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一、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不足: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的一个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不仅仅是向学生介绍实验室演示实验,该实验不仅仅是向学生介绍实验室条件下制取氧气的方法,更主要的是通过该实条件下制取氧气的方法,更主要的是通过该实验,向学生介绍催化剂的作用和特征,从而引验,向学生介绍催化剂的作用和特征,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催化剂,理解催化剂,但是,教科导学生认识催化剂,理解催化剂,但是,教科书的实验有以下不足:书的实验有以下不足:第3页,共14页
2、。1、过氧化氢浓度低,收集一定量氧气需要很长时间,影响教学效果。2、粉末状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因反应慢而沉到试管底部,导致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面积小,影响实验效果。3、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是否改变,在教室里当时无法测定,只能靠教师口述,学生将信将疑。4、教科书中没有提供一个成套的装置供教师使用。实验在教材中的不足:第4页,共14页。二、二、对实验的几点改进:对实验的几点改进:我通过多次探索,将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1、用浓度为10%-15%的过氧化氢,缩短了制取氧气的时间。2、将二氧化锰粉末制成颗粒状的固体催化剂,增大了与过氧化氢接触面积,提高了分解速率。3、设计如下
3、图所示的发生装置,可以连续添加药品,并能回收、称量催化剂,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第5页,共14页。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第6页,共14页。三、实验药品、器材三、实验药品、器材 颗粒状二氧化锰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大试颗粒状二氧化锰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大试管、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气管、管、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气管、多孔塑料片、集气瓶。多孔塑料片、集气瓶。第7页,共14页。四、实验操作步骤四、实验操作步骤1、制作固体催化剂、制作固体催化剂:二氧化锰粉末与水泥按二氧化锰粉末与水泥按 1 11 的质量比,加适量的水的质量比,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黄豆大小的固体颗粒,晾晒搅拌均匀,制成黄豆
4、大小的固体颗粒,晾晒24小时后固化,小时后固化,作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作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第8页,共14页。2、按下图所示将大试管、长颈漏斗、双孔橡按下图所示将大试管、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多孔塑料片、导气管连接好装置,皮塞、多孔塑料片、导气管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并检查气密性。第9页,共14页。3.取下橡皮塞,加入固体催化剂,并从取下橡皮塞,加入固体催化剂,并从长颈漏斗口加入过氧化氢,收集气体。长颈漏斗口加入过氧化氢,收集气体。第10页,共14页。五、实验效果五、实验效果1、节约时间:用上述方法制取、节约时间:用上述方法制取50mL氧气不氧气不到到1分钟的时间。分钟的时间。2、有利于收集:
5、产生氧气的速度适中,气流、有利于收集:产生氧气的速度适中,气流平稳,气体纯净透明,无白雾,方便教学。平稳,气体纯净透明,无白雾,方便教学。3、能清楚观察到颗粒状的二氧化锰没有发生、能清楚观察到颗粒状的二氧化锰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第11页,共14页。六、我对实验的反思六、我对实验的反思 1、可以连续制取氧气,制取气体时可以控制反应速、可以连续制取氧气,制取气体时可以控制反应速度,防止过氧化氢快速反应而产生喷射现象。度,防止过氧化氢快速反应而产生喷射现象。2、制得的氧气纯净,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制得的氧气纯净,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3、颗粒状的催化剂可以当场回收、称量和再实验,反、颗粒状的催化剂可以当场回收、称量和再实验,反复使用,有助于学生对催化剂的理解。复使用,有助于学生对催化剂的理解。4、实验可以重复操作,再现效果好。、实验可以重复操作,再现效果好。5、最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最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第12页,共14页。七、七、实验要注意:实验要注意:1、过氧化氢稀释配制后要及时使用,、过氧化氢稀释配制后要及时使用,不能放置过久。不能放置过久。2、固体催化剂要冲洗、晾干后再保存。、固体催化剂要冲洗、晾干后再保存。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