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算法案例算法案例 1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说课稿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说课稿 说课教师:胡莉萍说课教师:胡莉萍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程序这棵菩提树 上的一枚叶子算法。说课的题目: 算法案例 1 辗转相除法与更 相减损术 。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对于算法这枚叶子的研究, 在我国可谓是历史悠久, 并且还取得 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算法日渐融入 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算法的作用之一就是使计算机能代替 人完成枯燥的, 重复的, 繁琐的工作。 所以算法进入了中学数学课程, 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古代数学
2、思想在新层次上的复兴,更 是中国数学课程的一个新特色。 从教材内容上看,算法是数学的一个基本内容。本章前两节介绍 了算法的初步知识: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基本语句。教材在第三节 安排了三个案例,让学生经历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算法 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 提出的要求是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2 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这里有两句话,一个是阅 读案例,另一个是体会贡献。表面上看,这个目标不难实现,实际上 在阅读算法案例时,需要写算法步骤,画程序框图
3、和编制程序,体现 算法逐渐精确的过程, 同时还要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 贡献。这就是说阅读案例不是简单的看书,而是经历设计算法,解决 问题的全过程。案例教学的关键是理解案例当中的算法核心思想,此 外理解算法中新出现的数学知识,是理解案例的必要前提。但教学的 重点在于对算法的学习,不强调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及灵活应用。通过 以上的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不强调 对这些知识的记忆与灵活应用,但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能 够画出程序框图表示算法。 模仿、探索、经历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算法的 基本思想。 感受算法在
4、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利用算法解 决问题的意识。 在计算机上验证算法,领会数学算法与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 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建议 (一)强调一题多解,用不同的算理解决同一个问题,或用不同 的逻辑结构实现同一个算理,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算理算 3 则的认识,为学生设计算法,体会算法思想提供机会。 (二)遵循写算法步骤,画出程序框图,编制程序,在计算机上 验证算法的教学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三、教学过程 算法目标: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知识准备:带余除法。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 教学环节:自主学习 交流研讨
5、精讲 自我测评 (一) 自主学习 (用时约为 1015 分钟) 首先引入课题,求 9 与 24 的最大公约数,引出最大公约数的表 示方法和小学的求法。但小学解法不具有一般性。接着是知识准备: 24=92+6, 说明 9 与 24 的最大公约数为什么等于 6 与 9 的最大公约 数,从而体会去求 8251 与 6105 的最大公约数的过程。接着学生进入 自主学习环节,自学环节是依据学习指导书来进行,学习指导书中有 “知识沙盘”部分,沙盘是知识地貌的的呈现,如果把自主学习比作 一次旅行,学习指导书则是指南针,知识沙盘是地图,自主学习就是 体现个性化的自助游。在学生自学完毕后,基本可以理清脉络,发现
6、 问题,找到解决部分问题的途径。作为指导教师要依据教学评价中的 整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做好观察笔记,注重观察整体学生对学习指 导书完成的情况,客观准确记录下来普遍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观 察笔记诊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问题及时调整精讲的内 容。 4 美国教育学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 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 ”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是为了 给学生最大空间,最长时间的参与。这也是当下课堂改革的精髓。 (二)交流研讨(用时约为 510 分钟) 交流研讨是集思广益,生生互助的过程,在这个环节学生不仅要 相互帮助解决疑难问题,还能从中受到启发,发现新问题,从而拓宽
7、 自己的思路。作为指导教师,我要耐心倾听,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 他们去陈述观点,这个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可使学生认知结构完善,展示自己 的独立思想。 在交流研讨中学生生成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辗转相除法的算理问题,即不理解 8251 与 6105 的最大公约数 为什么就转化为 6105 与 2146 的最大公约数。 2.对程序框图的理解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循环体如何确定? 为什么初始输入的m与n,不用比较大小?如果mn,怎么运行? 最后输出结果是m,为什么不是除数n? 3.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方面,是否还有其他的算法?预测同学们 会提出用
8、计算机查找所有约数的方法, 或提出能否利用辗转相除法求 两个以上甚至多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三)精讲 (用时约为 1520 分钟) 精讲是教师针对学生研讨生成的问题而展开, 从自身专业角度对 学生知识纠错,方法点化,方向指引,漏洞修补。根据同学们生成的 5 问题我分析如下: 1. 关于辗转相除法的算理问题, 首先这个新出现的数学知识是理 解 算法的必要前提,但教学的重点在于对算法的学习,不强调对这 些知识的记忆和灵活应用。为了降低理解上的难度,教学中设计板书 如下: 所以 (8251,6105)(148,37)37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 8251 与 6105 的最大公约数就等于 148 与
9、37 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 37,这种大数化小数的转化思想很有借鉴意 义。 再接着我们介绍辗转相除法的关键步骤是带余除法, 在学生阅读 研 讨 的 基 础 上 指 导 学 生 写 出 以 下 关 系 : ( 下 列 关 系 式 中 , , ,m n qr NN) ,(0)mn qrrn 若0r ,则 ( , )m nn, 若0r ,则( , )( , )m nn r。 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0r 时,( , )( , )m nn r” ,然后自 然过渡到把辗转相除法编制成计算机程序。 82516105 12146 6105214621813 21461813 1333 1813333 5
10、 148 333148 237 148374 (8251,6105)(6105,2146) (6105,2146)(2146,1813) (2146,1813)(1813,333) (1813,333)(333,148) (333,148)(148,37) (148,37)37 6 2关于程序框图方面的问题, (1)教学中,应先进行算法步骤分析,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 知道带余除法是一个反复执行,直到余数为零才停止的步骤,这就是 循环结构。接着写出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步骤,关键是第三步, ,mn nr实际上这是数值转移的过程,也是建立循环的基础,然后 我们画出程序框图,指导学生构造循环结构的方法是
11、确定循环体,初 始化变量和设定循环控制条件。 确立循环体:求m除以n的余数 r, ,mn nr; 初始化变量:输入,m n; 设定循环控制条件:0r ? (2) 关于学生生成的问题最后输出的结果是m或n的问题,根本 原因在于,满足0r 程序结束时,还执行了,mn nr两个赋值语句, 将原来该输出的n值赋给了变量m,故最后应输出m。 (3)关于学生生成的问题输入的mn,只要执行一次循环,程 序就会将,m n的值交换过来, 这样就保证了mn,故不需要比较,m n的 大小关系。 (4) 学习指导书设计有将算法改写为当型循环结构写出辗转 相除法的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程序。目的是通过对程序的变换,让 学
12、生再次体会用算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并加深对直到型和 当型两种循环结构的理解。 (5)在例题讲解中,介绍了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先按步骤求出最大公约数,再引导学生思考算法原理。这是我国早期 7 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通过中外数学历史的对比,反映中国 古代人民的优秀, 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的 贡献。注意:更相减损术的程序比较复杂,课堂上只要求学生能读懂 算理,课后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较深入的理解。 3. 总结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联系与区别及算法程序,使 学生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抓住关键,培养概括能力,实现知 识的升华。 4.最后关于学生提供
13、的其他方法,首先是肯定鼓励大家的开放性 思维, 然后需要指出的是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算法, 有优有劣, 差异很大。好的算法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时间由几天缩短到几秒。因而 算法分析也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基本研究方向。 第四环节,自我测评 自我测评是对我们精讲的反馈与检测, 是给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做 出总结性评价。 自我测评题目: 1.必做题:用辗转相除法求下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并用更相减 损术检验你的结果: (1)228,48; (2)185,98. 2.选做题:求 225,135 最小公倍数。 3.拓展延伸:请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画出更相减损术这种算法的程 序框图,并用语句来描述这个算法。 设计的目
14、的 1.必做题让所有学生再次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 2.选作题体现算法思想,可供学生提高之用; 3.阅读中国古代类似算法更相减损法,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 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为了便于学生的知识系统的建构,我把板书设计如下: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算法分析 算法步骤 辗转相除法算法框图 更相减损术 四、本节课的思考与建议 告知不如感知,教练不如历练。所以本课时基本原则是,认识特 殊,推广一般,阅读案例,经历过程。本节课基本流程是:从解决特 殊问题开始到一般问题解决的算法分析,写算法步骤,画程序框图和 编制程序。这是关注算法思想,突出重难点的有效处理方法。其中写 算法步骤是基础
15、,画程序框图是算理算则的清晰化,编制程序是算法 的进一步精确化,教学中应以此为重点,而不是以程序设计为重点。 这是案例教学的基调,后续案例教学也用这种办法。此外从人教版和 北师大版教材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其算法与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但采 用的程序语句是不同的,从侧面也说明,本章的重点是体会算法的核 心思想和依据算理画出程序框图。 最后我想特别说一说,算法初步是新课程新增内容,但算法思想 9 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想改变教学顺序,把算 法教学放在最后我认为这是不妥的。 此外本章作为数学学科与信息技 术学科的交叉学科, 在教学中可与信息技术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共同安 排课程,以计算机为工具,以机房为实验室,共同开发算法应用的相 关内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欢迎大家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