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9466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小儿时期脾常不足,另多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而致病,其他病因还有他病失调脾胃受损、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暑湿熏蒸脾阳失展、情志不畅思虑伤脾等均可成此病。厌食的病变脏腑在脾胃,发病机理总在脾运胃纳功能的失常。因病因、病程、体质的差异,证候又有脾运功能失健及脾胃气阴不足的区别。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以阴为用。故凡脾气、胃阴不足,皆能导致受纳、运化失职而厌食。中药汤剂治疗、中成药制剂、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但对小儿来说汤药煎服麻烦,喝药困难,针灸治疗有痛苦,小儿不易接受。而采用推拿捏脊疗法治疗厌食,无痛苦无任何毒副作用,临床采用冯氏捏积配合推拿疗法,据临床观察效果明显且易

2、被患儿及家属接受。小儿推拿是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最早的医疗方法之一。在内经中有不少推拿的记载,如素问血气形志论:“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蹘药。”最早的专著小儿按摩经。书中重视望诊,提出补泻方法“视病之虚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推拿方法上强调推有定数,不可乱推等,并认为小儿之疾多在肝脾二脏。解放后采用现代研究技术证实了捏脊疗法与人体的胃泌素变化、肺功能的增强、血压升降以及免疫功能的提高等有密切的关系。治疗范围广,他可涉及内外、无官、神经、骨伤科等多种病证

3、,在儿科应用尤为广泛,如小儿腹泻、呕吐、厌食、食积、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肺炎、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脑瘫后遗症、近视、惊风等方面的治疗,均有较好效果。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运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深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小儿推拿手法上特别强调补泻。在操作上,一般分补、泻、平补平泻三种。而手法的补泻主要与手法的轻重、操作的速度、方向有关。一般用力轻、速度慢、逆时针、逆经方向为补;反之,用力重、速度快、顺时针、顺经方向为泻;用力大小和手法的速度介于补泻之间,往返方向操作为平补平泻。令有旋推为补,直推为清、为泻之说。在推拿时,为减轻摩擦,

4、避免皮肤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常采用一些介质,如滑石粉、姜汁、葱汁、红花油等。由于小儿推拿本身还有许多特定穴位,这是小儿推拿特点之一。这些穴以两手居多,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这些穴有点、线、面状,根据穴位的分布规律,手法操作划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1、直线方向 此操作,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予直线状穴位。总的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他们共同的补泻原则是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2、旋转方向 此方向的操作,多是用揉、运、摩等手法施于面、点状穴位。其总的补泻原则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双向旋转为

5、平补平泻。如果为左右对称的两个穴位时,其补泻原则为:向内旋转为补;向外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3、垂直方向 此方向的操作,多是用按、掐、拿等手法施予点状穴位。其补泻原则以手法的轻重而定补泻,重手法为泻,轻手法为补,不轻不重为平补平泻法。另外,还有一些穴位的操作方向为特定的,不受任何补泻原则所约束,称特定方向,例如推三关、清天河水等。总的操作顺序:先轻手法,后重手法。轻手法为轻刺激的手法,如推、揉、运等手法;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在操作的部位,一般是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后是胸腹腰背。治疗次数及疗程 在推拿次数上据病情的轻重和患儿年龄的大小,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揉、摩、推等手法的操作时间

6、为长而次数多,按、拿、掐、捏等手法操作时间短而次数少。一般病症每日治疗一次,3-6次为一个疗程。危急证患儿随时治疗。(1)、治病必求其本 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推拿治病的根本原则。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在临床运用治病求本的原则时,必须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2)、调整阴阳 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就是阴阳相对平衡的失调,而阴阳的失调也可以概括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即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故历来有“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之说。推拿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治疗

7、原则,注意调整阴阳,使之恢复相对的平衡。调整阴阳也是推拿治病的基本原则之一。(3)、扶正驱邪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若正盛于邪则病退,邪强于正则病进。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正气,祛邪气,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4)、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是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人的体质、年龄等不同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治疗时,也就要根据多方面的情况来考虑采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并根据这个原则来选穴位和部位,选择手法,决定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方向与操作时间。&一般指温、补、通、下、汗、和、散、清

8、八法。温法,主要用于治疗寒证,适用于阳气亏损或暴脱之证候。常用揉外劳宫、揉中脘、揉关元、揉气海、推三关、推下七节等。补法,有益气补血的作用。凡功能衰弱、体虚者均可用之。常用补脾胃、补肝肾、补肺气等。常用补脾土、肾水、肺金,揉中脘、捏脊、按足三里等。通法,有祛除病邪积滞的作用。痛证或经络气血不通所引起的病证。如拿肩井、用推拿搓法于四肢。下法,使肠内积滞排出体外,荡涤实邪攻逐体内积水的一种方法。常用揉龟尾、清大肠、揉脐及天枢等方法。&汗法,也称解表法,有开泄腠理、祛除表邪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之证。治疗的部位和穴位主要是头部的印堂、阳白、太阳、头维、百会,颈部的风池、风府、大椎;肩部的肩井;

9、背部的风门、肺俞;上肢的曲池、合谷。和法,也称和解法,是以调和气血、调整阴阳为主要作用的一种方法,是用于气血不和、经络不畅所引起的病证。凡病在半表半里者宜用之。散法,散者即消散、疏散之意,散法有活血散瘀、消肿散结、行气导滞的作用,可使气血得以疏散,结聚得以消散,适用于外科痛肿、积聚、气滞胀病等症。清法,又称清热法,有清热降火的作用,用于实热证、虚热证、表热证。如清天河水、推天柱、退下六腑及推脊等方法。1、皮肤伤、烫伤、擦伤及生有疮疖等,局部不宜推拿;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丹毒、蜂窝织炎、骨结核等不宜;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脱位等不宜;4、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5、严

10、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冯氏捏积疗法,不同于普通的捏积疗法,在前人几代医家精心钻研下,逐步形成了冯氏捏积的特有风格。其治疗手法虽脱胎于推拿手法,但将推、捏、捻、提、拿、揉、按等手法融为一体,其疗效已非单个手法能比。其治疗方法不单纯使用手法治疗,同时配合冯氏消积散口服、冯氏化痞膏外贴神阙穴综合治疗,形成了冯氏捏积疗法的独特疗法。捏积手法 让患儿俯卧于床或趴在大人的腿上,以患儿背部脊柱(督脉)为施术部位,医者双手食指第二、三指节的背侧紧贴患儿施术部位皮肤,自长强穴为起点,自下向上均匀的快速的向前推动,直至大椎穴。在推动的同时,双侧拇指与食指合作,将患儿施术部位皮肤捏拿起来,向前捻动

11、。自长强至大椎为一遍,捏三遍于第四遍时在患儿督脉两旁的脏腑腧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腧穴如脾俞、胃俞等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捏、拿、提起,向后上方用力牵拉一下,再行捏积两遍。最后在腰部肾俞穴处用双手拇指指腹轻轻按揉三下,术毕。内服中药 口服消积散:以大黄、三棱、白丑等,具有消积化滞、行气通便的功用。此药在捏积的第四天早晨空腹用水一次送服。外贴膏药 冯氏化痞膏主要有山楂、川贝、秦艽、黄柏、生山甲、当归、三棱、木鳖子、肉桂等药味组成。具有消积化痞、散寒止痛的功用。在捏积的第六天早上用微火化开,贴于肚脐处,24小时后摘下。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冯氏捏积疗法通过作用于患儿背部,尤其作用

12、于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督脉,其主一身阳气,施术于督脉及旁侧的膀胱经,可振奋患儿全身阳气,气行则血行,从而达到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鼓舞正气,推动脾胃运化功能的目的。冯氏捏积疗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张上午施术,下午不得进行治疗,疗则无功。从时间上看,上午为阳气上升之时,中医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相互影响的。在自然界阳气之时,施术于人体“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督脉不仅只统摄阳经,还交通阴阳,主神志、脏腑及机体运动功能,刺激督脉,可以强壮脏腑功能,调理全身阴阳之气,促进脾运,加强吸收,改善厌食。在捏积的同时,督脉两旁的背俞穴也得到了相应的刺激,尤其是在脾胃腧穴的提

13、、捏、拿手法,进一步促进了脾胃功能的恢复。随后再配以冯氏化积散消积化滞、通便行气,冯氏化痞膏消疳化痞。手法与中药内外兼施,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1、脾失健运 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 乏味,或伴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偶多食后则脘腹饱胀,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治法 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处方:补脾经、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分阴阳、揉一窝風、清天河水、摩腹、捏积。大便偏干加揉天枢、揉龟尾。2、脾胃气虚 不思进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夹不消化食物,面色苍白或萎黄,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治法 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处方 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推上七节骨、捏积。大便溏薄加运

14、水入土,饮食不化加分腹阴阳、运内八卦。3、脾胃阴虚 不欲进食,食少饮多,面色欠华、皮肤湿润、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甚或烦躁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治法 滋脾养胃生津,佐以助运 处方 补脾经、清胃经、顺运内八卦、清大肠、运水入土、揉中脘、揉二马,捏积。食少不化加揉脾俞、揉板门;便秘者加顺时针按摩神阙穴。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健康教育如下: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做到“乳贵有时,时贵有节”不偏食、挑食,不强迫进食,饮食定时适量,荤素搭配,少吃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及粗粮。遵照“胃以喜为补”的原则,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着手来诱导开胃,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要供给食物。注意精神调护,培养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诱,切勿训斥打骂,变换生活环境要逐步适应,防止惊恐恼怒损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