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第3讲鉴赏古代诗歌语言-3-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 赏析关键句(炼句)赏析语言风格 Thank you for watching!谢谢欣赏品味语言,鉴赏手法 提升鉴赏语言与手法的能力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怎么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语言上,炼字、炼句是诗人不懈的追求,也是考查鉴赏水平的重要角度;二是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这更是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全国卷考查的热点,分值高,难度大,是二轮复习的重点。-33-3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夜行吴兆骞惊沙莽
2、莽飒风飙,赤烧连天夜气遥。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客同属国思传雁,地是阴山学射雕。忽忆吴趋歌吹地,杨花楼阁玉骢骄。注吴兆骞(16311684),清初诗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属国:指汉朝的苏武,被扣匈奴19年,获释归国后曾任典属国。-35-短板发现短板发现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夜行”是题目,也是诗眼,第一联围绕“夜行”展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夜行中所见景物的特点。()2.“惊沙”“飒风飙”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西北的特点,“赤烧连天”是指烧野草的火焰在远处与天边相连。()解析“
3、惊沙”“飒风飙”没有运用比喻手法。3.颔联写三更雪原尚有人打猎,冰河四月才开始解冻,这两句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当地的生活习性和物候特征。()4.尾联中“杨花”“楼阁”“玉骢”三个意象,虚实相生,描写春天来临时江南繁华的生活场景。()解析 尾联是回忆,三个意象都是虚写。-36-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一、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题炼字题-37-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典题】(2017山东卷)“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因题读诗因题读诗早上五盘岭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
4、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38-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读诗有道读诗有道1.看题目“早上五盘岭”交代时间和地点。概括正文的内容,写五盘岭早上的景色。2.看作者岑参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注释中有对此次出行背景的交代。3.看内容前两句交代出行的时间和出行的方向,中间八句写五盘岭早晨的景象,最后两句写此行的目的和心情。-39-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解题有
5、法解题有法1.审题目要点“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2.找答题依据考查点 提示 答题方式-40-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3.用模板答题答题时一般先解析字义,再指出其手法和表达效果。4.答案整合“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41-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小园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
6、新霜。注寒花:菊花。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考查动词的妙用。要结合“窥”字的含义和运用的手法分析。“窥”是“看”的意思,而这里说“山光窥短墙”,可见把“山光”拟人化,不说小园景色之美让人欣赏,而说连山光都想窥视。生动地表现了小园的景色之美。答案解析关闭“窥”字运用拟人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窥”字把“山光”写活了,化静为动,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42-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炼句炼句题题-43-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
7、型3一二【典题】(2017全国卷,原题见“提分点19”典题)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解题有法解题有法1.审题目要点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考查点 作答方式-44-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2.找答题依据 3.用模板答题首先要指出该句在构思、炼字、句子结构、表达技巧上的特点;再结合该句在诗中的具体位置,阐释其表达效果或作用。4.答案整合 答案 答案关闭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45-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
8、题型3一二即学即练即学即练(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是诗人的想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人认为,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柳丝迢迢,迎风招展。联系诗人现在的不得志,可知诗人不甘于沉沦,相信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全诗带有自励自勉之意。答案解析关闭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
9、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46-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赏析语言赏析语言风格风格-47-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典题】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6分)因题读诗因题读诗行香子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48-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读诗有道读诗有道1.看题目这是一首词,“行香子”是词牌。2.看作者秦观宋代婉约派词人。其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描绘自然景物逼真、细腻,语言自然、清新。3.看内容这首词描绘
10、了春天的田园风光,上阕定点取景,以“小园”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下阕作者视野由近放远,写出了莺歌、燕舞、蝶忙的大好春光。-49-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解题有法解题有法1.审题目要点2.找答题依据 3.用模板答题“特点”加“分析”,有几点答几点。4.答案整合 答案 答案关闭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用词准确。“倚东风、豪兴徜徉”,“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出诗人怡然自得的神态。“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与三种动物的活动特性相
11、对应,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句式整齐,格调轻快。本词句式都是三、四字,轻快流畅。-50-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二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冯子振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这首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首曲子,写稻子开花时节农夫盼雨的急切心情,字字句句,都由农夫眼中看到,口中说出,所以语言特色是口语化、平易、质朴。答案解析关闭以口语入曲。比如“渴煞”“恨”等词语,都是口头语言。用词质朴。曲子表现了农夫盼雨的急切
12、心情,字字句句都由农夫眼中看到、口中说出。-51-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二、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修辞手法-52-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典题】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因题读诗因题读诗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53-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读诗有道读诗有道1.看题目“舟中”交代诗歌写作的内容,即出行途中所见
13、、所想、所感。2.看作者陈师道北宋著名诗人。注释交代了这首诗写作的具体背景。3.看内容首联: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颔联:紧承上文,以重笔渲染风浪的威势。先写风涛之迅疾,次写风涛气势之猛。颈联:江岸上一片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随风飘荡,长夜漫漫,盼望黎明能及早到来。尾联:直接抒情,感慨半生漂泊,仕途艰辛。综观全诗,以写江上风涛入手,以痛感世事艰虞作结。前半部分极写风浪的险恶,后半部分流露志士的悲辛。-54-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解题有法解题有法1.审题目要点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2.找答题依据范围 数量 考查点 答题方式 3.
14、用模板答题“指明手法”+“具体运用”+“表达效果”4.答案整合 答案 答案关闭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暗示作者生存环境的险恶。-55-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注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此后,因民众起义及吐蕃将领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本诗大约写于此时。梁州:当指“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
15、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一东一西遥遥相对。这首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愿?-56-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参考答案 尾联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了诗人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了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解析 从“蕃情似此水”可以看出是比喻手法,将军情比喻为流水。“长愿向南流”,表达了诗人渴望民族团结、和平永驻的愿望。-57-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表达方式表达方式-58-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典题】(2017天津卷)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16、,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因题读诗因题读诗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59-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读诗有道读诗有道1.看题目“太湖恬亭”地名,诗人游览之地,可见诗歌的内容应与“太湖”有关,属于写景抒情的诗歌。2.看作者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一生两次为相,两次罢相,后退隐江宁。3.看内容首联:写太湖四周景色优美,青山环绕,亭榭栏杆直通水面。颔联:日落时分,诗人独立桥上,看水面倒影的绿树,看鸟儿在树丛中栖息。颈联:诗人辞官之后,轻松游览,心
17、情舒畅,在这幽静之处,不再为世俗之务烦扰。尾联:设想夜深之后,诗人徘徊在青山绿水的湖畔,看秋风中、斜月下归来的钓船。-60-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解题有法解题有法1.审题目要点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2.找答题依据范围 数量 考查点 答题方式 3.用模板答题明确诗句采用的表达方式的类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如何使用的,最后要指明效果或作用。4.答案整合 答案 答案关闭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
18、“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选一种)-61-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辛弃疾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注嘉泰四年,作者出任镇江知府,为北伐做准备,词作于这期间。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为当时府郡的行政中心。矻(k)矻:勤劳不懈的样子。金山:在镇江西北的长江中。词的上阕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的?请简要分析。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首词的上阕,侧重怀古,先写大禹治水的劳苦功高,然后用“鱼”“人”各得其所来表现大禹的功劳。所
19、以“侧面描写”的语句只能是“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结合描写的内容分析即可。答案解析关闭上阕写鱼儿乖乖地游进深渊,人们安稳地定居平原。人世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追本溯源,这都是大禹治水的结果,从侧面表现出大禹治水的功劳。-62-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表现表现手法手法-63-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典题】诗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因题读诗因题读诗骢马唐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64-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读诗有道读诗有道1.看题目“骢
20、马”从题目看是咏物诗,内容上要赞美马,并且可能使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2.看作者万楚作者不熟悉,诗歌的内容可能与写作背景无关。3.看内容这是一首借马抒怀、咏物言志的律诗。首联写骢马的毛色、装饰与气派。颔联写马的敏捷、矫健和雄风。颈联刻画骢马的功业、品格和德性。尾联写对骢马的信任、勉励和希望。明是赞马,实为喻人,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诗歌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65-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解题有法解题有法1.审题目要点诗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找答题依据数量 考查点 答题方式 题干中问的是“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要
21、在局部“拟人”和整体“象征”中进行正确的选择,要从整篇诗歌的表现手法角度选取“象征”作答。-66-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3.用模板答题指明手法+具体运用+表现的情感。4.答案整合 诗歌采用象征的手法。意思是只要能有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辞;表现了骢马不甘寂寞、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67-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寄宇文判官岑参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要注意先广义后狭义理解。从整体看,诗歌采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还通过写景抒情,表现自己身处的艰苦环境。题干要求“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要注意这一答题要求。答案解析关闭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寓情于景。首联以鲜明的对比,说明离家西行越发遥远,返回之期更是渺茫,只能在极度思乡之时偶尔回首。颔联寓情于景,作者成天面对的都是狂风和暴雪,放眼望去直达天际的是连绵重叠的沙漠和山丘,直接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景物的重复单调,暗指旅途的无聊,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