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维护网络主权”,到第二届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为超越全球东西方、南北方等级结构,团结世界各地的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舞台。今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表达了利用技术促进发展的基本判断,旗帜鲜明地倡导“共同发展”价值,为反思历史、检视当下、走向未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回望历史,全球互联网兴盛于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建构互联网
2、格局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得益于技术与商业上的单极优势,跨国市场力量在互联网领域中与多元势力接触勾连、融合嬗变,壮大了发达国家与跨国资本之间政商合一的基础性霸权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强调个体权利的“互联网自由”和超越国家疆域的“全球网络公域”的霸权话语,成为指导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默认理念。全球互联网极大激发了社会传播能力,但是这个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格局充满着悖论。一方面,互联网的跨界发展嵌入在传统、现代、后现代相混杂的整体政治经济格局中,延续着不均衡、不对等、不具代表性的全球秩序。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主导的霸权话语却推崇同一性的发展与治理模式,漠视全球各地差异化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诉求,其结果是该话
3、语体系与现实层面的断裂,既无法反映也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日益尖锐的危机和抗争。尤其是在经历2008年爆发的数字化衰退、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以及西方右翼势力抬头等一系列危机之后,美国自八十年代起向全球推广的方案已遭受全面冲击。当然,即便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高峰时刻,以经济技术全球主义为论调的宏大叙事,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主体性。以中国为例: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以务实姿态采取“博弈式融合”方式参与由跨国机构、国际产业链、基础设施、网络公众共同组成的全球互联网,但又辩证地在物质、体制、观念层面保留关键性的自决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大国也非常重视
4、互联网蕴含的发展机遇,并积极参与并试图修改“中心-边陲”的传统传播秩序。但是,在以硅谷企业为主导的网络空间全球版图中,中国所培育的具有国民精神的互联网领域可谓在全球独树一帜。检视当下,全球互联网格局处于充满可能的转折点。截至2019年,全球已有超过半数人口上网:亚洲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数量,北美与北欧在接入率上仍然领先,非洲大陆正体验着全球最快的上网人数增长速度。随着互联网技术形态、创新主体、社会基础经历重大转变,全球互联网中并存着多样性、甚至是多极化政治经济格局,这种局面会带来更多观念、规则、体制上的创新与冲突。由此,我们需要追问,在数字资本主义陷入结构性危机而技术的社会潜能依然巨大的双重
5、历史情景下,以“中国崛起”为动力的全球秩序转移,能否推动全球互联网格局从“丛林法则”走向共同体?互联网发展正进入下半场,技术发展需要追求更具代表性的道义标准。只有克服遏制论、威胁论等零和思维和霸权模式,互联网才能成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催化剂。我们看到,由于互联网在隐私、安全、社会再生产领域构成新的挑战,部分国家以安全为名,延续帝国模式,将网络空间军事威慑常态化。如何追求更具代表性的开放、民主、自由、安全、共赢,这也是当下互联网时代需要回应的命题。(摘编自洪宇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互联网具有超越全球东西方、南北方等级结构,团
6、结世界各地的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的作用。B.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倡导“共同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格局从“丛林法则”走向了共同体。C.当下,全球互联网格局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带来更多观念、规则、体制上的创新与冲突。D.只要放弃遏制论、威胁论等零和思维和霸权模式,就能追求到更具代表性的开放、民主、自由、安全、共赢。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列举2008年数字化衰退、2013年斯诺登事件等事例,证明霸权话语体系因与现实层面断裂而无法解决日益尖锐的危机。B.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阐述不同国家的不同做法,表明中国所培育的具
7、有国民精神的互联网领域可谓在全球独树一帜。C.文章立足现实,论述严谨,陈说观点时使用“关键性作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D.文章议论有理有据,理性平和,既肯定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也正视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勇于面对发展所带来的挑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没有一味地“抄作业”,而是以务实的姿态、辩证的思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要重视全球各地差异化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诉求,要重视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主体性。C.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建构互联网格局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现在这些国家却
8、成了互联网发展的绊脚石。D.世界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共同体,互联网发展不能遵从“丛林法则”,技术发展需要追求更具代表性的道义标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春秋时期,孔子通过总结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继承并发展了古老的“礼”观念,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以“礼”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儒家思想体系。“礼”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引导、制约和规范,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均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礼记看来,“礼”是高于“仁”的。礼记曲礼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由此可见,连“仁”也是以“礼”为依据的。中
9、国古代政治是以“礼”为基础的政治。“礼”与中国古代政治理念、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爵位制度、土地制度及其他各种政治制度,在古代都属于“礼”的范畴。“礼”与法制也有密切关系。“法”源于“礼”,是从“礼”中衍生出来的,管子枢言云:“法出于礼。”“礼”被赋予了强制力便是“法”。“礼”是一种社会道德教化工具,“法”是一种事后的惩罚措施。“礼”和“法”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礼”依靠道德教化的方式引导人们别贵贱、序尊卑,而“法”则依靠强制力使人们共同遵守“礼”的有关规范。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模式中,“礼”与“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社会秩序发挥着调节、约束的功能。
10、许多统治者和政治家还往往以“礼”为依据,进行制度建设或改革。如王莽在建立新朝的过程中,以周礼为据,改革诸项制度;西魏末年,苏绰辅佐权臣宇文泰,依据周礼进行官制改革;宋代王安石也以周礼作为其变法的理论依据。凡此种种,均体现出儒家所倡导的“礼”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色与基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中固有的、体现某种价值取向并且持续发展的优秀的思想样态。它既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特征。儒家所倡导的“礼”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完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关于“礼”的宗旨,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用“和为贵”高度概括了“礼”的根本精神。“贵和”
11、的价值取向就是崇尚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精神。所以,“礼”的目标,就是通过引导社会各个阶层以及有着各种不同价值诉求的人们按照“礼”的规范和模式,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们缓解矛盾,和谐共处。儒家倡导的“礼”主张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实现大同理想社会。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髓。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战乱和分裂,但总体上一直处于“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之下,儒家“礼”文化中“贵和”的价值取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宽容礼让、谦恭善良、求大同存小异的道德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这种基调的形成,
12、也正是“贵和”的价值取向长期影响的结果。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关系与思想意识的发展和变迁,儒家所倡导的“礼”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但是,“礼”依然是古代各种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也是历代所追求的理想制度模式。不唯如此,儒家礼乐文化的“贵和”价值取向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摘编自丁鼎“礼”主导中国古代社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礼”作为夏商周的文化遗产,经孔子继承发展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思想体系的核心。B.“礼”既是社会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规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
13、度的理论基础。C.“贵和”是“礼”的根本精神,它让社会有了贵贱之别和尊卑之序,并形成了礼让传统。D.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为实现社会大同,追求人与人的和睦是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在论证“礼”与“仁”、“礼”与“法”的关系时引用了典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B.文章从中国古代政治和中华民族精神两方面,论述了“礼”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C.作者列举古代社会进行制度建设或改革的事例,目的是证明“礼”对社会具有调节作用。D.作者在文末指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礼”虽受到冲击,但依然对中华民族有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14、一项是( )(3分)A.“礼”与“法”都能约束人的行为,前者倾向于教化和引导,后者偏向于惩戒和处罚。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属于“礼”的范畴,这是有些君王依据“礼”来改革制度的原因之一。C.“礼”的目标是让各阶层的人遵守“礼”的规范,实现该目标离不开“和”的精神。D.民族精神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发展过程中能不断完善,“礼”起了重要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神话作为重要文化遗产,在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一代代传承者在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着这种古老文化,促成了神话在民间生存的高度自适性,形成了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多渠道与多维度。其中,在表达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尤为丰富多彩
15、。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多民族神话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记忆与表达。追忆与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的文化溯源。许多民族神话都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共同拥有一个文化祖先的精神理念恰如其分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神话叙事中,诸如众所周知的盘古、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不仅在各地汉族神话中非常多见,在许多少数民族神话中同样妇孺皆知。不同民族对共同始祖的认同与信仰,使各民族之间产生了一种基于共同血缘关系的亲和力,有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家国情怀的有机统一。其二,多民族神话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建构与积淀。神话作为传统文化
16、的经典之作,塑造出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性和共识性的文化符号。这些传统文化符号不仅成为后世各类文化创造的核心母题,而且塑造着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意志与高度的中华文化认同。如各民族神话中非常普遍的龙、凤、熊、麒麟等形象以及图腾崇拜、吉祥物等意象,往往都体现出异曲同工的文化共识与相似审美。以“龙”为例,不仅汉族神话中把远古祖先、“三皇五帝”、文化英雄等的出生、特征和事迹与“龙”联系起来,彝族神话中的“支格阿龙”,白族、傣族神话中的“九隆”以及许多少数民族神话叙述的行云布雨、保佑苍生的龙王等,无一不表达出中华民族与“龙的传人”“龙文化”的密切关系。与之相关的神话的传承与再生产则不断丰富着这些文化符号的内涵,强
17、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三,多民族神话对中华优秀人物、经典文化事件的塑造与共享。许多英雄人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甚至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时也会融入民间神话传承中。如老子、孔子、屈原、关羽等在许多民族和地区不仅衍生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而且还在多种民俗活动中被祭拜颂唱,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各民族不断融合与共同发展的进程中,神话也以其强大的解释功能与传播功能推动了具有共性的文化事件,像共同的传统节日、共性的民族习俗等,其背后往往都有神话因素的支撑。正是在中华民族这块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包括神话在内的多民族文化跨时空多维度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才培育出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
18、精神。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掘好、研究好、阐释好和应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各民族神话资源,不仅恰逢其时,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文化担当。(摘编自王宪昭神话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神话在民间生存的高度自适性使其在文化传承中得以继承与发展。B.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神话中都融入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共同拥有一个文化祖先的认同与信仰。C.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是在多民族神话中产生的,并且成为了后世各类文化创造的核心母题。D.在各民族融合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许多
19、共性的民族习俗,得益于具有强大功能的神话的推动与支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论证了多民族神话多渠道、多维度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及其现实意义。B.文章以“龙”为例,证明多民族神话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建构与积淀可达到文化认同。C.文章运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充分,说服力强。D.文章主体部分的论证从三个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论述脉络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传承和再生产与传统文化符号有关的神话,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B.优秀人物在多地多民族衍生出的神
20、话故事及人民对其的祭拜颂唱,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C.为了实现多民族文化跨时空多维度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就要培养同心同德的民族精神。D.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掘、研究、阐释和应用好民族神话资源,是时代的文化担当。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结合,从心理学的方向来研究音乐审美。对我国音乐作品中的心理学要素进行梳理,不可避免要从历时性的角度来挖掘古代音乐作品的思想根源。中外哲人都曾阐明音乐与哲学间的互利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那么音乐则比诗更哲学。
21、”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伴随着音乐的搭配,音乐为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唤起人们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作为现代视角下的音乐学研究者,欣赏音乐的认识活动不能囿于宗教信仰的神学笼罩,也不能停留在音律节奏的表象,而是关注“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音乐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精神结构,其内涵于今日,则更加明晰深刻且具体:“天地万物都同音乐一样,是动态的、不可逆的、变化着的发展过程和蕴含着二元对立矛盾思想的有机整体。”正如米盖尔海夫纳所说,音乐,乃是“通向哲学的一条特殊道路”。在中国人长达千年的对于“美”的描绘与求索历程中,素有以音乐之美及音乐审美规律为中心议题
22、的价值论探讨“乐道”,即用哲理运思的方法管窥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和边缘延展。欣赏乐曲、参悟乐道,实则就是将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古人常推崇“天人合一”,音乐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只有“志之所之、言之所发”,才符合“乐道”的规律,也唯有此,才能真正诱发创作者和欣赏者内心的深思与灵感,虚静与狂迷。在古人看来,“德音”才能称之为“乐”。音乐对行为与性格的作用效能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乐教”的追求中,因此成为我国古代先哲最早认识并不断加以论证的音乐心理美学命题之一。儒家诸贤已然意识到了音乐在性格塑造中的成人之用。孔子认为,音乐才是超越
23、诗教、礼教的限制,形成君子人格的最后阶段,能够在心理上塑造、规劝人的行为,陶铸为完美人格并使其由衷地认同这种秩序和情感,形成习惯性自律。孟子强调了蕴含仁爱思想的音乐仁声在感化人心方面的优越性。可见乐教所具有的能够浸透人的心脾、对人的性格形成如沐春风般塑造功用的举证在儒家诸贤的思想中不乏其例。乐记乐本有关于“乐”通过声音产生,表达情绪的记载,认为“乐”是人内心的情绪抒发。音乐是人的情绪到达某一特定程度后有感而发的,也便因此拥有记录情绪的功能,能够引起听者某种情绪的共鸣。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音乐哲学家贝里尼通过测量人的情绪体验,正式提出了诱发理论。在现阶段有关音乐诱发情绪研究成果中,有七种机制被
24、证实具有解释音乐如何引起听众情绪的作用和能力。认知神经科学的引入为音乐情绪方向的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中打开了一条通路。(摘编自李海燕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音乐是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因此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搭配着音乐。B.现代视角下的音乐学研究者不应关注音律节奏的表象,而应关注音乐的本质属性、存在方式等的哲理运思。C.作为一门结合了音乐学、心理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音乐心理美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审美。D.在有关音乐诱发情绪研究成果中,七种机制的
25、证实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结构清晰严谨。B.文章引用亚里士多德和米盖尔海夫纳的话,论证音乐产生于哲学却高于哲学的观点。C.文章用孔子、孟子的观点,佐证了儒家诸贤已然意识到音乐在性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D.文章论证的逻辑性、概括性极强,观点鲜明,论据兼具古今中外,使论证更为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对我国音乐作品中的心理学要素进行必要的梳理,本文从历时性的角度挖掘了古代音乐作品的思想根源。B.高于自然
26、的精神结构的音乐是动态的、不可逆的、变化着的发展过程和蕴含着二元对立矛盾思想的有机整体。C.古人推崇“天人合一”,把音乐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因此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D.乐记乐本认为,音乐能引起听众的某种共鸣,而贝里尼诱发理论就是研究音乐如何诱发听众的情绪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汉字了。它以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为后世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原则和基础。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27、“象形”中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正是这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但由于它源自“象形”,并且在其发展行程中没有完全抛弃这一原则,从而就使这种符号作用所寄居的字形本身,以形体模拟的多样可能性,取得相对独立的性质和自己的发展道路,即是说,汉字形体获得了独立于符号意义的发展途径。以后,它更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出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汉字书法的美也确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即在它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构自如,布局完满。甲骨文开始了这个美的历程。这种净化了的线条
28、美书法艺术在当时远远不是自觉,一直要到东周春秋之际,才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这种书法美的有意识地追求。作为线的艺术中国书法的某些特征:它像音乐从声音世界里提炼抽取出乐章来,依据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展开为旋律、和声一样,净化了的书法美,以其挣脱和超越形体模拟的笔划的自由展开,构造出一个个一篇篇错纵交织、丰富多样的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用以抒情和表意。甲骨文、金文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们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了的抽象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一般形式美经常是静止的、程式化、规格化和失去现实生命感
29、、力量感的东西。“有意味的形式”则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书法是把“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是由魏晋开始自觉的。唐代书法与诗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张旭和颜真卿都称盛唐,却是两种不同的美。以李白、张旭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
30、以杜甫、颜真卿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可供学习和仿效。苏轼认为杜诗、颜字是“集大成者”。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与李白、张旭等不同,杜诗、颜字提供了后世人们长久学习、遵循、模拟、仿效的美的范本。(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版)材料二:李泽厚站在新的视角审视文化艺术。克莱夫贝尔【注】将审美与生活剥离开,只运用色彩知识进行艺术欣赏和审美情感的关照,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虽不乏新颖,但也让审美落入“有意味的形式
31、”和“审美情感”循环自证的怪圈。李泽厚先生对其进行了修正,指明使审美脱离循环自证的途径,即以“积淀说”对其中的缺陷进行弥补。他特别写道:“正因为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其内容已积淀在其中,于是,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也正由于对它的感受有特定的观念、想象的积淀(溶化),才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感性、感受,而成为特定的审美情感。”以此,将审美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脱离出来。审美积淀论在美的历程中多有展现。他指出从内容到形式的过程即为“积淀”。并以书法为例,对甲骨文、金文开创书法艺术独立发展之路进行追根溯源,指出它们将象形图画变为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而这种抽象
32、的、流动而富有生命力的线条正是充满自由感的美的表达。“积淀说”使我国的美学研究从注重客体分析转向对主体方面的探讨,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内容纳入美学研究的范围,不但使涉及的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也带来了新的观察视角。(摘编自张靖池与李泽厚的“积淀说”的关联探析,名作欣赏2020年第7期)【注】克莱夫贝尔(1881-1964),英国美学家。他说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认为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线条、色彩等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人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它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33、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颜真卿的书法把盛唐雄豪壮伟气势情绪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规范中。B.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汉字了,它明显表现出对汉字书法美的有意识地追求。C.“草圣”张旭与“诗仙”李白齐名,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具有同一审美气质。D.盛唐的书法把“线的艺术”高度纯净化,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独有的书法“线的艺术”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以均衡对称、有柔有刚、方圆适度的形式美为主导和优势。B.书法与音乐一样,从声音世界里提炼抽取出乐章来,依据音乐的规律,独立地展开旋律和声,净化了的书法美。C.汉字能够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
34、线的艺术,源于它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没有完全抛弃象形的原则。D.李泽厚先生的“积淀说”修正了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强调线条都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内容已积淀其中。3.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材料二“积淀说”观点的一项是( )(3分)A.许慎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这表明汉字是以“象形”“指事”为本源,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B.韩愈说:“往时张旭喜怒窘穷,怨恨思慕,必于草书焉发之;见山水岩谷,草木之花实,天地万物之变,一表于书”。张旭狂草形式一为情绪反映,二为盛唐风貌表现。C.汉字书法有生命暗示、表现力量、多样流动的自由美,它的每一个字、
35、每一篇、每一幅都可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表现的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D.关于书法,历代书家都注重“神采”,南朝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唐朝张怀瓘曾说“深识书者,唯观神采”。4.请简要梳理阐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
36、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的转变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人际交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
37、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阶层、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
38、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从“静”文化到“动”文化。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
39、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从乡土“礼”治到迁徙“法”治。在一定意义上,迁徙中国的契约关系代替了乡土中国的伦理关系。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需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
40、、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41、项是( )(3分)A.乡土中国是依靠户籍制度建立起定居型社会,对血缘、地缘和业缘有着依赖性。B.截至2020年,中国成为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导致乡土中国完全瓦解。C.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流动,具有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特点。D.“安土重迁”习俗的形成,跟农民被土地束缚及世代定居乡村、天然稳定有关。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引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旨在描述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佐证自己的观点。B.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身份,也缺乏共同的生活或劳动,使农民内部产生分化。C.随着迁徙中国的形成,人与人之间交往以情感联系为基础,以市场交换为主流。D.农
42、民从农村到城市自由流动,既促使“动”文化增强,也促使“静”文化退化。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在过去十年,人口流动参与度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明显加大,今后仍将延续这一趋势。B.从乡土中国到迁徙中国,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都发生了改变。C.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秩序,因其不断松散使中国开始了迁徙“法”治的进程。D.人口的迁徙流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成当代中国从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迁居型社会。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5.有人认为契约关系代替了伦理关系将使人们交往缺少人情味,弊大于利。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4分)三、
4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对称是一种结构,使得物体可以被分割成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几部分,或者使物体关于边界或中心呈现类似重复。试想你沿着北京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中轴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反射对称(镜像对称)的例子。建于公元前447年前438年的希腊雅典帕台农神庙,无论从前方或侧面看,它都是对称的,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如果你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走进公园,你会看到争妍斗丽的鲜花大都是对称的。比如,冬乌头就是旋转对称的。有些花还带有更多的对称,比如大丽花,除了旋转对称,还有一种由内而外、层次鲜明的对称。多重对称的叠
44、加让花朵更加艳丽。以数学思维看,上面的所有例子,都包含着一个保持物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明显的,这样的等距群把物体分成了相同的几个部分。依此理解,给出两个物体A与B,如果A的等距群包含了B的等距群,那么我们就说A比B更加对称。为了更好地表述这些概念,我们考虑四个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明显的,这不规则的四边形不是对称的。同样,直觉告诉我们,圆是最对称的,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加地对称。事实上,圆的等距群是无穷的,并且包含了正方形的等距群,而后者又包含了长方形的等距群。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虽然人体总的来说是左右对称的,可是这种对称远远不是
45、完全的。每个人左右手的粗细不一样,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更大或更圆,耳垂的形状也不同。不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地打破对称,艺术家有时也会极力地创造出残缺对称的图像和物体,可是仍然给人以和谐与平衡的美感。许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共识,脸上如果有一颗美人痣,那么会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如果有两颗对称的美人痣,肯定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有时候残缺对称会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出现。比如,建于公元前486年前460年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西门三角楣上的雕塑,它的外轮廓呈现出反射对称性,并且中线两边的人数相等,可是两边的塑像却有着很大差别。这是反射对称的变体。平移对称的近似也出现在艺术中。例如,在宋朝著名画家米友仁的画中,
46、山峰基本上是呈现周期变化的。另一个近似平移对称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内以四季亭为连接点的湖岸画廊。(摘编自季理真对称之美)材料二:商周青铜器纹饰系统性很强,其基本特点是对称性,这一审美法则反映了中国先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阴阳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古人将事物分为阴阳、高下、明暗等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称的思想。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对称性可以被认为是其在艺术上的源头或集中表现。国语中有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是古人对美的一种定义,其本意也是讲究对称之美。商周青铜器纹饰体现的这种审美法则至今仍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
47、巨大变化,文化上的变革也不可避免。1917年出现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提倡白话,反对文言,白话文取代讲求平仄、对仗的文言文,但是也给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语言自身的特色带来了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即是其在诗歌领域的反映,其中的“音乐美”认为作品要“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则主张“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实质上强调的就是对称性。中国古代的住宅基本上都是单层的,故宫这样的宏大建筑群实质上也只是建得更高、面积更大一些。如今城市里高楼林立,除单体建筑外,其他建筑物从表面上不易看出对称的特点,但如果仔细分析,仍能找到对称性的体现。比如在大的住宅小区里都有“楼王”,它的出现掺杂很多商业因素,但成为“楼王”的最核心要素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一个小区里,“楼王”一定位于中心地段,其他楼宇都围绕着它。有很多小区就是以“楼王”为对称轴设计的,这可以说是这种传统审美法则在现代的折射。研究青铜器纹饰,找出其特征,揭示其内涵,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传统资源为现代服务。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展示中国话语,显示中国风采,就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其中有价值的元素,与现代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做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从而展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的影响力。(摘编自杨小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艺术研究以对称特点及其蕴含为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