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教学全套课件2.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2849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PPT 页数:228 大小:9.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教学全套课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8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教学全套课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8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教学全套课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8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教学全套课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8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教学全套课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第1章 导论,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2,主要内容,一、课程内容安排与参考资料 二、历史与现实背景 三、学科与理论发展简史,3,一、课程内容安排与参考资料,课程主讲与讨论内容安排: 不仅介绍知识,还要讨论如何分析相关问题; 根据班级同学人数,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作PPT),每次讨论分为主讲小组和讨论小组。,4,5,主要参考资料,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6,考核形式 (根据情况设计),课堂讨论与展示(?%) 笔试?( ?% )

2、,7,二、历史与现实背景,(一)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和服务化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与服务业国际转移,8,(一)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和服务化,9,服务供给:服务业就业与产出 服务需求: 服务贸易: 服务领域投资:,10,图 2004年世界服务业增加值与收入水平,11,图 2004年的人均GNI与服务业增加值:不同经济体和经济体集团的比较,12,图 世界服务业就业与收入水平的关系,13,(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与服务业国际转移,1、BOP(Balance of payment)统计口径的服务贸易 增长迅速 比重提升 部门结构 地区结构,14,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

3、数据来源: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8, pp.12, 14.,15,图 世界商业性服务(commercial services)出口的部门结构(%),16,2、FATS(Foreign affiliate trade in services)统计口径的服务贸易,17,3、服务业FDI,UNCTAD(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4:The Shift Towards Services.,18,19,20,21,2

4、2,2006年财富全球50强公司所涉入的行业,23,24,三、学科与理论发展简史,结合前面讨论的世界经济的工业化和服务化趋势与中国维度:理论视野与真实世界的结合,25,图 现代经济学视野中的服务问题研究简史与中国纬度,第2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与统计问题,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27,主要内容,一、服务产品 二、服务产业 三、服务贸易 四、服务经济,28,一、服务产品,国际服务贸易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29,无形产品:服务,有形产品:货物,服务业 (第三产业),货

5、物生产业 (第一、二产业),服务领域,货物领域,服务贸易统计,货物贸易统计,服务生产、服务工作,制造工作,企业、职业、工作,图1 国际服务贸易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产业、行业,经济物品,贸易、投资,统计核算,30,1、什么是服务产品?,31,2、服务产品的基本特征 服务一般是无形的(intangibility)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simultaneity)(理发) 服务是难以贮存的(non-storability or perishability)(春运紧张) 服务具有很强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experience feature)和信

6、任特征(credence feature)(见下页) 服务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通常并不是与其获得的实际产出相联系的(absence of output-linked pricing) (医疗、教育、律师服务),32,33,以上这些特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涵义,它们决定了在微观服务生产与消费过程以下因素的极端重要性: 一是人的因素,不仅包括服务生产者,也包括服务消费者; 二是服务消费的外部性问题,即某一(些)服务消费者有时对其他服务消费者获取服务产出(即消费服务)产生影响; 三是服务产品以及服务生产的标准化与质量问题。,34,定义:应考虑三个主要因素 产出特征,即服务主要体现为一种过程或活动; 投入特

7、征,即服务涉及到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投入; 服务生产的目的,即服务提供时间、空间或(和)形式上的效用。,35,二、服务产业,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中的服务业分类 联合国统计署(UNSD)编制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ISIC) 北美产业分类体系中的服务业分类 中国产业分类体系中的服务业分类,36,37,三、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四种模式(见下页图) 服务贸易统计(见下下页图),38,图 GATS中的服务贸易定义 资料来源:Manual o

8、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2002, p. 23.,39,服务贸易四种模式的统计覆盖,“商业存在”模式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重要性,根据:2002年推出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Manual o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5, p.8.,40,图 服务贸易模式与服务贸易统计,41,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部分)(万美元),42,四、服务经济,产业结构 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管理

9、服务领域改革 服务需求与供给 人的因素:服务理念、服务态度等 诚信经济,第3章 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服务业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44,主要内容,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三、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理论 四、钱纳里等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五、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理论 六、“非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理论 七、富克斯的“服务经济”理论,45,一、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W. Petty) (英国)

10、:晚期重商主义者,代表作政治算术(1690),被马克思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提出“劳动土地创造财富的父母说” 。 克拉克(Colin Clark):经济进步的条件(194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接着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重新分布,第一次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减少,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依次增加。,46,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经济发展阶段论的早期研究者:李嘉图、马克思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阶段论被用于早期发展经济学

11、的研究:罗斯托(Rostow)是代表性人物 罗斯托(1916),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他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受到历史学派、制度学派以及熊彼特理论的影响,也有凯恩斯经济学的痕迹。代表作是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 (1960)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47,48,三、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理论,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1971年独享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三届)。长期致力于各国经济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和分析,并以此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的特点等问题;提出著名的“库兹涅茨周期”

12、四大周期理论:基钦周期(3-4年)、朱格拉周期(7-8年)、库兹涅茨周期(15-25年)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 。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1966)。 现代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 结构变化总趋势:工业化、城市化与需求结构变化 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产值变化 结构变化的原因:需求与供给 产业间要素结构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 服务业特殊性及其解释,49,50,四、钱纳里等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钱纳里(H. Chenery):哈佛大学的发展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发展型式:1950-1970(与塞尔奎因合著)(1975)、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1979)、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

13、究(与鲁宾逊、塞尔奎因合著)(1986)等。 “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致性:“标准产业模式” 工业化均衡增长 解释结构转换的三种假说:需求说、贸易说、技术说 中间需求(生产的“迂回性”)对结构变化的作用 劳动力转移特征:主要发生在农业与服务业之间 产业结构变化的三阶段动态发展模型:初级产品生产阶段、(1970年400美元)工业化阶段、(4000美元)发达经济阶段 产业结构变化模式的多样性,51,五、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 (Post-industrialization)理论,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是当代美国重要的学者与思想家。他在战后西方的社会学、未来学与发达资

14、本主义研究诸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代表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1973)。 贝尔的著名的“后工业化社会”理论,批判吸收了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加尔布雷思的“新工业国”概念 。在承传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历史研究的某些基本概念的同时,贝尔却认为“具体资本主义”的现代发展已突破马克思关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依次更迭的“理论图式”;而科技发展和“中间阶级”(意指介于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的专家和白领)的壮大,将引导所有工业化国家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52,贝尔三种社会的比较,*注: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人均GDP的起点为4000美元;H.钱纳里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

15、比较研究(中文版第95页)中认为发达阶段的起点也是4000美元。这样,服务业第三个发展阶段的起点约在5000美元左右。,53,六、“非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理论,非工业化现象一般是指整个制造业部门的产出或就业的缩减。 产业空心化 为什么像英国这样的北方工业国会出现非工业化呢?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54,七、富克斯的“服务经济”理论,关于服务业的涵义 关于服务业增长的原因 关于服务业与工业在工资和经济波动上的差异 关于服务业对产业组织和劳动力的影响,55,第4章 非均衡增长模型,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16、,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56,主要内容,一、分析服务业增长“特征事实”的基本维度 二、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 三、三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57,一、分析服务业增长“特征事实”的基本维度,58,服务业增长的“特征事实”,20世纪中期以来,服务业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前所未有。就服务业本身的发展而言,也存在着一些“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比如,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 服务业就业增长过快、 服务价格与服务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成本病”(cost disease)问题、 生产性服务业

17、发展、 总体经济增长并未因服务业扩张而下降或停滞即出现所谓的“服务业之谜”(service paradox)等。 这些问题或现象是相互关联的,受到理论界的广泛重视。,59,“需求论”解释,服务消费 收入水平、收入弹性 价格水平、价格弹性,60,61,二、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非均衡增长理论” (unbalanced productivity growth)又被称为“成本病”理论(cost disease) 、“停滞论”(stagnationist argument)。该理论的基础模型是Baumol(1967)的两部门非均衡增长宏观经济模型。 基本观点:第一,与其他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相比,服

18、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第二,服务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因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第三,服务的需求弹性对服务业增长有重要影响。较低的价格弹性会导致“成本病”(cost disease)问题,但经验分析发现,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并不明显大于1 。,62,模型的基本结构,63,第一,如果进步部门单位产出成本不变,则停滞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并趋于无穷大。,基本结论,64,第二,如果对停滞部门产出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则停滞部门相对产出将趋于零,即该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消失。这是因为,若设两个部门产出的需求价格弹性均为1,则对这两个部门产出的名义消费支出相对

19、比重不变,而实际消费相对比重趋于0。,65,第三,如果对停滞部门产出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则劳动力将不断地转移到该部门,而进步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将趋于零。,66,第四,如果要实现均衡增长,总体经济增长率将趋于零,也就是说,若要保持两个部门的实际产出比重不变,则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停滞部门,经济增长将最终趋于停滞。,67,非均衡增长模型表明:在生产率增长非均衡的经济中,由于名义工资的同水平增加,则停滞部门即服务部门的成本(主要是工资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不断累积、无限上升。其结果是,如果该停滞部门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较低,则对其产品即服务的消费的成本将越来越大,即出现Baumol所说的“成本病”

20、现象。如果该停滞部门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则人们将因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而不得不减少对它们的消费,致使其市场逐渐萎缩甚至消失。服务部门的“成本病”不仅会给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困难(因为人们无法完全负担得起服务费用,政府不得不提供财政资助),而且会对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即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和服务提供的家庭化与非市场化。,68,对“非均衡增长模型” 的讨论,Baumol (1985)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在原有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引进第三个部门,即同时具有“进步成分”和“停滞成分”的“渐进停滞部门”(asymptotically stagnant sector)。三类部门的生产率非均衡表现

21、为,进步部门生产率增长较快,停滞部门生产率缓慢甚至停止增长,渐进停滞部门生产率先较快增长但随后会停滞下来。如果要保持三类部门的实际产出均衡增长,则劳动力将会不断地转移到停滞部门和渐进停滞部门的停滞部分,这两个部门在产出总成本中的比重也将不断上升。因此,Baumol认为,停滞的服务部门的“成本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可能要比早期模型讨论的严重。 广播电视:硬件设备、人工,69,Fuchs (1968): 服务经济学 该书提出了“服务经济”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富克斯指出,“美国现在(指当时)正在经济发展方面开创一个新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个国家已成为世界上

22、第一个服务经济国家,即第一个一半以上就业人口不从事食物、衣着、房屋、汽车或其他实物生产的国家。”,70,Fuchs (1968): 在几乎同时期的Fuchs的著述中,也可以找到类似于Baumol的模型与结论。 Fuchs是从考察美国经济中日益重要的服务业就业开始,探究了可能引起服务业就业较快增长的三个原因: 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即当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实际人均服务消费将以大于收入增长率的速率增长。因此,服务不仅消耗了国民收入的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且吸纳了国民就业的越来越大的份额。 随着经济增长与分工深化,原先在公司或家庭内部提供服务转变为从市场上购买服务。服务的提供量可能与以前没有什

23、么两样,但不同的是,这些服务变得市场化了,而且,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还导致了服务的较高质量和(或)较低的平均成本,进而导致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和生产的增加。 服务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说明了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就业的日益重要性。低于平均水平的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率意味着服务业平均成本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如果服务需求对于价格上升相对不敏感,那么,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扩张,服务业就业在总就业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71,3、哈维的拓展,实际成本与机会成本 放弃劳动力不变的假定 关于需求的作用,72,三、三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1、基本假定与模型结构 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对食品的需求缺乏收

24、入弹性 对服务的需求富有收入弹性 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较慢,73,2、劳动生产率非均衡增长,74,3、三个部门的就业份额及其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份额趋于零,而服务业的就业份额趋于1。但工业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分析。,75,4、工业就业份额的变化,76,77,5、服务业就业与工业就业的关系,服务业就业与工业就业的关系,78,实际收入与工业就业之间的关系,79,6、非均衡增长效应,生产率非均衡增长的效应,80,本模型足以解释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工业就业日益重要,但最终将转向服务经济,进而工业就业的重要性下降。 本模型还揭示,对于充满活力的“后来者”,比如日本,其工业就业从

25、来就没有那些不太具有活力的“先行者”(比如比利时或英国)那样重要。原因在于,“后来者”发展的高度非均衡性,使国内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远快于服务业。,81,第5章 贸易品-非贸易品模型,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82,主要内容,一、国际经济学中的可贸易性问题 二、 单要素模型 三、两要素模型,83,一、国际经济学中的可贸易性问题,1、可贸易性、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含义 2、可贸易性问题的经济意义 3、可贸易性的决定因素 4、可贸易性的衡量以及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划分,84,1、

26、可贸易性、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含义,贸易品(traded goods, tradable/ tradeable goods或tradables) 非贸易品(nontraded goods, nontradable/ nontradeable goods或nontradables) 可贸易性(tradability):产品(货物与服务)进入国际市场交易的可能性,即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degree of actual tradedness)。 在理论与经验研究中,研究者们通常还是将大多数服务看作是非贸易品,将大多数服务部门看作是非贸易品部门。,85,第一,贸易品(tradable)与非贸易品(non

27、-tradable)是基于可贸易性划分的产品组的两种极端情况,还有一些产品是处于贸易品与非贸易品这两种极端情形之间的状态。但在理论与经验研究中,通常只考虑贸易品与非贸易品这两种情况,即把一国生产的产品划分为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两大类。 第二,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不仅包括最终消费品(goods),还包括中间投入品即投资品或资本品(capital)(如图2-4所示)。也就是说,像消费品那样,资本品也可以基于可贸易性分为贸易品与非贸易品(tradable capital and non-tradable capital)。 第三,关于服务的可贸易性问题。由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发生模式上的差别,对服务可贸易

28、性的定义与衡量就不同于商品(物质产品)的可贸易性。,86,注:大括号表示“包括”。 服务贸易模式、服务贸易统计与服务的可贸易性,87,2、 可贸易性问题的经济意义,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像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假定,所有的最终产品是可贸易的,而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和土地则是不可进行国际贸易的。 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出现的正式经济模型才考虑非贸易产品(当然也包括非贸易要素)的作用问题。 总体上看,非贸易品的存在会影响到经济的方方面面,从价格(产品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等)决定到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转移)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29、内外政策以及内外平衡),88,External market,Foreign trade,China,Internal market,Tradable,Nontradable,非贸易品的国内供需必须平衡,没有国际贸易,当地需求的下降无法通过净出口增加来解决,国内价格同国外价格的差异不会导致国际需求的转移。当吸收(absorption)相对于收入上升或下降(从而贸易余额上升或下降)时,经济中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组合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和资本会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部门间转移,从而引发生产变动,这对经济甚至政治产生影响。 经济中非贸易品的出现使得调整过程更复杂、更痛苦。,89,3、可贸易性的决定

30、因素,产品自身属性,运输成本构成 贸易的自然壁垒,产品市场结构,政府管制导致的 贸易保护,这四方面既涉及短期因素,也涉及长期因素;既有供给方面的因素,也有需求方面的因素。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产品的可贸易性。 从长期趋势看,产品生产率的提高、交易成本的下降,将从根本上增强产品自身的可贸易性;在各种产品生产率发生相对变化的过程中,一些产品由贸易品变成了非贸易品,另一些产品则由非贸易品变成了贸易品。从而导致一国比较优势格局、对外贸易结构以及整个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如果涉及哪个产业、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生产率问题,就自然会联系到贸易纯理论: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90,4、可贸易

31、性的衡量以及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划分,三种衡量标准或方法:,生产率标准,价格标准,国际贸易量标准,91,贸易品价格,非贸易品价格,贸易品价格,非贸易品价格,汇率之所以偏离PPP的原因在于:存在不可贸易的、价格不能被均等化的产品。,一价定律,价格标准与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version of PPP)有关,也与生产率标准相联系,92,用国际贸易量占总产出的比重来确定产品的可贸易性 De Gregorio and Wolf(1994)用出口占总产出的份额作为标准,将这一份额低于10%的产品列为非贸易品。基于此,农业、采掘业、所有的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业被划归贸易品部门,剩余的部门为非贸易

32、品部门。 Betts and Kehoe(2001)则用进出口总额占总产出的比重作为标准,将该比重超过10%的产品列为贸易品。基于此,服务业部门为非贸易品部门,第一产业与制造业被划归贸易品部门。 如果仅仅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去度量其产品的可贸易性,则通常采用De Gregorio and Wolf(1994)的方法,即用出口占总产出的份额作为标准,将该份额低于10%的产品列为非贸易品。,93,二、单要素模型,Balassa-Samuelson模型重点从供给方面分析决定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以及实际汇率等(供给方面)的因素。 在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关于汇率对购买力平价(PPP)偏离的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33、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ICP)即来自Penn World Table(PWT)的经验证据表明,实际人均收入与全国价格水平(定义为该国的购买力平价PPP与其汇率之比)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实际人均收入(GDP)与服务相对于商品的价格(relative price of services to commodities)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因此,Penn效应(Penn effect)与绝对购买力平价是不一致的。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Balassa(1964)和Samuelson(1964)认为,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增长要快于非贸易品部门,因此将导致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如果与外国相比,本国贸易品部门相对于非贸

34、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增长较快,则本国将面临实际汇率的升值。 1 Balassa-Samuelson模型可追溯至Ricardo(1817)、Harrod(1933)。Samuelson(1994)曾指出,该模型的精确名称应该是“Ricardo-Viner-Harrod-Balassa-Samuelson-Penn-Bhagwati-et al”。但Harberger(2003)则指出,应该称为“Balassa effect”而不应称为“Balassa-Samuelson effect”,因为Harberger认为,Samuelson(1964)的论文主要是讨论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购买力平价(PPP)的

35、各种形式,为实际汇率经济学提供理论支撑,“Balassa效应”不是论文讨论的焦点。,94,基本假定: (1)每一国的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从而劳动力自由流动导致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工资均等化; (2)购买力平价(PPP)对于贸易品是成立的,但对于非贸易品是不成立的; (3)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增长率高于非贸易品部门,这一生产率增长率差异使得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趋于上升。,95,基本模型,贸易品(T) 非贸易品(N),Y L,H,贸易品(T) 非贸易品(N),Y* L*,F,96,图 劳动力是唯一投入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非贸易品部门,则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将上升

36、。,97,三、两要素模型,在以下假定下,以贸易品表示的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将完全由生产技术决定,但需求(偏好)不起任何作用: (1)要素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2)生产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进行; (3)资本(K)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4)劳动(L)不能进行国际流动,但可以在一国内部的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间流动。 令下标T代表贸易品部门,N代表非贸易品部门,A代表生产技术。PPP对于贸易品部门是成立的。国内的劳动供给为常数L(= LT + LN),工资率为以贸易品度量的w。令P为非贸易品对贸易品的相对价格(P=PN/PT)。由于资本可以进行国际流动,需求的变化不会影响非贸易品的相对价

37、格。假定一个小国经济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用劳动和资本生产贸易品和非贸易品:,98,企业追求以贸易品度量的利润的现值最大化:,资本-劳动比率,劳均产出,企业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在世界利率给定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方程完全可以确定出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P。这充分说明,在长期、完全可预见的建构中,需求的变化(包括政府的购买)对相对价格P的确定没有影响。,99,技术进步的相对价格效应,如果非贸易品部门相对于贸易品部门是更为劳动密集型的,即LN /LT 1,则贸易品部门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将使得非贸易品部门的相对价格不断提高,而且非贸易品部门越是劳动

38、密集,P的增长速率也越高。,100,利率变化的相对价格效应,如果非贸易品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LN LT,利率增加使得劳动工资率相对下降,进一步降低了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这与Stolper-Samuelson定理正好对应。Stolper-Samuelson定理指出,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价格相对上升的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上升。这里,密集使用资本部门的资本报酬率增加使得该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101,Balassa-Samuelson效应,为说明Balassa-Samuelson效应,假设贸易品价格为1,两国的非贸易品价格以贸易品为度量单位,国内和国外分别为p和p*。设价格水平为贸易和非贸

39、易品价格的几何平均,其权数为和1-。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水平分别为:,国内对国外的实际汇率仅依赖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同样假设LN /LT 1,因此,如果国内贸易品部门技术进步快于非贸易品部门,则国内非贸易相对价格以及整体相对价格水平将上升,该国将经历实际汇率升值。,102,单要素模型与两要素模型之间的联系,前面分析表明,单要素模型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Balassa-Samuelson效应,而两要素模型则是以全要素生产率或技术进步差异来解释Balassa-Samuelson效应的。 当资本-劳动比率为可变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Wu, 2004)。比如,Young(1

40、992)就发现东亚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接近于零,但劳动生产率却非常高。因此,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贸易品部门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的较快的资本积累或者劳动力重新从贸易品部门配置到非贸易品部门。 根据Solow(1957)的增长核算模型,可以看出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差别。,103,因此,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再加上资本相对份额和资本-劳动比率增长率的乘积。当资本-劳动比率变化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不相等。,104,如果资本-劳动比率发生变化,表明存在资本积累;如果存在资本积累,则表明增长还未达到稳态均衡点,即未达到“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利率”这一点

41、。因此,资本积累与“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利率”这一假设在上面的两要素模型中是不可兼容的。 不过,从公式可以看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可以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资本相对份额和资本-劳动比率增长率,而根据Balassa-Samuelson的原始模型,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上升是由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引起的。由此,或许可以悟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经由劳动生产率而对Balassa-Samuelson效应的间接解释。,105,Wu (2004)从资本积累(capital accumulation)的角度解释Balassa-Samuelson效应。他认为,TFP的解释存在问题,其原因在于,该解释混淆了投资决策(

42、investment decision)和生产决策(production decision),将二者看作是单一决策。但实际上,两种决策的时间期界(time horizon)是不同的。生产周期(production cycle)相对较短,可能是一个季度或一年,而投资周期(investment cycle)则较长,可能需要花费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另外,两种决策的不确定性(degree of uncertainty)也很不同。 TFP解释将两种决策看作是单一决策,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等于利率”的假设存在问题。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则资本-劳动比率将由利率决定,而

43、且一旦达到这一点(即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利率),则资本积累过程将停止。因此,该假设是一个“长期性”假设,在短期,投资决策进而资本存量是给定或外生的,生产者仅通过选择劳动力最优投入水平而采取生产决策。从此意义上讲,Balassa-Samuelson效应无疑是一种长期效应。,106,第6章 国际服务贸易: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的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107,主要内容,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简史 二、传统贸易理论 三、Jones-Ruane服务贸易模型 四、H-O-V

44、模型及其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108,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简史,重商主义,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新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109,重商主义与古典主义,重商主义学说The Mercantilist doctrine (1500-1750):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Adam Smith (1723-1790): 分工理论、基于绝对优势的自由贸易、“剩余产品通道论”( vent for surplus),David Ricardo (1772-1823), James Mill (1773-1836) and Robert Torrens (1780-1864): 比较优势法则,

45、但讨论贸易条件的决定,Friedrich List (1789-1846): 挑战自由贸易的主张、经济发展阶段论,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提出相互需求概念(reciprocal demand),以确定均衡贸易条件(Marshall 1842-1924在此基础上提出提供曲线offer curves,以确定贸易条件),分析贸易条件对一国有利的条件,以及贸易政策思想。,110,理论研究(Theories),经验研究(Empirics),111,112,二、传统贸易理论,李嘉图模型 H-O-S模型及其拓展,113,1. 李嘉图模型,本国在产品1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

46、外国则在产品2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技术或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是导致两国贸易的主因。,114,2. H-O模型及其拓展,排除国家间有关技术与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集中讨论两国之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是如何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115,总结:H-O基本模型的四大定理,Rybczynski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Stolper-Samuelson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简称SS定理) HOS定理(Heckscher-Ohlin-Samuelson Theorem)(又称要素禀赋定理,factor abundance theorem) 要素价格均等

47、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简称FPE定理),116,特定要素模型( RV模型),117,RV模型框架下的Stolper-Samuelson定理:一种产品的价格的上升(另一种产品价格不变)将提高该产品特定要素的实际报酬,同时降低另一种产品特定要素的实际报酬,但对流动要素劳动的实际报酬的影响则不确定。 RV模型框架下的Rybczynski定理:一个部门特定要素的增加(另一个部门特定要素不变)将提高该部门的产出(但小于该部门特定要素的增加幅度),同时降低另一个部门的产出。流动要素劳动禀赋的增加将提高两个部门的产出。 RV模型框架下的HOS定理:一个国

48、家将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的特定要素的产品。这把一国的特定要素丰裕度与其贸易格局联系起来。 结合前面的修正了SS定理和HOS定理,可知: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因贸易而受益,与进口竞争的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流动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则不确定。,118,三、Jones-Ruane服务贸易模型 Jones, R., and Ruane, F., “Appraising the Option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 Oxford Economic Papers, 42, 672-687, 1990.,服务部门使用的特定要素为服务要素

49、(service factor);所研究的国家为小国经济,是国际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价格接受者;本国与外国存在技术上和相对要素禀赋上的差异。,119,本国(小国)工资率的决定及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决定,劳动为流动要素,部门间工资率相等;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的价格等于其单位成本,因此,开放条件下:,单位产出的要素投入不变,当工资率w被确定而为常数时,与服务产品价格上升相匹配的是服务要素报酬更大比例的上升:放大效应,120,服务要素(特定要素)的世界报酬率与服务产品的世界价格,图6-1 服务要素和服务产品市场的均衡与调整:贸易模式选择的影响(A),本国在服务生产上相对于制造业拥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本国在服务部门上的技术比较优势是否意味着,一旦允许服务部门贸易,本国将要么出口服务产品(封闭价格较低),要么从外国吸引服务要素(封闭价格较高)? 这取决于贸易前本国rS和pS的位置,如果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C,则由此决定图左边轨迹线上的C点。这样本国在服务生产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教学全套课件2.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