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至塞上教学设使至塞上教学设计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2.品味诗中佳句,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3.结合诗歌背景,体悟作者思想感情。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结合诗歌背景,体悟作者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品味诗中佳句,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 出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图片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起领略诗中大漠奇特壮美的风光。二、初读诗歌。1.了解作者。王维(约 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 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
2、成 就。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了解背景及边塞诗派。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 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命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并为河 西节度使幕府兼判官。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是一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沿途的景 色的诗。边塞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 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诗风悲壮,格调雄浑。3.划分节奏。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
3、/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三、品读古诗,研读赏析。1.注释。1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2问边:慰问边关守军。3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4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5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6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7长河:指黄河。8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9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10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
4、里指前线 统帅。2.诗歌翻译。我轻车简从到边疆去察看,经过了属国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似北飞的大 雁,飞入了胡地的天空。茫茫沙漠中远处独起的炊烟直上云霄,滔滔黄河边落日又大又圆。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线。3.诗歌赏析。诗人在首联中以简练的笔墨交代了出使边塞的目的(慰问边疆的将士)和经过的地方,为下面具体写景做铺垫。颔联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体现了诗人内心难言的激愤、抑郁 的感情。颈联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一“直”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 象,而且融情于景
5、,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 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 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是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尾联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从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呼应开头、交代自己的 行程。也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赞美将士的爱国精神。四、合作交流。如何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艺术美?几何构图美。无垠的沙漠远远望去是一个巨大的平面,升空的孤烟像垂直的线,绵长 的黄河水一直延伸到远处,落日看上去很圆。孤烟冲云意谓其高,夕阳西下意言其低,直线 与平面相垂,线与圆相切。既具立体感,又具流动感,虽寥寥几笔,而意象丰富,令人叹为 观止。自然天成的色彩美。黄色的大漠,灰黑色的直入蓝天的孤烟,滚滚的黄河水,如血 的残阳,自然天成。淡远的色彩衬托出大漠的广袤,浓丽的色彩凸显出大漠的生机,既雄浑 又秀美。五、课堂小结。作者通过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抑 郁、孤寂的思想感情。六、板书设计。七、布置作业。请搜集有关描写沙漠的诗句,摘抄在积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