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77274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六章-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六章-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六章-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六章-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染病护理第六章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1阿米巴痢疾患者的护理Part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即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寄生于结肠引起的疾病。临床特征为腹痛、腹泻、排暗红色果酱样带有腥臭味的粪便。本病易复发或转为慢性,可引起肝脓肿等肠外并发症。学习目标1、掌握阿米巴痢疾的流行病学特点、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2、熟悉阿米巴痢疾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健康教育。3、了解阿米巴痢疾的病原学特点、生活史和发病机制。阿米巴痢疾患者的护理阿米巴的致病是虫体和宿主相互作用,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侵袭力主要表现在对宿主组织的溶解性破坏作用。溶组

2、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侵袭肠壁引起阿米巴病,常见的部位在盲肠,其次为直肠、乙状结肠和阑尾,横结肠和降结肠少见,有时可累及大肠全部或一部分回肠。病因阿米巴痢疾患者的护理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无症状的带虫者2.急性非典型阿米巴肠病3.急性典型阿米巴肠病4.急性暴发型阿米巴肠病5.慢性迁延型阿米巴肠病临床表现阿米巴痢疾患者的护理1、肠出血 肠组织溃疡累及肠道肌层、血管,使其发生炎症、破裂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大量出血少见。2、肠穿孔 如肠组织溃疡深达浆膜层,或重型患者可发生肠穿孔。表现为慢性持续性腹痛,进行性腹胀加剧、肠鸣音消失及腹膜刺激征阳性。3、阑尾炎 与一般阑尾炎相似,但起病常较缓

3、慢。4、直肠-肛周瘘管 管口常有粪臭味脓液流出。5、肠外并发症 阿米巴滋养体自肠道经血液或淋巴蔓延至肠道外器官形成相应各脏器脓肿或溃疡。并发症阿米巴痢疾患者的护理检查和治疗排包囊者及慢性患者。煮沸、过滤、消毒饮用水,不吃生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切断传播途径向群众宣教阿米巴痢疾的感染过程和预防发病的相关知识。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2疟疾患者的护理Part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学习目标1、掌握疟疾的临床表现及护理。2、熟悉疟疾的流行病学及预防。3、了解疟疾的病原

4、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疟疾患者的护理阿米巴的致病是虫体和宿主相互作用,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侵袭力主要表现在对宿主组织的溶解性破坏作用。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侵袭肠壁引起阿米巴病,常见的部位在盲肠,其次为直肠、乙状结肠和阑尾,横结肠和降结肠少见,有时可累及大肠全部或一部分回肠。病因疟疾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1234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发冷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

5、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疟疾患者的护理|病原学及生活史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裂体增殖阶段为无性增殖期。寄生于雌性按蚊体内的感染性子孢子于按蚊叮人吸血时随其唾液腺分泌物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而迅速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经9-16天从裂殖子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当被寄生的肝细胞破裂时,释放出大量裂殖子。它们很快进入血液循环,侵犯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的无性繁殖周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发育为早期滋养体,即环状体,经滋养体发育为成熟裂殖体。裂殖体内含数个或数十个裂殖子

6、,当被寄生的红细胞破裂时,释放出裂殖子及代谢产物,引起临床上典型疟疾发作。释放的裂殖子再侵犯未被感染的红细胞,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无性繁殖,形成临床上的周期性发作。间日疟及卵形疟于红细胞内的发育周期为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恶性疟的发育周期为3648小时,且发育先后不一,故临床发作亦不规则。经过数代(36代)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在红细胞内逐渐发育为雌、雄配子体。配子体在人体内的存活时间为30-60天。1、在人体内阶段疟疾患者的护理|病原学及生活史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交合、繁殖阶段为有性增殖期。当雌性按蚊叮人吸血时,配子体被吸人其体内,开始其有性繁殖期。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内分别发育为雌、雄配子,

7、两者结合后形成合子,发育为动合子,侵入按蚊肠壁发育为囊合子,每个囊合子中含有数千个子孢子母细胞,发育后形成具感染能力的子孢子。这些子孢子可主动移行于按蚊的唾液腺中,当按蚊再次叮人吸血时,子孢子就进入人体,并继续其无性繁殖周期。2、在蚊体内阶段疟疾患者的护理间歇寒战、高热、出汗为其临床特征。在血液中发现红内期疟原虫即可确诊。患者发病前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区。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疟疾患者的护理|病原学及生活史1、主要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有氯喹、奎宁、青蒿素等。氯喹是控制临床发作的首选药物。2、防止复发、中断传播的药物常用的为伯氨喹。伯氨喹可清除红细胞内的配子体、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

8、,减少或防止复发,可用作根治药。注意伯氨喹啉可引起G-6PD缺陷、黑尿热(溶血尿毒综合症)。3、用于预防的药物 常用乙胺嘧啶、氯喹。4重症疟疾治疗常用青蒿琥酯、蒿甲醚或硫酸奎宁作抗疟治疗,以及输液,补充维生素加强支持治疗。治疗要点疟疾患者的护理【预防】积极治疗疟疾现症患者及带疟原虫者。做好个人防护,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要挂蚊帐,白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消灭按蚊孳生地及杀灭蚊虫。搞好环境卫生,包括清除污水,改革稻田灌溉法,室内、畜棚经常喷洒杀蚊药等。疟疾患者的护理|护理措施2.高热的护理1.消毒隔离3.补充患者机体所需营养,增强机体活动能力4.加强患者安全防护,防止发

9、生意外5.密切观察病情6.健康教育3钩虫病患者的护理Part钩虫病(ancylostomiasis,hookworm disease)是由钩口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肠道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严重者可导致儿童发育障碍或心功能不全。轻者无症状,称为钩虫感染。学习目标1、掌握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2、熟悉钩虫病的病原学和预防3、了解钩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辅助检查及治疗钩虫病患者的护理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寄生于人体的两种钩虫的生活史相同,虫卵随粪排出后,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12日就可孵化出杆状蚴,然后58日内转化为细长的丝状蚴。丝状蚴钻入人皮肤

10、后随血流到达肺,然后沿呼吸道爬至会厌被吞入消化道,幼虫吸附于小肠并发育为成虫,长期吸血。成虫寿命210年。病因钩虫病患者的护理作用损害幼虫侵入人体皮肤可引起钩蚴性皮炎,局部皮肤可出现小的红色丘疹。幼虫的致病作用钩虫成虫以口囊吸附在小肠黏膜绒毛上,以摄取黏膜上皮及血液为食。成虫经常更换吸附部位,并分泌抗凝血物质,故被钩虫吸附的黏膜不断渗血,引起慢性失血和血浆蛋白丢失。成虫引起的损害钩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1)皮炎钩蚴侵入处皮肤,初有奇痒和烧灼感,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和小疱疹。皮炎多发生在手指或足趾间、足背、踝部等,数日内可消失。抓痒可继发细菌感染,局部淋巴结肿大,偶可出现一过性荨麻疹。(2

11、)呼吸系统症状受染后35日,患者常有咳嗽、喉痒、声哑等;重者呈剧烈干咳和哮喘发作,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痰内可出现血丝。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或肺门阴影增生,偶可发现短暂的肺浸润性病变。1.钩蚴虫所致的症状钩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粪便中有钩虫卵而无明显症状者称“钩虫感染”,粪便中有钩虫卵又有慢性临床症状者称“钩虫病”。(1)消化系统的症状患者大多于感染后12个月逐渐出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腹泻、乏力、消瘦等。(2)血液循环系统症状贫血重度感染后35个月逐渐出现进行性贫血,表现为头晕、耳鸣、心悸、气促等。2.成虫引起的症状钩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儿童重症患者,可有生长发育障碍

12、、智力减退、性发育不全、侏儒症等表现。成年患者也常有闭经、阳痿、性欲减退、不育等;严重感染的孕妇易引起妊娠中毒症、早产、死胎等。3.其他钩虫病患者的护理|预防1.管理传染源l钩虫流行区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控制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改革耕作和施肥方法,防止皮肤接触土壤。l推广粪便无害化处理,不吃受污染的生蔬菜。l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赤足下田,如必须下田尽可能穿鞋或局部涂防护药物,防止钩虫侵入皮肤。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4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Part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lasis japonica)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人主要是通过皮肤接

13、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位于肝脏与结肠,出现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和压痛、腹泻或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腹泻、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学习目标1、掌握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护理。2、熟悉日本血吸虫病的生活史及预防。3、了解日本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病因】日本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人与脊椎动物对血吸虫普遍易感。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受染。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病理改变1.结肠病变l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急性期黏膜充血、水

14、肿,下层有较多黄褐色的虫卵结节,溃破后形成浅表溃疡,引起脓血便。慢性期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变硬,黏膜粗糙不平,出现息肉样增生和结肠狭窄。如虫卵沉积在阑尾,易引起炎症。l虫卵引起门脉小分支炎症及闭塞,形成肉芽肿。早期肝脏肿大,表面可见粟米状黄色虫卵结节。晚期由于门静脉分支周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l虫卵、童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以外的器官引起病变,以肺部与脑部多见。2.肝脏病变3.异位损害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至23天内,出现尾蚴性皮炎。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奇痒,35天自行消退。童虫移行至肺,可有发热、咳嗽和荨麻疹等表现,持续12周自行消退。成虫期,由

15、于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出现血清病样表现,可持续12个月。起病多较急,以全身症状为主。1、发热患者均有发热,以间歇热、弛张热多见,下午或晚上体温较高,可达3940,清晨热退出汗。重型患者可有神志淡漠、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表现。2、过敏反应以荨麻疹较常见,此外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3、消化道症状可有腹痛、腹泻,初为稀水样便,继而排黏液脓血便。每天约35次,此种情况下粪便易查到虫卵。(一)急性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在急性症状消退未经治疗或少量多次重复感染,病程在半年以上,称为慢性血吸虫病。临床表现以慢性结肠炎或隐匿型间质性肝炎为多。大

16、部分患者无症状,仅在粪便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被发现;一部分患者有腹痛、腹泻、消瘦、贫血、乏力等,每日排黏液脓血便数次,伴里急后重。肝大以左叶较显著,因门静脉壁增厚,B超可见网络样改变,脾亦逐渐增大。(二)慢性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的发展和继续。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及肝功能失代偿。可分巨脾型、腹水型、结肠肉芽肿型、侏儒型。不同类型可单独或合并存在。1、巨脾型最为常见,脾脏明显肿大,可超过脐平线甚至达盆腔,常有脾功能亢进表现。2、腹水型是肝功能失代偿期的表现。表现为腹胀、乏力,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脐疝,伴下肢水肿、贫血、消瘦等。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

17、病而死亡。3、结肠肉芽肿型以结肠病变为主。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左下腹可触及肿块、有压痛。4、侏儒型少见。因幼年时期反复感染血吸虫,使脑垂体功能减退,生长发育障碍,但智力发育正常。临床表现为患者身材矮小,面容衰老,男性睾丸细小,女性无月经,第二性征缺乏。(三)晚期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1、肺血吸虫病常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是由虫卵沉积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轻者仅表现为咳嗽,重者可有气急、哮喘、胸闷、咯血,可闻及少量干湿哕音,痰中可有嗜酸性粒细胞。2、脑血吸虫病临床上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多见于青壮年。急性类似急性脑膜脑炎,表现为意识和精神障碍,嗜睡、脑膜刺激征及锥

18、体束征阳性,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和蛋白偏高。慢性以癫痫发作为主,尤以局限性癫痫常见。(四)异位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1、晚期肝硬化的并发症食道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有腹水者可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肠道并发症以阑尾炎常见。此外,可有结肠、结肠狭窄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五)并发症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预防1.控制传染源l在流行区对患者、病畜进行普查、普治,每年冬季对重点人群使用吡喹酮40mg/kg-剂疗法,每年春秋季对耕牛各治疗1次,剂量为30mg/kg,一次灌服。l重点是消灭钉螺,防止人粪、畜粪污染水源,提倡使用自来水。灭螺

19、,可用氯硝柳胺乙醇盐50%可湿性粉剂。l加强个人防护,增强防病知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与疫水接触,必须接触时涂擦防护剂,或穿防护裤、长筒胶鞋、戴手套。必要时,预防性服药。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5蛔虫病患者的护理Part蛔虫病(ascariasis)是由似蚯蚓的蛔线虫(简称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症状者以腹痛最为常见。除肠蛔虫症外,亦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学习目标1、掌握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2、熟悉蛔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预防3、了解蛔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蛔虫病患者的护理本病因摄入感染性回虫卵所致,虫卵在十二

20、指肠孵化,产出的幼虫钻入小肠壁,然后经血循环移行至心和肺,由肺沿支气管上行至口咽部被吞下回到小肠,在小肠发育为成虫。约在2个月内完成生活史,成虫的寿命612个月。病因蛔虫病患者的护理蛔虫是人体最大的寄生线虫,寄生在小肠上段,虫体呈乳白色或淡红色。成虫为长圆柱形,形似蚯蚓,雌虫每日约产卵20万个,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随粪便排出的受精卵在适宜环境下发育为杆状蚴虫卵(感染期虫卵)。当感染期虫卵被人吞食后,多数可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在小肠的环境下卵壳被肠液所消化,幼虫脱壳而出,孵化出幼虫,此为第1次蜕皮,并穿破肠黏膜,侵入小肠壁,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血流,经右心至肺,在肺内经2次蜕皮逐渐发育成长

21、。然后幼虫向上移行至咽部,被吞入胃至小肠。在小肠,幼虫经第4次蜕皮发育为童虫,再经数周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10周,蛔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约12年。病原学蛔虫病患者的护理蛔虫病的致病作用主要由蛔虫幼虫和成虫引起。幼虫经过肺部时,其代谢产物和死亡的幼虫均可导致炎症反应,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和细胞浸润。严重感染者肺部病变可融合成片状,支气管黏膜也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炎症渗出与分泌物增多,导致支气管痉挛与哮喘。成虫寄生在小肠内,以空肠和回肠上段为主,损伤肠黏膜引起炎症病变;蛔虫摄取肠内半消化食物为营养,加上其机械性刺激,代谢产物及毒素的共同作用,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有时可出现肠痉

22、挛。重度感染者,大量成虫可纠结成团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蛔虫有钻孔习性,如进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病,钻人阑尾可引起急性阑尾炎甚至阑尾穿孔。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蛔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蛔蚴在寄生宿主体内移行时引起发热、全身不适、荨麻疹等。抵达肺脏后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带血丝等症状,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X射线检查可见迁徙性浸润性阴影,临床上称为过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综合征。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约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1.蛔蚴移行症蛔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脐周疼痛、食欲不振、善饥、腹泻、便秘、荨麻疹等,儿童有流涎、磨牙、烦躁不安等,重者出现营养不良。一旦寄生环境

23、发生变化如高热时,蛔虫可在肠腔内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而形成蛔虫性肠梗阻,患者出现剧烈的阵发性腹部绞痛,以脐部为甚,伴有恶心、呕吐,并可吐出蛔虫,腹部可触及能移动的腊肠样肿物。有时蛔虫性肠梗阻可发展成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或套叠,必须及时手术治疗。蛔虫也可穿过肠壁,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若不及时手术可致死亡。2.肠蛔虫症蛔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蛔虫有钻孔的习性,肠道寄生环境改变时可离开肠道进入其他带孔的脏器,引起异位蛔虫症,常见以下几种:胆道蛔虫症,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女性较常见。诱因有高热、腹泻、妊娠、分娩等。妊娠时胃酸减少,膨大的子宫迫使肠道移位,分娩时强烈的宫缩诱发肠蠕动增加,均可促使蛔虫向胆

24、管逆行。此病发病骤然,右上腹偏中有剧烈阵发性绞痛,钻凿样感,患者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可吐出蛔虫。发作间期无疼痛或仅感轻微疼痛。若蛔虫钻入肝脏可引起蛔虫性肝脓肿,必须及早手术治疗。胰管蛔虫症,多并发于胆道蛔虫症,临床征象似急性胰腺炎。阑尾蛔虫症,多见于幼儿,因小儿阑尾根部的口径较宽,易为蛔虫钻入。其临床征象似急性阑尾炎,但腹痛性质为绞痛,并呕吐频繁,易发生穿孔,宜及早手术治疗。3.异位蛔虫症蛔虫病患者的护理【辅助检查】幼虫移行及并发感染时,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助于异位蛔虫症的诊断,胆道蛔虫病者有时可在胆总管内发现虫体,偶可见蛔虫蠕动。粪便涂片法或 盐水漂浮法均可检出虫卵,即可确诊。蛔虫

25、病患者的护理根据流行病学史,出现乏力、咳嗽或哮喘样发作,肺部炎症进展、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厌食、腹痛、体重下降等应注意患蛔虫病的可能性。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胃肠钡餐透视发现蛔虫阴影或有粪便排出或吐出蛔虫史者,均可明确蛔虫病的诊断。蛔虫性肠梗阻以儿童为多见,腹部的条索状肿块结合放射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对粪便中查不到虫卵,而临床表现疑似蛔虫病者,可用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的形态进行鉴别。疑为肺蛔症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患者,可检查痰中蛔蚴确诊。诊断蛔虫病患者的护理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枸橼酸哌嗪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如同时存在别的肠道蠕虫,则应先

26、驱蛔虫以防成虫异位移行。为缓解梗阻并发症,必要时可作手术或内镜处理。治疗蛔虫病患者的护理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患者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预防6绦虫病患者的护理Part肠绦虫病(intestinal taeniasis)是各种绦虫成虫寄生于小肠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总称。通过进食含有活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而感染。学习目标1、掌握绦虫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2

27、、熟悉绦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预防、诊断及治疗3、了解绦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辅助检查绦虫病患者的护理绦虫病的病因,是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囊虫进入体内吸附在肠壁上,颈节逐渐分裂,形成体节,约经23个月而发育为成虫。成虫虫体脱节,从肛门排出体外,故可在内裤或被服上发现白色的虫体节片,节片随大便排出则可见粪便中有虫体节片。病因绦虫病患者的护理绦虫病初期,成虫居于肠中,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常在内裤、被褥或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常伴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临床表现绦虫病患者的护理猪肉绦虫或

28、牛肉绦虫以小钩或吸盘钩挂或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但很少引起严重的病理改变。因虫体较大,且可多条绦虫同时寄生,可引起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出现上腹隐痛等消化道症状,偶可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猪肉绦虫患者可因自体感染而同时患有囊尾蚴病。人不是牛肉绦虫的中间宿主,故人体食入牛肉绦虫卵不发生牛囊尾蚴病。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绦虫病患者的护理绦虫病初期,成虫居于肠中,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常在内裤、被褥或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常伴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临床表现绦虫病患者的护理|治疗要点1.吡喹酮l广谱驱

29、虫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副作用的优点,为首选药物。主要可使虫体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而产生痉挛性麻痹。驱猪带绦虫或牛带绦虫可按1520mg/kg,清晨空腹顿服,有效率可达95%以上。服药后不良反应轻,偶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昏、乏力等不适,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l能抑制绦虫摄取葡萄糖,导致能量不足虫体麻痹而随肠蠕动从粪便排出。剂量为每次300mg,2/d,口服,疗程3天,疗效较好,多能使虫体完整排出。有致畸作用,孕妇不宜使用。l成人口服南瓜子仁粉5090g,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30分钟后服硫酸镁5060ml,一般3小时内可排出虫体。用药后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2.甲苯咪唑3.南瓜子与槟榔联合

30、疗法绦虫病患者的护理在流行区积极开展普查普治,及时治疗患者,以消灭传染源。搞好环境卫生,防止猪与牛感染,加强肉类检疫,禁止出售含囊尾蚴的肉类。改变生食肉类的不良习惯,生熟砧板、厨具要分开。在绦虫病地方性流行区,可对猪和牛采用氯硝柳胺进行预防性治疗,化学预防效果显著。预防7囊虫病患者的护理Part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亦称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的寄生部位为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因寄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其中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为严重。学习目标1、掌握囊虫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护理。2、熟悉囊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辅助检查及治疗。

31、3、了解囊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囊虫病患者的护理病原体是猪囊尾蚴。人经口感染猪肉绦虫虫卵后,在胃及小肠消化液的作用下,虫卵内的六钩蚴脱囊而出,穿破肠壁,随血液和淋巴液播散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在组织内经过3周后可长出头节,再经910周发育为感染性囊尾蚴,引起囊虫病。囊尾蚴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形态各异,在肌肉内呈梭形或椭圆形,脑实质内呈圆形,位于脑室或颅底软脑膜处的囊尾蚴较大,可长达4cm以上,呈葡萄状。囊尾蚴寿命一般310年,最长可达20年或以上。病原学囊虫病患者的护理囊虫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数量、死活以及局部组织的反应程度而不同。以脑、肌肉、皮下组织寄生为多,亦可累及其他器

32、官。寄生在皮下组织及肌肉者可引起皮下结节。寄生在眼部可引起视力障碍等。侵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囊尾蚴,若累及运动区,可引起局灶性刺激症状,表现为癫痫发作;寄生于第四脑室或侧脑室带蒂的囊尾蚴可致脑室活瓣性阻塞,引起脑积水;寄生于软脑膜可引起蛛网膜炎。颅底的葡萄状囊尾蚴破裂可引起囊尾蚴性脑膜炎、脑积水。颅内大量囊尾蚴寄生或脑积水,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活囊尾蚴不直接引起脑组织炎症改变,但当虫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的产物可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脑中囊尾蚴数目越多,局部反应越重,临床表现越明显。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囊虫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表现1.脑囊尾蚴病(脑囊虫病)l此型最严重,亦最常见,占囊虫病的60%90

33、%,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五型。l在皮下可触及直径0.51.5cm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囊尾蚴结节,质韧似软骨,无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多出现在躯干及大腿上端,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结节可分批出现,亦可自行消失。l多为单眼感染,常寄生在玻璃体或视网膜下。囊尾蚴在眼内存活时患者无症状,而虫体死亡产生强烈的刺激,可导致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2.皮下和肌肉囊尾蚴病3.眼囊尾蚴病囊虫病患者的护理|治疗要点(1)阿苯达唑 由于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是目前治疗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剂量为1520mg/(kgd),分2次口服,10天为1疗程。严重的脑型患者14天为1疗程,需重复2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421天。(

34、2)吡喹酮 治疗囊尾蚴病有良好的效果。但杀灭囊虫时引起的组织反应大,虫体死亡时释放各种物质引起不良反应,故应谨慎用药,20mg/kg.d,分3次口服,10天为1疗程,必要时23个月后重复1个疗程。1.病原治疗囊虫病患者的护理|治疗要点驱虫治疗前37天起至治疗后37天每天用20%甘露醇250ml,内加地塞米松5mg静滴,以预防或减轻虫体死亡后产生炎症性水肿而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频繁或颅内压高者,须先降颅内压,再开始病原治疗,并可酌情选用地西泮、苯妥英钠等药物。2.对症治疗囊虫病患者的护理|治疗要点对眼囊尾蚴病或脑室囊尾蚴病患者,应先行手术摘除囊尾蚴后再给予驱虫治疗,以防止驱虫治疗时,局部的炎症反应加重视力障碍或脑室孔堵塞。3.手术治疗囊虫病患者的护理 彻底治疗猪肉绦虫患者。加强粪便管理,提倡生猪圈养,做好猪肉的检疫工作,禁止出售“米猪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生吃的蔬菜、水果等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章-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