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第八章 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需求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供给第四节 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一、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一、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舒尔茨(1968)提出了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供求分析、制度均衡和非均衡等概念,并把它们引入制度变迁的分析中。戴维斯和诺思(1971)将制度供求分析应用到对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并对引起制度安排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作了初步的探讨。拉坦(1978)使用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和“制度变迁的供给”概念,并对引起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变化的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2、。林毅夫(1989)说:“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1.菲尼的制度变迁供求分析框架2.对菲尼分析框架的评价 优点优点:首先,规模小一些的分析框架,分析起来容易一些;由于把宪法秩序看作是已知的,分析简化多了。其次,采用这种分析框架还有助于对分析框架作更精确定量的检验。缺点缺点:由于把两大类制度(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看作是外生的,因此该分析框架不能对所有的、尤其是最剧烈的制度变化进行分析。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需求一、制度变迁需求的界定二、制度变迁需求的形成三、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一、制度变迁需求的界定一、
3、制度变迁需求的界定 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益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所以,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就是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要区分个人的制度变迁需求与社会的制度变迁需求。个人的需求实际上包含三层内容:需求指向、需求落点和需求数量。由于制度的单件性,个人对制度变迁的需求是以性质为特征的。个人对制度变迁的需求不是需要多少同质的制度,而是需要哪方面的制度,以及在哪个方面需要哪一种制度。一、制度变迁需求的界定一、制度变迁需求的界定 社会对于制度变迁的需求不可能从个人的制度变迁需求简单加总求得。由个人的制度排序综合成社会的制度排序的过程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如果非合作制度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是唯
4、一的,那么所有人将需求这个唯一的制度,从个人制度需求综合成社会制度需求的过程将极其简单,就是制度博弈的过程本身;如果均衡解是多重的,每个人将对这多重解(多项可能实行的制度)进行排序,从个人的制度排序(需求)综合成社会制度排序(需求)的过程将可能非常复杂,成为一个典型的公共选择过程。二、制度变迁需求的形成 菲尼认为:“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诺思认为,在现有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潜在利益来源于以下四方面:规模经济、外部性、克服对风险的厌恶和不完善市场的发展。1.规模经济与潜
5、在利润 规模经济反映的事实是,最有效(单位成本最低)的产出可能需要企业的规模很大。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规模大的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单位成本低,因而利润更高。要形成规模大的企业以获取内含于规模经济中的利润,需要较大的资本量,而企业可得资本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组织(制度)形式。具有无限寿命和有限责任的公司的创新提高了对获取资本的限制,因而允许创新者获取内含于规模经济中的利润。2.外部性与潜在利润 科斯认为,经济生活中的许多外部性都根源于产权界定不清,因此产权的界定及产权制度的完善可以大大地减少外部性。科斯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使负外部性内在化,而诺思则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使正外部性内在化。外部性
6、的存在是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在某种程度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质上是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制度的再组织旨在使外部性内在化,因而它可能增加社会的总收益。3.克服对风险的厌恶与潜在利润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厌恶风险的。人们倾向于有更为确定结果的活动,而避开那些报酬变化很大的活动。由于利润的预期值在那些没有人从事的高变异活动中要高于低变异活动,如果有些能够克服厌恶风险的机制被创新,总利润就可能增加,或使得风险的结果相应于所获取的收益表现得更为确定。专门市场的发展(如期货交易市场等)、保险公司的建立等都是克服对风险的厌恶的制度创新。4.不完善市场与潜在利润 由于正交易费用的存在,相关的经济信息流的组织与增
7、进可能是安排创新的主要领域。正统经济学家假定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的,这就排除了由市场运作失败所引起的任何可能的潜在利润。在现实世界中,如果信息成本十分大,而且它们是属于成本递减的,则人们从使不确定性降低的信息流的递增中可能会获取巨额利润。最为经济的安排性创新可能是一种专门化的企业,因为它不仅供给了信息,而且也实现了潜在的规模经济。三、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一)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是诱致历史上多次产权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是因为当某种要素或产品因为某种原因变得稀缺因而相对价格(或价值)上升时,其所有者可以从
8、对这种要素或产品的所有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当所有者从对产品或要素的专有权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保护这种专有权而支付的成本时,产权制度的建立就会成为迫切的需要。(二)技术进步 从生产方面看,新的制度安排往往需要利用新的潜在外部性。这在存在某种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容易得到保证。从交易方面看,技术进步可能影响交易费用并使原先不起作用的某些制度安排起作用。从分配方面看,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改变要素所有者或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收入流的分割。(三)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的变化能够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利益和费用:搜集信息或排除非参与者的成本并不随交易的量而同比例增长,这两类活动都体现了成本递减特性。市场规模一扩大,固定成本即可
9、以通过很多的交易、而不是相对很少的几笔交易收回。这样,固定成本就成为制度安排创新的一个较小的障碍了。(四)其它制度安排的变迁 由于某个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因此,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对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五)偏好的变化(五)偏好的变化 偏好是群体的偏好,即某一集团的共同爱好、价值观念等。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都决定性地影响着集团的偏好。偏好的改变也基于文化的变迁。偏好与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偏好变化对制度变迁需求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种情况。前者指偏好变化直接导致制度变迁需求;后者指偏好变化并不直接指向某一制度安排,而是在一定时期里
10、影响制度环境和制度选择的集合空间并最终导致制度安排变化。偏好影响制度变迁需求本质上是由于它改变了人们的效用函数,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成本效用比较链条。由此导致人们利益判断的变化。这意味着原来符合人们利益判断的制度变得不再与这种利益判断相符,制度变迁成为人们改变了的利益判断的客观要求。(六)偶然事件 在某种情况下,偶然事件对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某种情况下,偶然事件对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供给 一、制度变迁供给的界定二、制度变迁供给的主体及其关系三、制度变迁供给的收益与成本四、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一、制度变迁供给的界定 制度变迁供给是一种新制度的“生产者”在制度变迁
11、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情况下设计和推动制度变迁的活动,它是制度变迁的生产者供给愿望和能力的统一。由于制度变迁的供给具有单件性,供给者要解决的就不是供给多少数量的制度的问题,而是供给什么性质和质量的制度的问题。制度变迁供给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当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或等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制度变迁主体才会供给或者说推动某一项制度变迁。二、制度变迁供给的主体及关系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只要是推动制度变迁或者对制度变迁施加了影响的单位,都是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可以是一个阶级,一个企业或别的组织,也可以是一个自愿组成的或紧密或松散的团体,也可以是个人。当然,在这三种制度变迁供
12、给主体中,政府(国家)是最重要的。二、制度变迁供给的主体及关系 根据供给主体的自觉程度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不自觉的制度变迁供给主体,另一种是自觉的制度变迁供给主体。当存在众多供给主体时,他们在制度变迁供给中的相互关系值得研究。对于互不隶属的平行的制度变迁供给主体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和模仿。对于有着隶属关系的两个制度变迁供给主体来说,以政府为例,在许多国家都存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制度变迁供给可能赞同也可能抵制,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制度变迁供给在短期中可能观望,在长期中可能认可并推广,从而使之成为全国性的制度,也可能限制和封杀。三、制度变迁供给的收益与成本 制度变
13、迁供给的成本与收益,要比一般经济活动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复杂得多。制度变迁的供给成本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的费用;清除旧制度的费用;消除变迁阻力的费用;制度变迁造成的损失;随机成本。对于不同主体推动的制度变迁,其成本与收益是有所不同的。由于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差异,他们对某一制度变迁供给的收益和成本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而,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可能是不同的。四、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一)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规定来界定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形式。如果由宪法界定的权力结构使政府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非
14、政府主体的权限很小,那么,当政府垄断行政权力、立法权和资源配置权后,一方面因政府可借助宪法赋予的权限达到经济和政治目标,为维护既得利益,政府主动进行制度创新的愿望可能会不强,除非遇到外部因素的冲击;另一方面因非政府主体的权限极小,它在利益诱导下的某种制度创新需求,因缺乏实践机会或与政府谈判力量过小,而难以通过权利中心成为现实的制度供给。宪法秩序将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度。(一)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规范性行为准则对制度变迁的供给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规范性行为准则是受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如诺思、拉坦等)反复强调制度安排应与文化
15、准则相和谐,否则就使一些制度安排难以推行或者使制度变迁的成本大大地提高。(二)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二)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 在制度变迁的收益已定的情况下,制度变迁的成本,包括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等,就成为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重要因素。制度设计的成本,主要取决于设计新的制度安排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要素价格。制度变迁的供给还受实施上的预期成本的影响。制度从潜在安排转变为现实安排的关键就是制度安排实施上的预期成本的大小。(三)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三)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 当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的商业、计
16、划、法律和社会服务专业的知识进步时,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社会知识使制度绩效和制度创新得以增进主要是通过成功先例的逐渐积累或作为行政与管理知识与经验的副产品来实现的。在最近的一个世纪,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已为制度创新的效率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三)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三)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 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有助于制度变迁的供给并不是说制度变迁的供给完全依赖于产生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的新知识的正规研究。社会科学的正规化研究目标之一是为了在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配置中实现更高的效率。制度选择集合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显然也能移动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是否与其他经济接触以
17、及政府政策的改变都会改变制度选择集合。(四)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 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如何影响制度变迁供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集权程度。在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对制度变迁的供给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节 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一、制度的均衡二、制度的非均衡及其类型一、制度的均衡 诺思诺思说,制度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任何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如果安排的调整已经获得了各种资源所产生的所有潜在收入的全部增量;或者这样的潜在利润存在,但是改变现存安排的成本超过了这些潜在利润;或者如不对制度环境作某
18、些改变,就没有可能实现收入的重新分配,那么,这一状态就存在。”由于制度的单件性,制度均衡不是数量均衡,不是制度的供给数量等于制度的需求数量,而是一种行为均衡,即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再有变动现存制度的动机和行为,因为他们都不可能从这种变动中获取比不变动时更多的净收益。一、制度的均衡 由于制度均衡时,制度变迁的供给完全适应制度变迁需求,即制度变迁需求者的意愿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有学者也将制度均衡定义为人们对既定制度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从人们的主观评价角度理解制度均衡与诺思对制度均衡从人们的主观评价角度理解制度均衡与诺思对制度均衡的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的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人们在选择一
19、种制度时,在同一具体条件下,往往存在一个制度选择集合,并且它们的净收益可能都大于零,但人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制度。这时就需要进行多个成本收益分析,最后选择净收益最大的那种制度。对于净收益最大的(即最佳的)制度人们自然会对它感到满意和满足。一、制度的均衡 制度比一般商品实现均衡要困难得多。要使一种制度的变迁或供给完全适应所有人的制度变迁需求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制度均衡时还可能存在人们不满意的情况。诺思说:“制度均衡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在行为者的谈判力量及构成经济交换总体的一系列合约谈判给定时,没有一个行为者会发现将资源用于再建立协约是有利可图的。要注明的是,这一状态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对现有规则和
20、合约都满意,只是由于改变合约参加者游戏的相对成本和收益使得这样做不值得,现存的制度制约确定和创立了均衡。”一、制度的均衡 由于制度变迁需求很复杂,常涉及利益矛盾,故还有一种制度均衡概念,即:“制度从利益和力量对比上体现出来的均衡”。任何制度都存在一种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格局,在一项制度安排或一种制度结构下,社会各阶层、群体、各个人之间就有一个利益关系的状况和力量对比的状况。当利益关系比较协调或者利益矛盾处于温和状态,各自的利益所得与其力量相对称,其中某些阶层或个人想改变利益分配格局,但自身力量决定了他无力改变,只好接受既有格局时,就被认为是处于制度均衡状态利益和力量上的均衡。二、制度的非均衡及其类
21、型(一)制度非均衡的含义 制度非均衡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之所以出现不满意或不满足,是由于现行制度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也就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盈利机会,这时就会产生新的潜在的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人们为了捕捉这种新的盈利机会,就会力图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选择和建立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制度。由于外部效果和“搭便车”等原因,潜在的制度变迁需求虽然能够变成现实的制度变迁需求,但潜在的制度变迁供给却不能变成现实的制度变迁供给,因而出现“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制度状态,这就是制度非均衡。(二)制度非均衡的类型 1.制度供给不足 制度供给不足。指
22、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的不能被替代。制度供给不足存在两种情形:制度的短期供给不足和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制度长期供给不足的原因:由个人或自愿团体在潜在利润的诱致下推动的制度变迁常会导致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这会导致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由潜在利润诱致的制度变迁导致的制度供给不足,但政府也会“失灵”。这会导致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政府为什么会失灵?政府为什么会失灵?这必须联系政治制度市场的特点来这必须联系政治制度市场的特点来看。看。制度市场的类型 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其最大特点是制度的供给
23、者数目很大,它可以是很多的个人、自愿团体或者政府。垄断竞争的制度市场。垄断竞争的制度市场。这一制度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制度的供给者较多,但每个制度供给者供给的制度存在差别。寡头垄断的制度市场。寡头垄断的制度市场。主要特点是制度的供给者由少数几个人、自愿团体或政府构成。完全垄断的制度市场。完全垄断的制度市场。指制度的供给者只有一个主体的市场,它或者是一个个人,或者是一个自愿团体或政府。国家产生以来,在一国范围内的正式制度的供给都是由国国家产生以来,在一国范围内的正式制度的供给都是由国家的权力中心政府或者说统治者一个主体提供的,故由国家家的权力中心政府或者说统治者一个主体提供的,故由国家提供制度的制度
24、市场带有明显的完全垄断性。提供制度的制度市场带有明显的完全垄断性。思思 考考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生产力发展或环境变化以后,变得相对低效的制度安排会随着制度安排之间实际或潜在的竞争而被有效的制度所自动替代。你怎样看?正像一般商品市场在出现垄断的情况下会出现产品供给不足和价格偏高的低效率情形一样,带有垄断性的政治制度市场同样会导致制度供给的低效率。诺思指出:由于正式制度主要是由统治者创造的,因此,正式制度的有效性与政治市场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由于政治市场中的统治者像一个歧视性的垄断者一样行事,因而,有效的政治市场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正由于有效的政治市场在现实中比较稀少,所以,诺思放弃了正式规则总是有
25、效的观点。2.制度供给过剩 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故意供给或维持一些过时的、低效的制度。一般商品出现长期供给过剩常与政府的价格控制有关。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与政府的干预、管制也有密切的关系。政府过多的干预、管制会导致寻租与设租活动。这就难以避免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2.制度供给过剩 一些行业或部门的企业的寻租活动会导致过多的政府管制,进而导致过多的低效制度的长期供给。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还与政府官员的设租行为有关。在存在设租活动的情况下,政府官员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增加一些低效的制度或者使一些本来合理的制度变形变质,造成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总 结l 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制度非均衡是一种“常态”。l 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映。正是制度非均衡的出现,或者说,正是不断出现的潜在利润促使人们推进制度的变迁和创新。l 制度非均衡并不等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只可能在非均衡状态下发生,而非均衡却不一定导致、更不等于制度变迁。l 至于从非均衡到制度变迁有多长时间,非均衡发展到什么程度才会发生制度变迁,还取决于许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