较长、短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培养语言表达力。经历比较轻重的方法的探索过程,产生比较深的感受。培养观察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设计变式的提问检查学生理解状态。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开放延伸迁移:除了会比较事物的长短、高矮外,你还会怎样比较?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是怎样学会的?同桌交流。畅谈收获。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拓宽。培养自我总结能力。反思重建第三单元 分一分单元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现象体会

18、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3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把一些常见的或熟悉的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分类摆放的,大部分学生对此都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应用分类的思想方法。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意义。这部分教材的编写有如下特点:1联系实际,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会分类。首先通过例题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分类,体会分类的作用,这是学会分类的直接基础;接着

19、引导学生按指定标准分一分,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确定标准分一分,再交流选择的分类标准,提高分类能力。2让学生体会分类是按一定标准进行的,按同一个标准分类的结果是确定的,分类现象虽然大量存在于生活里,但学生一般不会从分类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更不会用明确的标准去分类;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认识到按同一标准分类,能得到确定的结果,从而逐步领悟分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实践了寓数学思考于生活情境中,寓自主探索于操作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数学教学理念。由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发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愿望和兴趣,接着让学生在同桌、小

20、组的合作实践活动(操作、讨论、交流等)中主动体验、理解“分一分”的过程,弄清按什么标准分,可以怎样分,掌握一定的分类方法。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同时,也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单元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单元教学难点: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课题:分一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主备人:许珂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分一分”是学生进入小学生活初期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教材。在班级进行调查时发现,约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分类整理玩具、物品的经验,

21、但有主动分类整理习惯的不到四分之一;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有超市购物经历;对常见各类动物生活习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二。根据此项调查,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改变教材例题中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以故事情境呈现零乱、整齐的两种场景对比,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必要性,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埋下伏笔。其次,将“想想做做”第1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直接给出一种分类标准的习题,调整到第三层次“可以按不同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中教学。2学生分析要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不同的物品分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概念。本节课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

22、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3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 出示: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超市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吗?揭题:营业员是按什么标准把物体进行分摆放的?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样的问题。学生动手为圆形分分类。让学生说说每个分类的标准.激活已有的经验。引出分类的必要性。核心推进说一说:提问:每个货架分别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你们能说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

23、提问;你知道商店里这样分类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吗 小结:商店里分类摆放物品,便于顾客选购,也便于营业员拿取。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好处。1试一试。提问: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给树叶分类?提问: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标准?2“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读题,说说哪些动物可以在水中生活。学生独立做题。反馈交流。3“想想做做”第2题。 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它们哪些是空中飞的、陆地行的、水中行的?4“想想做做”第3题。你想怎样分类,可以分成几类?是哪几类? 5“想想做做”第4题。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同学说说你的做法。同桌讨论,指名发言。同桌交流,指名汇报。指名用不同标准分类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分类结果。学生独立做题。学生

24、动手涂一涂。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独立完成,同桌互查,说说你是怎么整理的。感知分类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同标准的一致性。感受不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积累生活经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开放延伸1把下面的图形,按不同的方法分类,并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涂色的是: 没有涂色的是: 正方形是: 长方形是: 圆是: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分类? 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汇报。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拓宽。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反思重建第四单元 认位置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

25、左右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物体间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也为今后认识物体、图形,学会观察,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打好基础。例题呈现的是小朋友上课的场景。教材首先通过图中教师所说的“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引入对左右的认识。接着,根据场景图中的信息示范性告诉学生:笔记本在教科书的左面,教科书在笔记本的右面。然后引导学

26、生模仿教材提供的句式,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图中人或物的位置关系,从而形成初步的认识。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应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教学物体位置关系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说。物体的位置有上、下、左、右关系。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二是语言结构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在注意语言准确、完整的同时,鼓励说法多样,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但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三是收集一些相关的语言。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其实是相对的。单元教学重点: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单元教学难点: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

27、相对的。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课题:认位置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5题主备人:许珂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认位置”是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础上认识左和右,认识左右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节课的开始通过指令游戏引入新课,使学生认识上下和前后,接下来应该对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说一说并用上下前后说一句话,然后通过自己对学生做示范,使学生了解位置是相对的,由于站的位置不同结果会不一样。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

28、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学会辨别左右。2.学生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上下、前后的认识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清楚地加以辨认,但不少学生对左右往往不容易分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都以辨认左、右方位为重点,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获得充分的体验,形成清晰的认识。对于上下、前后,我们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

29、后、左右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小朋友观察自己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位置出示一幅图:让学生交流讨论它们的位置关系。(教师适时引导,并对表达不完整的予以帮助。)小组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刚的什么位置?(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刚前面。(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在

30、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图中人或物的位置关系,从而形成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 生活经验,独立巩固对位置关系的认识。核心推进1.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教师小结: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3. “想想做做”第1题。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4.“想想做做”第2题。说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5.“想想做做”第3题。小朋友,

31、你能说说食品柜里有些什么吗?你能根据食品柜里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 “左”和“右”各说一句话吗?桌子上有些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各在谁的哪一面吗?6.“想想做做”第4题。刚才小朋友表现很棒,老师奖励大家一些小红花,你能把红花左边的花涂红色,右边的花涂黄色吗?7.“想想做做”第5题。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8你能说说他们谁走错了吗?独立思考后,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小组学

32、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跟着老师的口令做游戏。自由说,指名说。指名回答。同桌交流。小组内互说一说,再指名交流。独立完成。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指名说说。让学生用上下、左右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至此,学生对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通过做游戏,初步明确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放延伸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什么?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名话吗?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独立思考后,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把问题开放,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反思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版(2024) > 一年级上册(旧)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