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第七章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1了解古代大洋洲的基本概况。2掌握三大群岛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3掌握澳大利亚土著人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4掌握新西兰毛利人工艺美术的特色和主要成就。5掌握大洋洲工艺美术的总体特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大洋洲主要指南太平洋除印度尼西亚以外的大小诸岛屿,其中,除大陆型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南北岛外还有一万多个小岛,它们被划分为3个大型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大洋洲最早的土著居民来自亚洲大陆,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数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及火山期迁移过来的。另一类是亚洲北方黄河流域的黄色人种(即蒙古
2、利亚人种)陆续征服和迁移至南亚,与当地人混居后又通过马来半岛陆续迁来大洋洲各海岛定居,成为这里的第二代土著居民。考古学家在南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发现了大洋洲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并命名为“拉皮塔文化”(Lapita Culture)。这个文化存在于约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元年前后。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作为大洋洲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于约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18世纪末的“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Ancient Culture in Polynesia)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它的延续时间相当长。由于大洋洲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各区域和各民族工艺美术的发展极不平衡,但各自都保持着鲜明的区域特征
3、和民族特色。其中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工艺美术,尚处在十分原始的水平。总之,大洋洲各区域、各民族的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族风格。当然,带有显著的原始风貌和宗教色彩也是这一广阔区域工艺文化的共同特征。一、美拉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包括世界第二大岛新几内亚岛在内的两千多个大小岛屿,希腊语原意为“黑人群岛”。欧洲人对“新几内亚”岛的命名可知,他们把这里的人当作与非洲“几内亚”同种的黑人。他们衣着简单,但人体装饰非常复杂,男子比女子更甚:鼻插、头梳、项链、手镯和脚套,以及胸牌、头饰等,都是用木、贝、骨、牙、石等原料加工成的。第二节第二节 三大群岛工艺美术三大群岛工艺美术木制品及其装饰(图7-1)是各岛居民
4、均擅长的,比如在帆船、独木舟、船桨上都有精美的雕刻或彩绘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以渔猎为生的当地居民,彼此往来的唯一交通工具和赖以谋生的重要工具是原始的独木舟。用极为原始的工具和凿刻方法制造出的独木舟却十分考究,船头、船尾、船舷和船桨上都有美丽的雕刻装饰,或镂雕或浮雕,以鸟、人物和鸟与人的复合体形象为主体,以祈求这些图腾祖先保佑他们出海平安,驱灾避难,满载而归。与独木舟互为一体的船桨(图7-2),形制有长把和短把两类。原始民族的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最普遍的现象是实用和宗教兼而有之。美拉尼西亚人的宗教信仰即保持着浓重的图腾崇拜色彩,笃信“灵魂如鸟”,敬奉鸟为他们的图腾祖
5、先,因而以鸟为主题的各种图案在日常生活用具装饰上比比皆是,甚至祖先雕像的鼻子也雕刻得又高又长又直,形如鸟嘴。其高度的程式化形成了十分独特的造型风格。鸟形木碗(图 7-3)便是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佳作。鼓的设计制作,在世界各土著民族中都十分兴盛,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做出形态各异、声响不同的鼓,表现了各自的性格特征。木制腰鼓(图7-4)不仅反映出美拉尼西亚土著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亦表现出他们高超的工艺技巧。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工艺美术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实用品、宗教祭品、游戏品都十分讲究色彩装潢,如木雕面具与编织面具(图7-5),造型变化丰富,色彩搭配鲜艳醒目,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各海岛上的祭祀活
6、动,都离不开各类面具的配合。除此之外,盾牌(图7-6),船头、屋梁、门柱等,都有人形柱头及浮雕花纹,剑、矛、棍、弓等,也刻有精致的图案和人形。在染织工艺方面,因遗留下来的作品极其有限,所以我们很难将其发展情况加以全面而具体的论述,但从现存的遗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美拉尼西亚土著民族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材质进行工艺创作的实践。在大洋洲诸岛屿普遍流行用树皮做成的纺织品“塔帕布”,纹饰精美,色彩绚丽,充满着原始情调。棱形纹塔帕布(图7-7)即为美拉尼西亚染织工艺的优秀例作。“波利尼西亚”源出希腊文“多岛群岛”,是太平洋覆盖面积最大的群岛。三大群岛中波利尼西亚距大陆及其文明最远,但文化艺术比另两个发达,可能是因
7、为经过历史筛选,最勇于冒险、富有智慧的开拓者们才来到这遥远的地方。波利尼西亚的一些村落都有防护围墙与壕沟,房屋建筑也比较讲究遮光和防风雨。马克萨斯群岛上的广场在谷地间,四周有围墙,中间有雕像供祭神活动用。夏威夷群岛是大洋洲在北半球较发达的岛屿,由于岛屿面积较大,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故木料石料均丰富。二、波利尼西亚二、波利尼西亚以偶像崇拜为主的大型原始宗教活动的盛行,促使夏威夷木工艺和石工艺制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比其他群岛更为精细。有的木雕偶像(图7-8)还以贝镶嵌眼珠,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复活节岛是波利尼西亚最东端的一个孤岛。这里有着比大洋洲其他任何岛屿都丰富的石工艺及其他工艺美术品(图7-9
8、)。密克罗尼西亚在美拉尼西亚的北部,属于西太平洋的群岛,原希腊文为“小岛群岛”,由 2500 多个珊瑚岛与火山岛组成。文身装饰,是各岛居民自我美化的普遍手段,女子限于四肢,男子遍布全身,图案有鱼纹、对折纹、波浪纹、点圈线纹等。身上的活动装饰多以贝、石为原料,如耳环、耳坠、戒指、项链、脚套等,都以色泽不同、形状各异的海贝串组合而成,加工简略,却十分美观,可见海岛民族与大自然极为紧密的关系。密克罗尼西亚的生活中,同样因缺少土质而致使陶工艺制作不甚发达。三、密克罗尼西亚三、密克罗尼西亚 作为编织品的席子、篮子,有很久的传统,造型独特,纹饰新奇,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相当实用,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由于
9、缺乏木料,这里的木工艺发展受到了限制,偶有一些木制品问世,也都形制简陋、装饰匮乏,无法与上述两大群岛相比。但在一些建筑物或设施上尚可看到某些木工艺的装饰,如帛琉岛的一些祭房及聚会场所设施,墙面有彩绘,梁柱有些雕刻装潢花纹。另外,一些造型较简单的木雕人物,是图腾崇拜的明征物。某些独木舟造型独到,呈不对称之半月形,有的船头有人物头像雕刻。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岛屿,也称澳洲大陆。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原为黑色人种的一个分支,是于2万至4万年前自东南亚大陆迁移过去的,可能与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同源。后来,又有黄色人种沿此线迁入。长年的混血使这里的人已不同于任何大陆的人种而自成一支
10、。为生存而制的工具武器中,除一般的盾、矛、棍、刀外,最有特色的是飞去来器,它不仅是设计巧妙的狩猎工具,而且是造型美观的木工艺作品。第三节第三节 澳大利亚土著人工艺美术澳大利亚土著人工艺美术树皮画(图7-10)是至今仍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流行的独特工艺。澳大利亚木工艺和石工艺的雕刻与原始图腾崇拜联系紧密,或作为墓碑,或作为部落的标记,以木工艺加彩绘的图腾动物形象为主,也有各类几何图形。总之,工艺美术对宗教处于全面服务的地步,是原始形态土著居民工艺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毛利人是大洋洲土著居民中文化较发达、至今保留人数最多的平原民族,约占现在新西兰人口的十分之一。毛利人源自波利尼西亚人,是10世纪起由
11、社会群岛乘船来到新西兰北岛定居,并与澳大利亚土著人混居通婚而来的。毛利人在14世纪以前过着纯渔猎、采集生活,之后,随着生活的稳定,对工具的装潢美化加强,各类生活生产用具的样式增多,用麻、草编织的筐、篮、盘、盆等不仅造型美观,编织技艺精湛,而且反映了毛利人对自然材料的驾驭能力。在室内门窗及工具上刻画的几何图案,证明毛利人不仅从野生状态脱离出来,而且有了等级与阶级的萌芽。第四节第四节 新西兰毛利人工艺美术新西兰毛利人工艺美术由草编工艺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亚麻织物是毛利人十分喜爱的衣料,不但配有各色花纹,还将闪光的羽毛,甚至动物的软尾毛以及人的头发一起掺入亚麻织品中,使这特种亚麻布织品不但色泽花纹丰富,
12、也经久耐用,这种布料用于制作毛利人的斗篷、披肩、围腰、头巾等,其美观程度不亚于现代人的时尚衣着,且有更独特的民族原始性特色。在太平洋各土著民族中,毛利人的木雕工艺最负盛名,造型之美、做工之细,令人叹为观止。在毛利人公共集会的建筑物内壁、门楣和柱子上,用当地盛产的硬木雕刻着各种以繁缛细密的曲线形螺旋纹样作装饰的祖先像(图 7-11)。毛利人的木工艺十分兴盛,有大量精美作品留存下来。除大量的木工艺作品之外,玉石工艺也是毛利人非常喜爱并最具特色的品种。其中被称为“海蒂基”的玉石小人像,是毛利人极为敬奉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祖先偶像,佩戴在胸前起避难护身的作用护身符。此类小型玉制品(图7-12)一般在10
13、厘米左右,但需耗时数月方可雕成。通过对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发展情况的研究和对其风格特征的探讨,可以归纳出如下特点:(1)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深受其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普遍具有适应大洋环境的特征。(2)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在当地土著民族的宗教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3)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原始艺术特征。(4)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区特征。(5)纵观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几乎都是利用木、石、植物纤维、贝、砂等自然材料直接进行工艺美术创作,绝少有人们再造的材料(如金、银、陶、玻璃等)。第五节第五节 结结 语语1美拉尼西亚木工艺的风格特征是什么?2“树皮画”指的是什么?3什么叫“塔帕布”?4试述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重要知识点回顾重要知识点回顾格罗塞曾经说:“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大体不能不依凭他们所生存的地理和气象的条件。”请结合大洋洲工艺美术的状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以大洋洲某一类型文化为依据,结合所学专业方向和相关课程知识设计一幅平面作品。思考与实践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