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年春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学设计(113页Word版).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760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20年春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学设计(113页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部编版)2020年春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学设计(113页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 一、授课时间: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 情。 三、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四、教学难点: 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五、教学类型:精读课。 六、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

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 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 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1、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2、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汀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

3、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 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问。 品渎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 。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 。课丈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 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

4、的西湖?在读议中 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 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 “真清啊” “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 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方。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 ,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

5、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 。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指导学生读出感 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 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

6、,有的 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通过图像,让学生 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 “险” 。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 如“危峰兀立” ,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 ,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 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门已体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 啊” “真秀啊” “真险啊” 。 二、山和水相映的景象(

7、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 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 “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a、引导理解字面意思, “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 “连绵不断” ,接连不断。 “连绵不断的画卷” ,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b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 “从桂林到阳朔,航程 83 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 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道出 了荡舟漓江, 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 充满情趣, 与

8、开头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 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 U1 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是怎样的一种 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 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 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课后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 记金华的双龙洞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授课时间: 二、学习目标: 1、学

9、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5、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五、教学类型:精读课。 六、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初识课文。 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方?你到过浙江金华吗?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溶洞, 叫双龙洞。 读读课文

10、,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览。 听朗读录音。 说说跟着作者游了一趟双龙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引导细读,了解游览顺序。 1、导语: “就听一遍,大家肯定觉得不过瘾,现在我们来细细学习。 ” 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解新词,并用“”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 句。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 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并随机让学生读读 这一段,注意正音,指导读顺,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词语。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

11、览顺序,板书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3、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分别请 6 名学生来读对应的段落,注意不多读也不少读) 三、课堂作业。 1、认读生字、生词并书写,遇到疑问随时发问。 2、随机利用搜集的资料介绍双龙洞的石灰质岩石及其形成的石钟乳、石笋。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这节课我们按照游览路程来欣赏景点、品读文章。 二、阅读,体会路上景色。 1、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这位同学读出作者的心情了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 点评中体会

12、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2、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人作者的眼 帘。我们也来感受下山中的春色吧! 这是映山红,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 斑点和条纹色彩多明艳啊。 3、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 段)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丈词的妙用) 三、讨论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 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春光美”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怎么

13、来概括呢? 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洞,可用“宽” “高”来概括,外洞可用“大 字来概括,在简图上补板书:宽、高、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理解“突兀” :高耸,指山势高耸。 “森郁” :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 密。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 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4、这里作者又次提到“泉水” ,下一句也是,读一读,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导,作者顺着溪流游览。现在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 出内洞) 四、了解

14、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 1、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齐读。 2、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 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 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3、默读第五白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过孔隙是怎样的情形、怎样的心情? 谁来读读,读出作者的感觉、心情。 你觉得哪些语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这种紧张的心情,能把它背出来吗?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一、联系上文引入新课。 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

15、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 达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蜿蜒”是怎样的?据字形释义,再观看课件,让学生作描述。 2、结合课件(或图片),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除了课文写到的, 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A、学生小组内交流评议,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 它们形状变化多端, 颜色也各不相同。 有的像龙, 有的像神仙, 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

16、”来表明观看顺序,读一读,感 觉这样写条理就比较清楚了。 B指名看着图像,试着给图配音,描述洞内景象。 三、小结。 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组读课文。 四、质疑问难。 五、推荐课外阅读。 像这样的课文,记录了作者游览过的地方,你读了,仿佛跟着作者在游览观光,这就是游 记,你喜欢读吗?都读过哪些游记?你都摘记了精彩语段吗?能背记这些精彩语段吗? 课后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 七月的天山七月的天山 一、授课时间: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17、。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 五、教学类型:略读课。 六、课前准备: 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二)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让学生列出作者 的游览路线) 教师指导:随着导

18、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四)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 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 “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 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 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

19、“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 (五)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 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六)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 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 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 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 “足不出产,也可以游遍 千山万水” 。 (七)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 指导摘录的格式, 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 摘录。 课后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一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20、: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三、教学重点: 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作用,积累古诗词,激发阅读兴趣。 四、教学难点: 清楚表达春游活动的设想,把自己观察的景物能写具体。 五、教学类型:练习课。 六、教学准备:春游的表格、收集祖国山河的图片。 七、课时安排:四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

21、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 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 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准备纸笔, 稍作记录。 比如: 去的时间、 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 的意见。 每人稍做准备, 谈谈自己的计划, 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 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第二、三课时 习

22、作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 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 补充指,氛)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 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 30 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 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 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

23、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 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 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 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 句子?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24、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 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 绍。 第一单元考试、试卷讲评、卷面分析第一单元考试、试卷讲评、卷面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问题: 二、今后改进的措施:二、今后改进的措施: 5 中彩那天中彩那天 一、 授课时间: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自己的生

25、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四、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五、 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七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八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了解时代背景。 1、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2、介绍时代背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资

26、本主义社会。 (二)指导阅读,初步感知。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2、检查掌握生字情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 (三)学生质疑。 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先小组讨论,然后把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四)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2、读过课文后,对那句话印象最深?并说出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 (1) 、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父亲是个大好人, 不贪财, 不图利, 诚实、 守信) (2) 、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2、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

27、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谁做到了诚实、守信?在什么 情况下做到的?他是怎样做的? 3、引导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提出来。如: (1) 、 “父亲”正面临一个道德难题是什么? (2) 、 “父亲”是怎么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 (3) 、师问: “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二)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1、讲读 35 自然段。 (1) 、出示课文插图,请你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幅图上的人物与我们见到 的有什么不一样? (2) 、书上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2、学习 610 自然段。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体会“我”

28、由“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 (2) 、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库伯把汽车开走后, “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如果“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 、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个角色,你会怎样做? 3、文中的一家人是怎样做的? 学生再次齐读 9、10 两个自然段,体会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用一句简练的话把它写下来。并在后面写上 自己的名字,使它也成为一条名人名言。 2、你知道有关诚信方面的名人名言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四)课后小结: 是的,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就等于拥有一大笔精神财富。父亲没有留下

29、汽车,却 得到了精神的升华和道德的洗礼,他为家人作出了榜样,使子女从中受益终身。这个经济拮据 的家庭得到的大笔财富就是心灵的坦荡和诚信的满足。 而这种精神财富, 往往比物质财富更珍 贵。正如母亲所说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 万万 年年 牢牢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四、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

30、,表达人物的品质的方法。 五、教学类型:略读课文。 六、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七、课时安排: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字典。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请同学复述。 4、提出阅读过程中的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找出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探究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

31、,思考:母亲的“宽容“体 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提问: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1、你想对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我”的妈妈说些什么? 2、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课后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二语文园地二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减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

32、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点: 学会和作,和别人说心里话。 四、教学难点: 以真诚待人,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下来。 五、教学类型:练习课。 六、课前准备: 让几个学生排练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七、课时安排:四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 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

33、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 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三、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 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 ,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 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第二、三课时 习作习作 我的发现我的发现 一、学习“我的发现” 。 1、读

34、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 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 事,也可以是烦恼的事、难受的事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 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日积月累

35、趣味语文趣味语文 一、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二、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第二单元考试、试卷讲评、卷面分析第二单元考试、试卷讲评、卷面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

36、问题: 二、今后改进的措施二、今后改进的措施: 9 自然之道自然之道 一、授课时间: 二、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 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 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类型:精读课。 六、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 1.生字新词。 2.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七、

37、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 ,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 ,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 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 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 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 “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

38、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 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 检查是否达到正确、 流利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并 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 理解 “自然之道” 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 1、出示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 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

39、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 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 “嘲鸫” ,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 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 “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 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 “啄” “拉”评议 “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 “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 愿” “颓丧” ,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 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

40、扮演者:你说“叼就叼 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 。然后 范写“愚蠢” ,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

41、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 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 “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 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 ,画出其中一句

42、话, 并齐读: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 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 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课后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0* 黄河是怎样

43、变化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授课时间: 二、学习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 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五、教学类型:略读课。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 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七、课时安排:一

44、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 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二)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45、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 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 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三)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 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 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 河” ,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 ,抓住数字体会黄河 之“祸” ,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

46、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 原因: 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 河治理的情况。 (四)联系“资料袋” ,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 ,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 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五)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 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

47、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 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 “计划生 育” 、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后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1 蝙蝠和雷达蝙蝠和雷达 一、教学时间: 二、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正确书写 12 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 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 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48、,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类型:精读课。 六、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 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

49、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 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 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 ,想想说明了什 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 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试验顺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试验方式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 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 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试验结果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 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到处乱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2020年春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学设计(113页Word版).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