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357633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3.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15-1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15-1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15-1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15-1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情境导入情境导入l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l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先后上书200多事,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l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感受一下魏征进谏的智慧。学习任务1.了解“疏”这种文体的特点及相关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理解并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背诵课文。2.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学习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鉴赏文章的说

2、理艺术。3.分析并正确认识魏征的忠君爱国思想;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素养目标1.学习相关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2.学习确立正确的论点,选取合理的论据,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3.学习魏征爱国爱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使命意识。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

3、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诤臣魏征诤臣魏征解题解题劝谏劝谏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专用文体。谏太宗十思疏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

4、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翻译全文,注意字词的翻译,并概括文本的基本内容。臣闻求木之长长(生长,这里指长得好)者,必固固(使稳固)其根根本本(树根);欲流之远者,必浚浚(疏通水道)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义(德行和道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厚(“敦厚”或“深厚”)而思国之理理(治理得好,安定),臣虽下愚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知其不可,而况况(何况)于 明哲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

5、宗)乎!人君当当(主持、掌握)神器神器(指帝位)之重,居居(处于)域中域中(天地间)之大,将崇崇(推崇)极天极天(皇权)之峻峻(高峻),永保无疆无疆(无止境)之休休(喜庆,福禄)。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情(性情)不胜胜(克服)其欲,斯斯(这)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生长,这里指长得好使稳固树根疏通水道德行和道义“敦厚”或“深厚”治理得好,安定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何况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主持、掌握指帝位处于天地间推崇皇权高峻无止境喜庆,福禄性情克服这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作者从设喻入手逐渐透出本意的。文意起笔,从正面设喻,从求木之长者,

6、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然后再从反面设喻,正如源不深不能“望流之远”,根不固不能求木之长一样,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接着,作者承接上文。提出人君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像伐根、塞源而望木茂、流长一样,无疑也不会成功。通过正反设喻,作者的本意也就十分明确了,唐太宗如要巩固政权,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是如何提出来的?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就直接提出论点,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就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而要从设喻入手呢?l这是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

7、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接受。l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这一段论证,言辞恳切,暗寓锋芒,值得细细玩味。凡百凡百(所有的)元首元首(帝王),承天景景(大)命,莫不殷殷(深)忧而道著道著(治理成效显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善始(开头做得好)者实繁繁(多),能克克(能够)终者盖盖(表示推断)寡寡(少)。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

8、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竭诚(竭尽诚心)以待下下(臣民);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物(看不起别人)。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为行路行路(路人)。虽董董(督察)之以严刑,振振(同“震”,威吓)之以威怒,终苟苟(苟且)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戒慎);奔车奔车(疾驰的马车)朽索朽索(腐烂的绳索),其其(难道)可忽忽(轻视)乎!所有的帝王大深治理成效显著开头做得好多多能够表示推断少竭尽诚心臣民看不起别人指父母兄弟子女路人督察同“震”,威吓苟且疾驰的马车腐烂的绳索难道轻视本段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论证的本段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论

9、证的?要要说明什么观点说明什么观点?作者用历史事实,说明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根本原因。先从历代帝王谈起,以反问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引起思考。再揭示因为帝王前后不一的态度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把论题缩小到帝王如何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最后从如果在失掉拥护的情况下,还一意孤行,那必然落得水能覆舟的惨局。以论证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作者是怎样作者是怎样剖析剖析 凡百凡百元首,承天元首,承天景命,善始景命,善始者实繁,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终者盖寡 这一历史现这一历史现象的象的?这一这一段与上下文段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有什么联系?l作者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

10、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这以后,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即便用严酷刑罚来监督,用严厉的声势来吓唬,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l作者剖析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正在于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一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通过这两段的论证,居安思危之重要,不这样做的危害已经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居安思危呢?这时进而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就显得顺理成章。君人者,诚诚(如果,果真)能见可欲可欲(贪图的东西)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11、(建造,兴建。这里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人(安民),念高危则思谦冲谦冲(谦虚)而自牧牧(养),惧满溢满溢(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则思江海下下(居于之下)百川,乐盘游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则思三三驱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敬(慎)终,虑 壅 蔽 则 思 虚心以纳下纳下(采纳臣下的意见),想谗邪谗邪(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恶(斥退奸恶小人。黜,排斥),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谬赏(不恰当地奖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滥刑(滥用刑罚)。如果,果真贪图的东西建造,兴建。这里指

12、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等安民谦虚养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居于之下游乐,这里指田猎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慎采纳臣下的意见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斥退奸恶小人。黜,排斥不恰当地奖赏滥用刑罚总此十思,弘弘(光大)兹兹(这)九德,简简(选拔)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播(施布)其惠,信者信者(诚信的人)效效(献出)其 忠。文 武 争争 驰驰(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在 君 无事无事(没有烦扰的事),可以尽豫游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

13、政务),不言而化化(百姓)得到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代下(代替臣下)司职司职(管理职事),役役(劳损)聪明之耳目,亏亏(违背)无为无为(无为而治)之大道大道(最高的治世原则)哉!光大这选拔施布诚信的人献出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烦扰的事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百姓)得到教化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劳损违背无为而治最高的治世原则十思十思大致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大致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1.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4.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5.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6.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7.虑壅蔽,则思

14、虚心以纳下8.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10.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在生活上在修养上在用人上在执法上这些内容共同说明了一个这些内容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什么观点?在十思,概括起来说,就是作者在第一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作者认为做到作者认为做到 十思十思 有什么好处?作者这样说的有什么好处?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作者认为,国君倘能做到“十思”,发扬好的品德,就会出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政治局面。到那时,“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换句话说,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国君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这样的境界无疑是令人神往的

15、。作者这样说,无非是希望唐太宗采纳自已的意见,居安思危,使唐王朝能够长治久安。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文章最后“总此十思,大道哉!”可以删去吗?它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l不能删去。因为它不仅是对“十思”的总结,而且是魏征向唐太宗巧妙地描绘出的“十思”后的美好境界:“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皇上“鸣琴垂拱”,也用不着“劳神苦思,代下司职”了。这样的境界当然是每一个皇帝都神往的,所以唐太宗也就较容易接受魏征的劝谏了。2.2.魏征以善谏著称,为什么他的进谏大都能被唐太魏征以善谏著称,为什么他的进谏大都能被唐太宗接纳?宗接纳?魏征遇上了英明的君主唐太宗。一代明君,唐太

16、宗励精图治,以国事为重,能容耿介直言的臣子,所以对于魏征的进谏大都能够虚心接受。魏征尽臣子之责,谦恭诚挚。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观察时政。更为可贵的是,在进谏时,他言辞恳切,极尽忠诚。魏征显谏臣之智,委婉得体。说理透彻,语言简练而生动,特别是正反论述、前后对比、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充分展现了他“能上、善上、敢上”的进谏艺术。3.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忘本”和和“忘危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请联系

17、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意义。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创业后如何守成。为政者如何自警。铺张浪费的现象。形象工程问题。含英咀华含英咀华 下面一段文字用十余处“则”字,主要用法是什么?对“劝说”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主要用作连词,表示“就”的意思,翻译为“就会”“就要”等。“就会”,既有警示的作用,又有展示

18、美好前景的作用;“十思”其实就是十个“就要”,语气恳切而又坚定。另外,十多个“则”,还凸显了文章严密的逻辑,即“就会(变坏)”“就要(怎么做)”“就会(变好)”。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说理的?试结合课文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说理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内容具体分析。文中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文中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比喻论证,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比喻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同样,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

19、覆舟来比喻人民力量的重要性,至今还被人们引以为戒。正反对比论证主要集中在第1、2段,通过对比,凸显了说明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说明。分析说明。l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本文虽不在四六句式上加以雕琢,但大量运用铺陈排比、对称语句。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写“十思”,运用排比,贯穿到底;“十思”后的总结之语,又运用了对偶和排比。l同时,本

20、文又用散文笔法,有机地穿插了一些散句,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等句,使行文摇曳生姿,别有一番情趣。本文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形容词,安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疑问副词,怎么 而今安在哉 疑问代词,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动词,养,奉养 安身立命动词,安置,安放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形容词,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里动词,养,奉养动词,安置,安放 信 信者效其忠形容词,诚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信用 忌不自信动词,相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形容词,随意诚必竭诚以待下 名词,诚心诚能见可欲连

21、词,如果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副词,的确,实在名词,诚心连词,如果副词,的确,实在形容词,诚信动词,信任名词,信用动词,相信形容词,随意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役聪明之耳目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有多个引申义)古义:放纵性情,含贬义。今义:尽情。古义:路人。今义:走路。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简能而任之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小人 择善而从之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22、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必固其根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小人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连词,表递进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连词,表承接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以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表修饰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目的,来 戒奢以俭连词,表并列虚词用法虚词用法连词,表转

23、折连词,表递进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并列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被动句壅蔽:被堵塞、蒙蔽“者也”,判断句的标志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被动句,壅蔽:被堵塞、蒙蔽出自谏太宗十思疏的成语出自谏太宗十思疏的成语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善始善终:垂拱而治:戒奢以俭: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

24、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讽讽”“”“谏谏”“”“谤谤”“”“讥讥”“”“说说”的词义差别。的词义差别。(1)讽:意思是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如:“常以谈笑讽谏”(史记滑稽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古代汉语中,“讽”大都不含贬义。(2)谏:意思是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如“谏逐客书”。“谏”有时也用作名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3)谤:意思是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义词用。如:“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厉王弭谤)。“谤”有时也用作贬义词,即指诽谤,恶意地攻击别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4)讥:也是指责别人的过失,但与“诽”“谤”的意思稍有差别。“谤”是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诽”仅仅是指指责别人的过失;而“讥”则是微言讽刺。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5)说:意思是劝说,说服。如:“范增说项羽曰。”(鸿门宴)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5-1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