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章节复习练习(第1章~第5章).docx

上传人(卖家):523738114@qq.com 文档编号:4557068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章节复习练习(第1章~第5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章节复习练习(第1章~第5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章节复习练习(第1章~第5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章节复习练习(第1章~第5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章节复习练习(第1章~第5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章节复习练习(第1章第5章)第一章 声现象【典型例题】1.2020年10月1日,小洋欣赏了建国70周年主题为我的祖国的专场音乐会。其中关于音乐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低 B. 小洋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C. 当长笛演奏时,是长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 D. 欣赏音乐时把手机调至静音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波可以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 B. 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C. 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3.下列关于声现

2、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 “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 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 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

3、可以作介质传声C. 用装有不同水量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 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上课回答问题要大声”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音调要高一些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D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8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

4、个探究目的是()A改变伸出桌面刻度尺长度,并用相同的力拨动 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9在学校元旦联欢晚会上,小明表演了笛子独奏,他在吹奏笛子的过程中,会不断抬起不同的手指,这样做是为了改变笛声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强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B高速公路两旁的护栏是从声音传播的角度减少噪声污染的C超声波具有能量,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1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

5、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提高音调B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C喷洒消毒液后,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D医生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省力杠杆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由于其响度太小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直线传播传输的C通常情况下把1kg初温为20水烧开至少吸收约3.36105J的热量D家用燃油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13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C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1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B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C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D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15.考试期间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_减弱噪声;安静的考场内能听到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_产生的,并通过_传入我们的耳中。我们能分清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_不同。16.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 m。17.频率为 256Hz

7、的A 音叉和频率为 440Hz 的B 音叉中_ (A/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18 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 ;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 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 减弱噪声,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 ,由此可以推出 。1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 相同(音调/音色/响度),其中 音调高;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音调最高的是 。第二章 物态变化 【典型例题】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一会儿瓶的外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

8、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饮料中的冰块变小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了“白气”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D深秋,红叶凝霜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刚煮好的鸡蛋拿出来后,鸡蛋上的水一会儿就没了。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鸡蛋上的水没了的原因相同的是()A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B初冬的清晨,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升华而成的B因为冰

9、是晶体,所以冰吸收热量温度不会升高C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吹风降低了室温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5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小明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B冰比水吸热升温快,冰的比热容较大C在计时的A、B时刻,物质的内能相同 D在计时的第10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6下列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 B白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D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冬天房顶上结霜 B

10、冰冻的衣服变干 C冰棒冒出“白气” D铁水被浇铸成工件8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与烧开水时“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初春,冰河消融 B仲夏,绿叶挂珠C深秋,红叶落霜 D寒冬,滴水成冰9夏天,小明从冰柜里拿出冰棒,发现上面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就冒出“白气”,冰棒含在口中変成了“水”,他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却没有这样的感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花花的粉”是凝华形成的B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C冰棒变成了“水”需要吸热D冰棒棍具有较强的导热性10下列相关“热现象”,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冬天,窗户玻璃外表面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产生

11、的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这是升华现象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水汽化吸热D冰箱中取出一瓶冰红茶,过一会儿,瓶的外表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10写出下列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A樟脑丸变小 B冰雪消融 C叶子上的露珠 D霜打枝头 1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飘渺的雾”是 现象,要 热;“晶莹的露”是 现象,要 热;“凝重的霜”是 现象,要 热;“轻柔的雪”是 现象,要 热。12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霜的形成属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接着学

12、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20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气泡内主要是 (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此时,水的温度 (大于/等于/小于)20。13在手上擦酒精可以预防新冠肺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14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使用前,用力向下甩时,体温计直管内的水银由于 会被甩回到玻璃泡中,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常用额温枪接收人体辐射的 来快速测量人体的温度。15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然后向外拉

13、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几乎全部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了乙醚蒸气;再向里推动活塞,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这说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16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中水 (会/不会)沸腾,中酒精 (会/不会)沸腾。17如图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A把水倒在烧杯里,将温度计穿过纸板插到杯底B组装时,先固定器件B,后固定器件AC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2min为止D适当提高实验开始时水的温度可以缩短加热时间18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当

14、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况如图 (选填“A”或“B”)所示,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小明前后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得到了a、b两种不同图象,其原因是水的 不同。19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 。(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 (大于/等于/小于)在CD段的比热容。(3)实验中物体在B时刻的内能 (大于/等于/小于)在C时刻的内能。(4)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

15、升高,这是因为 。 (5)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 性。第三章光现象【典型例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C我们能看到月亮,说明月亮是光源 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是因为光从物体经凸透镜时发生了光的折射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的彩色光带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手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放在水的铅笔发生“弯折”,是折射现象3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B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

16、射形成的C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D光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 B镜中的倩影 C放大的邮票 D水中的倒影5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A不能成像了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在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可以从光屏上观察到像D蜡烛不动,前后移动玻

17、璃板时像的位置保持不变7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游戏B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C透过放大镜观察树叶 D光纤传输信号8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成像原理与日食、月食相同 B薄膜上呈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C小孔的形状会影响像的形状 D薄膜上呈现的像一定是缩小的实像9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A标尺上的光斑左移B标尺上的光斑右移C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D

18、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10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纸板由A、B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NO翻折:(1)为了使光线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2)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AB 放在平面镜上,让激光笔发出的光贴着纸板射向O点,光线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3)小明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40,于是他得出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小红提出这样做不合理。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4)让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E方向射出;多次进行反向入射实验,光路均沿原路径传播。这表明,

19、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5)让入射光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以看到反射光;若将纸板B向后折,后折不同角度均不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直到蜡烛B好像被点燃(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1)你认为本实验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3)移去

20、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能/不能)呈现蜡烛的像。(4)多次实验后,再移动蜡烛B时,总不能观察到蜡烛B被“点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所成的像。13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14如图所示,请用直尺画出入射光线AO通过玻璃砖后大致的传播路径。15如图,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有一个是路灯,另一个是路灯的像。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同侧或异侧

21、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算焦距fu2f幻灯机u=f不成像uu放大镜【典型例题】1.下图中四个光现象与“潭清疑水浅”现象形成的原理相似的是()A山“倒影” B“日食” C水中“折筷” D“手影”游戏2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B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C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3在“探究凸

22、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 和20cm的凸透镜L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凸透镜是L,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L,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L,小明将光屏移到6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若凸透镜是L,小明将光屏移到7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4.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 B C D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

23、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只将烛焰移到30cm刻度处,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像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烛焰移到30cm刻度处,同时将光屏移到80cm刻度处,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只把透镜移到40cm刻度处,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只把透镜移到45cm刻度处,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ABCD第5题图 第6题图6现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放大的像B将蜡烛移到 4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C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凸透镜,可模拟远视眼的矫正D将

24、蜡烛移到 35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7.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选填“”或“”),分界面的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 第7题图 第8题图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呈倒立、等大的像。该凸透镜焦距为 cm;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生活中的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25、,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 (近视/远视)眼镜的镜片。9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烛焰、凸透镜与光屏如图甲放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像,该像是倒立 的,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靠近/远离)透镜,若不移动光屏,在凸透镜前适当的位置放置合适的 (近视眼镜/远视眼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人眼观察到其放大的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则人眼观察到烛焰的像 。A没有变化 B会被遮挡 C能成在光屏上 D亮度变暗10小丽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

26、0cm。(1)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光屏中心调节到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为倒立、 (填“放大”成“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左/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小丽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透镜的焦距应 (大于/小于)10cm。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0cm。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1)若保持蜡

27、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若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片,需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光屏上才能出现清晰的像,也可以不移动光屏,把蜡烛 (靠近/远离)凸透镜,光屏上也能出现清晰的像。1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器材安装合理,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是倒立、 (放大/缩小)的实像,它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2)若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右移动5cm,则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小于/等于/大于)5cm,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

28、像要 一些(选填“大”或“小”)。(3)小明为了研究近视眼的成因,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3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_cm的凸透镜;(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

29、清晰的像;(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典型例题】1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 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 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2如图所示秒表的示数为 s,两位同学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测同一长方体边长的图,则甲同学的正确记录是 ,乙同学的正确记录是 。测量物体长度时,

30、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空气污染物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物,2.5m m,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规定,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5 。3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即间隔相同时间曝光拍照的方式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图(a)是小明甲、乙两次跑过同一段路程的频闪照片。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甲、乙两次跑步过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2)图(b)所示图象描述的可能是 (选填“甲”或“乙”)的运动;(3)图(c)所示是小明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慢的时刻是 。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

31、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C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D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4:3,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A8:9 B9:8 C1:2 D2:16平直的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7南京长江五桥已于2020年

32、12月24日全线通车。(1)五桥线路全长约10.33 (填单位)。(2)以江面上正在向下游航行的船为参照物,在桥上由南向北行驶的汽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判断的依据是:船和车的 发生改变。(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8km主桥,通行的时间为 s。8如图是用水下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5cm,闪光灯每隔0.1s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图可知,小球从位置A到E先做 直线(选填“变速”或“匀速”,下同)运动,后做 直线运动;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 m/s。9从北京到苏州可以开车前往,开车途中看到公路口的指示牌如图

33、所示。通过计算说明,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由标示牌处到达苏州最短需要多长时间?10.一列长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108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11北京到苏州铁路长约1200km,下表是从北京开往苏州的一列动车时刻表。站名北京济南南京苏州到站时刻9:4112:1813:15发车时刻08:159:4512:22求:(1)这趟动车由北京到苏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在动车行驶途中,高空有一架无人机在拍摄动车。动车的车身长度为300m,列车以216km/h的速度匀速驶入一隧道,无人机有30s的时间是完全拍摄不到列车,则该隧道的长度是多少m?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数学 > 中考复习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章节复习练习(第1章~第5章).docx)为本站会员(523738114@qq.com)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