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明代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2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是考场。人类与疫病不懈斗争的成果有()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抗疟的方法吴有性提出了传染病源“病气”致病学说西汉政府对患者“民疾疫者,舍空邸地”为了有效控制重大疫病我国推行计划免疫ABCD3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那么成
2、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4黄帝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也曾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上述材料说明了()A儒家思想影响医学B社会进步推动医术提高C行医务求心诚意专D民本思想成为主流观念5乾隆时官修医宗金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进行考订,还征集了许多新内容,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著作。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质疑流传数千年的脏腑学说,将人体内脏解剖研究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25种,极大促进中国解剖学的发展。据此可知,清代医学()A呈现出复古与开新的特点B得益于国家力量支持C著作凸显中
3、西医融会贯通D种类繁多且医著普及6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方法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如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都含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医经、医方等。这些发现()A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B表明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C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D展现了时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7两汉科技成就突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某专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该专著为()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九章算术D伤寒杂病论8本草纲目一书包含了丰富的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内容,并且大量运用化学、物理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对药物
4、进行记载分析。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曾从此书中引述了不少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资料。该书()A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B影响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进程C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近代化D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9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于道、决死生。说文解字曰:“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而英国生理学家哈维于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这说明()A中国古代医学重理论,西方近代医学重实用B中国古代医学启发了近代西方医学C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D前者注重强身健体,后者重视治病救人10如按照年代绘制文化发展演进示意图,1和2应该顺序填写()
5、A诗经本草纲目B地动仪清明上河图C春秋繁露活字印刷术D史记西游记11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为全球抗击新冠病毒提供了“中国方案”,并向国际社会提供了4.8亿余剂疫苗,是世界上对外供应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疫苗遍布全球五大洲。由此可见,我国()A抗疫方案已得到世界各国认可B成为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国家C承担全球防疫工作的重要责任D重视援助医疗水平落后地区12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配伍精当、法则鲜明“君臣佐使”的方剂原则。据此可知,仲景医学()A蕴含传统思想的学术特色B推崇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C重视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D传承以人为本的仁爱情怀13宋代建立以各
6、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掩埋尸体等措施。据此可知,宋代瘟疫防治()A社会力量发挥核心作用B重视防疫方法创新与运用C受到儒学礼乐思想影响D自然灾害频发推动其发展14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在成立卫生部的命令中称:“卫生行政之良否,不惟关系国民体质之强弱,抑且关系到民族之盛衰。吾国对于卫生向多忽视,际兹时代,健全身体,锻炼精神,消除祲疫,洵属重要,着即设立卫生部。”据此可知,成立卫生部的意图是()A保障人民身体健康B规范卫生行政C改变国人不良习惯D消除
7、疫病蔓延15中医有一种认识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其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该过程体现的原则是()A天人感应B药食同源C辨证施治D望闻问切16在与疫病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古人逐渐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A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B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C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病D建立救治机构,防治结合17汉书平帝纪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史书中关于隔离区并派遣医官发放药物已是对抗疫情的常规手段的记载。这说明当时()A中医药开始应用于
8、防疫B官员普遍重视防疫工作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救助D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体系18由如表内容可知()年份爱国卫生运动1941陕甘宁边区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和防止鼠疫、霍乱暴发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1952毛泽东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各地掀起群众性卫生运动高潮,并成立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81全国总工会、中央爱卫会等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开展“五讲四美”活动2015政府开展“厕所革命”,并倡导文明旅游,推动我国旅游业迈上新台阶爱国卫生运动消除了困扰民众的重大疾病群众性运动促进了卫生管理机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城市环境治理相
9、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ABCD19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大量防治疫病的方法,东晋葛洪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此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肘后备急方D唐本草20春秋战国成书的黄帝内经中指出:“毒物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突出了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汉代张仲景发展了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重病、急症的先例。这些成果()A表明药物和食品相互渗透被广泛推崇B为中医药食同源养生保健理论奠定基础C说明中医药学在自我批判中不断完善D确立了古代中医药食同源的标准化体系二材料题(共3小题,本大题共40分)21阅
10、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的任务,强调“举办合作医疗,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坚持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的原则。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合作方式、筹资标准、报销比例,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强合作医疗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农民真正受益。力争到2000年,在农村多数地区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并逐步提高社会化程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为贯彻上述决定,卫生部等部门于1997年3月份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若干意
11、见,并得到国务院批复。之后,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努力达到高潮,不少农村地区纷纷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医疗条件和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地举办起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以及对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卫生扶贫等多种形式的集资医疗保障制度。摘编自宋士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492002)根据材料,概括新时期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22疫病防治关乎国民福祉和社会安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2年中华民国救灾委员会全国霍乱疫情发病和死亡人数统计表(单位:人)(部分)地区感染霍乱人数霍乱患者死亡人数上海4260317南京1588373江苏10430
12、1606浙江6423657河北145175036山东181532916江西59181955安徽33491214陕西126443468湖北28321231整理自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防疫工作组总报告材料二:1949年10月,新中国遭遇第一起公共卫生事件:察哈尔(今内蒙河北交界)鼠疫事件。疫情发生后,卫生部十分重视,两天内组建了77人的防疫队伍,携带疫苗5万份支援疫区。周恩来总理召集各部委开会,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防疫委员会迅即制定了交通管制、疫区隔离、疫情上报、疫苗注射、患者治疗等防疫规范,并要求疫区减少人群聚集。同时,毛泽东主席致电斯大林请求卫生援助。疫区组织4.4万学生、干部、民兵等参加
13、防疫。此次疫情在半个月内得到有效遏制,疫情范围仅涉及9个村,死亡60多人。摘编自邓铁涛主编中国防疫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32年霍乱疫情的发展特征,并分析疫情特征的成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初期这次鼠疫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的原因。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四川省志卫生志载,1939年川省霍乱,始自重庆难民。抗战爆发前夕,重庆市区人口不到30万,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的迁都,大量军政机构、工商企业、文化单位和络绎不绝的难民纷纷迁渝,到1937年底,重庆市人口已增至47万余人。1938年底迁都基本完成,日军对重庆的轰炸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大轰炸过后的重庆一片狼藉
14、,垃圾、污水及粪便到处可见,市容卫生极差。1939年4月底,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重庆已气温渐高,霍乱在此时开始蔓延,但原来的传染病医院与病床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病人,“全市一百病床,实感不敷,本局霍乱医院床位早已告满,而南岸一带难民收容所霍乱病人尚有增无减”。民众在大轰炸下情绪不稳,治疗过程中不守规定,给治疗工作带来困难的情形屡有发生,如李子坝屠宰场内的霍乱医院就因家属不守院规发生纠纷而给疫情控制带来了一定难度。材料二 政府对重庆霍乱问题的解决是从卫生设施入手的。开始普设诊疗所,并组织清洁大队负责洒扫街路,清除垃圾,整理防空洞,设立公共厕所等事宜。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霍乱防疫注射,卫生局对防疫注射的对
15、象和注射采取的形式均有相关安排。这些措施虽大多是战时没有足够经费退而求其次之办法,但免费实施的态度和政府的反应无疑对霍乱控制有益。除政府部门外,社会各界也在关注霍乱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以豫丰合计纱厂为例,该厂员工因身染霍乱急需救治,向霍乱医院致函,请求其收治染疫员工并承诺愿意承担治疗费用。值得注意的是,1939年霍乱疫情扩散的初期政府并没有立即出台积极的应对措施,使得霍乱疫情蔓延甚速,但当政府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战争下的霍乱便得到了一定的有效控制。南京国民政府似乎在此时更为深刻地意识到霍乱与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胜利之间的联系,后期的防治之路似乎较之前慢慢向前。以上材料改编自公众号山城学术圈民国重庆
16、霍乱控制模式初探(1)根据材料一,总结概况1939年重庆霍乱疫情严重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1939年重庆霍乱疫情救治措施的特点和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C; 2D; 3C; 4A; 5A; 6D; 7A; 8D; 9C; 10D; 11C; 12A; 13B; 14A; 15C; 16C; 17C; 18B; 19C; 20B;二材料题(共3小题)21特点:以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为原则;筹资渠道多元;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意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保障;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其它国家地区提供借鉴。22(1)特征:范围广;感染人数多,
17、死亡病例多。原因:当时国内政局动荡;医疗水平低下;人们的防范意识不强。(2)原因:党和国家的重视;设立专门的防疫组织和防疫制度;苏联的援助;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23(1)原因:重庆城市人口,尤其是流动难民人数的激增:温暖潮湿的气候因素;日军轰炸造成环境恶化;原有医疗设施的不足;民众情绪的波动和现代防疫意识的单薄。(2)特点:被动性;以政府为主导,民间配合;预防和救治相结合。作用:有利于控制疫情发展,积累防疫经验;稳定了民众情绪,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塑造战时政府良好形象,维护抗战后方稳定。;2022/11/19 22:08:47;用户:廖彦华;邮箱:13886351761;学号:30296926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