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區總體營造與鄉土教育陳東陽/台南市南區喜樹國小校長前言是一種態度、價值,也是一種能力鄉土鄉土是一個人出生或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及其自然、人文與社會環境的綜合體,是一個人們深受其影響,對其具有深厚感情,並負有維護責任的地方。家鄉,其實是建立在每日生活情感與社群關係臍帶上的生活共同體。鄉土範圍鄉土既是人們出生或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麼鄉土就不僅一個地方,也不僅指出生的地方。鄉土的空間大小是隨著人們年齡與生活經驗及其所在空間不同而擴大,它是具有橫的相對關係與縱的子母關係。鄉土的觀念不應侷限於狹隘的地域觀念,才是健康的鄉土觀念。鄉土內涵 鄉土的內涵指鄉土的客體,包括兩大項目:1.自然要素:指鄉土上
2、的地形、地質、氣候、水文、動植物、土壤等。是供應人類生存所必須的一切物質。2.人文要素:指人類在其鄉土上各種有形的建設,如交通、聚落、經濟活動、及無形的文化、風俗習慣、語言等。鄉土教育的目的 學校推廣鄉土教育不是要加深地域的觀念,其主要目的應在:(一)增進學生對鄉土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熱愛鄉土的情懷。(二)增進學生對鄉土環境的了解,培養學生愛護生活環境的情操。(三)培養學生野外觀察的能力,改進學生戶外旅遊的觀念。(四)增進學生對鄉土問題的了解,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熱誠。(五)培養學生對各族群文化的尊重,增進學生社會族群間的和諧。鄉土教育的內涵 (一)知性的教育:鄉土環境教育要教人們有關鄉土的自然
3、要素與人文要素,讓人們對鄉土的環境有充分的理解,以作為培養鄉土感情的基礎及建設鄉土的基本知識。(二)情意的教育:人們對鄉土有愛並具有責任感,鄉土觀念才能形成,顯示鄉土教育具有情意的教育功能。(三)藝能的教育:透過對鄉土藝能的學習,對鄉土的認知將更為深刻,也可使鄉土藝術獲得傳承。舊時事物的意義老街、舊鹽工宿舍或古井之所以可貴,不在於它的老舊,因為它代表過去。舊時事物是一道門,能夠讓我們理解過去,如果不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就不知道自己是誰?就無法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學校與社區鄉土教育就地取材本就不應僅止於校園,這其實也是社區總體營造的重點之一。而學校與所在社區,透過社區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等機制建立
4、起資源共享的良好互動模式,是學校實施鄉土教育的重要方式。利用社區鄉土教學資源搭配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社區向大自然及環境學習。如社區廟宇與古蹟旁的老樹空間可作為社區共同的記憶與聚會場所,;社區中的老街也充滿著學習意義。社區問題區域發展不均,造成城鄉差距。貧富懸殊,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數位落差。結構性失業。全球化潮流下的台灣生存角色。(陳錦煌)社區山頭林立且價值觀差異極大。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總體營造是台灣近年來最具突破性的文化政策,目前不僅由文建會積極在推動,也影響到其他政府部門的施政。此項計畫回應了台灣在八十年代的社會挑戰,例如政治威權的鬆動、民間社會的興起、本土文化的重建 的諸多問題。也呈現了這時
5、期台灣文化政策從中央走向地方的轉型。社區總體營造作為一項社會文化的改造工程,緊扣著台灣社會的現實,也充滿了對問題的反省與民眾的參與學習。社區總體營造?何謂社區總體營造社區居民對社區發展難題有組織、有行動持續地提出具體行動方案,並且落實執行(陳錦煌)社區總體營造的做法與意涵做法:理念宣導 意涵:包容尊重的態度整體通盤的考量具體落實的決心以小搏大的效用圓滿無憾的生活脈絡過去,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對於台灣社會所做的深刻觀察。這是一個全面又細緻的操作機制,讓各種資源、權力與能量都得以整合進入社區,為台灣現況的改變提出可能性。今天,社區總體營造應以何種面貌回應今天的社會?全球化下的在地化沒有地方,全球化只能停留在抽象層次,它必需靠地方實踐來落實,相形之下,地方更顯真實,因為有歷史、有物質供需情境,全球的在地化就是虛擬的真實化(威斯康辛大學教授約翰費斯克)目標與期許如果把人人抽離了,學校與社區都不復存在!當一個孩子從家裡出發前往學校上課的路途中,走在社區的路上,他的心理對來他長大後會如何讓他所居住的社區變得更好,他已經了然於胸!參考資料丘如華、陳永龍(民91)家鄉守護計畫與學校教育文建會(民86)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鄉土教育概說http:/www.tmtc.edu.tw/local/ceny4.htm陳錦煌(民93)社區總體營造災後重建與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