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册第 7 课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食物的消化是科学三年级下册“消化和呼吸”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 1“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引导学生体验米饭在口腔中的变化,思考口腔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活动 2“食物消化的过程”,通过观察“人体消化过程示意图”,知道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二、学情分析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人类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食物,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但是,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怎样的变化过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消化的。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我们需要食物之后产生的思考和想继续探究
2、的问题。三、教学目标1. 体验米饭在口腔中的变化,初步感受消化的过程。2. 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营养的器官名称,指出这些器官的位置。3. 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4. 乐于探究人体的奥秘,愿意与同学交流。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营养的器官名称,初步探究食物消化的过程。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初步探究食物消化的过程。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米饭、勺子、碗、人体消化过程的视频及示意图、人体消化器官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米饭、勺子、碗、科学学生活动手册。1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波波和妈妈在吃晚饭,波波正嚼着白米饭。讲述:米饭是常见的食物
3、,你能说说口中的白米饭有什么味道? 问题:为什么白米饭会越嚼越甜呢?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任务:体验用牙齿咀嚼前后,白米饭的味道是否发生变化?思考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二)活动探究1. 活动 1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媒体:一碗白米饭。要求:取一小勺米饭,放进嘴里细细咀嚼。任务:感受米饭在口腔中的变化,思考口腔在食物消化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活动:展开小组活动体验米饭在口腔中的变化,并进行描述和记录。汇报:请学生代表陈述他们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整理:米饭进入口腔,牙齿进行切碎,舌头帮助搅拌。小结: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内有牙齿、舌头,口腔周围还有唾液
4、腺等。分析:牙齿咀嚼食物,舌头够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使食物中的一小部分淀粉初步被分解为麦芽糖。米饭中含有淀粉,会被唾液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咀嚼口腔中的米饭后能感觉到甜味。问题:保持口腔卫生有什么意义? 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小结:保持牙齿卫生,吃饭细嚼慢咽,能更好地减轻其他消化器官的负担。2. 活动 2食物消化的过程媒体:人体消化过程示意图。讲述: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一系列消化器官。在这些器官的消化作用下,食物被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并被吸收2进入人的血管内,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而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则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提问:你知道食
5、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吗? 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任务:观察人体消化过程示意图,了解人体有哪些消化器官及其所处的位置。活动: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并记录发现。汇报:人体有哪些消化器官及其所处的位置。整理: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活动: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媒体:人体消化器官模型。任务:找出人体消化器官,描述这些消化器官的特征,并根据示意图中的位置在身体模型中进行安装。小结: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器官,还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等。问题:口腔中的食物进入其他消化器官后发生什么变化?你能描述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吗?任务:阅读“人体消化过程示意图”,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并进行描述。活动: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分组活动,利用咀嚼、蠕动、分解、吸收、残渣、排出等关键词进行表达,并做记录。汇报:学生代表陈述他们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整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消化过程中,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营养物质被小肠和大肠吸收后,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并由肛门排出体外。小结: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实践活动:一名学生描述一个消化器官,其余学生回答该消化器官的作用。3七、板书设计第 7 课食物的消化分解口腔唾液咽 食管胃 小肠大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