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ppt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357646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80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ppt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ppt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ppt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ppt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ppt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4单元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1.口罩加上“神器贴”就能防新冠肺炎病毒?近日,网上有一款“神贴”,号称只需要贴在口罩内层就能有效杀灭新冠肺炎病毒,还能提高自身免疫力。真相:目前尚未发现有药物或植物成分能够有效杀灭新冠肺炎病毒,所谓的“名贵中药组方配伍,医务人员专用”更是忽悠人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类防控指南中均未涉及该类产品。(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2.打了新冠肺炎疫苗后不能用麻药?近日,网上流传着“打了新冠肺炎疫苗后不能够打麻醉剂”“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接触麻药存在高度危险”的消息。

2、真相:这是一则谣言。因为新冠肺炎疫苗和麻药的药理机制不同,并不会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反应”让人生病。(中国新闻网)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3.嘴唇上抹风油精能预防新冠肺炎病毒?近日,网上流传着“嘴唇上抹风油精能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说法。真相:这个说法很不科学。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有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等。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并广泛征询中西各方专家的意见,发现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部分处方中确实含有薄荷脑,但薄荷脑是在与连翘、金银花等20种中药,经过精心的组合,才能发挥一定作用。如果想通过风油精挥发的薄荷脑等成分预防新冠肺炎,目前既没有理论依据,更没有临床证据。在此,建议大家还是

3、专注做好个人防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4.暴雨后自来水会变脏?近日,全国多地出现暴雨极端天气,网上便开始流传“大雨把脏东西冲进了水库,自来水脏了,不能喝了”等谣言。真相:事实上,暴雨一般对水质影响不大,更不会对在供水管道中封闭运行的自来水产生影响。地表径流流量变大,雨水和污水的确会一起流到河流中。但是,污水会被大量的雨水稀释,且因河流流速较快,污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会很快被消除。此外,水源地的原水需经过水处理厂处理净化、自来水厂处理等多道处理工艺,做到达标出水后才能进入每家每户。(中国江苏网)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5.郑州感染新冠肺炎护士参

4、加800人婚宴?近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护士参加800人婚宴”的消息引发关注。真相:对此,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石大东回应称,网传“800人婚宴”夸大其词。当天参加婚宴者实有402名客人、60名工作人员。(中国警方在线)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6.江苏武警将全面接管扬州?近日,有网民在社交媒体群内发布“江苏武警将全面接管扬州”等言论。真相:现查明,刘某(男,32岁,扬州人)为博人眼球,利用社会对当前疫情的关注,编造上述不实信息。8月11日,刘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扬州市公安局广陵分局依法行政处罚。(扬州公安)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7.武汉江夏区瞒

5、报700多例新冠肺炎感染者?近日,网上流传着“武汉江夏区纸坊700多人感染新冠肺炎,不敢报出来”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真相:据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表示,此消息为吴某(男,37岁,居住地:武汉市东西湖区)编造传播的,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平安东西湖)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8.西安景区恢复开放?近日,有部分网络账号发布西安景区恢复正常开放公告的信息,称“从明天起(2021年8月10号),西安市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大雁塔(大慈恩寺)、兵马俑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恢复正常开放。”真相:经第一时间核实,该消息为虚假不实信息。西

6、安市委网信办提醒广大网民,疫情防控,关乎大局,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获取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华商报)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9.喝烫水可逼出体内寒气?近日网上有文章称,很多人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是因为三伏天不注意保养导致的,只要坚持喝烫水,就能把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真相:喝热水逼出寒气”的理论在中医典籍里并未见相关记载。此外,冬天畏寒怕冷并非完全是三伏天疏忽养生导致的,而是与生活习惯、疾病损伤、年纪增长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你听过这些谣言吗?你听过这些谣言吗?10.最好的健身时间是早晨?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人天没亮就起床锻炼,认为活动筋骨后能行气

7、活血、强健体魄。真相:其实太早运动对身体无益。人体血压在早晨6点至8点迎来第一个高峰期,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升高血压,尤其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不宜太早进行体育锻炼。一般来说,上午10点到11点、下午4点到6点两个时间段是人体的最佳运动时间。(中国江苏网)谣言是如何被攻破的?谣言是如何被攻破的?1.向权威机构求证;2.用科学验证;3.用逻辑推理。这就是逻辑的力量。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1.对语言文字现象进行梳理、比对和抽象,自主探究、对语言文字现象进行梳理、比对和抽象,自主探究、建构逻辑经验和知识,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反思、完善建构逻辑经验和知识,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反思、完善这些经

8、验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2.在辨析逻辑谬误时形成负责任、重证据、会质疑、讲在辨析逻辑谬误时形成负责任、重证据、会质疑、讲道理的理性态度道理的理性态度;在探究推理规则时激发从具体现象中穷究一般规律的探索精神;在探究论证方法时,敢于用逻辑的工具创造性地解决语言交流中的问题。3.欣赏体味逻辑形式的紧致、匀称、简洁之美;学会区学会区分谬误和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探究区分标准分谬误和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探究区分标准。逻辑的种类逻辑的种类外交逻辑(烛之武退秦师)文艺逻辑(说“木叶”)治理逻辑(答司马谏议书)情感逻辑(红烛)逻辑的力量逻辑的力量逻辑能够让我们化繁为简,去伪存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洞察

9、问题的本质。鲁迅拿来主义一文,就包含着这样一个推理: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只有自己去拿文章先分析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几种不同的做法,否定这些错误的做法,也就证明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性。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逻辑思维的力量。逻辑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有些时候,文学作品又会故意在表面上违背逻辑,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中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表面的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

10、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这句诗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识,实则凝练深刻,引人深思。能有如此突出的表达效果,与诗句“违背逻辑”的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逻辑逻辑逻辑(logic)是一个音译词,指的是思维,是一个外来词语音译。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符号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逻辑规律逻辑规律同一律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不矛盾律不矛盾律要求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排中律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充足理由律充

11、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分析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各个”作品的通称,看起来表述一样,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所以造成推理的错误。这样的情况就是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分析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和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的。但到最后,庄

12、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示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违反了同一律。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出自先秦庄周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

13、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分析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甚至抗议,关注的是他的饭菜的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移成自己有没有被烫的问题。应该说服务员的答话颇为狡黠,但考虑到其做法确实有损顾客的权益,而又有逃避责

14、任的意思,可以认定其答话是典型的“偷换论题”的谬误,同样违反了同一律。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分析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呢?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总之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分析“拿

15、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1821年5月5日(52岁)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分析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也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分析薄厚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白黑之间还有灰。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

16、只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情形,让人在两个极端之间作出判断或选择。其实是在并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分析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并无因果关系不是祥林嫂自主选择或命中注定。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判断逻辑谬误判断逻辑谬误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

17、回答“是”或者“不是”分析“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这个问题,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可以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你关注过日常话语中的逻辑错误吗?例如,“我爱读外国文学,尤其爱读俄罗斯的、拉美的、古典的”,这是划分不当;“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我就赶去排练了”,这是自相矛盾;“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这是强加因果;“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和较喜欢京剧的只占被调查

18、人数的14%”,这是以偏概全;它们都违背了逻辑。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对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齐高帝的意思是所有人放在一起比谁是第一,王僧虔故意曲解,把人分成两类,让高帝和自己都“得了第一”,既保全了高帝的颜面,又保留了自己的尊严,而且还没有违背自己眼中的事实。不因为对方高高在上就阿谀奉承,也没有为了无关体统的事就冒上犯颜,体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

19、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有1 8 元 8 角 8 分。”当 他 看 到 众 人 不 解 的 样 子,又 解 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低头走路”“抬头走路”的“路”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上坡路”“下坡路”的“路”是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18元8角8分显然也不

20、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总数。周恩来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但却堪称语言艺术。“上坡下坡”有力反击了对方的挑衅,18元8角8分则既保守了秘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带来的尴尬。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一个德军军官指着毕加索描绘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轰炸后惨状的画作格尔尼卡,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转移对方发起的话题,违反了同一律。他并非不知对方所说的“杰作”是作品本身,却故意把它换成作品所反映的事件,不失时机地表达了愤怒和讽刺。这是一种以正义作后盾、机智为手段、谴责为目的的语言艺术。逻辑错误逻辑错误VSVS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

21、艺术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逻辑错误通常指向观点、推理的错误,通常这种错误是隐藏的、不易察觉的,这种错误会引发错误的导向、侵害他人利益、欺骗他人、诬陷他人、为自己谋利等,必须予以识别、批判。故意违背逻辑的语言艺术,这种错误是明显的,故意违背逻辑主要用于情感表达、态度的表达、精神传递,是处世智慧、回答智慧的反映。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一:歪曲观点把对方的观点A歪曲成观点B,然后攻击观点B。这类谬误有一种形象的称号叫作“稻草人”,其论证的过程就好像制造出一个稻草人,然后再把这个稻草人击倒。“不敢想象爱因斯坦等先贤没有批判性思维。”“爱因斯坦何止有批判性思维,他还有创新性思维、科学思维、逻辑

22、思维、数学思维为什么仅仅拿批判性思维说事?”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质问者一上来就问“爱因斯坦何止有批判性思维?”似乎对方的意思是“爱因斯坦只有批判性思维”,但说话人意思分明是“爱因斯坦有批判性思维”。“S有P”一点儿不排斥S还可以有M、N、Q等等。质问者列出的种种思维根本不能构成对这一判断的反驳;但如果把原意歪曲成“爱因斯坦只有批判性思维”,情况就不一样了,随后列出的每一种思维都构成了“有力反驳”。可以看出,歪曲对方观点的一个狡猾的做法是不完全改变对方观点的内容,而是将对方观点夸大其词,加深(或减少)程度,放大(或缩小)后果,扩大(或窄化)范围。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二:偷换论题所

23、谓偷换论题,就是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逃避质疑或攻击。怎么这么迟回家?“怎么老挑我毛病”问话人发起的话题是“迟到的原因”,答话人并未正面回答,反而发起了另一个话题“为什么老是挑毛病”。如果两人就此开始讨论问话人是不是喜欢挑毛病、挑的是不是毛病、为什么要挑毛病等问题,答话人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歪曲观点和偷换论题都违反了同一律。歪曲观点往往是放大或者缩小对方观点;偷换论题则更多是发起一个不同的但更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话题。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三假二择一明明存在多种可能性,却说成只有两种可能,迫使对方作出自己所希望的选择,这叫作“假二择一”,也可以称作“虚假两难”。20世纪,美

24、国一些人为反对另一些不支持越南战争的人而张贴了这样的标语美国热爱它,要么离开它。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首先,这种把爱国和支持越战捆绑起来的做法是一种道德绑架。其次,是否支持越战和是否离开美国,人们可以有多种选择,说话人却只给出两种选择,目的是迫使那些不想离开美国的人支持越战。“热爱它,要么离开它”的完整表述其实是要么留在美国支持越战,要么离开美国不支持越战。但实际上,是否留在美国和是否支持越战,组合起来应有四种可能性,列出表格,一看即知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支持越战支持越战不支持越战不支持越战留在美国留在美国且支持越战 留在美国但不支持越战离开美国离开美国但支持越战 离开美国且不支持越战常

25、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四:两可两不可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如果同时肯定或否定,就犯了两可或两不可的错误,可以简称为模棱两可。看下面两个案例。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先说不可逆转,又说可能改变。这是自相矛盾。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任何一个观点要么是全面的,要么不是全面的,两者必居其一,不能一起否定。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五:不当预设在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以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

26、俄狄浦斯的一段台词你(克瑞翁)这人,你来干什么?你的脸皮这样厚?你分明是想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喂,当着众神,你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儒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干?你狡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不会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提防吗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俄狄浦斯问了一连串问题,克瑞翁都无法回答,因为他无论是答“是”还是答“否”,都等于承认了篡夺王位的意图。不当预设在生生活很常见。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六:轻率归纳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不能保证结论真,尤其是在考察的数量比较少、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极容易犯轻率归纳的错误。盘点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等世界

27、级富豪,辍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正规的国民教育对创业者是否真的必要。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这段话,虽然采用了委婉的说法,但其希望人们得出的结论其实是“国民教育对创业者并不真的必要”。支撑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是一部分世界级富豪的辍学经历。然而,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即使这个名单再增加千百倍,也只是全世界创业者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大学教育也只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说话者用少部分大学或预科辍学的例子质疑整个国民教育对所有创业者的必要性,是不妥当的。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七:不当类比“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似或相同,进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似

28、或相同的推理。基本形式是A具有c属性和d属性B具有c属性B也具有d属性若将两类没有可比性,“假相似”的对象进行比对,进而得出结论,这样的做法称为“不当类比”。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太阳是被创造出来照亮地球的。人们总是移动火把去照亮房子,而不是移动房子去被火把照亮。因此,只能是太阳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太阳转。这一则类比的前提是“太阳和地球”的关系与“火把与房子”的关系是相似的。然而,这种相似是说话人强加的,火把确实可用于照亮房子,却不能说太阳是用于照亮地球的。因此,犯了“不当类比”的错误。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八:强加因果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

29、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任务1中鲁四老爷说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就是强加因果的典型案例。这类错误在生活中大量存在送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怎么到你们医院之后就不行了呢?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中举)没撞,你为什么要扶小李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一定是他新婚夫人让他辞去这份工作的。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从这些案例来看,强加因果最常见的情形是,两件事时间上相继,但基本没有内在联系,却被误认为有因果联系。和因果关系有关的谬误还有因果倒置,或把其实是同一原因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果当作因果等。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谬误类型九:循环论

30、证在论证过程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我骂(你)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既然我的话是不错的,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鲁迅论辩的魂灵)这也是鲁迅论辩的魂灵中的一段话,“你是卖国贼”建立在“我是爱国者”的基础上,“我是爱国者”建立在“我骂卖国贼”的基础上,“我骂卖国贼”又建立在“你是卖国贼”的基础上。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常见逻辑谬误常见逻辑谬误在论证过程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上述案例中,A和A之间还插入了好几个环节

31、,一不小心就会让它蒙混过关。论证环节比较多,在其中一个环节偷偷用到结论,这是比较隐蔽的一种循环论证。另一种比较隐蔽的循环论证,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述A。例 如“商 人 都 唯 利 是 图,因 为 如 果 不 唯 利 是 图,就 不 是 商 人了。”“不唯利是图就不是商人”其实就是“商人都唯利是图”的另一种说法。该论证的本质是A,因为A。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

32、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

33、,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一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晴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晴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

34、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晴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千头万绪由何处者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追然知丧天天的身影和眼光,菜一翔而收扰千丝牙续,行文设有社果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递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阅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同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人的眼光之中。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

35、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梨,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1.下

36、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D.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2.B BB项表述“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二者不构成因果关系二者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中只提到“西方叙事作品的特点是定点透视”,没有提及西方语言的这一特点,属无中生

37、有无中生有。文中“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不是说“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2.DA项文章通过对中国

38、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叙事作品采取流动的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没有没有证明其优于西方的定点透视。B项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的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C项通过文中“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一句可知,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的是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产生的效果,而不是存在着差别。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高考试题(高考试题(20222022乙卷乙卷)2.CC项文中没有比较长篇作品与笔记小说,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哪一个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只是在文章结尾进一步指明列举的阅微草堂笔记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ppt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