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感悟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感悟 “生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所以我们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在学生的交流和探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努力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自由自在的放飞。 这次外出广州听课学习,更是体会到了生本教育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改革;我们先听了郭思乐教授的讲座,他对生本的阐述充满了激情,既富有思想的穿透力,又富有情感的感染力;生本课堂的基本形式是
2、先学(预习)后教(学生教、教师教),以学定教,最终达到不教而教;小组合作(讨论)、课堂展示、质疑提升、生生(师生)互动;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人,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启示、点拔。郭教授强调在数学的生本中,一定要抓住数学的“根本”,放手给学生把钥匙,让学生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在讲座中给我们展示一段小学数学教学视频,课题是研究圆的周长,课堂上并不是老师生搬硬套地去告诉学生什么是圆、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周长等等,而是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画圆,自己再去量直径、半径,探索周长;可以说课堂上小学生非常积极热情,都争先恐后去讲台上展示自己探索的结果:有的说圆的半径一端连着圆心,一
3、端在圆上;有的说一个圆只有一个圆心;马上就有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圆心动了,圆也动了,并且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又有同学纠正补充:在同一个圆中,圆的直径才是半径的2倍;这样通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一步步把有关圆的知识补充完整,可以说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领悟知识。通过不断的生本学习和生本实践,我也深刻体会到在数学的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做数学”,让他们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中提高能力,而不是让他们“看数学、听数学”。我平时的课堂教学一直都进行着“生本”尝试,我的生本课堂大致分为“课前学习”、“课上小组讨论”、“班级交流”三部曲。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
4、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好奇性、求知欲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今年接手的班级是七年级四班,全班60名学生,入班时数学整体处于中下等水平,优等生少、中等生多,这样的学生特点更有利于“生本”的开展。我把全班分成了10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其中两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两个后进生。同一道题后进生给优等生讲解,优等生指出其不足之处,帮助其改正,中等生互讲互改;同时为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实施加分制度,如果本组推选后进生讲解,小组每人加3分,推选中等生讲解,每人加2分,推选优等生的话,每人只能加1分,这样会促进小组内的合
5、作精神,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要注意的是“课前学习”非常关键,前置性作业必须保质量的完成,它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准备进行小组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强有力的保证。每一次的生本课堂都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结束了,老师起的作用只是“穿针引线”,我也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很喜欢、也很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都喜欢站在大屏幕前对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展示自己。其他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对发言正确的同学都以掌声肯定,这比老师的一句“你真棒”更甜蜜。如果有谁发言不正确,同学们就会及时得进行纠正,展现自己的细心和认真。我现在应该把课堂大胆地放手给学生,引发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建立智慧上的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生本课堂”,我仅仅实践了半年多,初一四班的成绩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几个后进生也达到了及格,全班及格率达到了100,良好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优秀率还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所以我还需要再接再厉,把优等生的成绩再提高一个层次,争取优秀率取得更大的进步。要记住:我们缺的不是题目,缺的是思维;缺的不是有潜力的学生,缺的是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老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生本打开了一扇扇灵感之门,快乐之门,幸福之门,希望之门。走进去教育别有洞天!4 / 4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