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上传人(卖家):天方乘风 文档编号:354539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0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部编人教版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一单元第 1 课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一单元第 2 课3盛唐气象第一单元第 3 课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单元第 4 课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一单元第 5 课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部编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标题是“繁 荣与开放的时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本单元的教学要 求如下:1、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

2、“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 朝兴盛的原因;2、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 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本单元内容上承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启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的宋元时期,讲述的是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单元 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讲述了隋唐的兴亡、科举制的创建、大运河的 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盛唐气象、中外文化交流、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等 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学生要知道

3、本单元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学会概括历史知 识及其内在联系,能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建议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或让学生课余时间观看中国通史中的 42集贞观之治44 集开元盛世47 集世界都会长安和 50 集唐代对外 交往,使学生感受到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繁荣与开放 的时代,也是世界上的大国,以此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形式一:隋炀帝:科举制,大运河走向灭亡:隋炀帝的暴政唐朝唐朝灭亡形式二:五代十国(907 年开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农业:曲辕犁、筒车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商业:贸易频繁、大

4、都会长安唐诗、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昂扬进取、积极向上文成公主入吐蕃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文化:社会风气:中外关系:民族关系:隋文帝:统一全国,改革唐朝(618-907 年)隋朝(581-618 年)中外交流盛唐气象经济:政权:政治:昌盛开放开放和睦五代十国开元盛世繁荣一时安史之乱贞观之治隋朝推动奠定后期基础腐败繁荣隋朝开凿大运河清明2.教学内容分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讲述的是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隋唐是我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单元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主要讲述: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 政权分立状态,它

5、创建的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唐初统治 者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到开元年间,唐朝经 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国力达到顶峰。此后,“安史之 乱”爆发,唐朝盛世景象结束。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极 为重要。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繁荣与开放”展开,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第 1 课讲述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繁荣一时,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亡国。第2 课讲述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太宗吸取隋王朝灭亡的教训,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为“开元盛世”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唐玄宗统治前期进行改

6、革创新,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 鼎盛时期,国力达到鼎盛。第 3 课讲述的是盛唐气象,描述了“贞观之治”“开 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展现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关系和睦、社会风气开 放的盛唐气象。第 4 课讲述的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 世”的开创及唐朝实行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交流活跃。1-4 课体现了这一单元 的主题“繁荣与开放”。第 5 课讲述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盛世景象结束;在唐玄宗统治后期,他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节度使势力膨胀,最终爆发了 安史之乱,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 后又爆发了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7、。参与黄巢起义的朱温叛变降唐,之后,他逐渐控制朝政,到 907 年,朱温废唐帝,自行称帝,建立“大梁”(后 梁),唐朝至此灭亡,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本单元的教学要紧扣“繁荣”与“开放”,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隋唐的 繁华盛世是统治者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和人民群众辛勤劳动所共同创造的,从制 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 上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隋炀帝的暴政和唐末的腐朽统治导致王朝灭亡,让学生认识到百姓敢 于反抗黑暗的斗争精神,从而得出“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的道理。感悟政治清 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思考

8、朝代灭亡的历史教训及其启示。(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在知识储备和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增长,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思维活跃,潜力无限,这样的心理特征需要我们更好 地去激发他们,这是他们发展成长的基石。七年级学生在上小学过程中通过阅读图书,观看影视作品和学习的唐诗已经对隋唐朝历史有了初步了解。但是七年级学生知识积累较少,从中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较差,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了解还是浅层认识,还需要通过本单元 的系统学习才能深刻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调查七年级学生对作业类型爱好上,我们发现 80%的学生喜欢看图学历史,55%的学生喜欢阅读历史课本和课外史料,90%的学生喜欢看相

9、关视频,只有 30%的同学愿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所 以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情景材料、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 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由于七年级学生知识积累较少,缺乏足够的 生活经验、实践经验,分析角度不够全面,不能理性分析历史事件和认识历史人物,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并逐步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 引导探究,适时点拨,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认识历 史,理解历史。七年级学生人生阅历短,还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 观,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五育并 举”的目的。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依据

10、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学情,以“五育并举”和“双减”政 策为导向创新作业设计,检测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史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的达成度。用作业来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最终体现“以德树人”的目的。2、结合历史发展时间轴,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是国家又一次实现统一,培养 学生“时空观念”的学科素养。3、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科举制的创建、大运河的开通等史事,知道隋朝速 亡的原因,指导学生客观公正、史论结合的评价历史事件,培养“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素养。4、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知道唐朝

11、兴盛的原因,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5、通过了解隋唐经济的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友好的民 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等史事,感受盛唐气象,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 情怀”素养,体现五育并举理念。6、通过识别“对外交往的路线图”,了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培养 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7、通过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8、通过阅读材料,并联系 2022 年冬奥会,让学生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开拓学

12、 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素养,形成对国家和 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9、通过学生运用及绘制历史时间轴,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学会归纳整 理概括历史知识,理解其内在联系,从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历史知 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10、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 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历史作业设计了跨学科题目。将所 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探究,培养学 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作业设计兼顾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设

13、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基础性作业,注重作业的探究性、合作性,提高学生的各项 能力,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和“五育”品质。2、2022 年的课程内容中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我们的历史学习除了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本次历史作业设计了跨学科题目。3、本单元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在分析课标、教 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 5 个课 时教学中,再通过 5 个课时作业和 1 个单元检测作业加以检测和巩固。课时作业 立足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以基础题为主,为学有余力

14、的学生增设了 创新型的选做题。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的设计紧扣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立足单元 主题,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落实五大核心素养和五育并举理念。4、作业内容适量,图文并茂,一课时不超过 10分钟,一单元不超过 30分钟。形式多样,有选择题、材料阅读题、论述题和创新实践活动题(选做)等。5、多维角度进行评价,注重课堂学习评价、课后作业评价与实践活动评价的 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性 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对主观题的评价中可以采用“A(优)、B(良)、C(合格)和D(基本合格)”4 个等级进行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 样化,教师、学生、家长等

15、都可成为评价主体,综合运用课堂提问、纸笔测试、实践活动、自我反思、同伴互评、教师评语、家长评价等方式,发挥评价促进学 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多方面呈现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6、注重评价反馈,要系统地搜集学生日常的、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并进行判断 分析;要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和学生个人能力等因 索寻找学生表现和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调整、修改教学策 略,提出有对性的学习建议;要及时、准确地通过合适的渠道向学生反馈某些结 果信息,主动告知或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改善解题的方式方法;要建立师生对话交 流的沟通途径,共同解读和分析评价结果信息,发挥评价反馈的最大效

16、用;尊重 学生的心理感受。五、课时作业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图片和文字反映了隋朝()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文化昌盛D.对外开放【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根据图片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经济方面的,A、C、D、答案都是错误的,只有 B 是正确的。【设计意图】我们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图片比较多,因为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也能加深学生记忆。A 本题设计运用历史图片来了解隋朝的经济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当时隋朝的国力强盛。本题利用历史图片和历史史料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17、2、一首泊秦淮 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一条古运河,千淌通波,见证 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下列关于隋朝开凿大运河背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隋朝的统一和隋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大运河的开凿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B天然的河道和古运河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重要的条件C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开凿大运河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和国都的纽带D加强对西北和南方统治的需要【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可知,D 选项中“加强对西北和南方统治的需要”,大运河不包括西北,明显错误,故选 择D 选项。【设计意图】教材中对于开通大运河的背景只提到了“为了加强南

18、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此题的设计刚好对于隋朝开通大运河的背景做了一个补充,加深学生对大运河相关知识的了解。此题旨在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历史解释”素养。3、古代百姓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长辈对子孙后代的期盼。右图是一枚“长命锁”,它被赋予了高中状元、光耀门楣的美好寓意,这反映了()A书法艺术上的独特魅力B民间习俗的多种多样C古代手工业技艺的高超D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图片上有“状元第”三个关键字,可知与科举制有关,A、B、C 三 个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 D 选项符合题意,是正确的。【设计意

19、图】本课课标要求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本题选取课本和课外的相关知识,考察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科举制对于民间百姓的影响。此题 旨在考察学生看图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史料 实证”的学科素养。二、学以致用4、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之间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请在有相似之处的句子后面打()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都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作业分析】秦灭六国,隋朝结束南北朝都统一了全国;秦朝

20、时开凿灵渠,隋朝 开通大运河都修筑了大型工程;秦朝和隋朝都是历经两世灭亡;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秦朝采用的是世官制选拔人才,隋朝才 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所以,只有表述才符合题意。【设计意图】秦朝和隋朝的历史有些相近,本题的设计旨在通过秦朝和隋朝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重温之前学过的知识,方便学生通过对比记忆历史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三、选做题5、同学们,请拿起你的画笔绘制一幅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地点、河段、水系)。(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配上隋炀帝的肖像画或编上一句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时他想说的话。)【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家长参与

21、指导或欣赏【评价标准】要求画出相关的知识点,含有三个地点、四段运河和连接的五大水系,标出地点、河段(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显示)、水系,详细一点更好。综合上 述要求按 A 优、B 良、C 合格、D 基本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画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需要学生有一些时间,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故而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一是通过画出大运河的简图,帮助学生掌握大运河的相关知识,培 养学生的识图读史能力。二是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学生绘图能力,培 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历史学科与美术学科)。第 2 课 从“贞观之治”到

22、“开元盛世”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书院千年流变,走在复兴路上”。唐玄宗时期,开办了官方最早的“书院”机构。“书院”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文化、教育、交流的组织,为国家举荐和选拔经世致用之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书院”的建立侧面反映出唐政府()A政治清明、社会稳定B经济繁荣、注重文教C科技进步、文化发达D政局稳定、私学盛行【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即位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 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由此可知,书院

23、的建立侧面反映出唐政府经济繁荣、注重文教,B 项正确;书院 建立与社会局势无关,排除 A 项;书院与科技无关,排除 C 项;书院不属于私学,排除D 项。故选 B 项。【设计意图】唐玄宗即位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注重文教”不仅在当时产生影响,对后世也有重要影响。课程 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要从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来把握内容标准的实施”。本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锻炼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了“历史 解释”的素养。2、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国家繁荣 昌盛、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的社会现象。以下哪一盛世反映

24、了唐朝进 入鼎盛时期()A 文景之治B 开元盛世C 开皇之治D 贞观之治【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进入鼎盛时期。选项中 A 项文景之治在西汉时期,C 项开皇之治是隋朝时期,B 项和 D 项都是唐朝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依据课本 所学知识,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开元盛世”,故选 B 项。【设计意图】本题给出的是盛世的历史解释,清晰展示出唐朝在历史发展长河的位置,并且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认识与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的对比,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二、学以致用:3、假如你你穿越到唐太宗时期,在当时中央政府做一名官员,下列各项,哪些是 你最有可能遇到,请在内

25、画“”。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廉洁奉公。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你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你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团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团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廉洁奉公。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你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你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作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唐太宗注重任用贤才,善于纳谏,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前三个符合史 实;唐太宗死后,继位的是唐高

26、宗,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故看到武则天登上 皇位的一幕,不符合史实。【设计意图】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和理念是唐朝兴盛的原因之一,也是本课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角度考查同学们对这一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时空 观念”素养和历史整合能力,多维度考查、渗透学科素养。三、选做题4、角色扮演:根据课本第七页相关史事,结合所查资料,请学生分别扮演唐太宗 和魏征,选取一段君臣对话,能表现出唐太宗虚心纳谏,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评价实施主体】学生合作完成【评价标准】符合特定的人物形象,要求语言准确流畅、史论结合、感由史生、准确把握人物情感,综合上述要求按 A 优、B 良、C 合格、D 基本合格四个等级进 行评

27、价。【作业分析】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的历史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其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氛围,还能细细揣 摩历史人物的心理。学生想要成功扮演历史人物,必须深入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 环境以及个人立场。需要学生自主收集整理资料,来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人物的立场,洞察人物的动机。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所要求,故而将本 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设计意图】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倡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角色扮演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角色扮演的方式是按照历史事件的情景,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模拟角色的言行

28、去理解历史人物品质、历史事件的发展,结合表演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认 识历史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 3 课盛唐气象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开创伟业,劳动创造梦想。以下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骨耜耧车曲辕犁筒车A.政治制度完备B.农业技术进步C.海外贸易发达D.文学艺术繁荣【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 不符合图片主题,A、C、D 答案是错误的,只有 B 是正确。【设计意图】骨耜、耧车、曲辕犁、筒车是我国古代的农业工具,此题的设 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智

29、慧,落实核心素养“家 国情怀”,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体现了五育并举中的劳育。2、为促进西藏地区教育的发展阜阳市每年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西藏支教,他们为西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唐朝时期为汉臧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是()A.文成公主B.王昭君C.武则天D.华佗【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文成公主入藏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王昭君出塞在汉朝,武则天时期 与西藏关系课本上没有具体事例,东汉华佗从事医学。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教材 内容,可得出正确答案为 A 项。【设计意图】文成公主入藏是课标要求的内容。本题利用乡土历史资源通过阜阳市选派到西藏支教的老师对西藏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来考查唐朝对

30、西藏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的历史人物。此题旨在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3、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也有帝王和民 间群众喜爱的蹴鞠、打球等球类活动,还有很多的儿童游戏。这种现象反映出唐 代()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体育娱乐活动兴盛D.重武轻文已成潮流【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材料中的提示信息较多,依据材料中唐朝一些妇女喜好打球、拔河,帝王和百姓喜爱蹴鞠、打球等信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可得出正确答案为 C 项。【设计意图】本课课标要求通过开放的社会风气了解盛唐社会

31、现象。本题选取课本和课外的相关材料考查唐朝体育娱乐活动兴盛,社会风气开放。此题设计可以考查学生以材料为依据,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提升历史解释素养,体现 五育并举理念中的体育;也能让学生从材料中感受唐朝的开放包容,培养学生“家 国情怀”素养。4、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璀璨明珠,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风俗、民情、文化 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唐朝元稹法曲诗句:“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 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可知诗中反映的社会现 象()A.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全面深入B.社会生活开放多远C.唐诗受胡风的影响D.唐代经济发展繁荣【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元

32、稹诗中“胡妇”“胡妆”“胡音”“胡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频繁,所以这一时期唐诗也受到民族交融的影响,诗句内容出现了其它民族独有的特色,故选 C。【设计意图】民族交往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唐诗又是本课的重点。本题结 合唐诗内容既考查了学生对唐诗的了解,也能让学生通过唐诗了解当时的唐朝由 于受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影响唐诗也受到胡风的影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二、选做题5、【我能行】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在大年初三再次与大家见面了。在这档节 目中制作方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激情碰撞与融合中,体现奋斗之美、生 活之趣,为逐梦复兴的中国献上盛大诗词礼赞。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搜集资

33、料:以 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唐诗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为大家献上一场唐诗 的盛宴。【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评价、家长参与指导【评价标准】要求设计美观,所选诗歌完整,字词出处没有错误,综合上述要素 按A 优、B 良、C 合格、D 基本合格,4 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制作手抄报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绘画排版能力,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作业形式,也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由于制作手抄报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语文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故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 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一是通过制作手抄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展获取历史知 识的来源,同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二是通

34、过学生对唐诗的搜集,培养跨学 科学习能力(历史与语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素养。第 4 课 唐朝的中外交流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唐朝诗人王勃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美好诗句,反映了中国自 古以来就重视与各国的友好交往,下列哪一选项反映了唐朝中外关系的融洽()A.文成公主入藏B.车书本一家C.回鹘衣装回鹘马D.玄奘西行到印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A 项唐与吐蕃,B 项唐与渤海王国,C 项唐与回鹘,前三项都是反映 唐朝的民族关系,D 项玄奘西行中印交往。【设计意图】玄奘西行是唐朝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一章,是本课

35、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多维度考查学生对民族交往和中外交往这些历史事件的理解,培养“家国情怀”素养。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日本捐赠给中国的医疗物资上面,出现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句。此诗创作于唐朝时期的日本,它让一位高僧产生了东渡日本 的意愿,这位高僧是()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A 张骞出使西域,B 鉴真东渡日本,C 玄奘西游天竺(印度),D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根据“它让一位高僧产生了东渡日本的意愿”符合题 意的是鉴真东渡日本,故选择 B。【设计意图】鉴真东渡到日本反映中日交往密切。认识典型历史人物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史

36、料实证”素养。3、前路艰险,道阻且长,漫漫西行路,大唐西域记是记录唐代高僧玄奘西行 的一本书,下列对此书解说正确的是()A.这本书反映了唐朝与新罗交往密切B.这本书由玄奘的弟子记录成书C.这本书的作者是玄奘D.书名中的西域不包括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部分地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A 项错误反映了唐和印度的交往,C 项 大唐西域记 是由玄奘口 述,弟子记录成书,D 项这里的西域应该是包括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部分地区,故 本题B 项符合题意。【设计意图】大唐西域记 见证了中印两国友好交往,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 要文献,著作也是历史的载体,因此此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升“历史解 释

37、”素养。二、选做题4、唐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的东渡,也有“宁可西去而死,决 不东回而生”的玄奘西行,历经苦难而不改初心。请同学们讲一讲他们的故事以及带给你的感动。【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家长参与欣赏故事【评价标准】要求语言流畅、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感而发,综合上述要素按 A优、B 良、C 合格、D 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故事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还要做到“史论结合、感由史 生、有感而发”,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作业形式,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认识。由于 讲故事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故而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

38、图】一是通过讲故事,更加直观地感受鉴真、玄奘历经艰险、不忘初心、坚持使命的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二是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是有温度的,是有据可循的,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三是请学生讲 述历史故事,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历史、语文)。第 5 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作业时间: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 垂老 别一诗中形象地再现了战时山河破碎、人民遭殃的残酷事实,深刻地揭露了“安 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内容?()A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B咏唱了祖国河山的壮美C表

39、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D描绘了优美的田园景物【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题干给出的诗句出自杜甫的 垂老别,这首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 衰的历史,体现了杜甫对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的深刻反思,真挚地表达了他关心 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故选 A。【设计意图】本课课标要求了解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局面。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唐诗 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分析唐诗了解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从而培养学生“家 国情怀”和“历史解释”素养。2、结合材料“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 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分析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 主要历史根源是()A藩镇

40、割据B宦官专权C黄巢起义D安史之乱【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节度使权力膨胀,“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根据材料可知,造成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藩镇割据。故选 A。【设计意图】本课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本题结合语文学科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考查学生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二、连连看3、回看唐朝的历史发展脉络,将下列事件与对应的时间用直线连接起来。唐朝建立627 年贞观之治907 年安史之乱

41、618 年唐朝灭亡755 年【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唐朝建立627 年贞观之治907 年安史之乱618 年唐朝灭亡755 年【作业分析】题干给出的唐朝的重大事件和相关时间,再现了整个唐朝的发展脉络,唐朝的建立时间点 618 年,贞观之治是 627 年,安史之乱开始于 755 年,唐朝灭亡时间 907 年。【设计意图】本题结合历史发展的脉络考查学生对唐朝由建立到发展再到灭亡等大事件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三、选做题4、唐玄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帝王。请结合材料和本课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与安史 之乱相关的漫画。(漫画内容需含有安史之乱的时间、人物、原因和结果等

42、相关 的信息)材料:“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 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755 年,节度使安禄山 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国势由盛转衰。易中天【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家长参与欣赏【评价标准】要求:人物生动形象,有感而作,含有安史之乱的时间、原因、结 果、有情节、有故事性、有趣味性。综合上述要求按 A 优、B 良、C 合格、D 基本 合格4 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创作一幅安禄山、史思明、唐玄宗和杨贵妃四位历史人物相关的漫 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学科的绘画能力,还要做到“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感而画”,是一种

43、开放性的作业形式,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认知。由于创作历 史漫画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高,故而本题设为选做题,请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由于本课人物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趣味性强。一是通过让学生研 读材料和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知道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人物、原因并导致唐朝 由盛转衰。二是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三是培养跨学科(历史与语文、美术 等)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时间:30 分钟1、自古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继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国再次实 现了统一,这次的统一出现于()处2

44、20 年589 年907 年960 年1271 年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本题考查隋唐王朝的发展脉络,题干材料给出的是历史发展时间轴,隋朝统一时间是 589 年,唐朝灭亡时间是 907 年,故选 B 选项。【设计意图】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本题结合历史发展时间轴,考查 学生了解隋唐时期是国家又一次实现统一,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2、古代“治世”“盛世”,与当今和谐社会均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良 好愿望。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发展农业。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思想文化上

45、实行高压政策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唐太宗和唐玄宗在位时期,都为唐朝的发展和繁荣作出重大贡献。唐太宗和唐玄宗在位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发展农业;选贤用能;没有在 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解决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最简单,结合所学知识,故不属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 因,排除含有的选项 BCD,A 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A。【设计意图】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治国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盛世局面的出现是本单元的重点。通过本题使学生在学习了唐太宗和唐玄宗治国措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概括归纳相同点的能力,从

46、而进一步理解本课的知识点,并且能联想到当今和谐社会。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3、雕塑绘画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以下图片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风气开放B.文学艺术成熟C.妇女地位提高D.江南经济发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本题给出的三幅历史图片,图片一是唐戴维帽女子骑马雕塑,图二 是弈棋仕女图局部,图三是吹排箫乐伎壁画。三幅图片选自课本,通过图片 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得出这三幅图都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故此题正确 答案应是 A。【设计意图】历史图片是中学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本题设计运用历史图片承载的信息考查唐朝社

47、会风气开放,既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也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等历史思维能 力和历史审美感,体现了五育并举中的美育,培养“史料实证”素养。4、唐朝的文明交流使者穿梭于欧亚大陆上,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其 中有位高僧到达处这个国家,这位高僧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图中所示地图处是天竺,玄奘西行到达天竺。A 项西汉人张骞出 使西域,C 项唐朝人鉴真东渡到日本,D 项明朝人郑和七下西洋,都不符合题意,故B 项正确。【设计意图】玄奘西行是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识别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对于一些国家地理方位的准

48、确掌握,旨在引导和组织学生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任 务与其相关事件,故本题考查历史典型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而提升“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历史与地理)。5、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面是小明整理的历史笔记:开国君主都是武将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由此可知反映的主题是()A唐朝灭亡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五代十国【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依据所学并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开国君主都是武将,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五代十国的权臣故意放纵享乐,以示没有野心。政权更 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故 D 项符合题意。【设计意

49、图】本课课标要求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本题通过抓住历史关键信息,使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6、“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品味隋唐的辉 煌历史,探究历史奥秘。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陈寅恪论韩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生活实际,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材料二:隋朝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

50、世(中外)影响深 远。继起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气象,成为当时世界 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以上材料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学们可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说说,任意答 出两点即可。)材料三:2022 年 2 月 4 日,正值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奥林匹克的圣火又 一次在北京点燃。来自 91 个国家及地区的近 3000 名运动员参与了这场盛事。北 京冬奥会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窗口,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各科综合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为本站会员(天方乘风)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