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惩戒的传统、现实与困境教育惩戒应该说古已有之,自从有了独立的教育活动,教育惩戒便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相伴相随。中国的惩戒教育源远流长,从西周的“学在官府”到满清的私学盛行,再到民国时期的大中小学,惩戒至上,体罚合法化,无一例外主张从严治教。传统教育信奉“不打不成器”,而且产生了专门责罚门徒的教刑“扑”。据尚书舜典记载:“扑,作教刑。”扑为长方形木板,执教者持之以击打学生。学记中列举的七条“教之大伦”(校规),其中之一“收其威”,就是准备好体罚学生的戒尺,使学生产生敬畏,而不敢放肆。由此可见,中国的惩戒教育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惩戒教育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根
2、深蒂固。近两年,媒体、网络和报刊上热炒的“虎妈”、“狼爸”、“鹰爸”,其做法无不与传统的惩戒教育思想有关联。“打”作为一种教育孩子和惩戒孩子的手段,是一种严酷的外在教育方式,目的是教育孩子改邪归正,弃恶从善,通过强制的带有惩罚性的手段来校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之趋向“善”的境地,远离“恶”的源头。对待传统的惩戒教育,我们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首先,传统的惩戒教育中的“打”,即体罚,这同民主、平等、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是相悖的,理应抛弃。其次,对传统的惩戒教育,我们不能一概斥之为摧残人性,贬低为侵犯人权,认为凡是传统的都是不好的,统统不要,全盘否定。而
3、应该理性看到传统的惩戒既有其不合理的因素,也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因素。尤其是它的从严治教的理念,我们要立足现代教育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扬弃”。如同当今的医患矛盾一样,现实教育中的师生矛盾也日益令人忧虑。近年来,人本主义泛滥,被扭曲的赏识教育已到处可见;教师(学校)因惩戒学生而被告上法庭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2009年8月,针对班级管理中的现实困惑,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16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然而,处在一线管理中的班主任在具体操作时,却面临着诸多的尴尬与顾虑。“不好管、不敢管”的背后是法律对教师惩戒权
4、保护的缺位和模糊,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如今,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加之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只能被表扬和赏识,经不住半点批评和惩戒。这些学生性格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一点打击和挫折,老师的几句批评或惩戒就会导致其发生离家(校)出走等事件。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件,当事班主任、老师不可避免地成为众矢之的,家长不依不饶,舆论穷追不舍,教育主管部门严肃处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不仅人被折磨得心力交瘁,而且要承担轻则赔偿、行政处分,重则降级降职、开除公职的严重后果。赏识和惩戒,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遗憾的是,目前社会公众和教育界对教育惩戒权的认识仍处于混乱状态。“惩
5、戒”即通过对学生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言行,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乎规范的行为的产生和巩固。惩戒权是教师用于惩处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利,针对的是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是基于教师的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权利,它来源于教师的职责和良心,是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权利。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教育惩戒是教育活动客观规律的要求。无惩戒的教育是伪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也是“缺钙”的教育。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今天,不应该忽视“惩戒”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教育惩戒权是教师的专业权利之一,剥夺教育者的惩戒权,就如同剥夺医生开处方、动手术的权利一样,是不理性的表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完善师生冲突、家校冲突防范机制与具体对策,这是教育战线一项紧迫的工作。目前最紧要的是明确界定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责任、义务和权限,这就亟需出台教育惩戒法来厘定。只有通过立法将惩戒权合法化和规范化,才能保证其恰当使用,消除学校和教师的畏惧心理,使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教育惩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以此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依法治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