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中国山水画可谓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
2、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
3、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是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
4、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材料二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是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理想,“田园综合体”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词。人们回归田园的渴望,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平衡,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再次和重新定位,是传统生活方式重建自我认同的努力。钱穆先生曾言,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人群与活动,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乡村与城市需要各自
5、的智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在众声喧嚣中心生浮躁,于是便产生到乡村放松一下的需要,与大自然亲近以调整心绪。身处乡村,寄情田园,人的心力体力得以恢复,在孤独和安定中反思与成长。“田园综合体”是沟通城乡的生活纽带,让城市人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田园生活,在大自然中养精蓄锐,在这里重新出发,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对自身有新的理解,充实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现代田园不仅仅是城市人寻觅的桃花源,是乡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的乡愁和回得去的故土,更是乡里人日日在其中生活劳作的家园。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活逐渐实现现代化,然而由于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
6、空虚等许多负面后果也凸显出来。“田园综合体”是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新方向,不仅要着眼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均衡化,更要通盘考虑现代田园的社会和文化建设,创造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一些地区对农业的丰富内涵、特性与作用认识不足,只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却忽略了农业的多功能作用,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田园综合体”之“综合”即着眼于此。宋代大儒程颢曾言,“观鸡雏可以知仁”。农事活动饲养牲畜与种植庄稼都是一样,它的对象是活物,是整个的、生动而有活趣的,容易养成疏阔自然的心性,乡村也有了从容的社会风气。费孝通先生则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具有“有机团结”的特性。在乡土社
7、会中,人们之间不需要法律,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德。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意蕴,才构成了传统田园的深厚魅力。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不多见,而在许多乡村却仍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让乡风美俗滋养世人,正是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应有之义。(摘编自张源挖掘传统田园的特有魅力)材料三“心”,包括志、意、情等在内,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但基本上一个意思,是中国传统哲学、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无论书法、音乐、绘画还是诗歌,中国艺术基本都是从“心”字出发。由此,这些艺术形式虽然不能相互替代,却可以在更高
8、、更深的层次上沟通。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扬子法言中提出“书,心画也”。他当初所说的“书”,是书籍。但后人以书法解释“心画”,已被普遍认可,可表达为人的“心灵活动的轨迹”。那么,书法心灵活动的轨迹是什么?是点画,是线条,是笔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无论哪一笔都是从最基本的点开始,正所谓“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一点一画,都包含创作者的心灵活动,成为规范化后的“心”的一种美化。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中国人的人文心胸,主要用来表达情感。有些诗虽格律正确,却缺少真情实感;有些诗看似华丽规整,却是套用前人陈词,或是胡乱堆砌词语,令人读之无味。反之,有些诗虽不工整,但自有情怀真意,令人回味无
9、穷。据传宋代诗人潘大临一日见窗外雨打秋林,风涛阵阵,遂诗兴大发,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这句诗刚落笔,突然被收租人打断兴味,无以为继。所以只要不做作,抒真情,明其志,即便没有名篇传世,也不失为一名合格的诗人。中国画讲求形神兼备,早期重形。如尔雅所云:“画,形也。”战国韩非子的画鬼魅易犬马难,重形似;到南齐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宋代文人介入绘画者多。我以为,从文人画开始,更讲“心”,“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也就是说,作画最重要的是形与心要相合。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曾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可见,中外艺术传统虽有差别
10、,但亦有共通之处。即以“有意味的形式”来说,形是直觉可视的,但必须有意味。有意味就要联系到心灵活动、心灵感受。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形式不就单纯成为视觉活动了吗?所以从“意味”这一角度来作研究,与我们所说的“心”虽不尽相同,但还是相通的。情,乐本情性。古人曾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也就是说“声”要加以规范化和美化才算“音”,由此才能形成“乐”。就艺术的纯粹性来说,一般认为书法与音乐最为相近。有一天,我吃早饭时,看到报纸上有句话,“嗓门大的人不见得会唱歌”。我认为这话说得很对。有的人嗓门很大,唱歌却跑调,徒有“声”而没有“乐”。或说那“声”本来就缺少美的素质。从
11、声到音再到乐的过程,需要无数次的规范化和美化,最终抒发情性才足以动人。“写心”是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传统。书法与其他艺术都讲求写心,都讲求志、意、情的表达。书法最强调“心”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其他艺术都可以从书法的美学原则中寻根,从而得到启发。当下我们要“写心”,就要发挥创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心”应该是天赋、精力和体验的积累,只有不断学习、行动、体会,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人格力量和独立个性,最终才能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摘编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外。B.诗意
12、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题,题诗,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C.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D.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人们容易产生到乡村去,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B.现实中,乡村建设凸显出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空虚等负面后果。C.“田园综合体”体现了“就地城镇化”的新趋势,它致力于创造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D.传统文化的伦理美德在现代城市已销声匿迹,而在乡村仍是可贵的“衣冠简朴古风存”。3
1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B.材料一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C.材料二综合采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不仅论据丰富,而且论证有力。D.材料二在阐释“田园综合体”的意义时,从“礼失而求诸野”的角度,阐释乡风美俗的滋养作用。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在当代城市文明中,传统田园是否还有深厚的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父亲的东篱李汉荣说起来
14、,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见过水泥、轮胎、
15、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见过无数的、大同小异的鞋子吧。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醇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的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
16、,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
17、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
18、开始吹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纯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
19、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
20、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有改动)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列数“我”的鞋子“见过”的诸多事物,是为了表达对疏离乡土的遗憾之情。B.作者经常“拜访”陶渊明,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萌生了归隐之心。C.文章以第9段为过渡,由写自己在诗文中的沉浸,转而写父亲及从父亲那获得的感悟。D.作者的寻找、领悟、反思与感激,是对“东篱”意蕴不断发现的过程,启人思考。7.下列对
21、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直抒胸臆,既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及其诗文的喜爱,又引出下文要写的内容。B.第2段从反面入笔,反思自己远离田园,文中优美的描绘能勾起人们对田园的向往。C.文章对父亲劳作与休憩景象的描绘,与作者那些“孤芳自赏”的做法形成了对比。D.文章最后一段使用排比句升华了全文内容,既含蓄地揭示了文章主旨,又照应了文题。8.文中画横线的段落,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4分)9.根据文意,文章标题父亲的东篱有怎样的含义?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曹
22、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
23、侯。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侯。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选自三国志曹洪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B.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C.明帝
24、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D.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弟,同族的伯伯或叔叔家里比自己小的儿子,即堂弟。B.“迁”和文中的“拜”都与官职的变动、授予有关,“迁”义同“谪”。C.后人写史,一般用谥号或庙号称帝王,文帝中的“文”是谥号。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也可称有封爵的大臣之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洪识人识大体。在曹操失去马的时候,主动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骑,自己步行跟随,预知曹操日
25、后必定显达,自己就有了升迁机会;让马一事,极尽阿谀奉承之意。B.曹洪善于利用人脉办事。带着自己一千多家兵,在扬州刺史陈温属下以及丹杨招募到几千兵士,为太祖曹操暂时解决了兵源不足的大问题。C.曹洪屡建奇功多次升迁。因征吕布等有功被授予鹰扬校尉,又提升为扬武中郎将。天子迁都许昌,曹洪又被授予谏议大夫。征讨刘表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D.曹洪家富裕却本性吝啬。文帝年少时求助而不得,常常恨他,欲借曹洪家臣犯法判他死罪。群臣苦求终爱莫能助。多亏卞太后相救,曹洪才得以免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2)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
26、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14.魏文帝要处死曹洪时,卞太后为何极力替他求情?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入昌松东界山行高适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登顿:指上下山。合沓:重叠聚集。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B.第二句看似
27、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C.“犹前山”三字言简意丰,既写山之绵延,也流露出诗人走不出前山的急切。D.诗的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作了很好的烘托。16.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的百姓无论老幼均能快乐生活的句子是“,”。(2)琵琶行并序一诗中,白居易在听完琵琶女倾诉身世后,由琵琶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发出了“,”的感慨。(3
28、)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由“,”从怀古转为伤今,因家国破败而触目伤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温暖的烟霞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炊烟,也是有害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没有
29、风的时候,炊烟是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一片,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在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可是,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18.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3分)A.排比比喻通感B.排比设问拟人C.拟人博喻夸张D.通感设问夸张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30、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1.下面是某校辩论队获得省中学生辩论赛冠军后该市教育局拟向其发送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四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4分)欣闻你校在省首届中学生辩论赛中痛击对手,勇获冠军,展现了我市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我市赢得了荣誉!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祝贺。同时务必以这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22.大学生李明在校自主创业,经营一家水洗店。下面是他设计的水洗店操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
31、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深夜/有小河爬进你的梦/用清波痒酥酥地荡你的心绪/檐头滴雨/也会挤到你的桃花枕头上来/低吟浅唱出/许多已经淡忘的田园镜头/而蘑菇会在一个偶然的早晨约会在密密的清枫林子里/学着你/悄悄品尝青色橄榄/三二只鹭鸶/扑散一缕缕密匝匝的雾丝/在一大片明净的水田里/寻觅你遗失在那里的流连平凡淡漠的故园旧貌,尘封已久的童年琐事,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一种不经意的触动,沾惹出缕缕扯不断的情思根据诗文点触,写一篇记忆家乡风物人情或童年生活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姓名和人名;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B解析:A项,曲解文意,
32、原文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象之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C项,“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D项,“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的应是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的应是欣赏者。2答案:D解析:D项,“销声匿迹”说法有误,原文是“已不多见”。3答案:C解析:C项,材料二没有使用假设的论证方法。4参考答案: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写心”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共
33、同特征,并通过书法、诗歌、绘画、音乐四个门类进行具体论证说明。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第3段运用对比论证,阐释“表达情感”是诗歌的重要特征。用潘大临的事例说明诗歌创作需要灵感,灵感是心灵的即兴发挥,要一气呵成。第4段运用了引用论证,引用毕加索的话来阐明写实的绘画技巧易于学习,很容易达到一定高度,但纯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却非常困难。第5段使用了举例论证,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说明必须是饱含“情性”的声音才是悦耳的音乐,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才能真正打动人心。5参考答案:传统田园依然有深厚的魅力。田园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平衡;田园是乡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的乡愁和回得去的故土;在田园里容易养成疏
34、阔自然的心性,形成一些好的品德。6答案:B解析:“逐渐萌生了归隐之心”说法错误,作者是要“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7答案:D解析:最后一段没有使用排比句,也不是含蓄地揭示主旨。8答案示例:(1)此段运用借代手法,以“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指代诗经中描写的诗意自然,以“唐朝的山水”“酒香”“月光”指代唐诗中的诗意生活,以“李白们”代替唐代诗人群体,生动描绘出作者沉醉于诗歌世界的心灵体验,阅读诗经、唐诗时的痴迷状态,具体可感,令人神往。(2)此段化虚为实。无形的心魂可以有形地“龟裂”,生动描绘出缺少诗意滋润的心灵那种粗糙干涸的状态;“清凉月光”可以
35、携带,“清凉和皎洁”可以搁放,化抽象为具体,将唐诗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精神滋养与心灵愉悦具体生动地呈现出来,富有感染力。9参考答案:含义:父亲的菜园,真实的田园。父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真正的田园诗意,延续千年的古国诗脉,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好处:形象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典,引发读者关于“东篱”意象的丰富联想,有文化意味。“东篱”意蕴丰富,“父亲”则限定、提示了“东篱”的深层意蕴,虚实结合,暗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二、古代诗文阅读10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爵位“乐城侯”,排除A、D两项;然后根据原文中的“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可
36、知“位特进”后应断开,排除C项。11答案:B解析:“迁”多指升职,“谪”为贬职。12答案:A解析:“预知曹操日后必定显达,自己就有了升迁机会;让马一事,极尽阿谀奉承之意”分析有误,此时曹操地位已经较显,让马应该是出于真心或是识大体的表现。13参考答案:(1)太祖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大军到了荥阳,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2)曹洪就步行跟从太祖来到汴水岸边,水太深不能过河,曹洪就顺着河边找到了船只,与太祖一同渡过汴河,逃回谯郡。解析:(1)“起”,率领;“至”,到;“为卓将徐荣所败”是被动句。(2)“遂”,于是;“循”,沿着;“济”,渡过。14参考答案:曹洪是有功之臣:危急时刻,为太祖让战马;利用与陈
37、温的交情,为太祖招募士兵;饥荒时,征集粮食,接济大军;攻城略地,多次立功。参考译文:曹洪字子廉,是太祖的堂弟。太祖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大军到了荥阳,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太祖失去了战马,敌兵追赶得很急,曹洪下马,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太祖曹操,太祖推辞不要,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可没有您。”曹洪就步行跟从太祖来到汴水岸边,水太深不能过河,曹洪就顺着河边找到了船只,与太祖一同渡过汴河,逃回谯郡。扬州刺史陈温向来与曹洪友好,曹洪带着自己的一千多家兵,跟着陈温招募兵士,在庐江招到二千上甲兵,向东到丹杨又招到几千兵,与太祖在龙亢会合。太祖征讨徐州,张邈背叛太祖把整个兖州拱手献给了吕布。当时正赶上大饥
38、荒,曹洪的大军在前面,率先占领了东平、范县,征集粮食来供大军继续食用。太祖在濮阳一带征讨张邈、吕布,吕布败逃,于是曹洪占领了东阿一带,转而攻打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等十多个县,都把它们攻打下来了。因为前后的功劳被授予鹰扬校尉,又升迁为扬武中郎将。天子迁都许昌,授予曹洪谏议大夫的官职。另外征讨刘表时,在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打败了刘表的别将,有大功,升迁为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文帝曹丕即位,曹洪担任卫将军,又升迁为骠骑将军,进升封为野王侯,在以前二千一百户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千户封邑,加位特进;后来又转封为都阳侯。当初,曹洪家里富裕但本性吝啬,文帝年轻时向他借钱求助,曹洪没有答应,文帝常常
39、怨恨他,于是借门客犯法之机,把他关进大牢并判处死刑。众大臣一同求情也未获准。卞太后对郭皇后说:“如果曹洪今天被处死,我明天就让皇帝废除你这个皇后。”于是郭皇后多次哭着向皇上求情,曹洪这才得以免去官职削去爵位和封地而不死。曹洪是先帝的有功之臣,时人多为其受冤感到不满。魏明帝即位,授予曹洪后将军之职,又加封为乐城侯,食邑一千户,加位特进,又授予骠骑将军之职。太和六年去世。15答案:C解析:C项,“合沓”写群山重叠聚集之状,这在注释中已作解释,“犹前山”由“合沓”延伸而来,如果解释为“还在前山”“走不出前山”,那群山“重叠聚集”之说就无从谈起了。可见“犹”不应当作“还是”理解,结合前后文,应是“犹如
40、”之意。16参考答案:(1)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2)异: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范词则重在表达词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17答案:(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三、语言文字运用18答案:A解析:第一句反问。第1段中的“在在在”“有有也有”与第2段中的“像像像像”都运用了排比,后者也运用了博喻,属于比喻的范畴;“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运用了拟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运用了通感。语段中没有运用夸张和设问。19参考答案: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将肯定的意思用问句的形
41、式表达出来,加强了语气,激发了读者对炊烟的怀念之情,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典型的反问句,回答本题时应侧重分析反问修辞的表达效果。20参考答案: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炊烟与画卷又不同解析:第处横线后有“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的内容,可以确定前面描述的是“有风的时候”和“没有风的时候”,第处应填写与“有风的时候”相关的内容。第处,应根据横线前面的内容,前文说“炊烟”是“画卷”,而横线前有“可是”一词表转折,横线后是“炊烟”特有的内涵,因此,第处应填写“炊烟与画卷不同”这一意思的内容。21参考答案:(1)“你校”改为“贵校”;(2)“痛击对手”改为“战胜对手”;(3)“务必”改为“希望”;(4)“添砖加瓦”改为“再谱新篇”。22参考答案:收集待处理的衣物,先分拣和预处理,再进行水洗,洗净后要烘干、烫平,包装好运送给货主。在烘干或烫平时,发现有问题的要送回返洗,重新处理。四、写作23写作指导:从所给材料来看,诗歌中写了很多家乡的景物、童年的故事,同时流露出浓浓的留恋之情。根据题目要求,作文内容要以“回忆”的形式呈现,选材要围绕家乡、学校等故地,表现这些地方的风物人情或童年生活。第 18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