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思维第一节第一节 思思 维维 概概 述述 一、什么是思维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定义(一)思维的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人脑对客观事物概 括 的 和 间 接概 括 的 和 间 接的 反 映,它 反的 反 映,它 反映 事 物 的 本 质映 事 物 的 本 质特 征 和 内 在 联特 征 和 内 在 联系系 思维与感觉和知觉一样,都是人思维与感觉和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 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感性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认识,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特征,以及客观事别属性和整体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物之
2、间的外部联系 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实现的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实现的高级认识形式,它反映客观事物高级认识形式,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是借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是借助言语实现的理性认识过程助言语实现的理性认识过程(二)(二)思维的基本特征思维的基本特征 思维思维具有具有间接间接性和性和概括概括性两性两个基个基本特本特征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的,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的,或不在面前的客观事物,借助一定媒介,或不在面前的客观事物,借助一定媒介,并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的加工来反并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的加工来反映事物映事物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能够抽取
3、同类事物共同思维的概括性是指能够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具有本质特征的,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的、具有本质特征的,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客观事物然联系来反映客观事物 思维所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思维所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人通过思维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人通过思维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事物之间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中找到事物之间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将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二、思二、思 维维 的的 种种 类类(一)(一)动作思维、动作思维、形 象 思 维 和形 象 思 维 和抽 象 逻 辑 思抽 象 逻 辑 思维。维。1 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又
4、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问题的思维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象(表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维 3.3.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的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二、思维的种类思维的种类 凭借物 解决问题的类型 动作思维 实际操作 直观、具体的问题 形象思维 心象 用于
5、想象的问题 抽象思维 概念 理论问题(二)(二)聚合思维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 1 1聚合思维聚合思维 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并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 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问题答案的思维 (三)(三)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分析思维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 一种非逻辑思
6、维,是指面临新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新现象时,能问题、新事物或新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过程 2分析思维分析思维 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分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分析与推导,最终得出合乎逻辑析与推导,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的思维的正确结论的思维 (四)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四)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 1常规性思维常规性思维 又称为习惯性思维和又称为习惯性思维和再造性思维,是指运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寻
7、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2 2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文学家塑造新例如文学家塑造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典型人物形象,设计师发明新的机设计师发明新的机器等器等 三、语言与思维 语言,由有意义的声音、语词,按规则构成的系统。根据语言是否发声,可以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根据语言是否正式表达,又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根据语言使用的法律效度和各种正式场合的通用度,可划分为官方语言和非官方语言。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唐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张彦远(公元818公元907年)解释说:那
8、是因为有了汉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三、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或形式。思维是在人脑中进行的,无形、无色、无味,不可感知。人是通过语言感知、研究思维的;人也是通过语言感知自然、世界,认识及研究、改造自然、世界的。人类社会的本质是语言。思维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 思维之所以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社会性等功能。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上看 思维借助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当具体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
9、有效刺激物。同时语言要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上予以充实、发展。3.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 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并且互为标志。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 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二)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1.从本质特征来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语言是由一定的物质形式和概括内容所构成的信息符号系统。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2.从生理机制上看 思维主要是大脑 语言器官包括眼耳鼻喉口腔或效应器 3.从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来看 语言和
10、客观事物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其间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4.从思维和语言的构成因素来看 语言的基本因素是词。思维的基本因素是概念。一个词有不同的意思,同一个思想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表达。5从思维和语言规律的性质来看 语法规则因民族而异,而思维则是任何人的发展过程都是一致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思维逻辑相同。(三)语言对思维的作用1、语言是思维的原料。有了语言,思维才能有活动(生产)的原料、对象;才能进行语言的理解、比较、联系、区别、选择、组织、连贯等。2、语言提供思维的内容。词语或概念、符号的意义,语句或判断、命题、观点的意义,符号公式
11、或模式的内涵以及语言层次、系统的意义等,都是思维应认定、辨析、联系、组合等的内容。3、语言规则、规律制约、规范思维。思维的规则、规律决定语言的规则、规律。语言的规则、规律,尤其设定的规则、公理、定理及发展、变化,又制约、规范思维,思维必须相适应、相符合,并促进了思维方式、方法的改变与思维的发展。4、语言是思维外化的载体。思维的结果由词语、句或符号表达,或语言体系表达。表达过程中,对思维的内容、结构,又有所调整、完善。5、语言是了解、研究思维的依据。语言将思维外化,反映思维的过程、特点、内容、效果等。了解、研究思维,只能以语言为依据。语言还可反映思维主体的思维水平、能力。根据语言,可作出思维水平
12、、能力的评价。四、思维过程四、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表现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作用于人为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脑的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合、比较、归类、抽象、概类、抽象、概括、系统化、括、系统化、具体化等具体具体化等具体过程过程(一)分析与综合(一)分析与综合(二)比较与归类(二)比较与归类(三)抽象与概括(三)抽象与概括(四)系统化与具体化(四)系统化与具体化老年人的思维特征老年人的思维特征 1 老年人思维的一般表现老年人思维的一般表现 (1)对新事物不再有好奇心,对新信息的敏感度和吸收量大幅度减退;(2)满足于凭过去的成功经验办事,因循旧例不思更新,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和思
13、维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3)对与自己观念相抵触的信息不能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而是竭力排斥,不加分析就予以否定;(4)每天无所用心,无所事事,大脑缺乏基本的最低思维活动量;(5)交际活动范围大大缩小,缺少与新朋友、年轻人的思想交流;(6)创新和冒险的勇气开始减退;(7)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老了。2 老年人明显下降的思维能力老年人明显下降的思维能力 (1)理解力 是对某个事物或事情的认识、认知能力。它包括整体思考的能力、洞察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类比力、直觉力等,总之是衡量学习效益的重要指标。(2)思考归纳能力 归纳是指从一定数据、资料、事实中提炼出所需的信息、结论,有点儿像把具象变成抽象,透过现象
14、看本质。归纳能力应该是指这种提炼信息、概括大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判断力 决定了人们对现实做出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方式。(4)抽象思维能力 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在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中,92岁的老学长,演讲时掌声雷动,并且毅然推开了为他准备的椅子,他就是上海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他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3 老年人保持思维能力的建议老年人保持思维能力的建议 建议一:放声唱歌 建议二:多说话 建议三:多做智力游
15、戏 建议四:多劳动、多运动 建议五:多参加社交活动 在一项对70名59岁至80岁的音乐家和非音乐家进行的神经心理测验和调查中,在心理测试、视觉空间的判断、言语记忆和回忆和机动灵活性方面,音乐家得分更高,这充分说明老年人进行持续的音乐活动可提高思维能力。人类大脑是用进废退的,说话太少,大脑中专管语言的区域兴奋度就会减弱,不利于大脑的健康运转。多说话可以刺激大脑细胞不断活跃并保持一定兴奋,说话的过程需要经过逻辑思考进行语言的提炼和组织,是对大脑的锻炼,可有效推迟大脑的衰老进程,对预防老年痴呆也有一定程度的作用。那些文化水平高而又喜欢学习的人到老年时糊涂者就很少。其次,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同样能让老
16、年人延年益寿。所以建议老年朋友经常参加智力活动或智力游戏,比如:下象棋、下跳棋等等,不仅有助于老年人的益智,还可推迟老年人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十八世纪法国医生蒂萦曾说道:“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1)运动可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2)运动可改善呼吸功能,呼吸功能好,有利于人体维持旺盛的精力,推迟身体的老化过程;(3)运动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人在运动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运动就增强了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并使整个机体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了食欲。运动还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肝脏、胰腺的功能也会得到改善,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都得到提高,为
17、中老年人的健康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4)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坚持运动的中老年人常表现的机体灵活、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正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壮的表现。运动可促进脑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这对脑力劳动者来说,尤其重要;(5)运动使肌肉发达,骨质增强。运动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肌肉、骨骼的营养也得以改善,骨骼的物质代谢增强,使骨骼的弹性及韧性增加,从而延缓了骨的老化过程。(6)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调节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的垂体肾上腺系统以及胰腺等消化腺的功能,影响更大,往往获得显著的改善;(7)运动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使免疫器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我国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提出一个观点: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其中的“小劳”,就是指适度劳动。从1982年开始,他每天持续跑步至今,而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这个习惯是他日常生活节奏的一部分,与身为小说家的身份紧紧连在一起。就像上班,早上五点前起床,先伏桉写作四五个小时,然后再换上鞋子出门练跑。不是一般的晨运,而是真真正正为了赛事累积运动量,是精密的状态调控,耐着性子的计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