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语言特点与风格增分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届高考小说语言特点与风格增分专练 考点: 1. 契诃夫苦恼 2. 刘建超灯塔(节选) 3. 莫言马脚穿鞋 4. 马哈姆德台木尔小耗子(节选) 5. 许心龙年味(节选) 【考点研究】 一、不明语言风格的具体表现 对语言风格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中判断对错,许多考生由于不理解语言风格,或者不能区分不同的语言风格,导致理解判断不当;二是在主观题中,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本某一独特的语言风格,考生往往因不知道判断语言风格的具体方法,而无从分析或分析不全面。 二、语言的品味赏析 包括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含义理解
2、、作用分析。 鉴赏文本语言风格时,不知具体要点。在对小说中人物语言和叙事语言风格进行鉴赏时,考生首先要掌握常见的语言风格。如平实的语言风格,常常具体表现为: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地域色彩浓厚;少修饰性、描绘性语言;多用短句,节奏明快等。而典雅的语言风格,则表现为:讲究节奏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多引用古典诗词等。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含意理解如果考生只考虑字面意思,而不考虑语境、文章主旨、句子特点等,便抓不住句子的深层意蕴。 三、语言风格(作者叙述语言+作品人物语言) (一)整体分析 分析语言的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
3、、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绚丽华美;寓庄于谐,生动形象;平和冲淡,苍劲雄健;口语化(富有情趣),生活化(符合身份)。 幽默讽刺:夸张、反语、仿词、双关、对比、漫画勾勒、化用、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同一行为多次重复。 典雅庄重:语言平实沉稳,情感深沉厚实。采用典范书面语、古词语、成语、专用术语、长句复句。 含蓄蕴藉:语言含义深刻,含而不露,言在此而意在彼;情感深沉厚重。 清新明快:语言干净利落,直接了当,明白晓畅。 生动形象:描写具体逼真,修辞新鲜活泼;句式变换,使行文变化有致。 朴素自然: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情感真挚。 (二)具体分析 1、豪放与柔婉 (1)豪放。景象境界开阔;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
4、和副词色彩鲜明;抒情大多激越昂扬;修辞手法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2)柔婉。对象纤巧细致;情感细腻缠绵;画面色调柔和;修辞手法少用排比、夸张、设问。 2、直露与含蓄 (1)直露。表达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2)含蓄.表达情意不直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 3、质朴与华丽 (1)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2)华丽(典雅)。多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修辞手法多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 4、庄重与诙谐 (1)庄重。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2)诙谐。语气轻松幽默;修辞多夸张、反语、比喻(有
5、趣味)。 5、简洁与细腻 (1)简洁。多用短句语势流畅。 (2)细腻。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考题对接】 一、契诃夫苦恼 苦恼 (俄)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大堆雪倒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 “赶车的,到维
6、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到维堡区去!” 为了表示同意,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了。 “你往哪儿闯,鬼东西!”约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你连赶车都不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一个赶轿式马车的车夫破口大骂,一个行人恶狠狠地瞪他一眼。约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像是坐在针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
7、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 “你拐弯啊,魔鬼!”黑地里发出了喊叫声,“你瞎了眼还是怎么的,老狗!用眼睛瞧着!”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伛下腰,又不动了
8、“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约纳抖动缰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那几个青年人就互相推搡着,嘴里骂声不绝,走到雪橇跟前,三个人做出了决定:应该让驼子站着,因为他最矮。 “好,走吧!”驼子站在那儿,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对着约纳的后脑壳喷气。 约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驼子骂个不停,诌出一长串稀奇古怪的骂人话。约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 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
9、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 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他又孤身一人了,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 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 他受不住了。“回大车店去”他想,“回大车店去!” 那匹瘦马仿佛领会了他的想法,就小跑起来。大约过
10、了一个半钟头,约纳已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他想。墙角上有人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约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 约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 老人就叹气,搔他的身子。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你在吃草吗?”约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
11、,“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约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我的小母马约内奇不在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忽然,这个小驹子去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 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描绘了一幅阴冷昏暗的雪夜车马图,既写实又富有寓意,营造了寒冷悲苦的氛围的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B小说塑造了军人、三个青年
12、人、年轻车夫等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 C结尾约纳向小马诉说心里话,小马“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说明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还存在着温情,给这个悲惨的故事增添一抹暖色。 D文中写了约纳多种苦恼,有丧子的痛苦与伤心,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穷与困窘,更多的是无处诉说、无人理解的深层痛苦与无奈。 2下列与文本的有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纳与祝福中的祥林嫂都不停向世人倾诉自身的悲惨遭遇,约纳的“无人围观”与祥林嫂的“被围观”情节,同样都批判现实,震撼人心。 B约纳与军人、三个青年人等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符合人物身份、地位和心理,而且推动故事情
13、节发展,使情节一波三折,吸引读者。 C契诃夫小说塑造了不少漫画式人物,如约纳与别里科夫,作者以简洁的笔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于夸张变形中批判冷漠畸形的社会现实。 D小说善用短句、不完全句和省略号,如文末“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充分表现了约纳最终战胜怯懦,大胆诉说的内心状态。 3小说塑造约纳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如以“契诃夫严肃冷峻小说风格研究”为题写一则苦恼的文学短评,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一、契诃夫苦恼【答案】 1C【解析】C“说明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还是存在着温情”错误,这一情节表现了约纳看似苦恼得到缓解,实际上痛苦并未彻底消除,这样写具有强
14、烈的讽刺意味。 2A【解析】B“对话使情节一波三折,吸引读者”有误,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并非一波三折。 C约纳不属于“漫画式人物”,本文也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约纳的形象。 D文末的不完全句与省略号的作用是让结尾简洁、精练,含义深沉,耐人寻味,而不是表现约纳战胜怯懦。 3(1)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表现了约纳的伤心痛苦。 心理描写:“回大车店去!”表现了约纳因为无人诉说而选择离开的内心感受。 细节描写:“约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像是坐在针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表现了约纳受到周围人的冷眼时的不安与
15、想向他人倾诉烦恼时的欲言又止。 (2)侧面描写: 文章开头的阴冷昏暗的环境描写,衬托出主人公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开头写约纳“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与小马呆呆不动的姿态极为相似,用小马的瘦弱孤独衬托主人公的孤立无援,命运悲苦。 用周围人的冷漠衬托出主人公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无奈。 【解析】作者在塑造约纳这一人物时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 正面描写: “约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像是坐在针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是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约纳受到周围人的冷眼时内心的不安以及想向他人倾诉烦恼时迫切愿望。 “那个,我的儿子这
16、个星期死了”“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是语言描写,且“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在文中多次出现,表现了儿子的死给约纳带来了巨大痛苦。 “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回大车店去!”是心理描写,体现了约纳急欲找一个人倾吐自己的悲伤的心情以及无人倾听的无奈。 侧面描写: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文章开篇渲染了阴冷昏暗的氛围,“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衬托出主人公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
17、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大堆雪倒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作者将约纳与小马类比,用小马的瘦弱孤独衬托主人公的孤立无援,命运悲苦。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大家都要死的”“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用周围人的冷漠衬托出主人公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无奈。 4主题严肃深刻。作者通过描写约纳悲剧性人生,通过一件小事揭示社会现实的冷酷与黑暗,同时也表达了人
18、的孤独是普世的,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难以言明的鸿沟这一严肃深刻的主题。 叙述客观冷静。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角度叙事,与人物保持一定距离,叙述时并未把愤怒和哀叹直接诉诸文字,叙述语调冷静客观。 自然环境阴冷昏暗。小说将马车夫置于风雪之夜,通过极寒的环境渲染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刻画人物剔除描写中的主观感情色彩。小说借对约纳“含而不露”的动作、语言描写,运用白描手法,客观地表现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 【解析】 “短评”即用简短的语言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所以考生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评论角度,比如可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 比
19、如思想内容方面,小说通过一件发生在社会底层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作者借此表现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强烈地渲染出沙皇俄国的世态炎凉。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主题严肃深刻。 人物刻画方面,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客观描写手法,采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位饱含丧子之痛,迫切想要向他人倾诉痛苦却屡遭拒绝的形象。主人公姚纳并没有提出改善自身生活境遇的任何要求。甚至,他对于自己长期沉浸在困苦中的感觉也早己迟钝近于“麻木”,他仅仅还保留着一颗慈爱的父心。因此在强忍着丧子之痛时,要求人们赐予一点最起码的怜悯,以便慢慢地驱散胸中的愁云惨雾,使他能够勉强地在这冷酷的人间
20、度过余生。 语言风格方面,首先作者用词简单、精确、凝练,在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等方面选用的词语朴实无华、又简洁精炼、寓意却又十分丰富;其次作者在选用句子方面,尤其是对话方面,短句多、不完全句多,句子结构简单、短小精悍,显示出了语言简洁的特点,再次作者在描写时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格,收到了简单、精炼、形象、生动的修辞效果、另外苦恼中还大量运用了省略号,这些省略号的运用也使语言含蓄、凝练,产生空灵之美。 当然考生也可从其他角度进行品评,言之成理即可。 二、刘建超灯塔(节选) 灯塔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
21、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去,下海耍吧。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 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啥说的! 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没啥说的! 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让父亲变成了一名海军。他以为海军就是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22、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海滩上的海龟、螃蟹。 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父亲从没有一点儿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在大海里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
23、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 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队的炊事班。 父母最快乐的事就是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两个人对
24、孩子叫什么名字争执不下,父亲说,周一、三、五叫我起的名,周二、四、六叫你起的名,星期天咱俩一起带出来玩。 于是经常听到父亲喊着,海星、海带和我一起出操,正步走!母亲会说,岛儿、灯儿开始做饭喽。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浓雾翻滚,暴雨雷鸣,海天像倒翻过来一样,几十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咆哮着疯了般拍到岛上,航标灯都被震得直摇晃。父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些不知所措,偏偏柴油机发生了故障。 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灯塔就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分钟也不能灭。 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
25、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己身上,两人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 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抚摸着母亲干瘦的脸,自己的眼角却淌下了泪
26、水。 我是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在那座小岛上,伫立着一座无形的灯塔。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洋。我告诉父亲,我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深蓝。 (有删改) 1.(鉴赏文体特征)小说在叙写普通人的平凡事时,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作为一名海军战士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技能,来到远离大陆的小岛守护灯塔四十年,表现了对祖国的忠诚。 B.面对首长询问谁“能爬山”“会游泳”,父亲连用两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没啥说的”来回答首长问话,这突出父亲的单纯与土气
27、。 C.排长说“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而“活着的东西”就是海鸟、海龟、螃蟹,语言幽默风趣,暗示了父亲在岛上的孤单、寂寞。 D.小说构思巧妙,祖孙三辈的名字依次是“海”“洋”“深蓝”,表现了父亲与“我”热爱大海,以及“我”对父亲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3.小说写到了母亲的哭与父亲的流泪,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二、刘建超灯塔(节选)【答案】 1.(1)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平凡之事:岛上生活单调枯燥,父亲不以为苦,学会许多技能;风大浪大,母亲无法上岛,却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是看中了父亲的乐观与可靠;父母结婚后,两个人把寂寞过成了快乐。(3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充
28、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之事:父母恋爱时的鸿雁传书,书信上描述岛上的美好生活;结婚时,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举行婚礼,简单而又热烈;父母约好去世后一起海葬,守护大海,对死亡淡然平静,对爱情忠贞不渝。(3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B【解析】B项,“突出父亲的单纯与土气”错误,应是突出父亲的积极与自信。 3.母亲哭是因为战胜了风浪,表现了劫后余生的欣喜与后怕,表达了对父亲为捍卫国家主权不顾个人安危的感动与佩服。父亲流泪,是对母亲理解他并安排海葬的欣慰,被母亲至死不渝的爱情感动。(每点3分) 三、莫言马脚穿鞋 马脚穿鞋 莫言 据说,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人就开始给马蹄挂掌(钉蹄铁),这事当
29、时还有个很有趣的说法,叫作“马穿凉鞋”。中国史书中关于给马挂掌的最早的记载是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我坦率地承认上面这些知识,都是“百度”来的,是不是可靠,我也不知道。但下面的故事,却是我亲身的经历,绝对可靠。 我估计像我这个年纪的在农村出生的人,都看到过给马或者给骡子挂掌的场面。那场面很精彩,很刺激,看一次就能记一辈子。挂马掌的人,基本上都是健壮、精干的男人,因为这活儿,既需要技术,又需要胆量。因为并不是每匹骡马都是好脾气,它一旦不高兴,一尥蹶子,就够人受的。马掌匠大多数都是铁匠,需要根据骡马的蹄子,随时修改蹄铁的大小。大多数的马掌匠都是在铁匠铺子里等活儿。他们的铺子前,用五根粗大的圆木,交
30、叉竖起个木架子。他们将骡子或者马弄到架子下,用两根结实的帆布带子,兜在骡子或马的前后腿之间,然后将它们吊起来,这样,无论多么暴烈的累马,也就失去了尥蹶子的能力。 我要说的是一个犹如凤毛麟角一样稀罕的下乡找活儿干的马蹄匠。下乡找活儿干,就意味着没有了器械的保护,马蹄匠要跟骡马亲密接触,风险很大。单纯因为这,还不值当我使用“凤毛麟角”这样的高级形容词,我之所以使用这个形容词,因为这个马蹄匠是个女的,而且是我的表姐。这个表姐不是那种八竿子拨拉不着的瓜蔓子亲戚,她是我母亲的堂哥的独生女儿。 我这个表姐身材并不粗壮,甚至还可以说她有几分苗条。她也不丑,甚至还可以说她比较漂亮。就是这样一个人儿,学了这样的
31、手艺。我堂舅是个铁所,也是马蹄匠。我堂舅并不愿意让自己的独生女儿继承自己的手艺,生产大队安排了一个小伙子给他当学徒他又不要。我表姐很喜欢这活儿,因为喜欢,所以上心,我堂舅没怎么教,她自己就看会了。 我表姐在我们村子里大显身手赢得了高度赞誉的那次,是给我们第二生产队里那匹性情极为暴烈的骡子上蹄子那个中午。那时我堂舅已经很老了,只能给我表姐当助手。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个女马蹄匠给第二生产队的疯骡子上蹄铁,全都跑来看热闹。 我们第二生产队那匹疯骡子,是真疯。它能同时飞起两条后腿踢人,又能十分灵巧地飞起一条后腿踢狗。它还能站立起来,用两只前蹄,像拳击手一样擂人,当然,用嘴咬人,它也十分擅长。我们队长和会计贪便宜把这家伙买回来,简直是买回了头猛兽。每次要将它套进车辕,都需要动员全队的壮劳力。一旦把它套进车,它就拉着车狂奔,速度之快,我说出来大家也不会相信。也就是说,这头疯骡子,身上有不可思议的神奇的力量,它使我们队里马车的速度大大提高。有一次它从县城给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