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禹锡:马致远:杜 甫: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王国维: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词1.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依照字数分为:小令、中调(5990)、长调。2.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这首词作于这首词作于1925年。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毛泽东同志直接
2、领导湖南的农民运动。湖南的农民运动。毛泽东从毛泽东从1911至至1925年,曾数度在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次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秋次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秋色和大好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色和大好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图开篇第一句写了什么?“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图不能。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shig人中流砥柱的气概,卓尔不群的气势。湘江秋景图湘
3、江秋景图湘江秋景图湘江秋景图第二幅图是由一个“看”字所领起的,这个“看”一直控制到哪里?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这幅秋景图的特点?层层的枫林被秋霜染得层层的枫林被秋霜染得 火红火红火红的,江水如碧玉般清澈火红的,江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千帆并发你追见底,江面上千帆并发你追我赶,雄鹰是敏捷而矫健,我赶,雄鹰是敏捷而矫健,鱼儿在水底似箭一般的自由鱼儿在水底似箭一般的自由往来穿梭。往来穿梭。在这几句中,那些字用得好?为什么好?湘江秋景图湘江秋景图看万山红“”,层林“”染;漫江碧“”,百舸“”流。鹰“”长空,鱼“”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
4、击长空:击,能否改为“飞”字?不能。击:把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那种矫健的勇猛的雄姿绘显出来,动作性非常强,指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飞”太一般了。不是。“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好像在天空中游动,好像飞翔一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酣游时的那种轻松自如的神态。“翔”字将鱼拟物化。鱼儿像鹰一样在广袤无垠的长空中翱翔,体现的也是一种拼搏。鱼翔浅底:“翔”是不是改为“游”更准确一些,鱼怎能像鸟一样飞翔呢?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怎样?绚丽多彩,生机盎然。这么一副绚烂的秋景图,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万山遍,层林尽染;漫江透,百
5、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远近仰俯远远层次美色彩美情感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怅”是什么意思?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1)1925年,国共合作中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湘粤农民运动日益高涨。(2)在上海,毛泽东在党内受到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的排挤。在湖南,毛泽东遭到军阀赵恒惕的通缉。(3)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毛泽东此时内忧外困。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
6、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大家在诗中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气势?气壮山河 大家在诗中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慷慨激越 这七句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下阕中的一个“遏”便把一种英雄豪情宣泄得酣畅痛快,抒发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一种力挽狂澜的领袖气魄和风范,真可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谁主沉浮?谁遏巨浪?“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这首词上阙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阙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湘江秋景图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静动问:谁主沉浮峥嵘岁月图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中流击水图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答:同学少年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印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