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40896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23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几种范式 第二节田野调查方法 第三节抽样调查方法 第四节分析解释与理论构建 2概 要3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几种范式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几种范式一、社区研究范式在农村社会学中,社区研究或村落研究是一种较为流行、影响较广的研究模 式。这一范式源自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文化人类学为了理解和认识初民社会的性质和文化,便选择一个小型的社区为切入点,开展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 上探寻和归纳出某个初民社会的文化法则。功能主义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曾给中国乡村研究提出建议,主张推进 社区研究,认为一个完整的农村社区研究包括三种不同却又相关联的研究:一是 共时性研究(),

2、即研究某一时期内社区的内部结构和生活。二 是社区外部关系研究,即研究一个社区与其他社区以及更大社区的外部关系。三 是历时性研究(),即研究社区所经历的变迁过程。4 从方法论的基础来看,社区研究范式的方法论属于功能主义的整体论。按照 功能主义理论,人类社会及文化是一种整体,每种现象看上去好像是独立的,但 其实都是这一整体的构成部分,都受到整体的某种法则和定律的支配。基于此,我们通过对每种个别现象的考察,也可以发现整体的支配法则或定律。在整体论的方法论基础上,社区研究范式构建起了“微型社会学”研究方法 体系。这一方法体系就是把社区或村落当作一种“微型社会”,并将其作为研究 对象加以全面、细致和深入

3、的调查和了解,以达到对这个“微型社会”整体性 的、民族志式的认识,由此也就可以形成对社会与文化整体的理解和认识。例 如,费孝通的 江村经济就是在对苏南一个村落的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为人 们揭示出世纪年代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的性质和农民生活的基本问题。就逻辑方法而言,农村社会学的社区研究范式所采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亦即从个别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在社区研究范式中,研究者 对农村社区的静态研究、动态研究和外部关系研究,目的不仅在于再现个别社区 的经验,而且在于从中归纳社会文化整体的某种法则,或归纳出农村社区的一般 性定律。5二、农村调查范式 在农村社会学研究特别是在应用研究方面,人们常

4、常参照和采用农村调查范 式。这一研究范式主要针对某项农村政策制订,或是为了认识和解决某种农村社会 问题而对某些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民情民意以及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在 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制订合理有效的农村政策或社会行动方案。农村调查范式的认识论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 原理。要认识农村社会及农村社会问题,首先需要从农村社会实践出发。只有在 实践或社会实际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增进对农村社会及问题的认识;新的认 识对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或再实践又会起到促进作用。就具体研究方法而言,农村调查范式所运用的调查方法大体分为两种:一种 是典型调查方法,另一种是社会概况调查方法。典型调查方

5、法是指根据研究的目 的和内容,选择一个或几个较为典型的社会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并针对所要研究 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考察。67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 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第二是开调查会。东张西望,道听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资料来源: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卷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农村调查范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快捷高效。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采用农村调 查的研究方式,通过典型调查或概况调查,通常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农村社会 的大体情况,及时发现农村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对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和采取更 合理的社会行动有重

6、要的参考价值。此外,采用农村调查的研究方式,也有助 于我们针对一些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开展研究,以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解 决途径。然而,农村调查范式也有一些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选择 的主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识和判断的准确性,二是较短时间的调查会制约 调查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农村调查范式所运用的调查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因而在农村 社会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尤其在对农村社会某些具体问题的考察以及应 用对策研究方面,这一研究范式相对较为实用。8三、实证研究范式 农村社会学中也有较多研究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农村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范式就是运用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农村社会事

7、实的系统经验,并 通过经验分析来验证和发展农村社会理论。实证研究范式的认识论依据是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原理。经验主义强调认 识主体需要通过经验才能获得可靠的认识,实证主义则进一步强调用经验事实去 检验或证实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主张只有通过事实验证的认识,才是可靠 和可信的认识。实证研究范式的逻辑结构属于演绎式逻辑结构。在实证研究过程中,研究 从理论命题或研究假设出发,通过收集经验材料对理论假设所陈述的逻辑关系 加以检验或验证,并根据对经验材料的分析,做出演绎式推理。例如,涂尔干 在对自杀问题的研究中,揭示了社会中的自杀现象与社会团结()有什么样的联系。研究提出的四种自杀类型就是一种理论假设

8、,认为不同的 社会团结方式和团结程度会影响到群体的不同自杀情形。910第二节第二节 田野调查方法田野调查方法一、农村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或田野工作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场域和劳动现场,去体 验和感受研究对象生活世界的一种方法。田野调查是研究者获得田野经验和收集 资料的重要途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对物质的研究,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是千 差万别且变化频繁的,要把握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动规律,感性认识以及自身的体 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文化人类学倡导通过民族志()研究策略 来研究人、社会和文化,就是要求研究者能够亲临现场,去获得直接的经验感受 和第一手材料。实践表明,这样一种研究策略对研究

9、那些规模较小、异质性不高 的社会或群体组织是非常有效的。文化人类学早期的民族志研究主要是到那些无 文字的或被认为是原始的土著社会去进行田野调查,例如马林诺夫斯基选择南太 平洋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做田野调查。费孝通突破英国社会人类学“文野之分”的壁垒,开创性地将田野调查方法引入本文化和文明社会的研究之中,对中国农 村社会开展田野调查,拓展了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领域。在世纪年 代,田野调查被广泛用于中国农村社区研究,从而带动了农村社会学的方法 创新。1112田野工作寓言 孩子们告诉哈尔科姆:“我们想了解世界。噢,先生,请告诉我们,我们 怎样才能认识世界呢?”“那么,我的孩子们,你们必须走到世界当

10、中去。生活在人们之间,像他 们那样地生存,学习他们的语言,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去体验世界、感 受世界、观察倾听、接触和被接触,记录下你们的所见所闻、人们的思维方 式,以及你们的感觉。“投身世界当中,观察和赞叹,体验和反省。要想理解一个世界,你们必 须成为那个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与此保持距离,既是其中的一部分,又与之保 持距离。“那么去实践吧!回来时告诉我你们的所见所闻、你们所学到的一切,以 及你们开始了解的东西。”农村田野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是经验资料的收集,二是理论思考与研 究。在农村田野调查中,经验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田野调查点农村的地理 及生态环境特征方面的资料。()田野调查点

11、农村的社会关系及组织结构的基本 情况。()田野调查点农村的文化法则、交往规则以及民风民俗方面的资料。()田野调查点农民的社会记忆及个人生活史方面的资料。社会记忆材料是留存 于当今社会、反映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重要事件或经历的材料,包括民间传说、故事、神话以及一些史料记载等,尽管这些记忆不是历史的完全再现,但这些记 忆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对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事件做出反应。生活史()资料反映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感受、态度和反应13二、参与观察法 在农村田野调查中,通常会运用到民族志()研究的两个核心 技术手段: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所谓民族志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研究 对象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并通过

12、与其社会成员的直接互动来获得研究资料,由此再现研究对象整体面貌的研究方式。观察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观察 是运用视觉感官去获得经验材料,观察法就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系统察看来获得 对其结构及规律的认识。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观察法,不等同于随意观看,而是 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进行观察。观察法就是通过对研究 对象的系统、重复的观察,以达到认识事物特征及变化规律的目的。观察法是实 验研究方法的核心构成,在自然科学研究及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科学研 究中的观察法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的直接、系统的观察,来达到理解或 解释社会现象和行为动因的目

13、的的。由于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难以将研究对象绝对地对象化,因而在运用观察法 进行研究时,通常需要参与到研究对象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这就是将观 察法转变为参与观察法,更为可行,也更加有效。14 参与观察法的有效性不仅受参与程度的影响,而且与观察的系统性有密切关 系。所谓系统性观察,就是观察者为解答某些研究问题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的观察,观察者不仅要获取社会事实,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握各种社会事实之间是 如何关联起来的。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受“眼见为实”这一观念影 响,以为只要看到了社会事实就能发现科学道理,因而容易出现“观察泛化”的 现象。这一方法实际上属于直觉经验主义,对直觉和表

14、象过于信赖和过度使用,从而容易导致以表象代替本质、用表面事实代表社会规律的错误。这一方法的危 险性还存在于根据此方法提出的一些政策和对策中,当这些政策和对策得以在更 大范围内推广时,其不适宜性可能就会造成不良社会效应。通过参与观察法获得的研究资料的效度和信度问题,是该方法运用时的核心 问题。对于研究中所运用的观察资料,人们常常会对其效力和可信度产生怀疑,人们会问:“这些材料能有效说明问题吗?”“这些材料是否带有研究者的偏见?”15三、深度访谈法 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除了通过参与观察来获取有效信息之外,访谈也是收 集经验资料的重要甚至是必要的方法,因为通过访谈所得到的信息对于解答研究 问题具有直

15、接或间接的作用。此外,访谈之所以对田野调查而言是必要的,是因 为在有些方面用观察法难以获得有效信息,这些方面主要包括:当地人或被访者 的观念世界,如态度、想法、动机和喜好等;过去发生的事件及其细节;人们赋 予某些行为和事物的意义。在这些方面,运用观察法难以获得有效信息,于是访 谈法也就成了收集观念和态度性经验资料的必要手段。访谈法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通过有目的地提问或谈话来收集信息资料的方 法,就是有研究目的的询问和谈话。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访谈法有五个基 本要件:()访谈者;()受访者或被访者;()社会场景;()询问和谈话过 程;()信息或资料。1617第三节第三节 抽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16、方法一、农村社会调查 人类社会现象相较于自然现象其实要复杂得多,自然现象中的具体物质在个 体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即具有同质性。而社会现象则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社会 中个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会存在质的差异。即便在农村社会,虽然从微观层面 看,在一个范围较小、相对封闭的地域共同体中有较多的共同之处,但从宏观层 面来看,不同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也明显具有异质性。对于农村社会学研究来说,如何反映出农村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呢?如何掌握 和呈现农村社会现象的差异性和变动性呢?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农村社会学不可 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实验法来控制相关变量,因此就要运用社会调查方法,通 过对调查样本所掌握的情况来推论总体

17、情况和规律。农村田野调查通过对一个农 村社会单位的全面、深入调查,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农村社会文化的一些内在机 制和一般原则,但它并不是反映农村社会变异性和变迁规律的有效方法,因为从 个案事实难以对总体情况做出推论。即便是个案研究增加了调查单位的数量,也 难以满足推论总体的代表性的要求,因为个案不是随机抽取的,通过个案也不能 有效地把握社会现象之间的变异性和规律。18二、抽样方法 抽样就是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选调查对象的过程。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信息 能否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总体情况,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是关键。所谓 代表性,是指选取样本的集合特征与研究对象总体的集合特征相一致的程度,一 致性程

18、度越高,样本的代表性就越高。从概率原则来看,代表性是指样本的抽取 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概率,这样组成的样本就能够 代表该总体的特征。抽样方法有两种: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方法就是依据概率原理 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出样本,在一些大型社会调查中一般用这种抽样方法来保障 样本的代表性。非概率抽样则是主要根据可操作性和便利性而非概率原理来选取 调查样本的方法,常用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有就近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滚 雪球抽样等。非概率抽样方法在难以进行概率抽样或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的情况下,也是可用的抽样方法,但研究结论在描述和推论总体特征时则需要考 虑到样本代表性存

19、在的局限。19三、问卷访谈社会调查的目的就是从研究对象那里直接获得信息和数据,以便通过分析来 解释社会现象和问题。为获得有效的第一手信息和数据,社会调查通常会使用标 准化的问卷来对被抽中的被访者进行访谈,从一个个被访者对问卷的作答中来获 得信息和数据。问卷就是由一系列问题组成的调查卷本。标准化问卷的结构包括:()封 面;()入户随机抽样页;()问题和选项部分;()联系方式。20问卷的封面要涉及这样一些内容:用突出的字体标明该项调查的名称,在右 上角标出问卷编号,在问卷标题下分别列出样本编号、被访者的地址(如省、市、县、乡镇、村、组等)、调查员和审核人员的签名。入户随机抽样页的主要内容包括:入户

20、访谈的引导语、自我介绍、调查的科 研目的以及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入户随机抽样说明及 表,调查员访问情况 的记录表。21 问题和选项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也称为题器。问卷正是要通过一系列问 题和一系列选项来达到测量社会现象、获取社会信息的目的。在问卷的主体部 分,问卷设计者一般会根据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目标,将调查问题分成几个部 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部分,包括性别、出生年月、受教育年限、婚姻状 态、民族、政治身份等,该部分一般是问卷的必要构成部分。问卷的最后部分为被访者的联系方式,主要包括被访者的姓名和相对稳定的 电话号码,以用于回访和抽查,最后是对被访者的致谢语。与深度访谈不同,问卷访谈需要

21、在有限时间内准确地测量出社会个体成员在 某些方面的态度、意向和行为,以达到解释社会现象和揭示社会规律的目的。社 会调查研究要真正实现这些目的,问卷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因为问卷的内容决 定着调查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的质量。22 问卷设计的关键在于题器的设计,设计题 器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工作过程。题器设计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包括:()有效性原则。即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测量出调查研究所关注的社会现象 与问题。()适用性原则。也就是所设计的问题与选项适合向被访者群体提问。()针对性原则。问卷的题器设计要尽量针对调查研究的主题和研究问题的主要 方面,而不宜追求面面俱到,以致影响调查效果。在农村社会调查

22、中,考虑到被抽中的被访者的受教育年限可能较低,因而调 查一般不采用自填问卷的方法,而采用问卷访谈调查。实施问卷访谈在整个农村 社会调查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它关系到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如果 问卷回收率低于,该调查数据通常就被视为无效数据,因为我们不知道拒 访的那些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应答。问卷回收率越高,调查数据的质量也就相应越 高。另一方面,它还关系到问卷调查的非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指抽样误差之 外的误差,产生于多种环节,其中包括问卷访谈环节。调查员的理解力、访谈技 巧和执行能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调查访谈环节的非抽样误差。要控制问卷调查 的非抽样误差,对问卷访谈环节加以相应的质量控制也

23、很重要。2324第四节第四节 分析解释与理论构建分析解释与理论构建一、分类分析法 农村社会学研究要理解复杂多变的农村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把握其中 的规律,就必须首先将复杂现象加以简化,分类处理就是简化方法之一。分类分 析法通过确定社会现象的类型并分析各种社会类型,可以将那些分散的、个别的 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性及其他重要特征。通过分类,可以将经 验材料加以重新组合,使其具有某种顺序性和一贯性。因为在类别中,我们可以 看到庞杂现象的简化特征及规律。分类就是按一套规则或标准将资料归入适当的类别单元之中,并赋予规则和 类别单元以一定的抽象逻辑术语及名称的方法。涂尔干给分类法做了这样

24、的界 定:“所谓分类是在开始研究时,用科学的方法从众多的不确定的个体中抽出一 部分确定的个体,作为类型的标准,然后对这些确定的标准进行观察,而不必对 各个个体进行全部考察。25 科学合理地运用分类分析法,必须严格遵循分类的逻辑方法和步骤,使分类 构成完整的逻辑系统。就分类步骤而言,一般有两种分类方式:一是自上而下的 分类,二是自下而上的分类。自上而下的分类是从所要分类的事物或现象的总体 开始,然后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其所包含的元素进行逐层、逐级的分类。从集 合论角度看,自上而下的分类就是在一个泛集里逐步按照一种单质属性进行再分 类的方法。自下而上的分类是从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个体开始,将它们归

25、纳成不同类 别,然后再逐步概括类别间的共性并形成另一种类别系统。从集合论角度看,自 下而上分类形成类别集合的方式是罗列法,而自上而下分类形成类别集合的方法 则是界定法。自下而上分类的主要步骤包括:第一,从个体或元素中找出共同属 性或相似特征;第二,根据相似性或共同特征将不同个体归入不同的初步组群;第三,对组群特征进行再归纳,总结出新的分类系统并进行再组合分类;第四,综合概括出分类系统的规则。例如,费孝通在对江村的研究中,根据调查所了解 到的关于地主的情况,将地主分类为“在村地主”和“不在村地主”,这一分类 既能很好地揭示经验事实,又能为分析地主与村庄的关系提供有用范畴。26二、内容分析法 内容

26、分析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内容分析法就是指对研究资料的内容 进行分析的方法;广义的内容分析法则是定性研究的一种分析策略,主要指对特 定的即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定性资料所包含的意义、主体意识与观念,以及社 会与文化法则等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如伯格认为:“内容分析是对资料的特定 部分进行细致的、具体的和系统的考察和解释,以便确定其模式、主题、倾向和 意义。”内容分析有三个关键步骤:第一,从田野经验材料中整理出有规律的内容;第二,系统分析内容所包含的更深层意义;第三,揭示和解释内容所隐含的规则 和意义。作为一种定性分析的策略,内容分析的对象既可以是参与观察的记录,或是 田野调查所获得的音像资料、

27、文件材料和档案资料等,也可以是定性访谈的材 料。如果分析的对象是访谈材料,那么内容分析常常会引入叙述分析法()。因为访谈资料的内容包含了叙述的过程和叙述的内容,叙述分析 就是要从复杂的叙述材料中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27三、深描与解释 在农村社会学的定性研究中,通常要运用描述法来呈现经验材料并进行解 释。描述有两种形式:一是轻描(或浅描,),二是深描()。轻描是指一般性描述,即把一般经验事实和表层现象描绘和呈现 出来,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背景描述,主要描述一个社会、一种文 化、一个群体、一件事件的背景和情境。()行动描述,主要描述在一定情境或 背景中发生的各种社会行动和互动。()

28、关系描述,主要描述在一定背景下人与 物、人与人、人与团体之间存在的不同联系。()谈话描述,主要描述在访谈过 程中被访者对问题的回答和对现象及事件原因的解释。28 深描其实是一种解释方法,格尔茨把深描视为“迈向文化的解释理论”,认 为:“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 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深描的目的就在于 析解各种神秘莫测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也就是说,深描包含了分析和解释。深描与轻描的区别并不是深浅程度上的差别,而是性质上、方向上和方法上 的差别。具体而言,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深描属于解释性描述,而轻描属 于描述性描述。解释

29、性描述的目的不在于呈现经验现象,而在于破解现象背后的“信号密码”,也就是现象的原因或行动的动机;描述性描述的目的则主要是呈现 或再现客观事实。()深描解释是客位取向,而轻描解释则是主位取向。一般性 的轻描更加追求描述贴近当地人或当事人的事实和观念,尽量把当地人所说或所 做的解释描述出来,并认为这种主位的解释更可信、更真实。而深描则恰恰相 反,深描所关注的不是当地人或当事人怎么说、怎么做,而是他们所说所做的意 图或动因是什么。()深描所采用的主要是析解方法,而轻描主要采用的是记录 方法。析解方法就是分析和解释一些表象或行为的意指结构,即揭示在一些现象 背后,究竟隐含着何种社会意义或原因。轻描所用

30、的记录方法主要就是把各种表 象和事实记录下来,然后呈现出来。29 深描与轻描是两种不同的描述解释方式,两者在研究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功 能,这些功能并非相互排斥的,在较多的定性研究中,两者是相互补充、有机地 构成一体的。深描是一种解释性的描述,而且深描所做的解释,也不是一般的意义说明与 解释,而是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层意义或社会行动“密码”的破译,深描解释属 于“解释之解释”。“解释之解释”是指对一般浅层的解释做更深层的解释。在农村社会学研究 中,研究者会在田野工作中看到和听到关于某些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联和原因 的解释。例如,在询问农民生男偏好的动机时,他们会给出诸如“养儿防老”“农业需要男劳力”

31、之类的主位解释。尽管这些解释可能是符合逻辑的,也可能 是出于真实意思的表达,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如果研究的解释仅仅停留在当 地人的解释之上,那么,研究就可能没有达到揭示深层意义的目标,而只是对浅 层意义和表象的说明而已。30四、数据的量化分析 农村社会学的定量研究需要对农村社会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样才能在 理论构建和经验观察之间建立起联系,因此,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是整个实证研究 过程的必要构成。对社会现象量化的基本方式就是用变量来描述概念。根据测量水平或层次的 不同,变量一般分为四种: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统计分 析方法的选择通常要参照变量的测量水平。定类变量的测量水平最

32、低,变量取值 只代表名称或类别的编码,没有量的差异,如性别变量中男性为,女性为,只是类别编码。定序变量的测量层次比定类变量高,变量的取值不仅表达类别关 系,而且表示次序关系,如学历变量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的编码。定 距变量的测量层次更高,变量属性间的距离或差异具有实际意义,如温度的测 量。定比变量是测量层次最高的变量,除具有定距变量的所有特征外,还有真实 测量的特征,其值是非人为制定的。变量的测量水平越高,其所含的信息就 越多。31 用于农村社会学定量研究的数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截面数据(),另一类是面板数据()。如一次农村普查、抽样社会调查所 得的数据属于截面数据,而面板数据则是对

33、一定对象在不同时点进行追踪调查所 获得的数据,在通常情况下截面数据运用较多。在对农村社会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时,通常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大体包括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高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基本的统计分析,也是将复 杂的社会现象用简化的统计值描述并呈现出来的分析方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分 析主要有频数分析(如频数和比例)、集中趋势分析(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 数)、离散趋势分析(如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相对位置分析(如四分位数)、列联表分析、相关分析等等。32五、农村社会学理论构建 构建农村社会学理论必须从资料出发,需要从经验事实中去探寻和总结一般 化的规则,资料之于理论构建是必要的。但是,资料并不

34、等同于理论,经验事实 仅仅是事实,而不是理论。所以,仅有资料对于理论构建而言还不充分。也就是 说,资料对于理论构建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条件。此外,在检验理论时,人们 通常坚持用事实去证实或证伪一般的理论观念,其实,事实性的检验也只是理论 检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事实不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一般理 论,即使理论中的具体内容被事实证伪,理论的其他部分也不一定被彻底否定。例如,关于农村妇女后台权力论,或许我们在现实中可以看到有些地方的妇女也 拥有前台权力的事实,但这一事实并不能完全证伪这一理论。事实检验是对理论 的不断修正,并促进理论不断发展。任何理论都要受制于事实,并通过经验事实 加以修

35、正,但理论的发展和提升仅靠事实检验是不够的。构建农村社会学理论除了要对农村调查经验资料进行加工和发挥外,还需 要非经验的或先验的思想活动的参与。3334农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农村是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

36、的美丽家园。本章要点 社区研究或村落研究是一种较为流行、影响较广的农村社会学研究范式,社 区研究范式在研究农村社会与文化方面主要有两个优势,也有两个方面的局限 性。农村调查范式主要针对某项农村政策制订,或是为了认识某种农村社会问题 以求解决这种问题而对某些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农村调查范式的突出特点是 快捷高效,局限性体现在:调查对象选择的主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识和判 断的准确性,较短时间的调查会制约调查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实证研究范式运用 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农村社会事实的系统经验,并通过经验分析来验证和发展农村 社会理论。农村田野调查的内容包括经验资料的收集和理论思考与研究。在农村田野调 查中,研究者通常会运用到民族志研究的两个核心技术手段:参与观察法和深度 访谈法。农村社会学研究如果需要进行大样本的调查、了解大规模群体的宏观特 征,那么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有效的方法。35思考问题 农村社区研究、农村调查和实证研究三种范式各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 局限?农村田野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适用于哪些研究?举例说明如何在一项具体研究中构建农村社会学的理论。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