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灭火的原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上传人(卖家):ZLPDX 文档编号:3539019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79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灭火的原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灭火的原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灭火的原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灭火的原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灭火的原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 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燃烧的条件7.1 燃烧和灭火2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与开发7.2 燃烧的合理利用和开发4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

2、污染较小的燃料;3.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措施;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 藏着丰富的资源;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化学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属于 2022 初中化 学新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和“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知 识难度较小,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紧密联系,内容-2-涉及能源、环境等社会问题,突出化学在科技、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学 科的应用价值。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重

3、要性,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化学观念具有 重要作用。本单元教材从燃烧利用的历史追溯引人,通过常见的燃烧现象,介绍燃 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然后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人手,介 绍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与本单元内容呈现以“燃料燃烧”为基础,体系结构呈 现以“现象一本质应用为线索。(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内容编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 的感受,井注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 质后,学生已经对物质的燃烧与灭火有了一定认识,同时也已经学会了科学探究的 一

4、般方法与步骤,为本单元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大多可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给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使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一些方法、理论、能力来完成本单元的学习,这样既锻 炼、提高了学习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本单元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 养和生活常识的积累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防火 灭火的小常识等,并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资料。因此本单元重在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1.知道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2.知道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3.知道化石燃

5、料的用途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4.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5.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根据单元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图(如下图)合理分配课时作业,每个课时的作业结构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主要有课前预习、基础巩固、能力提升、课外实践等板 块,作业的难度、问题的梯度有一定层次的提升,增加一定量的开放性、实践类作-3-业,通过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发展,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燃烧的条件;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中,学会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比实验。A1燃烧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指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2.阅读课文并根据资料分析:水不能燃烧而

6、酒精可以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蜡烛在空气可以燃烧而当用烧杯盖住火焰时却很快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 作用是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铁丝着火的最低温度,说明燃烧的条件是。由上可知,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三者必须同时满足。参考答案:1.可燃物、氧气、发光、放热、氧化反应。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4-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根据课文学习燃烧的定义,并通过资料对比分析,认识到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

7、火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燃烧的条件入手,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初步认识。B作业 1:(改编)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发光、发热现象都是燃烧B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C燃烧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能燃烧参考答案:A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B,对燃烧的定义理解不透彻;错选 C,对于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辨析不清;错 选 D,没有认识到物质能否燃烧与氧气浓度有关。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燃烧的定义入手,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作业 2:根据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中使温度达

8、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对比说明物质的燃烧与着火点有关参考答案:C时间要求:1 分钟。-5-评价设计:错选 A,对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认识不清;错选 B,白磷达到着火点跟铜片传递 热量有关;错选 D,没有认识到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同的两种物质着火点不同。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书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入手,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C作业 3:(改编)如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有毒,且燃烧时产生的 P2O5对环境有污染。(1)图 1 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说明燃烧

9、的条件之一是;(2)已知可用 NaOH溶液吸收 P2O5,图 2 和图 1 相比,图 2 的优点;(3)“纸火锅”是用纸来代替铁锅,该纸不会燃烧的原因是;(4)经上述实验探究,请预测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参考答案:(1)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环保,防止空气污染;(3)温度不能达到纸的着火点;(4)保存在冷水中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6-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角度分析从燃烧的条件、热水的作用、金属的导热性角度分析从燃烧的条件、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角度分析从燃烧的条件角、对照实

10、验度分析(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分析能从环保角度分析装置的优缺点能结合所给信息分析装置的优点能结合信息分析装置的优缺点(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温度达到着火点角度分析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水的作用角度分析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实际应用角度分析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实际应用角度分析关注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D火柴燃烧时火柴头是向上还是向下燃烧的更旺?动手实践一下,并运用燃烧的条件解释。参考答案:

11、火柴头向上燃烧时,燃烧过程中热量散失,难以达到火柴棒的着火点,所以火柴会很快 熄灭。如果火柴头向下,火柴燃烧过程中热量汇聚向上,可以加热火柴棒达到着火点,就可 以继续燃烧了,就越旺。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结合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动手实践,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 以致用。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运用燃烧的条件,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7-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根据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A1 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条件,清除或隔离、隔绝、温度 降到以下,三者之间满足一个条件即可。2爆炸:可燃物在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

12、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体积而引起爆炸;爆炸的条件是在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基础上再具备和两个条件。参考答案:1.可燃物、空气或氧气、着火点;2.有限的空间、迅速膨胀;有限的空间、明火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根据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认识的爆炸的条件是在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的基础上再具备有限的空间和明火两个条件。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燃烧的条件入手使学生对灭火的原理和爆炸的条件初步认识。B作业 1:(改编)下列熄灭柴火堆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将柴火移出隔离可燃物C泥土掩埋隔绝氧气D水浇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参考答案:A时间要求:30 秒。评价设计:可燃物

13、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而灭火只需切断一个燃烧条件就能实现灭火:错 选B,将柴火移出,没有认识到是隔离了可燃物;错选 C,泥土覆盖,错认为是降低温度使其低 于着火点;错选 D,错认为水浇灭是隔绝氧气。-8-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燃烧的条件入手,分析各种灭火方法的原理。作业 2:(原创)2022 年 3 月 21 日,东航一架波音 737 客机在广西梧州上空坠毁。坠机地发 生森林火灾。下列有关扑灭森林火灾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燃烧的可燃物上浇水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通过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设置隔离扑灭火灾C.采用喷洒化学药剂,人工扑打、机翻生土带等方法使火与可燃物分离 D.采

14、用发动机带动风机产生强大风力,已达到降温和切断火源的作用参考答案:A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B,砍掉树木,没有认识到是隔离了可燃物;错选 C,没有认识到采用喷洒化学药剂,人工扑打、机翻生土带等方法是隔绝空气,使火与可燃物分离;错选 D,不知道风力起到降温 和切断火源的作用,以达到灭火目的。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时事新闻重大事件入手,结合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灭火。作业 3:(改编)近几年我国很多地方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蚌埠市也设立了可燃放区域。根据国家对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和储存的安全要求,在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参考答案:C时间要求:20 秒钟

15、。评价设计:错选 A,是对剧毒品的图标理解不清楚;错选 B,是对禁止烟火的图标理解不清楚;错选 D,-9-是对禁止吸烟的图标理解不清楚。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所学过安全警示图标入手,考察学生对常用安全标识的理解与记忆。作业 4:(改编)2022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14 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的矿井内都应严禁烟火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为了保暖应封闭严密参考答案:D时间要求:30 秒。

16、评价设计错选 A,是对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的知识理解不正确;错选 B,是对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的矿井内,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和粉尘,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应严禁烟火的知识认识不准确;错选 C,认为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所学过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入手,考察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理解与记忆。C作业 4:(改编)兴趣小组对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 190,固态物质燃烧是光,而气态物质燃烧是火焰。(1)石蜡燃烧时有火焰,结合资料可知石蜡燃烧时是态石蜡被点燃。(填固或液或气

17、)提出问题:吹灭蜡烛的原理是什么呢?经讨论分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猜想依据1降低温度呼出的气流带走火焰周围的热量2清除可燃物-9-10-小组同学一致认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对猜想 2 的验证产生了干扰,于是他们利用如图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2 是否合理。(2)推动注射器活塞时,温度计示数至少为。(3)若实验中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则说明参考答案:(1)气态、呼出的气流带走石蜡蒸气(2)190(3)呼出的气流带走可燃物石蜡蒸气,使蜡烛熄灭。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物质燃烧时的状态角度分析从石蜡燃烧的过程角度分析从

18、石蜡燃烧的过程和燃烧时的状态角度分析从物质燃烧的过程和燃烧时的状态角度分析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灭火的原理角度分析从石蜡燃烧的状态和灭火的原理角度分析从石蜡燃烧的过程和灭火的原理角度分析从物质燃烧的状态和灭火的原理角度分析(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石蜡的燃烧的条件角度分析从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角度分析从实验探究的角度分析控制干扰因素从燃烧与灭火以及实验探究角度分析(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灭火的原理角度分析从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角度分析从灭火的原理和实际应用角度分析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角度分析,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11-D你能

19、运用哪些方法使燃烧的蜡烛熄灭呢?用身边的材料试一试,并说明灭火的原理。参考答案:盖火隔绝氧气或空气,吹灭清除可燃物,用水浇灭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结合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动手实践,运用所学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学以致用。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运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12-第三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知道化石燃料的用途。A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见的有如燃烧、缓慢氧化、生石灰与水反应CaO+H2O=Ca(OH)2等和如木炭还原氧化铜等。2.三大化石燃料:、,均为(填纯净物或混 合物),并

20、且均为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3.使燃料充分燃烧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参考答案:1.放热反应、吸热反应。2.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不可再生。3.增加氧气的浓度、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的 CO 等物质,污染空气。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1.知道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和放热。2.初步认识三大化石能源及可持续发展。3.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不燃烧不充分的后果。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知道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初步认识三大化石能源,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不燃烧不充分的后果。B作业 1(改编)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天然气B 石油C

21、 煤D 沼气参考答案:D时间要求:20 秒。评价设计:-13-错选 A、B、C 均是对三大化石燃料认识不清楚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化石燃料的分类角度考察学生对基本的知识的理解。作业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参考答案:C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A,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和放热现象,对此概念理解不清楚;错选 B 化学反应中缓慢氧化、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也会放热;错选 D 是对能量的来源认识 不清楚,太阳能、地热能等都可以被人类利用。作业分

22、析与设计意图从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和化石能源的利用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业 3 (改编)下图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蜂窝煤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碳丙烷 C3H8CO、H2、CH4CH4A 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B 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C 将煤制成蜂窝煤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D 天然气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参考答案:B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A是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理解不清;错选 C是对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认识不-14-清;错选 D燃料充分燃

23、烧的产生认识不清楚。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煤的干馏、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及产物角度考察学生对基本的知识的理解。C作业 4 2015 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型。如图 1 所示的是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的调整图,请回答相关问题。图 1图 2(1)化石燃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不可再生且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2)从 2015 年、2030 年、2050 年能源结构变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_。(3)在新能源开发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 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

24、 2 示意的 、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 汽油(图中 c、d 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 除生成 CO 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 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观察图 2 中 c 和 d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发现 c 和 d 的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 结构不同,化学上将其称为同分异构体。你认为 c 和 d 的化学性质_(选填“是”或“否”)完全相同。参考答案:(1)天然气(2)其他可再生资源(3)H2CO2COH2O;否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15-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化

25、石燃料形成角度分析从化石燃料形成和分类角度分析从化石燃料形成和分类角度分析能认识化石燃料的分类(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图像的结构不同分析从 化 石 燃 料和 图 像 的 结构不同分析从化石燃料和图像的结构变化分析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书写化学反 应 方 程式 及 物 质充 分 燃 烧的条件能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能结合信息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从分子结构判定物质化学性质结合宏观、微观、符号三个角度运用所学知识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化石燃料的组成和信息处理等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D你知道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吗?请上网查阅资料并动手实践一下吧!用

26、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说明,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参考答案:利用加热包里的生石灰与水反应 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达到加热米饭的作用。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结合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引导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动手实践,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学以致用。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运用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16-第四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A1.三大化石燃料中的煤燃烧排放的和等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石 油分馏的产物汽油和柴油燃烧产生的一些物质,如一氧化碳

27、、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 合物和烟尘等,会对空气造成污染;2.酒精(化学式),是再生能源(填可或不可)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氢气(化学式)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优点:、缺点:由于和,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原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同实验室过氧化氢制氧气或)收集方法、3.能源展望: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参考答案: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2.C2H5OH、可再生能源、C2H5OH+3O22CO2+3H2O3.H2、2H2+O22H2O无污染、热值高、来源广、可再生制取成本高、贮存运输难锌粒、稀硫酸、ZnH2SO4 ZnSO4

28、H2制二氧化碳、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3.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1.知道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2.初步认识常见的清洁能源酒精和氢气,以及新能源。-17-3.联系所学知道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并与所学习过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对比记忆。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知道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B作业 1(改编)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参考答案:D时间要求:20 秒钟。评价设计:错选 A、B、C 是对造成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理解不清楚;作业分

29、析与设计意图从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作业 2 (改编)乙醇(C2H5OH)俗称酒精,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车用乙醇汽油。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乙醇属于氧化物B 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 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更加清洁D 乙醇汽油可以节约能源参考答案:C时间要求:30 秒钟。评价设计:错选 A是对氧化物的概念理解不清楚;错选 B 是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清楚;错选 D是对乙醇汽油组成理解不清楚;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8-从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及氧化物概念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认识。作业 3(改编)蚌埠市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

30、但测得目前造成 空气污染的主要是 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沙尘暴天气增多;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燃烧天然气;燃煤取暖。A B C D 参考答案:C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A、B、D是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理解不清楚;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认识。作业 4.(2020 安徽中考改编)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完成下面的内容:(1)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充分燃烧 1g 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 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3)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

31、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写出 1 点即可)。参考答案:(1)CH42O2CO22H2O(2)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甲烷,氢气放热更多(3)天然气在自然界中储量大,更易得(合理即可)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能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能书写熟悉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9-(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角度分析从清洁能源的角度分析从数据图角度分析考察学生数据分析能力(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角度分析从能源利用需

32、要考虑的问题角度分析从能源使用的选择依据角度分析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C作业 5.(2017 安徽中考改编)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发生装置 制备氢气。(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仪器 a 的名称是_。实验室可用方法收集氢气。(3)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是(写出 1 点即可)。科学家提出了制取氢能源最理想最经济的方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B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C 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

33、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参考答案:(1)ZnH2SO4=ZnSO4H2(2)铁架台;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3)制取成本高,储存运输难(合理即可),B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20-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能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能书写熟悉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收集气体的选择依据角度分析从氢气的溶解性角度分析装置的特点进行选择在装置的特点上结合气体的性质上分析能认识到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角度分析从能源的

34、开发和利用需要考虑的问题角度分析从氢能源的制备和运输角度分析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氢能源的优点角度分析从氢能源的优点、氢气分解的原理角度分析从氢能源的优点、氢气分解的原理、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等角度分析从氢能源的优点、氢气分解的原理、化学反应能量转化、催化亮晶晶剂等角度分析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入手,充分考察学生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以及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的原因;从氢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21-D上网查阅关于新能源的资料,用思维导图表述出来。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结合所学引导学生充分联系生活,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35、与利用。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结合所学引导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归纳梳理所学知识并拓展延升,关注化学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22-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 1.(改编)请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判断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A.森林失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电动车着火时,用水浇灭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D.化学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参考答案:B时间要求:30 秒。评价设计:错选 A,是因为对灭火的原理之一是清除可燃物理解不清楚;错选 C 是对灭火的原理之 一是隔绝空气或氧气理解不清楚;错选 D 是对灭火的原

36、理之一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及隔绝空 气或氧气理解不清楚。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灭火常用方法入手,结合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灭火。作业 2.(改编)每年的 4 月 15 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蚌埠市市政府号召广大市 民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室内煤气泄露,立即打电话报警-23-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D.不要在楼道内或者室内给电动车充电,防止电动车着火造成安全事故。参考答案:A时间要求:20 秒。评价设计:应选择 A,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值会引起爆炸;错选 B 是 对

37、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理解不清楚;错选 C 是对加油站有大量的易燃 易爆物,严禁烟火是为了防止爆炸理解不清楚;错选 D 是对电动车在室内充电容易发生短路 而引起电池爆炸,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安全隐患理解不清楚。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安全教育入手,结合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业 3.(原创)2019 年 9 月 25 日,被誉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 投入运营。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采用地源热泵获取地热能,场内通用车辆由“油”全部转为“电”。同时也实现了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38、A.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B.太阳能、地热能是清洁能源C.机场通用车由“油”改为“电”,可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防止空气污染。D.雨水经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得到的是纯净物参考答案:A时间要求:30 秒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A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错选 B 太阳能、地热能是新型清洁能源,无污染无排放;错选 C 汽油、柴油等燃料燃烧易产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而油改电可以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防止空气污染;选择 D 雨水经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得到的是仍然含有钙镁化合物等杂质,是混合物。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结合社会热点,从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39、、空气主要污染物及危害、水的净化等角度考查学生-24-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作业 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 图甲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 图乙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 图丙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了空气的流动D 由图丁中的现象可知,由金属镁燃烧造成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参考答案:D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A,是对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增大接触面积理解不清楚;错选 B 是对火柴头 向下燃烧是为了使热量集中更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理解不清楚;错选 C 是对利用金属

40、的导 热性吸收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从而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而蜡烛熄灭这一原理理解不清楚。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燃烧与灭火的现象入手,结合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运用所学解释生活现象。作业 5.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参考答案:B时间要求:10 秒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A,是对易燃物的图标理解不清楚;错选 C 是易爆物的图标理解不清楚;错选 D 是-25-对禁止烟火的图标理解不清楚。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所学过的易燃易爆物安全警示图标及爱护水资源的图标入手,考察学生对常用安全标识的理解与记忆。作业6.(2015 安徽中考改编)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

41、关方法。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利用 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CO2、O2和。(2)B 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在 B 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氢气从_ 口进入(填“a”或“b”);若要检验生成的 CO2气体,可在 B 装置中加入_,气体应从_ 口进入(填“a”或“b”)。参考答案:(1)锥形瓶、H2(2)a、澄清石灰水、b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发生装置的特点角度分析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角度分析从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液,反应条件都是常温的角度分析能认识到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根据反应物的

42、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收集气体的选择依据角度分析从氢气的溶解性角度分析装置的特点进行选择在装置的特点上结合气体的性质上分析充分认识多功能瓶的在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方面的(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角度分析从检验气体需要选取的物质与其充分反应的角度分析从气体的化学性质与多功能瓶的作用角度分析-25-26-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入手,充分考察学生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以及气体的检验。作业 7.(原创)下图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请认真阅读下列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五氧化二磷。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AB

43、(1)检查如图所示 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2)用镊子夹取 6 粒二氧化锰丸放入锥形瓶中,塞上带分液漏斗的双孔橡胶塞,打开分流漏斗活塞 a 向锥形瓶内加入 10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a,镊子夹取鸟曹状铁丝网放入分液漏斗中,再向分液漏斗中注入20ml冷水,然后再用镊子夹取一块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冷水中的铁丝网上。打开分液漏斗的 活塞 a,缓缓通入氧气,观察到此时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但不燃烧,其原因是。(4)待冷水全部进入锥形瓶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注射器将向分液漏斗中注入 40ml90以上的热水,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缓缓通入氧气,此时

44、可观察到。(5)连接好装置后,在 B 装置上连接一个滴有酚酞试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输液瓶的目的是。参考答案:(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热水浴加热锥形瓶底部,若气球鼓起且;离开热水浴冷却到温后气球复原且装置气密性完好(2)2H2O2=2H2O+O2(3)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4)白磷在水下燃烧(5)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更换氢氧化钠溶液时间要求:34 分钟-27-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联系物理学气压相关知识分析从如何改变密闭容器中的气压分析从改变温度从而改变气压角度分析(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

45、氧气的实验室反应原理分析能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能书写熟悉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从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角度分析从 物 质 燃烧的三个条件分析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从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角度分析从 物 质 燃烧的三个条件分析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结合资料分析结合所给资料分析归纳结合资料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综合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物质燃烧的条件以及实验室气体的制取与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46、等相关知识的运用。-28-作业 8.(2021 安徽中考)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 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燃烧(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填字母序号)。A发光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放热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步骤 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1g。步骤 2:将锥形瓶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 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

47、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 K1,和 K2,从 K1处缓慢通入约 50mL氧气,再关闭 K1和 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步骤 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 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3g。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m1、m2、m3的大小关系是_。【任务三】调控燃烧(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附加题 3 分)(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 2030nm 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

48、列问题: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_、_(至少答出 2 点)。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 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 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 的取值范围是_。1.参考答案:(1)B(2)C2H5OH+3O22CO2+3H2O(3)步骤 2 中白磷未燃烧,步骤 4 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m1m2=m3-28-(4)取土填埋,隔绝空气-29-(5)铁的表面积、氧气的浓度、温度 7.2a 8.02.时间要求:58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燃烧的定义角度分析从物质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角度分析从物质的元素组成角度分析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能认

49、识物质燃烧的现象与所组成的元素有关(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能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能书写熟悉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化学式运用已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燃烧的条件角度分析从燃烧的条件和质量守恒定律角度分析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和质量守恒定律角度分析能认识物质燃烧的原理和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运用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能运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能运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从影响物质充分燃烧的因素角度分析从影响物质充分燃烧的因素和反应条件不同对产物种类的影响角度分析从影响物质充分燃烧的因素和反应条件不同对产物种类的影响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综合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1(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选择题1中等改编20 分钟2选择题1易改编3选择题2、3、4中等原创4选择题1中等改编5选择题1易改编6实验题4中等改编7实验题1、3、5中等原创8实验题1难中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化学 > 其它版本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灭火的原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为本站会员(ZLPD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