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八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新文化运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八年级第一学期部编人教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第四单元 第1课2第13课 五四运动第四单元 第2课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第四单元 第3课二、 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四单元,标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如下:1
2、.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 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本单元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等事件及相关人物的介绍, 讲述了中国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历史。学生需要知道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大致情 况,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等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并理解其对中 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影响。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建议”中, 建议学生“通过访问、调查 、参观等
3、多种途径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 ”或“观看开天辟地建党 伟业等影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从课标要求来看, 不仅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与历史方法的学习,同时更加侧重学 生对于这个时代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考查。 因此,学生在课堂和课后作业中要在基础 知识之上,自己去体会所学知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去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主动担当自己的使命担当。(二) 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 3 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为部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内容 总共包括3课,主要讲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等内容,如下: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统治黑暗腐朽,政治纷争
4、不断,思想观念新旧杂陈, 中国社会仍在困境中徘徊。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改造 4 思想文化,才能实现救亡图存。他们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 备了条件。新文化运动这一课,分别由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 意义两个子目构成。教材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掌握新文化运 动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激起国人的强大愤慨,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 的爆发。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 力量开始登上
5、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这一课,分别 由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这两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 景、过程、结果、意义等。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认识到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历 史与革命中的重要意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 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从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强领导, 中国革命庙焕 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课,分别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共产党的成 立、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三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过
6、程 与意义。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掌握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内容编排分析:承接上一个单元关于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统治黑暗腐朽 ,政治纷争不断,思想观念新旧杂陈,中国社会仍在困境中徘徊。面对现实,本单 元开篇讲述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改造思想文化,才 能实现救亡图存。他们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激起国人的强大愤慨,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 的爆发。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 治力量开始登上舞台,标
7、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各地共 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从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强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三)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了前面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能够初步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以及对 于史料阅读和提取的能力,但是对于民族的使命和担当意识还是不够强烈,本章在作 业上会体现出这些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以历史中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影响当代 学生的成长。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 学习目标1. 唯物史观(1) 学生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时
8、期的代表人物与相关作品,从而学会全面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逐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 5 (2)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从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 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 时空观念(1)学生通过识读五四运动形势发展图,从而了解到五四运动迅速发展、波 澜壮阔的过程,并认识到运动前期到后期的变化情况。(2)学生通过识读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从而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的情况。3. 史料实证(1) 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史料与图片史料,认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主张,分析 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的差异。(2)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史料与图片史料,概括五四运动的主张,分析五四运动
9、的 性质。(3)学生通过阅读新青年等史料,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情况, 认识到李大钊等人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所做的重要贡献。4. 历史解释(1)学生通过史料研读与问题探究,从而加深对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的理解,认识到它对促进中国近代社会思想解放所起到的巨大作用。(2)学生通过史料研读与分组讨论,从而分析出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理解它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意义。(3)学生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从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 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5.家国情怀(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10、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 条件下的 民主与科学意识。(2)初步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彻底不妥协”的爱 国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3)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 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从而培养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二) 作业目标1.通过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关的作品节选等文献材料,考查学生对于陈独秀, 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加深对新文化运 动的内容和意义理解。2.通过设计相关作业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以
11、及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学生 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和受到的启示。3.通过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经过,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6 教 材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的作业设计目标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 诞生的相关内容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在锻炼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以及对于史料的 理解和运用上面是否掌握相关方法并切实有所提升,特别是对于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 评价是否能够主动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在基 础知识和能力上更侧重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引导无数中国人
12、在为挽救民族危亡 不懈奋斗,在这过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革命才会有希望。基于以上团队成员在研究国家“双减”及“作业管理”政策后 ,基于教材编排特点和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最后得出以下作业设计思路。(一) 总体设计思路习 题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是我们本次设计作业的宗旨,我们将作业分成了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以及思维性作业三种类型。(二) 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不超纲,不难不繁,不偏不怪,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 况,学生在面对作业时候更会积极主动去完成。选择题 3 题选择题三题 7 拓展性作业(三) 拓展性作业知识连贯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我们
13、在侧重基本能力的考查基础之上,保 有学生对于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考查,各个小题的设问层层递进, 难度在不断的加 深。史料运用 作为历史学科,对于运用史料是一项基本的能力要求,所以在作业的 设计当中,我们围绕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之上, 注重学生对于多种史料的阅读和理解能 力,在这个基础之上尽量设计贴合当前核心素养能力要求以及中考的命题趋势要求, 锻炼学生阅读、分析以及表达能力。材料题 1 题(四) 思维性作业知识的学习不在于死记硬背,而在于对于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能力,能够理清知识 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忆将自己熟悉的知识进一步整合,达到对于在理 解的基础上,对于知识的永久记忆和运用能力。故此
14、,我们在单元检测作业中,特别 设计了思维性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归纳和整理本单元知识体系。 8 思维性作业单元思维导图(五) 几点补充1.作业分析 我们精心分析每一个题来龙去脉,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掌 握和运用知识。2.设计意图从出题者的角度来看待题目,帮助使用者更好理解我们对于本课 核心素养的把握。 9 3.作业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可以对照作业评价标准进行自我综合评价, 此部分的设定旨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肯定自己的学习成果。自评和互评增加评价的多元化, 提升层次化评价,尊重学生 的个体差异、提升学生 的知识应用能力、重视 答题过程的规范。在研究教材、分析课标、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充分考虑
15、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之后, 团队成员们精心设计了第四单元的单元作业, 真正希望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还 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学习历史的热情,从而感受历史的价值。五、课时作业(一) 第一课时课时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作业时长: 10 分钟)一、单项选择1.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麼话?教我如 何不想她?”这是刘半农1920年留学欧洲期间创作的一首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节选),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 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0 年”、“
16、新诗”、“平易通俗的文风”、可 知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故选 C 项。【设计意图】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10 2.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酒向那“孔孟 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A 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题干中的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启蒙之水”指 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主张即民主与科学,故选 D 项。 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排除 A 项,救亡图存是近代以来
17、中华民族的使命,排除 B 项,实业救国是民族企业家张謇提出的思想主张,排除 C 项。【设计意图】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3.蔡元培先生曾说“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 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 想的工具。”下列属于 20 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传导思想”的文学作品有( )敬告青年 文学改良刍议 资政新篇 狂人日记A B C D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题干中“20 世纪初”可推断出是新文化运动,运动期间的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传导思想”的文学作品有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的狂人日记。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
18、国运动期间洪仁玕的作品,排除, 故选 A 项。【设计意图】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落实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二、材料解析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 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材料二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任卓宣陈独秀先生的生平与我的评论 (2) 材料中“改变人的思想”创办的杂志名称及其主要撰稿人。材料三 传统的伦理原
19、则与教条被彻底粉碎。偶像和权威遭到了冲击年轻人 对新知识充满了渴望。新的标准开始成型。知识阶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扩展和变 化。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时代背景:北洋军阀独裁专制,政治黑暗。(2)新青年;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 11 (3)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作业分析】材料一中“民国初年的黑暗”可以结合所学知道是北洋军阀的专制 独裁,材料二从材料出处陈独秀先生的生平与我的评论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 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结合所学可
20、知其撰稿人有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材 料三从“传统的伦理原则与教条被彻底粉碎”,“知识阶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扩展 和变化”可以分析得出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 的潮流两方面的影响。【设计意图】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宣传阵地及对中国社会 产生的影响。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日期评价主体评价项目内容备注自我评价完成最满意的部分完成较好的部分有待改进的部分同伴或父母评价亮点建议教师评价A+ (选择题与材料题全对,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条理清晰)A (选择题全对 ,材料题书写工整,答题规范,
21、但表述不够周全)A- (选择题和材料题正确率 90%,答题表述条理不够清楚)B (选择题和材料题正确率 60%,书写、答题规范等有待加强)相信你会更棒的(二) 第二课时课时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作业时长: 10 分钟)一、单项选择1. 游行学生认为,中国尚未亡国,在本国国土上已不能示威, 倘有一日亡国, 12 怎堪设想?前往使馆示威不成,学生转而迁怒于亲日官员。 结合所学,可得出的历史 信息有( )游行背景是巴黎和会的召开导致了“火烧赵家楼”事件亲日官员指袁世凯导致“在本国国土上已不能示威”的条约是马关条约A B C 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B【作业分析】 根据题干,这次游行
22、由学生发起,经过东郊民巷使馆遗址,迁怒于 亲日官员,综合上述信息可知该游行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背景为巴黎和会的召开, 因此对;学生前往使馆示威不成,转而迁怒于亲日官员。众人调头向北,前往“二 十一条”谈判主事人曹汝霖家, “火烧赵家楼”,因此对;亲日官员指曹汝霖、陆 宗舆、章宗祥,故错; 东郊民巷划为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涉及的条约是辛丑 条约,故错。【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材料和图片考查五四运动的过程,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 实。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2. 通过下表分析下列选项, 与之吻合的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创办的新式刊物、创立的学生社团(部分)新式刊物学生社团新潮
23、(月刊)少年中国学会国民(月刊)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月刊)青年进步社.新教育(月刊)新潮社少年世界(月刊)国民社A青年学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B中国开始形成了国人办报的高潮C新文化运动实现了全面的文化转型 D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A【作业分析】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创办新潮等新式刊物、创立 少年中国学会等学生社团,表明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 空前高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故选 A 项;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排除 B 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白话文的使用就是最显著的一个 例子,排除 C 项
24、;青年学生创办的新式刊物、学生社团看不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 义,排除 D 项。【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表格材料考查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爱国运 动。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3.湖南是新青年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但直到五四前夕, 新青年在湖南 仍“销行极少”。五四运动后, “湘人亦群起研究新文化”,新青年销量才大增, 半 年之内,该社销售新青年达两千本。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之旅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转型C促使湖南成为了新思潮的中心 D提供了传播新思想的契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 13 【评价标准】 D【作业分析】 据材料“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湖南
25、传播较少,而之后传播迅速” 可知,五四运动解放了思想,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契机,故选 D 项;早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便被介绍到中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排除 A 项;据材 料旨在说明五四运动前后湖南地区新青年销量的变化,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不符,排除 B 项;材料中五四运动后“湘人亦群起研究新文化”、“新青年销量大 增”可知新思想在湖南广泛传播,并不能说明湖南成为新思潮的中心,排除 C 项。【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考查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 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二、材料解析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呜
26、呼鲁民,呜呼圣地,绘于 1919 年。材料二:“自五四运动以后,才引起普遍的革命运动,因为有了青年运动的力量, 才能够普遍而深入到社会的各阶级,汇成为国民革命的运动。”张太雷张太雷文集 材料三:“许多受最好教育和有政治意识的中国人,既不再相信美国,也不再相信自由民主政体有希望充当改革的工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似乎只有通过一次激进的、 集权的政治运动,才能把中国民众成功地组织成一支反对外国剥削的大军”。美国学者谢勒材料四: 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 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
27、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 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 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 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 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解读材料一,请你就图片绘制的背景、内容及引发的后果等归纳几点信 息。(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评价实施主体
28、】教师【评价标准】 (1) 1. 巴黎和会的召开。 14 2.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3. 民众强烈反对日本对山东的侵占4.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五四运动的爆 发。(任答两点即可)(2)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 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 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3) 表现: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 桎梏;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29、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的影响。(任答两点即 可)【作业分析】 第(1)问,据材料“呜呼鲁民,呜呼圣地”“1919 年”可知,画 中的山东人戴上了由日本太阳旗组成的木枷以及脚镣和手铐,形象揭示了日本帝国主 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对山东主权的控制,即 1919 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故漫画 背景背景是巴黎和会的召开,漫画中的山东人戴着象征日本的太阳枷锁,揭露了日本 对中国山东主权的控制,表明民众强烈反对日本对山东的侵占; 1919 年,巴黎和会无 理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第(2) 问,据材料二“因为有了青年运动的力量,才能够
30、普遍而深入到社会的 各阶级”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 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根据材料三中“把中国民众成功地组织成一支反对外 国剥削的大军”,可知这是民族主义的表现,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 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第(3)问第一小问表现,由材料四“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 确定前进方向”可得,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由材料四“以民主科学冲 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可得,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 由材料四“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可得,推动中国共产党的
31、诞 生;由材料四“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应紧紧围绕革命性 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等可得,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 五四运动的背景知识迁移回答即可,具体来说,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使得民族危机 加深;国内政治上,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 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上,十月革命的影 响。【设计意图】 通过漫画和文字材料,考查五四运动的背景、性质、影响, 落实历 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日期评价主体评价项目内容备注自我评价完成最满意的部分完成较好的部分 15 有待
32、改进的部分同伴或父母评价亮点建议教师评价A+ (选择题与材料题全对,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条理清晰)A (选择题全对 ,材料题书写工整,答题规范,但表述不够周全)A- (选择题和材料题正确率 90%,答题表述条理不够清楚)B (选择题和材料题正确率 60%,书写、答题规范等有待加强)相信你会更棒的(三) 第三课时课时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作业时间: 10 分钟)一、单项选择1“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阴 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 之招。”与日记内容相关的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共一大 C 中共二大 D 北伐战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B【作业分析】
33、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叔衡”、“润 之”、“上海”可知,1921年6月底,何叔衡和毛泽东一同前往上海,作为长沙共产党 早期组织代表出席中共一大。故选 B 项;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排除 A 项; 1922年, 中共二大召开,排除 C 项;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排除 D 项。【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诞生,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2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变化情况。该表反映出中共( )会议时间革命纲领(节选)中共一大1921.7“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 政,以达到
34、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中共二大1922.7“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 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国。” 16 A已经由幼稚走向了成熟C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了正确认识B力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C【作业分析】 根据材料中共一大和二大纲领的变化可知,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 中国的国情,因此才在二大制定了最低纲领,故选 C 项;遵义会议标志中共由幼稚走 向成熟,排除 A 项;中共刚成立时重点在指导工人运动,并非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排除 B 项;材料中涉及的是中共对国情和社会性质的认识,并
35、未反映学习俄国的道路, 排除 D 项。【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表格材料考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纲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3 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全路工人举行罢工,在长达二千余里的京 汉铁路上,三万名工人在三小时内实现了全路总同盟罢工。推动工人运动“有条不 紊”进行的重要因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B 国民党实行“扶助农工”政策C 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D 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D【作业分析】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3年,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三万名工 人在三小时内有条不紊地举行了总同盟
36、罢工”,推动工人阶级运动的重要因素是有了 共产党的领导,故选 D 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这时由于帝国主义一战后卷土重来而 相对缓慢,排除 A 项;国民党“扶助农工”的政策是在1924年提出来的,与题干时间 不符,排除 B 项;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会导致工人运动在经济方面斗争加强,而不 是转入政治斗争,故 C 不是其主要因素,排除 C 项。【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落实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史料实证。二、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为了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团结广大中国人 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而且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17 图一 刘明逵中国工人阶级
37、历史状况图三 南湖红船图二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图四 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合影选择两到三幅图片,通过图片代表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提炼一个观点,并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评价实施主体】教师【参考答案】 示例:选择图一、图二、图三。观点:中国共产党诞生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 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中 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经过深入的观察和缜密的思考,先 后发表文章,对马克思主义
38、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 克思主义的团体。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后转移到浙江 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并完成会议议程。嘉兴南湖红船,使中国共产党梦 想启航的地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结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使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 的客观需要,使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作业分析】 仔细观察四幅图片,图一是无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图二是 李大钊统治宣传马克思主义
39、思想,图三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点,图四是京汉铁路工会 成立。从中可以发现其内容之间的关联,选择图片并提炼观点,围绕观点列举相关史 实进行阐述,言之成理即可。【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图片考查一战期间工人阶级的发展概况、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中共一大的召开、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知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 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日期评价主体评价项目内容备注自我评价完成最满意的部分完成较好的部分有待改进的部分同伴或父母评价亮点建议教师评价A+ (选择题与材料题全对,书写工 整,答题规范,条理清晰)A (选择题全对, 材料题书写工 整,答题规范,但表述不够周全)
40、A- (选择题和材料题正确率 90%, 答题表述条理不够清楚)B (选择题和材料题正确率 60%, 书写、答题规范等有待加强)相信你会更棒的 18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时间: 30 分钟)一、基础填空【评价实施主体】 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 1.新文化运动 2.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3.先进知识分子 4.北大、新青年 5.民主与科学6.五四运动 7.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8.学生9.工人 10.北京 11.上海12.马克思主义 13.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爱国运动 1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5.中国共产党16.中共一大 17.1921 年 18.领导和
41、组织工人运动19.中共二大 20.建设共产主义 21.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设民主共和国 2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作业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 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 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 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 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 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
42、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 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设计意图】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学生应知道其基本史实,掌握其 性质,明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标志与主体,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有所区别。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框架的填充,检验学生对基础概念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也帮助学生利用框架图建立起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观认识,培养学生“历史解释” 19 的核心素养。二、单项选择1.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既由“北大”两个汉字组成,又以篆体字形成“三人成众”的意象。这一设计理念体现出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 面向全民大众的价值取向青年人肩负重任的理想 以人为本的
43、办学理念A. B. C. D. 【评价实施主体】 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体现了北大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图 案中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 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 重任的想象。 符合题意;故选 D;北大的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不是面向全民大众, 不符合题意。排除 B、C 和 D。 故选 C。【设计意图】 新文化运动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为 “民主”、自由等。本题选取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新文化运动阵地之一北大的相关 材料,以文字、图片材料考查新文化运动“民
44、主”、“自由”,“以人为本”等思想,落 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2.20 世纪 20-30 年代,青年陈独秀、胡适以其青年杂志中反映出的新锐思想 特聘为北大教授,青年钱穆也因其独树一帜的学术功底,从中学直接被推荐至北大任 教,反映出北大A.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 B.喜欢任用年轻人C.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D.希望解放思想【评价实施主体】 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 根据材料可以得知,陈独秀、胡适、钱穆以其个人才能,虽然年 轻,但被北大破格聘任,体现出北大当时学术风气的自由、开放,故选 A。BCD 三项 均与材料不符,故排除。【设计意图】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北大与新青年杂志。 本题选取新文化运动相关材料,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并 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