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口北固怀古乐亭辛弃疾遇永词题解读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永遇乐:词牌名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位于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怀古伤今初读文本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g)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细读文本自主思考:自主思考:1.1.本词当中有几个典故?本词当中有几个典故?2.2.在文
2、中分别是哪一句?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3.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它们分别与谁有关?古 人 古 事 情 感 用 意古 人 古 事孙 权 置镇京口,雄踞一方刘 裕 起兵北伐,建立政权刘义隆 草率出师,仓皇而逃拓跋焘 率兵追击,建立行宫廉 颇 一饭斗米,以示勇武 情 感 用 意景仰、惋惜叹英雄后继无人叹英雄后继无人仰慕、向往表建功立业雄心不屑、讽刺劝为政者勿草率耻辱、悲哀谏为国者勿忘耻同情、悲叹望为政者用人才细读文本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此词用典繁富,虽偶有人评曰:此词用典繁富,虽偶有人评曰:“微觉用事多微觉用事多耳耳”,但明代杨慎在词品:,但明代杨慎在词品:“辛词当以永遇乐辛词当以永遇乐京京口北固亭怀
3、古为第一。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更多的人甚赞辛词用典贴切,更多的人甚赞辛词用典贴切,细读文本一:孙权和刘裕两典切题中之一:孙权和刘裕两典切题中之“京口京口”二:刘义隆和拓跋焘切国家时势二:刘义隆和拓跋焘切国家时势三:廉颇的典故三:廉颇的典故延伸拓展 辛弃疾是如何成为悲情辛弃疾是如何成为悲情英雄的?英雄的?本词作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任镇江知府时,时年66岁。两年后去世。当时宰相韩侂胄执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他想借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辛弃疾1204年受命知镇江府,镇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他支持北伐,但认为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然而韩侂胄不仅不接受,
4、反而对他产生疑忌,辛弃疾被调离镇江,后来北伐失败。辛弃疾满怀悲愤写下了永遇乐词。修辞笺析: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修辞笺析: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掉书袋”(讥讽人爱(讥讽人爱引用古书上的词句来卖弄才学)的毛引用古书上的词句来卖弄才学)的毛 病,你认为如何?试病,你认为如何?试着结合本词的艺术手法详谈。着结合本词的艺术手法详谈。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与词的思想情感紧密联系,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p 上阕借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表达自己的热情。p 下阕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达自己的激愤。p 全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了作者反映了他对南宋屈膝媚敌、腐败无能的最高统治集团的愤恨不满。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