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专题)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热点训练:卫生疾病问题试题大题(26道非选择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随风2020 文档编号:37184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8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疫情专题)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热点训练:卫生疾病问题试题大题(26道非选择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新冠疫情专题)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热点训练:卫生疾病问题试题大题(26道非选择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新冠疫情专题)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热点训练:卫生疾病问题试题大题(26道非选择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卫生疾病问题试题1(2017广东湛江一模40)(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本指疾病从人体的一个部位转移至另一部位。“染”本指人际交往的影响,与疾病无关。魏晋时期,“传”或“染”开始具有疫病传播的意义。人们相信,生病是因为“自作不仁”,所以病人死后,疾病还会转移至家人甚至后代。宋代学会使用药物、咒语处理死者的用品,以防传染。朱熹认为,个人的心术正与不正决定得病与否,而照顾患病的亲人不会得病。明清时期,传染成为说明疫情传播的主要用语。医生认为兵灾之后,大量死尸产生的疫气导致人们生病。民间助葬组织大量出现,地方士绅和政府出资安葬弃尸以减少疫气。 梁其姿“传染”概念的历史

2、演变 材料二 古罗马灭亡后,欧洲文明大都不关注公共卫生问题。19 世纪末期,传染病在世界肆虐了12 年之久,霍乱连续18 年侵袭美国。欧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控制疾病传播。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地方区域实验室、公共教育项目以及大学和其它机构的研究,法律强制公民接种疫苗。白喉、痢疾、猩红热和伤寒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日益降低,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减少传染病的发生。1977 年随着索马里治愈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人类消除了第一种恶性传染病。 (美)丽贝卡弗格森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人对“传染”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1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

3、传染病肆虐的原因及人类战胜天花的条件。(10分)2(2017全国卷高考模拟二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物而设官立制。后来,伴随着政治和秩序对于关照民生的需求,医疗制度形成并能够日益发展。汉代出现太常太医令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北齐发展为太常寺太医署和门下省尚药局两种机构,并初置为太子服务的门下坊药藏局。隋炀帝时将药藏局归殿内省。实现了药藏局职能与隶属关系的统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

4、置,唐代还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此外,根据各个时期需要,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如玄宗时期的(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等。 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 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

5、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

6、生的影响。(13分)3(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暑假作业检测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

7、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

8、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16分)4(2016广东佛山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

9、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问题。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的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天人关系等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养生保健等学说。东汉名医张仲景医学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临床经验与哲学理论的联系上,创造了辩证论治的医学原则,他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从整体出发,对人体进行生理病理动态变化的宏观研究。 材料二 古希腊医学著作希波克拉底全集强调具体的解剖结构,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描述,是以具体的客观解剖形态为依据的。古罗马名医盖伦倡导实证医学,重视实验,他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强调疾病局部定位。 材料三

10、 19世纪后期,西方医学发展很快,在诊断方法上有听诊、叩诊,治疗方法上麻醉术的发明以及外科手术技术进步。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扩,来华传教的基督教医师越来越多。中国也现了些新的医学著作如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也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李鸿章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于医学岂曰小补。则君嚆矢(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之功,其寿世寿人,讵可量欤?”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医学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状况,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1、。(12分)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医学?(3分)5(2016湖北武汉高三五月模拟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战国到汉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举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在医药典籍中都有了明确具体的论述。隋唐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唐代“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代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辩证体系。 摘编

12、自常存库中国医学史、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 材料二 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

13、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9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的现象。(10分)6(2016湖北武汉武昌高三五月调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少在汉代,中国就出现了有关医院的概念。公元510年,第一个由政府管辖的“医院”由南朝君主建立。省一级半官方半私人的“医院”在隋代已出现。明代以后,随着中医“

14、世俗化趋势的全面渗透,中医全面流入民间,成为每个人都可研习的一门技术。在古代中国,医院一直是宫廷的产物,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民间的医生主要由儒医和方郎中充任,走乡串户,悬壶行医。“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护理皆在家中完成。在医患关系上,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地择医而求治,医生只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这种方式无论规模抑或质量都相当有限。 据廖育群岐黄医道等 材料二 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

15、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

16、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3分)7(2016广东汕头高二期末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重视医学,政府设有各类医疗机构。宋初设翰林医官院,掌供皇帝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又设太医局,掌疗官吏军民疾病;以“恤贫疗疾”为宗旨的社会救济设施也随之建立,如宋初所设东、西福田院,用以

17、“养京师老疾穷丐者”。同时政府建立了将翰林医官院中医官剩员派往地方行政单位服务的“驻泊医官制度”。政府还经常性地施药济民,尤其在疾疫流行时,更是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诊治灾民。如“淳化三年,汴京疾疫流行,命太医局选良医十人,给钱五十万为市药之资,给以病者汤药、诊视之。”此外,政府重视医官考核和医学人才培养,如“乾德元年,命太常寺考翰林医官技艺,黜其不精者。”为总结前代医学经验,政府也多次下令征集医书、方论,对之进行校订、编辑和刻印出版。与此同时,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大都市,医药普及程度已相当高,闹市摆摊卖药、走街串巷行医者、医官药铺数量众多。总之两宋时期,经过政府和民间各阶层的努力,医疗水平进一步提

18、高,医药知识得到普遍推广。 摘编自朱瑞熙等著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18世纪初,英国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大都由教会或救济院完成,虽然有医生得到政府的公共基金照顾贫民,但法定的医疗政策仍未提出。医疗保健主要还是自由市场和民办组织的事情,但无论教会还是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对穷人来说都是相对有限的。这一时期,人们可能把多数医疗描述为“等级社会的市场”。内科医生得到贵族信任,外科医生是有权有势者的随从,也可能为当地贫穷病人或者伤员提供服务的修补工,药剂师出售药物也附带看病。18世纪后期,医疗制度渐趋完善。政府将改善医疗状况作为完善城市工业经济条件的一项方案。信息传播的改善也使报纸上刊登许多医

19、学专利广告。同时医学也被自然哲学和科学原则为基础的社会有序化所感染,医学开始像牛顿的物理学一样具有确定性。在此基础上私立的医科学校与医科教学制度也被逐步建立。 摘编自罗伊波特剑桥医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医疗状况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英国医疗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原因。(11分)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医疗状况改善对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4分)8(2017山西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

20、,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公元162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皇甫规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公元491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 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 材料二 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在近代之前能请的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中世纪,医疗

21、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摘縞自赵秀荣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原因。(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4分)9(2017广东深圳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世纪后期,伴随西洋传教士

22、来华,西方医学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较早介绍到中国的解刨学、生理学著作有泰西人身说概等。关于人体构造,说概中阐述说,造物主对各器官的内部构造巧为安排,以达成人类“致知”的目的。如人身各部分皆成长,独耳骨则否,是因为“生人从幼至老,惟学是务,恒若闻见不广,故以听闻为基,以至无穷无尽”。上主造人,赋予灵魂与身体,亦同时斌予人一个目标:“天主生人,付之灵性聪明,以格物穷理”。在他们的世界里,不论是人体,或造疗病的草木,都只是符号,象征着人与天主的关系,引领着人迈向信仰之途。 据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

23、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秦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据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医东传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12分) (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中的“卫生”观念在传播模式上有何不同?简要评价晚清与“卫生”观念流行的社会

24、影响。(13分)10(2019内蒙古包头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被认为是西

25、方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痘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接种术,后由船医皮尔逊传入中国,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随着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传入中国,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提出“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从此,清政府派出留学生专门学习西医,并大量翻译西方医学书籍。1892年,清末名医唐容川旗帜鲜明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口号,很快得到中医药界的认同与支持。1949年建国后国家强调中西医并重,倡导中西医结合。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12分) (2)根据

26、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历史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5分)11(2019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5月月考4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后人在讲到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这段历史时,往往都注重讲政治大势,军事攻防,历史学家们很少有人关注到这场发生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城的惨烈大疫。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有一个统计数字,这场大疫夺走20万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当时的人口,估计在80万到100万,也就是说,每四到五个北

27、京人中,就死掉一人。明末大鼠疫流行与当时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紧密相连。明朝末期是气象学上所谓的“小冰河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遭到了持续干旱和低温的侵袭。史载,万历十年、十五年、四十五年,都曾发生瘟疫,也都是大旱之年。崇祯十四年之后,是连续四年的大旱,瘟疫也一直延续到明朝的灭亡之后。旱灾发生后,灾民们会四散逃荒,使得瘟疫也随之四处扩散,而像北京这样的都城,一旦感染瘟疫,又会随着它向外辐射的条条官道,把病菌传到帝国的四面八方。这还是在不打仗的情况下。一旦旱灾、瘟疫和战争同时出现的时候这正是明朝末年的情形这个社会就开始崩溃了。 摘编自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

28、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没有接触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贾雷德戴蒙德(美)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的命运 材料三 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北方哈尔滨建立起庞大的细菌武器研制基地,由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在平房“死亡工厂”使用大量中国人、苏联人、蒙古人、朝鲜人等做极期残酷的人体试验,研制出鼠疫、霍乱、伤寒、炭疽、赤痢等多种细菌武器据统计,中国南方浙江、江西、湖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因日军细菌战攻击而死亡的人口

29、约30万。若这“30万人”的死亡数字获国内外学界公认,那便又是一个“南京大屠杀”。 陈致远侵华日军在中同南方实施的细菌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大鼠疫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一下新航路开辟后旧大陆病菌在美洲传播与日本侵华期间开展细菌战导致的病菌传播有何异同?(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病菌传播的认识。(5分)12(2017四川成都三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初期,中央政府对疫病制度性的救疗基本缺失,朝廷有时会临时性采取一些救疫措施,但并不常见且限于京城。而具有儒家道德信念的地方官在乡贤及民间慈善机构的

30、促动和协助下,一般不会坐视不顾,他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设药局延(聘请)医诊治;制送丸药;建醮(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祈祷;刊刻医书等。19世纪后期,官府常设的药局明显增加,地方官府也开始较多开展日常性疫病救疗的活动。到清末实行新政时,清廷于民政部下设立“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的卫生司。 据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疫病肆虐。中共中央组织人民群众先后发动以清洁大 扫除、反对美国细菌战和“除四害”为中心的三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此外,教育和 文艺界人士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也积极进行防疫宣传,各地民众逐渐从应对疫病的封建迷信中走了出来,科学防疫与治

31、疗被广泛认同。经过10余年的努力,曾经在旧社会给人民带 来深重灾难的鼠疫、天花、黑热病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陆续被消灭或基本消灭,人口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I960年,毛泽东就新中国卫生防疫工作成就指出,把卫生工 作看作一项孤立的工作是不对的,卫生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利于改造我国人民的体质,使身体康强,环境清洁,与生产大跃进、文化和技术大革命相互结合起来,具有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意义。 据李洪河新中国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1949195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疫病防治的主要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前十年的疫病防治工作。(17分)13(

32、2017广西玉林、贵港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公元162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公元491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设在庙宇,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官办的惠民药局。 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英国历史上并没有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中世纪教会建立

33、的“医院”主要负责收留和照顾病人,并不具备专业的治病救人功能。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随着医院的兴起,出现了各类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弥补了以往医疗机构的不足,有了新的特点。首先,新建立的医院针对不同病人群体,有了专业分工;其次,针对不同的疾病,医院内部的治疗开始逐渐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医院出现全职的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并配有常驻的助理人员负责准备药材、管理外科手术器材、查看病人病情;再次,医院的兴起和发展壮大,使得新的医学教育体系临床教学体系得以发展并且完善,培养了一大批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为医疗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摘编傅益东浅谈18世纪

34、英国医院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医院的特征,并分析其创办的原因。(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医院和中国古代医院的主要不同之处。(9分)14(2015湖南永州三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1300年前后一直到15世纪中后叶,欧洲地力衰竭,气候变冷,暴雨频频,妨碍了农业生产,饥馑随之蔓延开来。这些被称作“上帝的惩罚之举”的顶点,就是黑死病以灾难性的规模传播。1347年,由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经地中海各港口传到西西里岛。1348年,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1349年传到奥地利、

35、匈牙利、瑞士、德意志各诸侯国和低地国家。1350年传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北欧。此后,又于13611363年、13691371年、13741375年、13801390年多次复发。 在整个14世纪里,黑死病在欧洲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一般说来,城镇中的死亡率要高于农村。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 摘编自萧贺雄鼠疫差点毁了欧洲 材料二 1910年春夏之交,俄国西伯利亚发生了鼠疫疫情,但西伯利亚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再加上俄国方面控

36、制严密,疫情没有扩大。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俄国把大量疑似染病的中国劳工驱逐回国。劳工们带着病毒,沿铁道一路向南。疫情沿铁路一路南下,一时“疫气蔓延,人心危惧”,有如江河决堤,不可遏止。龙江、长春、呼兰,甚至河北、山东每天疫死者成倍增长。 清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全力以赴,任命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伍连德出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统一协调东北防疫。伍连德来到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傅家甸,冒险解剖病死者尸体,在显微镜下看到鼠疫杆菌。在确定病原和传播途径后,伍连德采取的防疫措施就是被后世效仿的隔离法。为了消灭感染源,伍连德还力主焚烧鼠疫病死者尸体,此举有违入土为安的传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清政府为了大局,下

37、特旨予以批准。与此同时,各报开辟专栏或连续刊载预防鼠疫的相关知识,号召改良传统不良生活习惯,甚至从国家民族存亡的整体高度来看待卫生问题。社会团体积极配合清政府的防疫措施,也相应地成立了各种民间防疫机构。隔离开始后,各地严格坚持下去,结果在百日之内,鼠疫绝迹。 摘编自19101911年东北大鼠疫、1910年扑灭东北鼠疫纪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4世纪“黑死病”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危机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次疫情最终结果差异巨大的原因。(12分) (3)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恐慌、2014年的

38、埃博拉病毒肆虐都曾让世界陷入了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4分)15(2015山东潍坊三模39)(22分)近代各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

39、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这也为英国向福利国家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材料二 从1870年代初开始,美国不断涌现的食品加工厂肮脏不堪,食品和药品的掺假现象越来越普遍。经历千难万险通过的州食品法由于没有联邦统一的管理而形同虚设,改革者意识到必须让联邦政府来制止掺假产品从一个州运往另一个州。自1879年到1905年的14世纪之间,有190项与食品药品立法相关的议案提交给美国国会但均未获得通过。1906年6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最终签暑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兰教材美国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之由来 材料三 19世纪末,上海租界已经在硬件设施、组织

40、机构、法规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上海华界在20世纪初发起地方自治运动,在市政建设、卫生管理、法规建设诸方面,将租界的一套移植过去,并在食品检疫、预防流行病等方面与租界合作。这时的上海城市公共卫生水平,在总体上走在全国前面。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和影响。(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食品和药品立法的必要性,并从体制上分析其立法过程曲折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特点。(6分)16(2017安徽合肥一模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41、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组历着人口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区城的高速聚集,城市环境承载能力迅速下降,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城镇居民仍然延续着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将垃圾直接倾倒在街道的习惯,垃圾收集和处理被看做居民的个人事务。由于当时环境治理尚未起步,工业废物排放给城市卫生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 19世纪后半期,公共卫生改革开始在美国各地城市中涌现。1870年,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创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自80年代开始,许多城市先后建立街道清洁部,专门负责街道保洁工作。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

42、量参与垃极处理工作,私人企业、民间团体积极参加。19世纪后半期疫病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传统检疫中采取的“隔离”手段得到继承和强化,联邦政府直接干预“检疾”工作,国会陆续颁布国家防疫法 、检疾法案等法律法规。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玻 材料二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陷天津,设立“天津城临时政府”,史称“都统衙门”,下设卫生局,整顿天津卫生,进行街通清理、设置粪场、垃极处理、种痘,预防霍乱等。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根据与都统衙门的约定,许多章程、机构继续保留,卫生局得以保留,而且卫生局的职员也被延聘。卫生局以“保卫民生为宗旨”,按照西方卫生行政管理方式,颁布了天津卫生总局现

43、行章程,“清洁道路、养育穷黎、施治病症、防检疫病”,并颁行相关卫生实施细则,其中包括卫生办法、育黎堂办法、时症医院办法、扫除科章程等,这是清代出现的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卫生机构。 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宪(1905193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兴起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内容。(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天津城市公共卫生发展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现代公共卫生建设的启示。( 8分)17(2019吉林吉林一模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共卫生是指与公众有关的卫生问题。主要是指通

44、过社会共同努力 、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公共食品卫生、公共饮水卫生、灌输个人卫生知识、促进医事发展以及对传染病的防治。公共卫生问题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反映时代的发展水平。 材料一 按照布罗代尔的研究 , 在前近代时期,欧洲城市,公共卫生情况大同小异,人们一般通过排放污水管道处理污水(主要是雨水),通过清洁工处理固体垃圾。直到18世纪,巴黎、伦敦的河畔依然成为人们自由大小便的场所;城内街道无清扫街道章程,是以各街道泥淖拉杂, 堆积甚多;饮水也成问题因为居民什么东西都往河里扔。糟糕的卫生状况导致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极易流行。 19世纪前后,欧洲城市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 、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

45、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9 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才逐渐酝酿、开展。这方面,传教士倡其先声,他们从母国和故乡的经验出发,呼吁中国改善卫生环境。中国出使人员有感于中国与欧美城市公共卫生的巨大差距 ,开始发出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记载了西方自来水生产过程, 称之为“激水机”。中国早期改良派思想家,也对改善公共卫生问题发表许多真知灼见。郑观应对西方城市垃圾处理称道不已。 近

46、代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25 个租界,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也领先全国。以上海为例,租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而上海华界将租界的一套移植过去,并在食品检疫、预防流行病等方面与租界合作。 以上材料根据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整理、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相比于前近代时期,19世纪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条件有哪些?(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分析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意义。(15分)18(2018湖北黄冈高三9月质量检测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47、问题。(15分)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经历着人口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区域的高速聚集,城市环境承载能力迅速下降,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城镇居民仍然延续着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将垃圾直接倾倒在街道的习惯,垃极收集和处理被看作居民的个人事务。由于当时环境治理尚未起步,工业废物排放给城市卫生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产重成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 19世纪后半期,公共卫生改革开始在美国各地城市中涌现。1870年,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创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自80年代开始许多城市先后建立街道清洁部,专门负责街道保洁工作。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

48、会多元力量参与垃极处理工作,私人企业、民间团体积极参加。19世纪后半期疾病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传统检疫中采取的“隔离”手段得到继承和强化,联邦政府直接干预“检疾”工作,国会陆续颁布国家防疾法、检疾法案等法律法规。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涵义出现了新变化,卫生即“强国”。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欧洲国家关于“卫生强种”的说法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 (l9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热门考点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冠疫情专题)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热点训练:卫生疾病问题试题大题(26道非选择题)(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随风202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