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分类分类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T)2 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又称真性血小板增多症或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巨核细胞系增殖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患(MPD)病因不明,约50%70%患者有JAK2 V617F基因突变发病率为0110万人口,发病年龄290岁,好发于5070岁。女男=131。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多无任何症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多无任何症状1、80%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出血或血栓形成 (1)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齿龈出血、血尿
2、、呼吸道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出血机制:血小板功能缺陷,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5-羟色胺减少以及释放功能异常 PLT大于1500109/L 易出现出血 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血栓发生较少 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以脾、系膜及下肢静脉为血栓好发部位,肺、肾、肾上腺或脑内也可发生栓塞,成为致死的原因 凝血机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产生血栓素,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可微血管内形成血栓。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侵及肝、脾等髓外组织器官 脾大见于80以上的病例,一般为
3、轻到中度肿大 少数病人有肝肿大6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外周血象1、血小板计数:(10003000)109/L 形态一般正常,但有巨大型、小型及畸型,常聚集成堆,偶尔见到巨核细胞碎片及裸核 2、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 形态大小不一,呈多染性,也可出现豪-胶小体及嗜碱性点彩 少数病人有反复出血而导致低色素性贫血。3、白细胞增多:(1030)109/L,偶尔可达到(4050)109L,一般不超过50109L 以中性分叶核 细胞为主,偶见幼粒细胞 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7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骨髓象骨髓象 1、各系均明显增生,以巨核细胞和血小板 增生为主 2、原始及幼稚细胞均增多,
4、血小板聚集成堆。3、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8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出、凝血试验出、凝血试验1、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缩短,血块退缩不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障碍。2、血小板粘附功能及肾上腺素和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但对胶原聚集反应一般正常。9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其他 血尿酸、乳酸脱氢酶、血清酸性磷酸酶均增高。部分病人因血小板破坏,大量钾离子释放到血中,引起假性高血钾症。染色体检查部分病人有21号染色体长臂缺失(2lq-),也有报告21号染色体长臂大小不一的变异。1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血小板持续大于450109/L2
5、、骨髓象以巨核细胞系增多为主3、除外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4、存在基因突变5、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治疗1、骨髓抑制药 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1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治疗2、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有诱发白血病的可能。3、血小板分离术 可迅速减少血小板量,常用于
6、妊娠、手术前准备以及骨髓抑制药不能奏效时。每次循环血量约为患者的1.5倍血容量,连续3天,每天一次。可作为一种临时应急措施。1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治疗4、干扰素 可对巨核细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缩短。剂量为35mu/d。1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治疗5、其他 (1)抗血小板治疗:PLT大于1000109/L,无出血倾向,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d)预防血栓形成 也可用双嘧达莫、消炎痛 (2)抗凝治疗 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双香豆素类禁忌:脾切除治疗(使病情恶化)1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预后预后 约半数患者可生存5年以上,
7、部分患者生存10年以上。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要器官的出血或血栓形成。部分病例可转化为骨髓增生性疾患的其他类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可发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或直接转变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而死亡。16 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T)又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有原发疾病或诱因临床上较ET多见多见于男性及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年龄越小,越常见17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因病因1、恶性肿瘤(包括血液学恶性疾病)2、慢性炎症(结缔组织疾病、结核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肺炎、动脉炎)3、急性炎症感染4、急性失血5、缺铁性贫血6、溶血性贫
8、血7、手术(脾切除及其他外科手术)18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因病因8、药物反应(长春新碱、肾上腺素、白介素-1)9、运动反应10、血小板减少后恢复(反跳)11、停用骨髓抑制药物、酒精,VitBl2缺乏治疗后12、其他(早产儿、婴儿VitE缺乏,骨质疏松、心脏病、肾移植、尿崩症、妊娠、肾衰竭)。其中以感染最多见,其次为恶性肿瘤、手术、缺铁性贫血和结缔组织病。19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大多数是由于血小板生成加速所致 由于血小板生成受造血因子调控,血小板增多至少部分是与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3、白介素-6以及白介素-11这类因子的释放有
9、关。肾上腺素使血小板从贮存场所释放导致血小板增多 运动也使血小板释放而血小板增多20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通常没有临床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极少发生出血、血栓形成21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计数增加,常不超过1000109/L MPV、PDW均减少 血小板功能正常2、骨髓象正常3、凝血功能正常22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血小板持续大于400109/L,血小板功能正常2、骨髓象正常3、有原发病或诱因存在23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以治疗原发病和祛除病因为主 仅在血小板计数1000109/L才处理,可使用干扰素、羟基脲、抗凝治疗。24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预后预后 预后良好 血小板多在15天左右可恢复正常,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90天25 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Failure Is Great,So DonT Give Up,Stick To The End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