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概要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章疾病概论第一章疾病概论第一节 概论 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与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与社会习惯方面的完整状态。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也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过程。二、疾病的发生缘故 生物性因素:各种致病性微生物与寄生虫 理化因素:机械力、辐射、化学毒物、药物等。遗传性因素: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突变。先天性因素:损害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营养性因素: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各种营养素及某些微量元素。二、疾病的发生缘故 免疫因素: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休克、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
2、节炎、免疫缺陷病-艾滋病等。精神因素:神经衰弱、抑郁症等。社会因素:社会不公、工作压力等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病等。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损伤与抗损伤始终贯穿与疾病的发展过程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与全身的关系。败血症、脓毒血症、菌血症、毒血症有何区不?败血症、脓毒血症都属于全身性感染。败血症是指致病菌进人血液循环,并迅逮旅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是一种严重情况。脓毒血症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间歇迸人血循环,并在身体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病灶。菌血症、毒血症不是全身性感染。菌血症是少兰致病菌间歇地侵人血循环内,迅即被人体防御系统所
3、清除,并不引起或仅引起短暂而轻微的全身反应。毒血症是大量毒素进人血循环所致,而致病菌留居在局部感染灶处,并不浸人血循环。临床上致血症、脓毒血症与毒血症多为握合型,不能截然分开,如败血症本身就已包罗毒血症,胜为纽菌在血液中繁殖的同时也会产生毒素。败血症与脓毒血症常同时存在,称脓毒败血症。纽菌毒力强、身体抵抗力差时,脓毒血症可转为败血症,反之,抵抗力强、毒力弱时,败血症又可转为脓毒血症。四、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潜伏期:是最初症状前的一段时期,对传染病的早期隔离、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2、前驱期:主要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3、症状明显期:出现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时期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4、转归期:疾病
4、最终的结束过程。转归期 1、康复:分为完全康复与不完全康复 2、死亡:传统概念是把心跳、呼吸的永久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濒死期(临终状态):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深度抑制。意识模糊、心跳呼吸不规则等。临床死亡期:主要标志是心跳呼吸停止约5-6分钟及时抢救可挽救其生命。转归期 生物学死亡期:机体所有活动全部停止。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并开始腐烂是不可逆的时期。脑死亡的判断依据:不可逆性昏迷与大脑无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停止;颅神经反应消失,瞳孔散大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停止。脑死亡能够协助医务人员判断死亡时间与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第二节细胞与组织的习惯、损伤与修复 一、细胞与组织的
5、习惯第三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四、栓塞 循环血液中出现不利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栓子能够是固体、气体、或液体。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其她栓子还有脂肪滴、羊水、空气与肿瘤细胞团等。(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1、来自左心与体循环动脉系统的栓子常栓塞于脑、脾、肾或四肢等。2、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与右心的栓子常栓塞于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引起肺栓塞。3、来自门静脉系统(肠系膜静脉)的栓子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二)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1、血栓栓塞 占栓塞的99%。(一)肺动脉栓塞:引起栓塞的栓子95%以上来自下肢深部静脉。(二)体循环动脉系统栓塞:引起栓塞的栓子
6、80%来自左心,最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区心内膜上附壁血栓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上的赘生物。栓塞的部位:脑、肾、脾与下肢的动脉。2、脂肪栓塞 脂肪性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骨科手术等。3、羊水栓塞 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栓塞称为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一种罕见的十分严重危险的并发症,发病急,死亡率高。4、气体栓塞 1、空气栓塞:所致后果取决于进入气体的速度与气体量。1)、少量空气可不能引起栓塞。2)、大量空气约100毫升重者可致猝死。2、氮气栓塞:又称减压病、沉箱病或潜水员病。5、其她栓塞)、肿瘤细胞栓塞。)、细菌栓塞。)、寄生虫栓塞。五、梗死 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动
7、脉血流供应的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1、梗死的缘故 1)血栓形成,是梗死最常见的缘故。2)动脉栓塞,是肾、脾、肺梗死的主要缘故。3)动脉痉挛,主要是心肌梗死。4)血管受压闭塞,如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时。2、梗死的分类 1)、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2)、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与组织结构疏松,侧支循环丰富或具有双重血供的器官,往往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如肺、肠、又称红色梗死。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简称DIC,是一种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常见病理过程。它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患者临床表现为明显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与溶血性贫血,是
8、一种常见的临床危重综合征。七、水肿 1、水肿的病变特点:用手指按压皮肤估计出现凹陷,称为凹陷性手水肿或显性水肿。2、水肿对机体的影响:若发生于重要器官可致严重后果,如脑水肿可致颅内高压,甚至脑疝死亡;喉头水肿可引起气道阻塞,甚至窒息死亡。第四节 炎症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变化是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一、炎症的缘故 1、生物性因子 细菌与病毒是炎症最常见的缘故。2、物理性因子 3、化学性因子 4、免疫性因子 5、坏死组织二、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与增生。变质为损伤性病
9、理过程。渗出与增生是以抗损伤与修复为主的病理过程。(一)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与坏死称为变质。炎症介质是指炎症过程中参与、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二)渗出 渗出是炎症的重要标志,是消除病缘故子与有害物质的重要环节。1、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炎性渗出的前提。2、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2、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不渗出液漏出液缘故炎症非炎症外观混浊澄清凝固性可自凝不能自凝蛋白质含量30g/L0、51090、1109 2、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2)渗出液的作用:对机体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减轻毒素对组织的损伤带走炎症区域内的有害物质有利于杀灭病原体及中与毒素有利于吞噬细胞的吞
10、噬3、白细胞渗出与吞噬作用 白细胞的渗出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环节。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是白细胞游出的前提。白细胞游出血管后,沿着组织间隙向着或背离某些化学物质所在的部位做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吞噬作用是炎症防御反应中最重要的环节,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都发挥免疫作用4、炎症细胞的种类与功能细胞种类吞噬能力常见病中性粒细胞多种细菌、坏死组织碎片、抗原抗体复合物急性炎症、炎症早期、化脓性炎症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不能吞噬的病原体、异物及较大的坏死组织碎片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症、病毒感染与寄生虫感染等嗜酸性粒
11、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寄生虫感染与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无吞噬能力病毒感染与慢性炎症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无吞噬能力变态反应性炎症(三)、增生 增生是机体在炎症过程中的重要防御反应,过度的增生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影响其功能。三、炎症的临床表现及类型(一)临床表现: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红:随着炎症的发展由鲜红色的动脉性充血转变为暗红色的静脉性充血。肿:急性炎症时是由于局部充血、炎性渗出物聚集所致;慢性炎症时,与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有关。热:炎症局部组织的温度升高。痛:1)炎症介质的致痛作用。2)炎症灶内张力升高,压迫或牵拉神经末梢引起。3)分解代谢增强,钾离子、氢离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
12、。三、炎症的临床表现及类型功能障碍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以巨噬细胞增多为主;病毒感染时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变态反应性炎症与寄生虫感染时,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肝、脾肿大。实质器官的改变:炎症严重时可造成器官的功能障碍。(二)炎症的类型临床分型1)急性炎症:病程不超过一个月,以变质、渗出为主。2)慢性炎症: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以增生为主。3)亚急性炎症:较少见。4)超急性炎症:起病急剧呈爆发经过,多为变态反应炎。(二)炎症的类型2、病理分类1)变质性炎:常见于心、肝、肾、脑等实质性脏器。2)渗出性炎症:以急性炎症最常见。渗出炎类型渗出物常见病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主感冒初期纤维蛋白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白喉、菌痢与大叶性肺炎等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表面化脓或积脓、蜂窝织炎、脓肿出血性炎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急性传染病(二)炎症的类型 3)增生性炎:多为慢性炎症,也可见于急性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伤寒。四、炎症的结局(一)痊愈:完全痊愈与不完全痊愈(二)迁延不愈(三)蔓延扩散 1、局部蔓延 2、淋巴道扩散 3、血道扩散感谢您的聆听!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