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第1课 社戏鲁迅思考探究一、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夏夜行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参考答案: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参考答案:全文有几处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语段,下面试做分析。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
2、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
3、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参考答案:“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在时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时间已经
4、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婆家的“社戏”。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积累拓展四、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4.我不
5、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品味课文语句,理解作品的儿童叙述视角。参考答案:1.“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喝豆浆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悲伤、失落的情绪。2.“我”既然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而沮丧的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3.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
6、,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4.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5.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课后阅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鼓励有
7、创意的表达。参考答案:原文开头部分的内容要点,一是“我”当时在北京,对看戏本无兴趣;二是在北京第一次看戏,因为人太多,声音嘈杂,且无合适座位,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三是在北京第二次因为募捐,看谭叫天的戏,可是到了很晚谭叫天还不出场,只好失望地离去;四是反思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在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在北京看戏的挫败经历,使“我”怀念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所看的“社戏”。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当时的难忘经历如在眼前。如此对比地写来,眼前的戏不适合看,过去的戏永生难忘,一贬一褒尽在文中。以眼前的戏为写作的由头,反衬早年“社戏”的好看;其实未
8、必真好看,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我”在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社戏原文开头部分见“资料链接”。第2课 回延安贺敬之思考探究一、 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抒情线索。参考答案: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参见“整体把握”部分。抒情线索是“重逢回忆赞美展望”。主要内容:这首诗共五章,下面按章节分别归纳要点。第一章表达重返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
9、第二章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第三章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第四章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章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二、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抒情方式。参考答案:直接抒情:“革命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延安熔炉锻造了“我”,与延安永远有割舍不掉的感情。“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盼望着能常回延安,能见到亲人,能看到延安的大发展。动作描写
10、:“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用“黄土”代表这片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人民,“抓”“贴”等动作,将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们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语言描写:“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场景描写:“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一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新面貌,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三、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1.全诗采
11、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2.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地方特色。参考答案:参见“素养提升”。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其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以上说的是纯正的信天游民歌,贺敬之化而用之,赋予新意:变化一,描写革命生活,抒发革命情感;变化二,用普通话而避陕北方言,并省去衬字;变化三,比兴句少,直接叙事抒情的诗句居多。这首诗创造性运用了“信天
12、游”的形式,抒情性强;描写陕北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狱特色;语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让诗作仿佛有口头传唱的意味。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颇有些“土”气,诗作以此接了地气,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积累拓展四、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地方特色。参考答案:参见“问题探究”第3题。五、 背诵这首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增加积累。参考答案:略。六
13、、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还可以对照这首诗,延伸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深入体会“延安精神”。参考答案:略。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自主提取信息,提高概括能力。参考答案: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
14、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说明的顺序。参考答案:1.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2.参见“整体把握”。采用了逻辑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包括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
15、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各种说明方法对于说明事理的作用。参考答案:说明方法例句作用举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作比
16、较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列数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引用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积累拓展四、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
17、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语段,体会说明语言的两个不同特点。参考答案:第1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
18、。第2段则相反,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可见,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五、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通过思考形成结论并表达出来。参考答案:略。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 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思考探究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
19、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两篇短文共同涉及的问题,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二、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在的推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链条,从而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论、逻辑
20、严密的特点。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和“素养提升”。如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隐含着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或者说“泛大陆”。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
21、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三、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3.即非常纯的沙子。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补充说明语句的含义和不同作用,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参考答案: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2.这是俏皮话,
22、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4.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积累拓展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相联系的。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
23、。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尝试用课文中的理论加以阐明。参考答案: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五、恐龙灭绝的原
24、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探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参考答案:略。第9课 桃花源记陶渊明思考探究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把握全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先将课文读一两遍,解决文字、内容上的疑难之处;然后合上课本,将桃花源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要保证基本情节不能遗漏;第三步就是反复诵读,并依据基本情节背诵课文了。参考答案:
25、略。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各有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设计意图: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是全篇的“华彩”。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但读来并不单调乏味,而是诗意盎然,清丽醇厚。文章这两段的语言风格恰恰足以证明这一点。本题力图通过学生的默读、想象、谈感受这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验作者笔下的诗情画意和自然真醇。当然,这些图景当中也蕴含着作者创作此篇的“真意”。这样的题目答案不求一致,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创作意图。参考答案:略。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
26、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作者造语极简,看似平淡却意蕴丰厚的特点。参考答案:1.参见“素养提升”。(渔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多么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仍,一边是安泰谐和;种种对比,蕴含其间。)2.“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7、1.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1.为:动词,作为;介词,对。2.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舍:动词,舍掉,读“sh”;名词,房屋,读“sh”。3.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乃:副词,于是;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4.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4.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此题涉及的词语又是古今异义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即一些双音节结构
28、,和现代汉语里的双音节词在外形上完全一致,但意义却多有差别。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的常用义未必是到现代汉语中才产生的,比如“鲜美”表示“食物味道好”的含义,“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的含义,在隋唐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只是到了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并且成了常用含义。因此在讲解时,尽量避免使用“古义”“今义”这种笼统的说法,以免造成误解。1.鲜美:颜色鲜艳美丽。现代汉语中指食物味道好。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交通:交错相通。现代汉语中是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妻子: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是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
29、语中指没有出路的境地。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现代汉语中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六 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相命肆农耕,日人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憩(qi):休息。菽(shu)稷(j):泛指粮食作物。艺:种植。靡:无。暖(ai):遮蔽。俎(z)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斑白:头发花白,指老
30、人。设计意图:通过与课文内容紧密关联的拓展材料,推动学生对课文核心部分的理解。参考答案: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第10课 小石潭记柳宗元思考探究一 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全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梳理课文线索、理解文体特征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梳理游记线索,一方面理清作者游览思路,另一方面也是对语言进一步的体认与深化。在此基础上,学
31、生背诵的效果自然会更好。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二 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景物描写背后情感变化的过程。参考答案: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由“隔篁竹”听到琤琮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然而不久,这种怡乐
32、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远荒的凄凉心情尽在其中。三 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原文,读出自己
33、。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主要抓住文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部分,有条理地讲出来即可。提示学生谈感受时注意用词的准确生动,将情与景有机结合。参考答案:略。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提示词类活用现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体会古人简约的语言风格,因此要落实到对句意的准确理解上,不要纠缠于“是否有活用现象”“是哪种活用现象”等无实质意义的问题。1.西:向西。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3.其岸势犬牙差互3.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4.凄神寒骨4.凄:使(人的心情)凄凉。寒:使(人的
34、骨头)寒冷。五、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明代文学家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也可以阅读后世的游记作品,如袁宏道满井游记、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姚鼐登泰山记等,体会其与柳宗元文章风格的不同之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培养文言文的自主理解和欣赏能力。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到柳宗元才真正确立,而“永州八记”又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杰出的代表;同时,这组作品内部各篇间有较强的关联性,拓展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第11课 核舟记魏学洢思考探究一、熟
35、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充分参与的过程中,总结雕刻者高超的技艺,对全文形成整体性的把握。参考答案:第一,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艺术。如船体长度和高度只有“八分有奇”,“二黍许”,“其长曾不盈寸”,却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箬篷、船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对联、题款共三十四个字,可见雕刻技艺的精湛。第二,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文章共雕刻了五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苏轼是黄庭坚的前辈,所以他是“左手抚鲁直背”,示表爱抚;黄庭坚是苏轼门生兼友人,所以与苏轼共处时
36、,他是心有所悟又自由自在,表现出来的是“如有所语”。佛印是僧人,高蹈脱俗,意念高远。两个舟子,一喜动奔放,一喜静安然,动静相宜,互为补充,富有情趣。第三,于精细微小处绝不马虎了事,展现刀笔之神与“象”外之韵。如八扇窗,而且是“左右各四”,既有数量之美,又有对称之韵。互相对望的雕栏也是对称的。窗上的对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内容相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分别出自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两篇千古佳作似乎也参与到雕刻作品之中了。再有如“舟尾横卧一楫”,只六字,于月色水光中桨息舟停,纵游江面,丰富的情景意蕴已经俱在一桨之中了。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
37、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全文说明顺序,把握文体特征,进而思考作者写作此文的匠心。参考答案: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个分类统计。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又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以刻为船舱、船篷。所以首先介绍中间部分,这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
38、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主体”既明,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故此要先讲。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语言特质,在认知与积累中不断提升文言素养。参考答案:1.为了说明雕刻之能,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
39、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就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了。这样既以综述的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2.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可见核舟确实很小;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感。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0、3.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序井然,神态毕出。四、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在哪里。1.苏、黄共阅一手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汉语中数量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品味本文运用数字的奇妙与变化。参考答案: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2.船尾横放着一支桨。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
41、文,为字共三十有四。3.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四个例句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例句中的“一手卷”“一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如“人五”“窗八”等。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里也有数量
42、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比如在说明性的逐一列举的时候(类似本题第3小题的情况),因此这一点并不属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时也不必(有时甚至是不能)把数量词移到前面。第12课 诗经二首思考探究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以蒹葭为例: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之滨)。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3、跻/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坻/沚)。重章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这种形式在当代的歌词中也有不少用例。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体会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参考答案:关于赋、比,兴的准确含义,历来说法不一。教师可以不必纠缠于各家之说,按照一般通行的理解即可。赋,即直陈其事,直接抒写: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
44、对象。比和兴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兼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例如关雎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睢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的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次章以水中左右飘摇荡动的荐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当主人公求之不得,付出暂时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甚至“寤寐思之”,“辗转反侧。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
45、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三、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深人理解把握兼葭一诗艺术特色。参考答案: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崎岖而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又在水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现
46、,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分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仅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三章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再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这首诗朦胧、含蓄,历来
47、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积累拓展四、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悟诵读是 “心悟口诵”的过程,只有认真揣摩诗歌内容、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再辅之以一定的诵读技巧,才能真正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例如关雎首章,可划分节奏如下:“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窃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全诗的序曲,要读得平静。“鸠”“洲”“逑”为韵脚,要拖长读,显出音调的回环和谐之美。又如蒹葭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语速稍慢,读出怅惘之情,韵脚字“苍”“霜”“方”要读得饱满。参考答案:略。五、下面是对关雎第一章的一种翻译,你喜欢吗?为什么?请另选一章,试着翻译成白话诗。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余冠英诗经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