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分数乘法2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930页的例2和“练一练”,第3233页的练习五第69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和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求一个数的几
2、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流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与整数相乘。你能说说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么计算吗?指名口答,其他学生补充。2.谈话: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了解决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出示三年级下册教科书分数单元的例题:篮子里有12个蘑菇,把这些蘑菇的分给小兔,分给它们多少个?指名汇报算式,课件相机出示:1243(个) 339(个)。提问:为什么这么计算?你能解释一下这个的意义吗?说明:表示把这些蘑菇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分给小兔。谈话
3、: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样的实际问题。希望你能联系分数的意义,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思路。设计思想 回顾旧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部分做铺垫;第二部分回顾三年级学习过的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根据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经验,为产生新的解题方法打下基础。流程二:教学例题,探究新知1.出示例2第(1)题:小星做了10朵绸花,其中是红花,是绿花。红花有多少朵?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条件?你是怎么理解“其中是红花”这个条件的?说明:表示把10朵绸花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红花
4、。谈话:先在书上涂色表示红花的朵数,再独立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涂色结果。提问:你是怎么列式的?教师相机板书:1025(朵)。追问:为什么这么计算?说明:把10朵绸花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红花,所以用1025(朵)来计算。谈话:求红花有多少朵,实际就是求10朵的是多少(课件出示:求10朵的是多少)。我们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0(课件出示算式)。提问:你会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吗?独立算在书上第29页。指名汇报得数。提问:比一比“105(朵)”和“1025(朵)”这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说明:它们都表示把10朵绸花平均分成2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也就是求10朵的是多少。2.出示
5、第(2)问:绿花有多少朵?提问:要求绿花的朵数,要用哪些条件?谈话:在书上涂色表示绿花的朵数。学生独立涂色后,展示学生涂色的结果。提问:你为什么这么涂?说明:绿花占10朵的,表示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两份是绿花。追问:求绿花有多少朵,其实就是求什么?说明:求绿花有多少朵,其实就是求10朵的是多少。(课件出示:求10朵的是多少)提问:你会列式解答吗?独立列式后,指名汇报计算方法。预计学生会想到两种计算方法,教师相机板书:10524(朵)104(朵)谈话:第一种计算方法是以前学过的,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你是怎么想到第二种方法的呢?说明:求10朵的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算式为10(课件出示
6、算式)。提问:比一比“104(朵)”和“10524(朵)”这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说明:它们都表示把10朵绸花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2份是多少。也就是求10朵的是多少。3.小结数量关系。谈话:通过解决这两道题目,我们发现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三年级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求10朵的是多少,可以用算式10来计算;求10朵的是多少,可以用算式10来计算。课件相机出示:求10朵的是多少?10。求10朵的是多少?10。提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怎么计算?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设计思想 教学例题的两个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
7、再从分数的意义出发,去分一分(画图的方法),并用“先算一份是多少,再求其中的几份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在更深入地掌握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求10朵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解决。每道题目完成后都要分别引导学生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再通过最后的汇总小结,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这类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流程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1.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先涂色,再列乘法算式解决。提问:第(1)小题,你是怎么理解这个的?把多少个看成单位“1”?说明:这个是指把12个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追问:你是如何涂色的?怎么列乘法算式呢?提问:第(2)小问的
8、的单位“1”又是多少?你是如何涂色的?怎么列乘法算式?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2.完成“练一练”第2题。出示第(1)幅图。提问:你能看懂这幅图吗?是要我们求什么?说明:求根的长度,其实就是求8米的是多少。追问:求8米的是多少,可以怎么列式?指名口答,课件相机出示第(1)题答案。谈话:你能像这样,先读懂图的意思,再完成填空吗?独立完成第(2)问。指名汇报。3.完成练习五第6题。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谈话:先独立计算,再想一想这几道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逐题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并说说为什么想到这样计算。提问:解决第(1)题和第(2)题用到的数量关系相同吗?是什么?说明:这
9、两题都是求若干瓶饮料的总毫升数。求3瓶有多少毫升和求瓶、瓶有多少毫升,不管瓶数是整数还是分数,都要用“每瓶的毫升数瓶数总毫升数”这个数量关系来解决。追问:900和900分别表示什么?说明:900分别表示900毫升的是多少,900表示900毫升的是多少。提问:第三小问为什么用900解决?说明:喝了这瓶饮料的,也是求900毫升的是多少。同样,求一瓶的是多少,其实就是求瓶是多少。4.完成练习五第7题。出示题目,独立完成。指名回答算式,集体订正。5.完成练习五第8题。出示题目,指名读题。独立计算,指名板演。班级校对,共同订正。提问:这里求月季和杜鹃的棵树,为什么都乘84?说明:“其中是月季,是杜鹃”,
10、这两个分数的单位“1”都是总棵数84。追问:为什么求月季和杜鹃的数量,乘的分数不一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分数和数量的对应关系。月季占总数量的,它的棵数对应的分数是;杜鹃占总数量的,它的棵数对应的分数是。要用单位“1”的量乘对应的分数,求出相应的具体数量。板书: 设计思想 这一题和例题类似,是基础题,学生通过模仿就可以完成。经过了例题和前面几题的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了,在此基础上,再渗透“分数和数量的对应关系”这一知识点,不会对新知识产生干扰,也更利于学生掌握。6.完成练习五第9题。出示题目条件,指名读一读。提问:你能估计一下,参加哪一项比赛的人数最多,参加哪一项比赛的
11、人数最少吗?指名口答,说说估计的依据。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一致的,都用乘法解决。而这三个项目的人数,都是和长跑人数来比较的。因此,求这三个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都是用参加长跑的人数乘对应的倍数或几分之几。所以,比较这三个项目人数的多少,实际就是比较1.5、这三个数的大小。谈话:独立算一算,参加这三个项目的人数分别是多少人。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共同订正。7.补充练习。出示题目: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汇报得数和思考的过程。说明:把高级单位的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量,要乘进率。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进率是100,所以用10040(平方厘米)。提问:你会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这么算吗?独立完成后说说想法。谈话:平方分米实际上就是1平方分米的。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也就是求100平方厘米的是多少,因此用100解决。设计思想 含有分数的单位换算问题,学生在之前已经练习过。在教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再补充这样的问题练习,并用本节课的知识去解决,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流程四:全课小结,交流收获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