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四首》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docx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9347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四首》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四首》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词四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了解词的特点,体会词的节奏、韵律。 二、理解前两首词的内容,把握词的艺术表现规律。 *三、总结方法,体会豪放派词人爱国情感。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提到诗词同学们并不陌生,那么什么是词,和诗有什么联系呢?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上承诗,因此有“诗余” 之称。句式参差多变,因而又有“长短句”之称。与诗歌不同的是,一般都分上 下阕(片),每首词的词牌,标明的是词的曲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直抒胸臆; 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

2、含蓄,风格委婉, 以李清照和 秦观为代表。 朗读诗歌,朗读诗歌,初读正音,初读正音,划分节奏划分节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 下(si) 浊 酒(zhu) 燕 然(yn) 羌 管(qing)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 范仲淹的一生都在践行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始终不改直言敢谏、刚直不阿的风格

3、。公元 1040 年, 西夏十万大兵大举进攻宋朝,52 岁的范仲淹临危受命,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 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 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理解标题理解标题 渔家傲:词牌名秋思:题目。“秋”,点名季节;“思”,忧思之情 2 读理解文意,分析情节读理解文意,分析情节 1.“塞下秋来风景异”,写的是塞下秋景;“异”指的是不同的,作者写了哪些 具有特点的景物?又异在哪里?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塞外秋景环境苦寒。秋 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与家乡是不同的。 “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

4、下特异 的声音,这种“边声”是中原所没有的。点明了战事吃紧、 “孤城闭”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 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这与家乡的繁华景象迥然不同。 一个“异”字统领全景。 2.词人在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具体说明。 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的矛盾心理: 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 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为了建立军功、燕然勒石,这里用典,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 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文中的“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 愁思。 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

5、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和征夫白了头发,流下了眼 泪。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情怀。含蓄地表达 了词人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防的愤懑心情。 梳理结构梳理结构 上阕:塞下秋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下阕:抒情,思乡,忧国,渴望建功立业 分析情感分析情感 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情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防的愤 懑心情。 把握文章主旨把握文章主旨 通过对塞外秋景荒凉的描写, 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思念家乡、 忧国忧民的情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防的愤懑心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我们继续来学习另一位词人

6、的豪放词。 朗读诗歌,朗读诗歌,初读正音,初读正音,划分节奏划分节奏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3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擎 () 貂 () 骑 (j) 酣 () 遣( )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 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是豪放 词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

7、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 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 “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 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年十月,他与同僚出猎,作此词。这首词,是他写的 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 理解标题理解标题 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出猎:题目。“密州”,今山东诸城,“出猎”,外 出打猎。 读理解文意,分析情节读理解文意,分析情节 1.“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此时 40 岁便自称“老夫”,颇有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 却偏要聊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的意味, 那么词中 “狂” 字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8、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 戴上锦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 奔,飞块地越过小山闪, 可见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卷平冈”极含行走之 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下面写词人派人为他报知全城百姓随他狩猎,他要像当年的孙权样亲自挽弓 马前射虎。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这里用典,暗示自己也有孙权 一样的英雄气概,也能像孙权一样建功立业。 2.词人在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具体说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了 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更在

9、意的是希望领廷能够重 用他,给他机参建立功业,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 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地表达了作者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到那里我一定会把弓拉得满满的, 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这里再次用典,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 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下阕以抒情为主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 表达了为国效命 4 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梳理结构梳理结构 上阕: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下阕: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 分析情感分析情感

10、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 把握文章主旨把握文章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 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 重用的愿望。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方法 (1)看题目 (2)知作者 (3)抓关键词 (4)意象或者典故 作业:作业: 1.背诵并默写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2.完成课后习题一、二题。 3.预习课后习题三、四题。 课堂小结:体会作者情感:古诗词往往都有关键字,一般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 概括内容的字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渔家傲秋思 上阕:(“异”)塞下秋景:

11、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下阕:抒情,思乡,忧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上阕(“狂”):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下阕:(“狂”)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 写法 用典 教学反思: 5 词四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朗读诗歌,把握韵律、节奏。 二、通过特色写法,解读词的内容。 *三、通过综合比较进一步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解词的思想感情方法: 看题目、 知作者、 抓关键词、 意象或者典故。 朗读诗歌,朗读诗歌,初读正音,初读正音,划分节奏划分节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12、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挑 灯(tio) 麾 下(hu) 炙 (zh) 的 卢(d) 霹雳 (p l)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却屡受打击,被弹劾罢 官,隐居上饶达(42-68 岁)20 年之久。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 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 其豪放作品为后世广为传诵

13、, 与苏轼并称 “苏辛” 。 有稼轩长短句。 理解标题理解标题 破阵子,词牌名。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 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赋,写作。壮 词,雄壮的词。 读理解文意,分析情节读理解文意,分析情节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标题中用了一个壮字,体现在何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 剑;是实写。在梦里听到了号角声在军营中响起,这部分开始虚写。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酒食; 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 上阕写军

14、旅生活,也是作者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军中生活。由现实写到梦 中,由实转虚。表明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欣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 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2.词人在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具体说明。 6 下阕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 作者骑着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的战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马快弦 急说明战事的激烈和顺利。 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 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 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 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但结语却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 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

15、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不知道 还有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最后句也是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 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梳理结构梳理结构 上阕:军旅生活 下阕:描写战斗场面兼抒情 分析情感分析情感 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悲愤。 把握文章主旨把握文章主旨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醉里挑灯看剑所引发的关于战斗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 位忠勇的将军形象,表现了词人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和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悲愤。 满江红满江红 朗读诗歌,朗读诗歌,初读正音,初读正音,划分节奏划分节奏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

16、残/终 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 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侬 (nng) 莽 (mng)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秋瑾,(18751907)女,字璿(xu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 主革命志士。这首词是 1903 年中秋时节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时所作。当时文化 界改良与革命的新思想迅速传播,对秋瑾启发很大。婚姻的不如意,也使她渴望 挣脱家庭的束缚,这首满江红就是作者当时情感的真实

17、写照。秋瑾目睹民族 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后于 1904 年东渡日本留学。 1907 年 7 月 15 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 32 岁。 理解标题理解标题 满江红,词牌名。 7 读理解文意,分析情节读理解文意,分析情节 1.词的上阕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词的上阕,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 院落篱下,菊花盛开,成为节 日最好的点缀。 北国的秋天明净如洗, “秋容如试,然而,美好的节日,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 去国难心愁,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家事国事 交织心中,这让她更加思念远在东南、不能常回的故乡“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

18、 未屑”,也痛根自己是女子之身,不能走出家庭,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尽心尽力、 2.词人在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具体说明。 词的下片转为抒情,格调高昂激越、“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 一组 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 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这一句,意在表明自已的济世情怀“肝胆”, 指关注世世事 、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奋斗牺性的勇气 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主要指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俗子胸襟谁识我”,感慨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家庭和社会环境,就像 一张无形的罗网,笼罩在词人身上,她还没有冲

19、破这张网,已有“英雄末路”之叹, 令人动容。词的结尾,发出了莽红尘,知音难觅的叹息,无限悲情与惆惨,尽在滚 滚沾衣的泪水之中。 梳梳理结构梳梳理结构 上阕:回忆过往生活 下阕:思虑未来前途 分析情感分析情感 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之情,表达了词人匡扶天下,救民于水火的 凌云壮志。 把握文章主旨把握文章主旨 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 抒发了词人对寄生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破封建 束缚,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之情,表达了词人匡扶天下,救民于 水火的凌云壮志。 分析四首词在写景、叙事、抒情上的异同分析四首词在写景、叙事、抒情上的异同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思乡,

20、忧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密州出猎 打猎场景:雄壮豪放 8 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满江红 回忆生活:被奴役,厌倦 冲破家庭束缚,献身救国的凌云壮志 相同:感情,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不同 作业:作业: 1.背诵并默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 2.完成课后习题三、四题。 课堂小结:通过对四首词的对比,我们能体会到感情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思乡,忧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密州出猎 打猎场景:雄壮豪放 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满江红 回忆生活:被奴役,厌倦 冲破家庭束缚,献身救国的凌云壮志 相同:感情,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不同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四首》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