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诗猜人下面这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闻 一 多一、一、背背景景导导读读 作者作者简介简介 闻一多(闻一多(18991899年年1111月月2424日日19461946年年7 7月月1515日),日),本名本名闻家骅闻家骅,字,字友三友三,生于湖北省,中国现代伟,生于湖北省,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新月派代表代表诗人和学者。诗人和学者。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
2、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新月集影响很大,曾活跃于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为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为闻一多、徐志闻一多、徐志摩摩。其中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张。其中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张音乐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理论基础,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格律诗派”。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读书笔记。1925年年3月在美留学月在
3、美留学,七子之歌七子之歌。1928年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年7月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务暗杀。1946年年7月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追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誓说
4、:“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不幸遇难。写作背景“知多少”1919年五四运动
5、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年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清华园。一战后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一多推出了清华园。一战后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帝国列强拒绝中国取消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纵下,帝国列强拒绝中国取消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的要求,并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平等的要求,并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对德和约”上签字。上签字。帝国列强帝国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肆无忌惮地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腐朽反动的北洋军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
6、,阀公然卖国,所以诗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所以诗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苦的追求。1926年他从美国归来。发现: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被现实冷却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的深层的根基。红烛这首诗写于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年赴美国留学,当时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当时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
7、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的序诗。二、二、阅阅读读诗诗歌歌 朗读诗歌:朗读诗歌:1.自由读。自由读。2.播放录音播放录音,把握节奏,把握节奏。3.有感情读。有感情读。思考探究思考探究1:这首诗将:这首诗将“蜡炬成灰泪始蜡炬成灰泪始干干”作为开头,诗歌主体扣住了哪两作为开头,诗歌主体扣住了哪两个字写红烛个字写红烛?有什么作用?明确:明确:“灰灰”与与“泪泪”两层。两层。2、3、4节节“灰灰”5、6、7、8“泪泪”作用:作用:1.1.全诗的全诗的引子。引子。提纲挈领。提纲挈领。2.2.首尾照应首尾照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以引用起,以引用终。3.3.本寓爱情的忠贞,此寓本
8、寓爱情的忠贞,此寓对理想信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歌颂念的坚守和歌颂。明确明确: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了自我要求:“诗人啊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
9、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一个“吐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全全诗以诗以诗人对诗人对“红烛红烛”的心迹交流的心迹交流为线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
10、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索过程和结果。划分诗歌结构:划分诗歌结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赞叹)赞叹红烛红烛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24)灰)灰(57)泪)泪三、三、解解析析手手法法 这这是一首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体裁咏物诗中所咏之咏物诗中所咏之“物物”往往是作者的往往是作者的自况自况,与诗,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11、,作者在描摹事物中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包含生活的哲理。1: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体裁:体裁:特点:特点:明确:这明确: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是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
12、是要要“烧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这首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1)1)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心,它们它们之间的相似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点或相关处是是
13、:表面上二者有相同的颜色表面上二者有相同的颜色,“红烛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红色,实际上实际上都具有奉献精神都具有奉献精神一一红烛燃烧一一红烛燃烧自己自己,照亮照亮黑暗黑暗的世界的世界,拥有拥有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了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了祖国不惜牺牲、无私祖国不惜牺牲、无私奉献。奉献。(2)2)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相比,其其深刻含义深刻含义在于:以在于: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通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生活中内心所涌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现的矛盾、
14、痛苦和挣扎挣扎,以以红烛的无私泰献唤红烛的无私泰献唤醒民众的醒民众的热情热情,从从侧面抒发了诗人侧面抒发了诗人火热的火热的爱国爱国情感,凸现诗人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国精神。四 扬 三 抑第第1 1节:赞叹红烛的节:赞叹红烛的“红红”扬扬第第2 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抑抑第第3 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扬扬第第4 4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抑抑第第5-7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扬扬第第8 8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抑抑第第9 9节:
15、红烛精神的总结节:红烛精神的总结扬扬 诗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蜡烛有红有白,诗人缘何以“红烛”为题?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用用“红烛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运用赤诚的心。运用了了象象征征的表现手法。的表现手法。诗人通过诗人通过红烛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自这一意象,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表达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
16、,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祖国己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祖国的抱负。的抱负。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红烛啊”,这是什么修辞?有,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什么作用?明确:明确:这这是是反复呼告反复呼告的修辞方法,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赋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抒情的依托。小结小结手法:设问、反问、设问、反问、拟人、呼告、拟人、呼告、反复、托物言志。反复、托物言志。作业作业 1.诵读这首诗
17、。诵读这首诗。2.红烛红烛充分体现并发展了闻一多所倡导充分体现并发展了闻一多所倡导的的“三美三美”格律诗论特点。请你仿照下面格律诗论特点。请你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节诗歌。要求选择新的的比喻形式另写一节诗歌。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符合本体和喻体符合“三美三美”格律诗论意思完格律诗论意思完整。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题干要求使用比喻修辞与大自然相关符合“
18、三美”理论。第一句与后三句是总分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示例:山林是大自然之家山是围墙溪流是自来水鸟鸣、虫唱是孩子的欢闹 拓展阅读:死水拓展阅读:死水 闻一多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