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3625736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学习目标】 1、翻译论语在本课选取的每一章; 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 3、联系与之有关的内容,拓展所学范围。 4、背诵论语十二章。 【重点】 1、翻译论语十二章的每一章,并达到字字落实。 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修心养性的规范性原则; 难点】 1、拓展与每一章相关的内容,并挖掘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和“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2、背诵论语十二章。 【课时安排】两课时(每六章为一课时) 【过程】 【学习方法】 1、结合注释或者查找资料翻译每一章,并抓住重点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常识。 2、每一章要有延伸和

2、拓展,不拘泥于课文选取的内容,学会融汇贯通。 第一章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有道:。正:。 【翻译】 【赏析】 第二章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如礼何: 【翻译】 【解读】 第二章【拓展】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季氏: 八佾(y): 忍:。 【翻译】 【解读】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道 【翻译】 【解读】 【拓展】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

3、处仁,焉得知?” 【注释】 里:。 知:。 【翻译】 【解读】这是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 第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喻: 【翻译】 【解读】 第五章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贤:。齐:。 省。 【翻译】 【解读】 第六章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本章为论语:雍也篇 【注释】 文质彬彬(bn): 【翻译】 【解读】 【拓展】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 南面: 【翻译】 【解读】孔子“曲线从政” 第七章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4、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 【典故】泰伯的典故 第八章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 【扩展资料】 1、论语子罕部分名言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评析】 2、【原文】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评析】 3、【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 【翻译】。 【评析】 【扩展资料】 孔子关于利、命、仁的其他论述及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利 1、论语里仁篇:富

5、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解释: 2、左传成公成公二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解释: 二、命 1、论语八佾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解释: 2、论语述而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解释: 三、仁 1、论语八佾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解释: 2、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 第九章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解析】 【拓展资料】 第十章 【原文】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6、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 【扩展资料】 【颜渊】 【克己复礼】 第十一章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一言:。言,。 恕:。 【翻译】 【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二章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读解】 【拓展资料】 【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7、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 【解析】 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章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匡正,端正。 【翻译】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赏析】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

8、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

9、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名家解读】 孔子的学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人格的重视。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的或精神的生活,而禽兽只有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要发展人性,政治家不但要使人民丰衣足食,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都能修身立德。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孔子一个基本的主张。 萧公权孔子政治学说的现代意义 第二章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翻译】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

10、音乐呢?” 【解读】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第二章【拓展】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

11、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八佾(y):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 忍:忍心,狠心。 【翻译】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解读】 “礼”代表着一种修身与治国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它不仅是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具体体现,还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孔子一直主张以礼治国,即利用礼乐规范君臣和官民的行为,让每个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下属,千万不能越礼行事,否则就是对君上的不敬,就是以下

12、犯上的僭越行为。如果任由这种僭越行为泛滥,社会秩序必将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将陷入混乱。 为了正确理解孔子思想,有必要对“八佾舞于庭”作出解释。在西周时期,贵族享用乐舞的等级,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天子礼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不得擅自越级。由于鲁国公侯是出自周王室的贵胄,可享天子礼乐,但因等级不同,同样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此一来,这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作为大夫的季氏,竟然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无视王权和君权的僭越。因此,高度崇尚礼制的孔子才出奇地愤怒,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要求严惩这种行为。 由于礼在政治运作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礼制,

13、对于越礼行为严加惩罚,以保证政局和社会稳定。如果有做臣子的胆敢使用天子礼仪,那就是大逆不道,视同谋反。比如,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是因越礼招祸。周亚夫虽然贤能,并且立有大功,但由于对皇帝不够恭顺,所以汉景帝对他非常不满。汉景帝赏赐给他酒菜,桌上只放了一大块肉,但没给他准备筷子。周亚夫认为皇帝是故意难为自己,就生气地对侍者发火,这种失礼行为坚定了景帝决定除掉他的决心。后来,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买了五百件皇宫御用盔甲盾牌,准备将来给父亲殉葬。有人对周亚夫父子不满,就向皇帝告发周亚夫,说他购买兵器准备反叛。周亚夫本无反叛之心,但这种僭越行为却解释不清,对他心怀不满的汉景帝便借机将他下狱。作为一代名将,周亚夫不

14、堪狱吏凌辱,在狱中绝食而死。再如唐代李辅国,仗着手握重兵,竟然矫诏率军软禁唐玄宗。后因拥戴唐代宗有功,对皇帝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他的僭越行为,令代宗忍无可忍,派人把他刺杀。 在国家政治上,如果没有礼制约束,就会发生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等种种现象,严重阻碍政治秩序正常运行,使政府和社会陷入混乱。而且,上级的越礼行为,很容易被下级模仿,这会使秩序更加混乱,乃至崩溃。 孔子的这种思想,放到现在同样也很实用。作为古代特有的制度,礼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礼制的精神仍有价值。现在,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企业,都有着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职各人的权责,这便是现代的“礼制”。

15、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组织和企业才能有效运作并产生效率,否则必败无疑。比如,作为员工或是中下级管理者,就应当服从上级的安排,不能越级行事,否则整个公司或者单位就要乱套了。而且,这种行为很容易被上级误解,严重影响事业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政还是做公司职员,只有谨守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受到领导的青睐,保证社会或工作的稳定。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道道理,指真理。 【翻译】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解读】 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

16、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在于人类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闻道”很重要。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 【拓展】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注释】 里:可作名词讲,居住之地;也可以作动词讲,居住。均通。今从第二义。 知:同“智”。 【翻译】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解读】这是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 关于个人成长

17、,孔子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在他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他就居住的环境的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正所谓环境改变人,只有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塑造人的一个典型故事。孟子很小时候就没了父亲,母亲也没有改嫁,家境比较贫寒。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母子住在一处墓地旁。后来,母亲看到孟子和邻居的小孩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她觉得这样对孟子的成长不利,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集上,可是孟子又学商人卖东西的样子。孟母知道后,再次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孟子看到学校里的人守秩序、懂礼貌

18、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孟母看到后非常高兴,就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孟子之所以能成大儒,可以说与他生长、学习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 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每位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决定着你今后的人生会怎样,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着你的人生成败。记得曾有人说过,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件幸事可以值得庆贺:一是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二是工作时遇到一位好领导,三是成家时找到一位好伴侣。这些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自然不可小觑。 不过,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是不幸的。在他们的身边,很少有人追求上进,更是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也

19、许他们的资质很不错,但是长期在这种平庸的环境下,身上的那点儿“灵气”早晚都会消磨殆尽,丧失前进的动力,进而变成俗不可耐之人。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和谁在一起。 其实,这里面的道理非常简单,若是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际,那你就得和群鹰为伍,不要落入鸡窝安享太平;若是你想驰骋于森林之中,就要与群狼共舞,而不能流连于那可人的羊。若是你想变得更加聪明一些,就得多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应多接触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尊崇,这也许就是环境对人们做出的潜移默化的改造。 俗话说,读好书、交高人,乃是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是红是黑,只要看看他身边的人就知道结果

20、了。身边德行高的朋友越多,就代表着你的德行越高,对于今后你在事业上的帮助也就越大。若是能够借人之智,成就自己,那才算是大智慧。 第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注释】喻:通晓,明白。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解读】 本章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孟子说,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行善的,是舜一类人;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求利的,是跖一类人。要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就在利和善之间。 第五章 【原文

2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贤:贤人,有贤德的人。齐:看齐。 省反省,检查。 【翻译】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解读】省心向善去恶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你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

22、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自省是办不到的。自省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独和曾子的三省吾身,这两个方法都注重内在的感悟。而孔子这里提出的方法则是由外而内,避免了独坐枯思可能带来疲倦和迷茫,从而使自省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 据史载,苏轼在年少的时候,他的母亲程氏教他读后汉书。当读到范滂传的时候,苏轼为范滂母子大义凛然的精神感动,就问自己的母亲说:“如果有一天,我做官成了范滂,那母亲将如何呢?”程氏回答说:“你要是能像范滂一样为国尽忠,我难道不能像范滂的母亲那样吗?”范滂是东汉名士,因清廉正直而得罪权贵。第二次党锢之祸时,十常侍诬陷范滂,下令将他

23、逮捕。许多人劝范滂逃走,不少地方官甚至有意纵放。但是,范滂的母亲却劝他学习李膺,慷慨赴义。苏轼母子这番对话,就是典型的见贤思齐。也正因为有这样向善自省的修为,苏轼后来才成为一代贤士。 见贤思齐,是寻找一个进德修身的人生榜样;而见不贤内自省,则是找一个反面典型。以正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教材作镜鉴,不失为自我修养的捷径。其实,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有缺点或者过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满身错误而不知。面对我们自己的种种不足或过失,如果能够正视它、改正它,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正如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的那样:“追悔可耻的行为就是对生命的拯救。”什么叫追悔,说白了就是正视自

24、己的错误、进行自我反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非但不能自省,还自欺欺人,觉得都是别人的过错,自己只是受到了牵连而已。对于这种人而言,他们很难会正视自己的错误,更不希望有人将他的缺点给揭露出来。对于别人的批评,大多会采取文过饰非,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就像已经发现了堤坝上的裂缝,却不进行修补,只是在上面涂上一点水泥将缝隙掩盖住。从表面上看,堤坝仍是完美无缺的,但在洪水猛烈地冲击下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第六章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本章为论语:雍也篇 【注释】 文质彬彬(bn):文质配合适当。 【翻译】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

25、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解读】 这是孔子的传世名言。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实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后天习得的文饰,虽然华丽可观,但易流于虚浮。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成为中国人“君子”形象最为鲜明的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 南面:古时尊者的位置是坐北朝南,天子、诸侯时皆面南而坐。此以“南面代指卿大夫之位。 【翻译】孔子说:“冉雍这

26、个人啊,可以让他去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 【解读】孔子“曲线从政” 在本章中,孔子给予自己的弟子冉雍以极高的评价,说他有堪为诸侯的治国之才,那么,冉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上关于他的事迹记载不多,只知道他做过鲁国权臣季氏私邑的长官。治政期间,他“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是,这个官职他仅仅做了三个月。因为季氏聘他仅仅看中他的名声,用作政治花瓶,而不是真心用他做管理,所以对他的建议和主张并不采纳。看清形势以后,冉雍便辞去职务,继续跟随老师修身进学。在孔子去世后,唯恐圣道失传,他与闵子骞等共同编撰论语。他自己还单独著有敬简篇六章,可惜在秦朝焚书时散佚了。 孔门弟子之

27、中,冉雍以德行著称,为孔门十哲之一。除了这些评价,据说孔子在临终之时还曾对弟子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后来,战国大儒荀子对他很推崇,把他与孔子相提并论,说他:“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可见,冉雍确实是孔门德行卓著的高徒。 撇开冉雍不谈,通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孔子总是大力赞美自己的弟子,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向当政者推荐他们,这与孔子一向低调谦和的风格不太相符。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其目的何在?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孔子的这个做法背后大有文章。我们都知道,孔子一生修德求学,最终的目的是一展才华,在各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

28、张,使天下太平。但是,周游列国十多年,孔子处处碰壁,不仅政治主张备受冷遇,有时甚至有性命之忧。孔子彻底明白,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有生之年已是无法实现了,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弟子,由他们发扬自己的学说,推行自己的主张。此乃孔子曲线从政的道路,是孔子的无奈,也是他超越性的长远智慧。 孔子的做法启迪我们,做事不要一条胡同跑到底,此路不通,就改走他途。要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坚持不懈虽然很重要,但是当你选择的方向是错误的时候,就应果断地放弃这条“死胡同”,选择一条更加适合自己、更有前途的路走。而且,当你在那条“死胡同”上摔得遍体鳞伤、跌得头破血流,却依然看不到希望的时

29、候,没必要固执地坚持下去。此路不通就换条路,说不定你想要的就在新的征程上等着你呢!就像孔子,从政之路堵死以后,他毅然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通过栽培弟子,将自己的主张发扬光大。 【名家解读】 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文”;一是躬行实践。在前一方面,他大概可以和其他的人相比,但在后一方面,他也还没有完全成功。关于“君子”必须兼具此两方面,以下这一段话表示得最明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此处的“文”字涵义较广,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在当时即所谓“礼乐”,但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诗书六艺之文。“质”则指人的朴实本性。如果人但依其朴实的本性

30、而行,虽然也很好,但不通过文化教养终不免会流于“粗野”(道家的“返璞归真”,魏晋人的“率性而行”即是此一路)。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的文化雕琢掩盖了他的朴实本性,那又会流于浮华(其极端则归于虚伪的礼法)。前者的流弊是有内容而无适当的表现形式;后者的毛病则是徒具外表而无内涵。所以孔子才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 第七章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

31、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典故】 殷朝时代,陕西邠2113州有一小国,因5261受异族狄人侵犯,国君古公亶4102父迁居陕西1653凤翔岐山之下,改国号为周。后来周武王伐纣而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太王。 古公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继承人,但古公认为季历的儿子名昌,有圣人的瑞相,预料他将能兴周,有意传位给季历,以便再传给昌,但未明显表示。 泰伯了解古公的意思,在古公生病时,便托辞到南方采药。他的二弟仲雍也有此意。于是他和仲雍一同拜别父亲,到了江南的吴地,从当地习俗,断发文身。伯仲二兄既出,季历不能出,必须在家事父。古公临终,遗嘱季历,报丧给泰伯和仲雍。古

32、公薨,季历遵嘱接回伯仲。丧事毕,泰伯和仲雍计议让位给季历,季历不受。泰伯乃言自己已经断发文身,不能再治理国家,又偕仲雍出国至吴。季历遂立为君,后来传位给昌,为殷朝的西伯。昌的儿子名发,伐纣成功,为周武王,尊昌为文王。 以上是泰伯三让天下的大致情形,让是让国,孔子是周朝人,所以用天下二字。 “以天下让”一句,古注争议很多,郑康成注,太王死后,泰伯接到告丧的讣闻,并未奔丧回来。刘宝楠认为郑注比较合理。但韩诗外传,论衡,吴越春秋等书,都说泰伯和仲雍奔丧回国,在丧事完了,又到吴地。究竟事实如何,已难考证。若以情理推论,古公既有遗嘱,季历不能不遵嘱接回伯仲。伯仲到南方,并非不告而别,只说为采药而去,迨闻

33、父丧,没有理由不回来。至于回来以后,是否能如原意让得了位,因已文身,不能治国,且有古公默契在前,自无问题。 孔子称赞泰伯的道德,高到了极处。他曾经以天下三度让给季历,人民不知道如何称颂他的至德。泰伯与仲雍托辞要到南方时,古公,季历,心里都明白,他们父子兄弟均以国事为重,彼此在心照不宣中完成让国大事。我们读这一章书,当学太王的眼力、泰伯、仲雍让国的道德。最难得的是泰伯,让得那样和平,而且处置得合情合理,所以孔子称许他至德。 第八章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孔子说:“譬如2113用土堆5261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4

34、102所有的努力都废1653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扩展资料】 1、论语子罕部分名言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2、【原文】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

35、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评析】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3、【原文】“子罕言利与命

36、与仁”,罕,少也。 【翻译】与:赞同、肯定。意为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出自论语子罕。 【评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该句集中反映了孔子对利、命以及仁的看法,利即利益,命即天命,仁即仁义,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 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还讲“仁”,这是其思想的核心。 【扩展资料】 孔子关于利、命、仁的其他论述及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利 1、论语里仁篇

3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解释: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 2、左传成公成公二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解释:礼用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使老百姓太平,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二、命 1、论语八佾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解释: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2、论语述而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解释:孔子病情严重

38、,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三、仁 1、论语八佾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解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2、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四、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核心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它对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援以夯实、筑高舆论阵地,对于社会树立

39、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有重大意义。儒家思想中仁、利等思想有许多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国进一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九章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解析】出自孔子的论语子罕。赏析: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这里孔子说的知

40、者不惑的知,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真正有智慧是对于事物的内在根本或规律了然于心,所以什么事情对于他当然没有了疑惑。仁者,是做到了仁,已经仁在心中的人,当他心怀天下,爱人济众,他再也不会因他个人的境遇而忧愁,不会因受环境动摇。 【拓展资料】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

41、在这是教自己的学生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十章 【原文】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颜渊向孔子请怎么做到任,孔子说:“能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

42、到这些话。” 【扩展资料】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来源于论语的第十二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孔子关于仁的主要解释,孔子用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篇文章里关于任的论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克己,第二方面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既定的规矩。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颜渊】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可惜英年早逝(营养不良)。颜渊的死对孔子打击非常大,孔子曾恸哭颜渊,旁边的学生都觉得孔子哭得过分伤心,因为孔子的儿子死时,孔子都未曾像这样痛哭过。孔子反驳,有吗。我不为这样的学生恸哭,又要为谁这样恸哭呢。(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足见颜渊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因为孔子认为颜渊才是了解孔子思想的人,能为孔子传道,而颜渊却先孔子一步离开人世,等于是断了孔子的“后路”,实属“不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