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美术上(重组单元三)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美术三年级第一学期湘美版“造型 表现” 领域单 元 组织方式 自 然 单 元 重 组 单 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线的表现力第一、第二课时线的表现力 学习用线条描绘事物2新发现新发现用线条描绘蔬果剖面3有趣的图形有趣的图形学习用线条概括事物4线描外形第一、第二课时线描外形线条描绘外轮廓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中属于“造型 表现” 学习
2、领域的内容。结合大自然中的环境欣赏、理解用线条描绘事物与实际生活、传统文 化之间的关系,学习了解线条的造型、性质、本质特征等基础知识,有目的地学习使用 各种工具,通过观察、绘画等方法用线条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 大胆表现自己。以上关于课标要求的描述参考美术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相关内容:(1) 课程基本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 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线的表现力等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 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2(2) 课程设计思路: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
3、互 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3) 课程目标中关于 “造型 表现” 领域分目标的内容描述。(4) 课程内容中第二学段关于“造型 表现” 领域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 价要点的内容描述。)(二) 单元内容本单元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 三年级上册“造型 表现” 领域中的第 5 课线的表现力、第 6 课新发现、第 7 课有趣的图形、第 8 课线 描外形。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根据表现技法的难易程度来设置,使学生从易到难,对 于美术表现技法的掌握呈旋螺式的上升。线的表现力主要从大自然中观察、探索不同的线条美,体会新石器彩陶的纹 样美,学习线的组合装饰,引导学生用
4、线传情达意;新发现 旨在引导学生以一种新 的视角去观察描绘物体内部结构的线条,获得一种新奇的感受;有趣的图形则是在 感受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同时,学习用线条概括描绘和表达事物的方法:线描外形 更注重归纳轮廓线特征,大胆地运用线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大胆表现能力。通过对本单元用线条描绘事物的学习,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使学生始 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3三、教材分析线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不用教, 生来就会用线条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 教育功能的关键。本单元教材内容选取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大自然环境、生活中的
5、蔬果、传统象形文 字、生活用具等来探索线条的秘密,同时结合了本土资源教学, 以北照古陶为主线, 通过不同课时以线为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掌握了不同事物的线描形态。线的表现 力从大自然出发,对不同类型的线条观察、比较,体会线条不同的美感。欣赏并了 解北照古陶,感受古陶之美,鼓励学生大胆设计,用线条组织花纹,进行合理装饰。新 发现一课,学生通过精心选取自己喜欢的蔬果,亲手切开,感受剖开的蔬果带来的 全新视觉体验,大胆地用线条记录下蔬果切开的结构形态,更激起学生好奇心,与科 学相结合,观察显微镜下的蔬果细胞形态。有趣的图形将古老的中国汉字象形 文字收录美术课堂,感受象形文字变化之美的同时,学习用最简
6、单的线条描绘客观事 物的形状。线描外形通过观察生活中常用的器具,随意地排放组合,引导学生发现 物体轮廓的魅力,探索线条组织的秘密,感受线排列组合产生的节奏、韵律美感。本单元课时相辅相成,都是让学生学习用线条描绘事物,各课时之间有铺垫,有 提升。根据线的不同形态这一特点来设计,通过图片观察,亲身实践,实物感受,小 组合作,手眼结合等方法,让学生观察线条,感知线条,理解线条,培养学生热爱生 活,善于观察,用不同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和记录生活的能力。4四、单元作业目标目标一线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去自然界中观察,感受各种线条, 能自主画一幅线条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大自然一角,其次 学会用不同组合形式的线
7、条描绘坛坛罐罐。目标二对物体内部结构的观察、描绘。师生一起切开蔬果,去探 究它们剖面,感受物体。目标三感受中国传统字画同源的魅力,感悟文字与图形的关联性,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事物,运用概括、简练及形式美法则 画一幅有趣的作品。目标四透过表面观察物体整个外轮廓特征,进行整体形态的描绘。 选择一组物体画出它们的外轮廓并适当添加内部结构。五、整体设计思路基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各课时的作业设定既独立承担功能,又相互 联系,梯度推进,整体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认识了解让学生凭感觉和自我经验去了解线的性质,进行形态练 习,初步感知线的排列组合产生的画面美感。第二层次:理解学会在感知训练的基础上进
8、行提炼概括,用生动丰富的线条 去发现并表现事物的特征,运用线条的变化来加工图形。第三层次:运用塑造 自主运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和质感,体现写实美, 表达自己在观察中体验到的不同感受。56六、课时作业6.1 第五课线的表现力第一课时 课时作业目标:观察感受自然界的形色美、节奏美、韵律美和线之美,认识线条的特性。引 导学生尝试绘画的同时倾向于即兴的线条排列与组织,为第二课时做铺垫。作业 1 【课前感悟】1.课前学习任务单用不同种类的绘画工具将自己找到的线条记录下来,小组汇总资料。 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 自己描绘的方式,对线条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作业 2 【课中探索】作业内容一填一填,
9、画一画。描述平平直直 (大海的水平线)弯曲、环绕 (海螺、贝壳)刚劲有力、坚挺有力(大桥)绘线条7(1) 时间要求:2 分钟。(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文字描述进一步加深对线条特点的了解,学生通过小练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探索线条的魅力。作业内容二线条组合变化练习:A.同一种线条不同的表现方法。B.不同线条的不同感觉。(1) 时间要求:3 分钟(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组织的秘密,感受线排列组合产生的节奏、韵律美感。学 生认识到线的粗细、曲直、长短、疏密、组合的变化,感受多了,自主表现就会有所选择。作业 3 【课时作业】1.达标训练,课堂练习。(分层作业 A、B 任选一项)A.观察任意一种
10、花草,试着用线条将它画出来。B.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草,试着用线条画一幅有趣的画。2.时间要求:18 分钟。83.评价设计:评选“小小线条王”:比一比谁的线条变化最多样。 自我评价:每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上台表述自己的作业。 学生互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教师评价:对学生优点之处进行肯定,指出不足之处。4.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自身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信心, 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根据分层作业感受线条的魅力所在。作业 4 【课后作业】1.拓展训练,课后延伸走出教室外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他们的身上发现一些美丽的线条,用这些美 丽的线条重新组合成一幅漂亮的画。2.时间要求:20 分钟。3.
11、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对线条的初步感知,让学生走出教室发现身边的线条, 提高学生探索欲,感受生活的美。9作业完成总体时间12作业反思改进措施改进措施1. 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大胆用线 进行创作 ,克服畏难情绪。2. 在学生选择作业难易程度时 ,根据学情 给予指导性意见。【课时总评价】档案袋评价法5. 线的表现力 (第一课时)完成情况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我能顺利完成一幅画作完成时长:_我能流利说出不同线条的特点我能熟练使用不同线条 并进行组合【作业分析】共 20 分钟本课的各项作业基本都可以按时完成。课时作 业因个别同学线条表现不够大胆而导致其完 成度不高。学生情况本课作业从课前到课后作业由易到难
12、 ,层层深 入。课时作业采用了分层作业 ,让能力较弱的 学生能够在绘画中寻找自信 ,整体绘画效果理 想。310第二课时 课时作业目标:欣赏并参考本地民间艺术北照彩陶,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步骤和方法,能 细致多样地装饰陶罐,在线的运用中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作业 1 【课前感悟】1.课前学习任务单了解本地民间艺术北照古陶,尝试将下列陶罐缺少的组成部分补画完整,并根据自己喜好进行装饰。2.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初步了解古陶的外形特点。11作业 2 【课中探索】1.作业内容:“陶罐大闯关”第一关 :画外形比赛在一分钟内,和小组成员讨论、设计一个造型独特的陶罐。 第二关 :陶罐穿花衣和
13、小组成员一起从单个纹样、条状纹样、组合纹样、点线组合的纹样 中选择喜欢的纹样对陶罐进行装饰。2.时间:5 分钟。3.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合作,以强带弱的互助形式进行,可以使后进生在优等生的辅助 下补缺补差,攻克难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团结互助。作业 3 【课时作业】1. 达标训练,课堂练习自主设计一个陶罐外形 (可将陶罐形状作适度夸张) 并添画纹样。 2.时间:18 分钟3.评价设计评选“最佳设计师”并分享设计意图。教师根据投票结果对作业优点及不足 之处进行总结。124.设计意图通过前两项作业练习,学生已掌握不同线的组合方式,具备独立设计陶罐的 能力。作业 4 【课后作业】1.拓展训练,课后
14、延伸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一起用陶泥制作一个造型奇特的容器,并用线条进行 装饰。2.时间:30 分钟3.设计意图课后的亲子活动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长可以直观有效的了解到学 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在现阶段的学习中查缺补漏,使学生在家校共育 的模式下健康快乐地成长。13本课各项作业基本都可以按时完成作业 ,且作 业质量较高。1共 20 分钟学生情况2对于小组游戏合作 ,学生产生极大兴趣 ,作业 高质高效并且更加多元化。个别学生线条过于 拘谨 ,生动性欠缺。作业反思改进措施改进措施31. 采用正误作业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辨 析 ,掌握合适的线的组合方式。2.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将错就错 ,
15、随意描 画形象 ,顺势发展画面。【课时总评价】档案袋评价法5.线的表现力 (第二课时)完成情况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我能顺利完成一幅画作完成时长:_我能细致多样地装饰描 画陶罐【作业分析】作业完成总体时间146.2 第六课新发现 课时作业目标:通过欣赏蔬果实物和亲手剖切,感受蔬果的剖面形态带来的视觉感受,认识 事物的剖面特点,大胆地用流畅的线条记录下蔬果切开后的结构形态。作业 1 【课前感悟】1. 课前学习任务单将一周内吃的水果切开刨面进行拍照收集。2.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水果剖面,感受线条的变化。作业 2 【课中探索】1.作业内容各小组将课前收集的照片认真观察这些蔬果的切面,写一写、画一画它的
16、外 形和花纹是什么样子。2.时间:3 分钟。3.设计意图用写和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表述的过程中加深对蔬果切 面的认识。15作业 4 【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作业 3 【课时作业】1.达标训练,课堂练习 (分层作业 A、B 任选一项)A.挑选一种切开后的蔬果,将你的新发现用流畅的线条画下来。B.组合几种不同蔬果放到盘子中,将你的新发现用流畅的线条画下来。2.时间:18 分钟3.评价设计评选“小小观察家”看一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将自己的课时作业粘贴到黑板进行集中展示,大家进行评价投票选出 “小小观察家”。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指出优点及不足之处,整合课堂内容带领同学回顾本节课的重
17、点及难点。3.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促进课内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拓展训练,课后延伸:在科学实验课堂上利用显微镜观察蔬果切开面,将你的新发现用线条画出来。 2.时间要求:10 分钟。3.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蔬果内部细胞,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感受线条的 不同变化,拓展视野。16共 21 分钟1本课各项作业学生基本都能够按时完成。学生情况21. 课中作业的文字与绘画相结合更利于学生 对蔬果剖面的理解 ,为课时作业奠定基础。2. 个别学生携带的蔬果结构形态不明显 ,不 利于观察蔬果内部形态。作业反思改进措施改进措施3教
18、师可提醒学生携带大小适中、结构形态比 较明显的蔬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课时总评价】档案袋评价法6.新发现完成情况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我能顺利完成一幅画作完成时长:_我能准确使用线条描绘蔬果剖面【作业分析】作业完成总体时间176.3 第七课有趣的图形 课时作业目标观察、了解、体验、感受线条如何对事物进行概括简化,引导学生抓住事物 的特点加以表现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线条概括画。作业 1 【练习感悟】1. 作业内容拓印-感受线条画,学生分小组用油画棒拓印甲骨文上的图形文字,感 受图形魅力。2.时间要求:约 2 分钟。3.设计意图通过图形拓印,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文字的魅力,兴趣浓厚地进入本课的学习。作
19、业 2 【课中探索】1.作业内容:(1) 初步体验:大胆绘制,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选择其中一个形象进行线条概括。(2) 解密图形:再次感知,经过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对上一次作业再次 绘制。2.时间要求:3 分钟。3.设计意图学生大胆尝试自己绘制象形字,感受简约、概括的中国古老文字魅力。这 一环节中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进行线的概括。18作业 3 【课时作业】1.作业内容学生五人为一组,运用所学方法,提炼图形,小组合作创造一幅有趣的图形 (长卷形式绘制)。2.时间要求:约 16 分钟。3.评价设计 学生自评:说一说自己概括图形时的想法。 同学互评: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对方画面中的优缺点。 小组
20、评价:各小组间赏评作品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教师评价:针对同学们说的问题进行补充和重点难点再次讲解。4.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团结意识与能力,而且可以消除学困生 的畏难心理,在互帮互助的合作模式中增强了作业完成度的信心。19作业完成总体时间1学生情况21.在不断概括和简化中 ,学生能表现出线条变化 的趣味性 ,展现出非凡的想象能力。 2.部分学生思维局限 ,画面重复性高。改进措施1.增强图形的符号性美感 ,不能是简单的“依 样画葫芦” 。 2.多出示具有代表性的画面 ,打开思维。改进措施3【课时总评价】档案袋评价法7.有趣的图形完成情况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我能顺利合作完
21、成一幅画作,完成时长: 我能够抓住事物特征,用线条 概括简化事物形象遇到困难的地方,我可以向同 桌或老师寻求帮助【作业分析】19 分钟课中练习要求在 2-3 分钟完成 ;课时作业要求 16 分钟完成 ,班内大部分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各项作业 ,少部分学生因注意力不集中而耽 误时间。作业反思20216.4 课时作业目标第八课线描外形第一课时观察周围事物,能用线条勾画物体外轮廓与内部结构线的关系。绘制单个或 一组物品外轮廓特征。作业 1 【课中探索】作业内容一小试牛刀-大胆绘制,学生运用铁丝扭转出图片中物体的外轮廓。(1) 时间要求:约 2 分钟。(2) 设计意图立体的铁丝轮廓物体可以使学生直
22、观感受到什么是外轮廓线条,而不一样的 手工制作体现了美术作业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作业内容二再次感知-计时小训练,教师展示外轮廓画法,讲解示范后,学生拿出 草稿纸根据图形进行绘制。(1) 时间要求:3 分钟。(2)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外轮廓是确定对象的基本形和形的特征,同时区分与内部结构线条的关系,进而提升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作业 2 【课时作业】1.作业内容A:学生自主在作业本上用线条绘制单个物体。B:自行选择一组学习物品,尝试画出物体的大致外形并添加简单的结构线。 2.时间要求:16 分钟。3.评价设计 同学互评:针对描绘物体图片与学生作品进行口头分析讲解,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评价:学生在
23、连接线部位容易出现错误,针对细节处进行引导讲解。 4.设计意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作业 1 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2,让学生根据自我情况 和自我要求进行选择,可以挑选两至三种物品进行绘制,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 促进学生扬长避短,有效提高作业质量。22改进措施作业反思作业完成总体时间1学生情况2改进措施强化学生观察物体时的自我感受 ,鼓励学 生细心的观察并大胆画出物体的每一根 线 ,画错一根线可以再画一根。作业 3 【课后作业】1.作业内容回家后,尝试用线条概括画出自己在家的活动画面。2.时间要求:10 分钟。3.设计意图将本课知识点融会贯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表现。【课时总评价】档案袋评价法8.线
24、描外形第一课时完成情况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我能顺利完成一幅画作,完 成时长: 我认识了物体外轮廓并且能 用线条描绘下来。【作业分析】19 分钟课中练习要求在 5 分钟完成 ;课时作业要求 16 分钟完成 ,班内大部分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各项作业。1. 在观察、记忆、描形中 ,学生能用简洁流畅 的线条勾勒出物体形象。2. 画的线条应该连续并尽量符合所观察物体的外轮廓特征且不遗漏细节。323第二课时 课时作业目标感知、再现一组物品,学生能够整体把握、仔细描绘、主次分明,同时能表 现出画面的整体感。作业 1 【课前感悟】1. 作业内容出示图片赏析,大胆畅谈所看所想所感。2.时间要求:2 分钟。3.设
25、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物体摆放与主次关系对于画面的影响。作业 2 【课中探索】作业内容一学生上台摆放物体感知画面中的主次关系。(1) 时间要求:2 分钟。(2)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直观感受物体间的主次、遮挡关系。作业内容二选择主体物品进行绘制,同时大致刻画出其余物体。(1) 时间要求:3 分钟。(2) 设计意图观看过实物的摆放后,学生能够明确画面中心与描绘的重点对象是谁。24作业 3 【课时作业】1. 作业内容小组合作,运用组合粘贴画的形式创造立体作品。2. 时间要求:17 分钟。3. 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在讲解时全方位展示作品不同角度,并且指出其中的亮点与改进 之处。4.设计意图
26、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这节课中同学们通过实物 观察、摆放已明确主次关系,用立体手工的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作业 4 【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尝试用概括的方法绘制出自己在家的活动画面。2. 时间要求:10 分钟25作业完成总体时间1学生情况2作业反思改进措施改进措施1. 不要刻意要求学生外形精准 ,应强调养成 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绘画习惯。2. 学生具体作业时 ,教师要抓住画面是否具 有整体感和用线是否流畅的问题 ,进行指导 和评价。3.设计意图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日常活动紧密结合,不仅能学以致用还可以温故知新。【课时总评价】档案袋评价法8.线描外
27、形第二课时完成情况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我能顺利完成一幅画作,完 成时长: 我能够用线条绘制出一组物体造型并且表现出画面主次关系【作业分析】22 分钟课中练习要求在 7 分钟完成 ;课时作业要求 17 分钟完成 ,班内大部分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各项作业。1. 学生能够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 大致关系 ,具体细致的描画物体。2. 个别学生在刻画细节时过于拘谨 ,细节添加 过多。326七、单元质量检测【评测主题】: 以生活中的物体为主题,创作一幅线描组合画。通过观察写生,结合本单元对线的认识学习,表现物体的造型,加入自己的创意想法,并在 作品当中呈现出来。【时间】:40 分钟【要求】:尺寸为
28、8k 白卡纸,画面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自然、疏密有致,表 达出你对物体的真实感受。【设计意图】:在美术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单元化作业,让学生的 美术学习更有连续性和整体性,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美术课程与学 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造型表现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277.1 单元评价表线的表现力自我评价我是否认识了不同种类的线?1. 我是否发现了线条组织的秘密? 是我是否能用线的粗细 、 长短 、疏密等变化来表现画面? 是否否新发现自我评价1.我是否能在猜一猜环节中猜到了蔬果剖面图形?2.我是否能用线条来描绘蔬果剖面? 是3.我是否学会以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 是是
29、否否否同伴评价ta能形象地画出蔬果剖面图?形象不形象有趣的图形自我评价1.我是否拓印出了甲骨文上的图形文字? 2.我是否能用线条概括出一个事物? 是是否否同伴评价ta是否积极参与了小组讨论? 是否线描外形自我评价1.我用铁丝扭出的物体是 否否2.我是否能用线画出物体的外轮廓? 是是3.我能用线条记录自己对生活中的真实感受?4.我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度:不满意满意28同伴评价喜欢 ta 作品的理由: 外形准确线条流畅 主次分明教师评价等 级评价标准优 秀1.画面构图完整,主次分明2.线条流畅,有对比变化3. 能对事物进行提炼和概括4.造型完整并融入自己的想法良 好1.画面构图完整,主次分明2.线条流
30、畅,有对比变化3. 能对事物进行提炼和概括合 格1.画面构图完整,主次分明2.会运用线条描绘物体29表现性评价理论是与整体教育理论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新型教育评价理论,是支撑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依据。加涅指出“学习过程,得到教学条件的支持,就导致在学习者心里形成多多少少是持久的状态。这些状态当然是从观察他的作业而推论出来的,因为这些状态是在许多场合下的具体情境里表现出来的。” 加涅认为学生的内在能力是能够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外在表现便可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推断。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习者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麦格劳-
31、希尔认为“应该让学生觉得他的努力的结果不需要符合教师的意见,或其他权威而且有相当大的活动自由包括选择表现的材料与其他要素的自由选择 。美术表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载体,从结果上而言,美术表现主要内容是“视觉造物”,在层次性上个体的美术表现能力应该是有不同的层次与发展水平的,但是又有阶段性的群体特征。从功能性上而言,美术表现的功能应该能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美术表现性评价的内容上来看是指在美术测评中为学生设置的能够展示学生审美素养和视觉艺术表达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任务,是对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路径,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美术综合能力。表现性评价强调目的素养化、真实化、能力
32、化,淡化单纯的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还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表现性评价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最后就评价的价值取向而言,美术表现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与应试教育和追求比赛的教育有本质的区别,表现性评价的手段更灵活,但不是完全摆脱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就评价效果而言,评价不是为了排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需要综合的能体现核心素养所对应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为我们构建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提供了重要指引。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测评离不开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价值追求的追问,也就离不开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以哲学观为指导的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是非的
33、一种思维或取向。价值观是开展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首先要明晰的问题。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物,是一种可被认知、被评价的客观存在。美术表现素养是内隐、复杂的精神层面的素养,一般来说结果不容易量化评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学生在美术表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思维表现的外显以及美术表现与学习的关系来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应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其根本目的何在,这是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国际教育评价新理念是当下主流认同的理念。但是,当下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存在着诸多功利主义倾向、管理主义倾向、简单化倾向,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对于小学生
34、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深度的沉思和追求。对学习主题“人”“美术”与“学习”内涵的理解把握是价值观的关键。笔者认为基于整体教育观的视阈,明晰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内涵,借鉴整体教育的价值论来审视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是建构“为了更好的学习”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小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模型的必然逻辑。斯马茨在整体论与进化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 整体不能分割为部分,部分相加也不等于整体,分割了的整体总会丧失一些东西。整体教育指向的是完整的人,以及生命的完整性,强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关注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年轻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寻求
35、学习者在智力、创造力、精神、社交、生理和情感等诸方面潜能的发展思维。而整体教育和模糊美学都意识到人类的活动涉及到身心、情感、物质等方方面面的关联与影响,艺术学习被认为是艺术经验获取的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追求,美术教育是学生本真的彰显,基础美术教育的测评应该以人的整体性、全面性为价值根基。但是,对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学生看作无生命的、割裂的存在物,纯粹概念化的测评,偏向考察学生对书本已有知识、信息的单纯记忆和掌握,以及单一的技能考核,割裂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追求,削弱了学生的整体需求,进而导致了艺术学科的边缘化危机,还导致了艺术素养测评的“妖魔化”现象,由于价值
36、取向的单一还导致了基础美术教育者乃至全社会都以“画得像不像”“题做得对不对”为标准,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的整体教育价值取向。整体教育主张“联结”,强调人不是机械的部分相加,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克拉克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通过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联 。人生而就处在各种关系与联结中,学习要联系到自我、身体、家庭、环境等,知识诞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并且知识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学习应是整体的,包含了线性思维与直觉的联系、身心的联系、跨知识群的联系、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整体教育主张“转变”,其以永恒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世间万物是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变化。整体教育视
37、教育为转变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式地学习,教育和学生是一个不断融合、互相依存的共同创造的过程整体教育还强调教育是“灵性”的努力,创造美好世界的教育要从探寻灵性开始,并非强迫接受的社会规范,灵性是生命互为联结的完美状态,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通,也包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重塑人的精神纽带,通过“慢学习”的形式建立学生的共情、同感、欢乐与希望等潜能,体验万物互通,敬畏宇宙。通过灵性知识的学习,人们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成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追求。美术表现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表现活动,美术表现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行为,是绘画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
38、工具,通过美术表现的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下创造一定视觉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 。所有艺术努力的核心是表达和体验作为人的意义 ,人们一直以来有一种共识,美术表现是一种敬畏和安慰的体验,认为美术表现是快乐和批判的重要源泉。科尔曼提出,“我们转向艺术,不仅是为了了解生活,而且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会独立思考,更要会整合所有感官和能力,这也印证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美术中,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和讨论思考宏观问题,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与自我想象,都是学生在美术表现经验的组成部分。在整体教育中,学生的心灵、身体和精神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构思的过程,表现的探索、反思、批判、想象等都为探索心灵、身体与精神提供了更深刻、更真实的洞见。美术教育的包容性,让学生学会接受、拥抱,并最终同情他人,使共同点成为焦点,同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差异。简言之,整体教育视阈中的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以“完整的人”为基本价值追求,更注重心灵、身体和精神共同作用的感性的个体“人”,更重视完整的“人”的意义与价值。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