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36页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将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练习纸、直尺、信封、长方形纸片若
2、干。教学过程:一、 活动一 超级变变变1、今天的数学课,咱们来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首先进入活动一 超级变变变。拿什么变呢?(拿出纸片)就是这张长方形纸片,板贴。你能用课桌上的材料通过拼接将它变得更大吗?小组合作。师巡视。预:左右板贴学生作品。与原图相比,它们好像都变大了,我们来依次与原图比较一下。图1与原图相比,长方形纸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图2想象一下原图是老师送去照相馆准备放大的照片,图1、2、3是老板冲洗出来的照片,你们能帮忙选择一张合适的照片吗?为什么选图3,说一说你的理由。用课件验证。明确形状不变、大小改变。其实,这3幅图中也只有图3符合数学意义上的放大。揭去图1、2,调整图3位
3、置。现在谁能说一说放大前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图的2倍,宽也是原图的2倍。你能说一说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图长的比是几比几呢?宽的比呢?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也就是说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像这样的过程,我们在数学上把它称为“把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这里的2:1可以表示哪两个数量的比?也就是放大后图形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2:1。板贴“对应边长的比”。跟着课件一起回顾一下按2:1的比放大过程。如果把原来的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会与原图有什么关系呢?课件演示。比较两幅图,都是把图形放大,为什么得到的图形不一
4、样?你觉得将一个图形放大,最重要的是什么?2、接下来我们继续变。还是这张长方形纸片,出示1:2,猜一猜根据这样的比长方形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如果要把它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自己动手折一折。学生操作,师巡视。选择对折1次、2次的展示:对折1次的说错误原因,纠正。板贴。像这样的缩小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之为“把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板贴。3、 其实,不管是把图形放大的比还是缩小的比,它们都表示哪两个量的比?板贴“现在:原来”。4、 练习(课本P36练习六第1题)二、 活动二 小手画画画1、刚才活动一咱们借助长方形来展开探究的,那你觉得这个图形除了可以是长方形,还可以是?接下来活
5、动二 小手画画画的环节,咱们换正方形和三角形来探一探。出示题目,这里的3:1表示哪两个数量的比?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几格?你是怎样计算的?动手画一画。2、 缩小后的图形呢?想自己尝试一下吗?自己独立完成。交流。先画哪几条边?斜边不方便直接确定。暗示方格纸上的不与方格重合的斜边都可以用这个三角形的方法来确定画法。老师有个疑问,按1:2的比缩小后,对应的每条边应该是原图的二分之一,这里的斜边也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吗?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3、 演示缩小后的三角形与原图的一角重合,你有什么发现?强调缩小前后三角形的角度相同。三、 活动三 动脑想想想1、画平面直线图形的放大/缩小图画钝角三角形的缩小图交流画
6、法,强调:可以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转化)来看。画平行四边形的放大图师小结:看来,要将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只要先找到他们的一条高,转化成直角图形就好了。斜边由直角三角形确定。2、画平面曲线图形(圆)的缩小图刚刚研究了平面图形中的直线图形,接下来咱们研究平面图形中的曲线图形圆的缩小情况。圆的大小取决于圆的什么?你知道缩小后圆的半径是多少吗?3、画立体图形的放大图按照咱们认识图形的顺序,咱们接下来要研究什么图形?你知道放大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四、 课外拓展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知道吗?五、 全课小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在探究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六、 思维提升想不想挑战一下更高的难度?按32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