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七讲).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9101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七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七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七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七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七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讲 中介语理论 第七讲 中介语理论v一、中介语的概念v二、中介语的构成v三、中介语的来源v四、中介语的性质特点v五、中介语与母语、目的语、普遍语法的关系v六、中介语理论与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关系v七、中介语的研究方法策略一、中介语的概念v1、经典中介语理论(塞林格、科德、奈姆瑟):v中介语(也有人译成“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vInterlanguage(中介语)这一术语表达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一静态。是指学习者在某一阶段所建立

2、起来的目的语知识系统;二动态。是指由此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v1)塞林格:中介语(interlanguage)概念最初由Selinker于1969年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中首先使用了interlanguage一词,并于1972年在其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中进行了详细论述。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v2)科德:与中介语相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9年Corder的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文中。Corder将学习者尚未达到目的语语言能力的外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1971年所提

3、出的“个人特异方言”(idiosyncratic dialect)以及后来提出的“学习者的语言”(language-learners language)v3)奈姆瑟:美国语言学家(W.Nemser)1971年提出的“近似系统”(approximate system)vSelinker指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做的努力。”Richards将Selinker的中介语概念解释为:“用来指称学习者通过先天学习策略以及某些启发的作用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变化的,逐步趋于成熟的语言系统。”v它将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创造性地建立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在这

4、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地、有意识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将自己对于第二语言的种种假设进行检验和证实。v共同点:他们都将学习者的语言看成是独立的系统。v(但中介语、过渡能力和接近系统这三个术语的描述角度很不相同。科德指出了这一点 1976,v中介语意味着学习者的语言是一个混合或者中间的系统,能够系统地体现出目的语和母语的特征。v接近系统强调学习者的语言具有朝向目的语发展,不断与目的语接近的特征。v过渡能力强调学习者拥有一定的知识,并且在不断发展。)v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推论,“经典中介语理论”认为,初期的中介语,与学习者的母语更相似,随着中介语的发展,目的语的特征越来越突出。到了

5、终极状态,最理想的结局是与目的语毫无二致。经典中介语理论是以母语者的能力为标准和目标的,以目的语为最终发展的终点,就必然得出“中介语的发展是自取灭亡”的结论。v2、变化理论(克雷恩、库克):v中介语是介于学习者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v(看到问题在于,很多学习者的中介语无法到达自我消失的地步)v2、变化理论(克雷恩、库克):v1)克雷恩等人(1997)提出的“变体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体,高度发达的语言系统是变体的稳定状态。在这一理论来看,中介语和目的语没有本质区别。中介语发展的最终结果,不是自我消失,而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学习

6、者的独立语言”(learners independent language)。v2)库克的“多语能力理论”v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不可能完全和母语者一样。中介语发展的重点,也不是自取灭亡。v所以:v中介语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共识。但指称对象上的一致,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对这一对象的看法也同样一致。在中介语研究的具体问题上,研究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定义中介语,往往把自己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包括在内,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介语理论就等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括中介语的性质、它受哪些因素影响、具体影响如何、它是如何发展的等问题。v3、有关中介语的国内国外的不同观点v国外:v1)以目的语为参照的“过

7、渡”观点。v2)自主的语言系统的观点。v3)共时与历时的观点。v4)认知的观点。v5)心灵学派的观点。v6)可变能力的观点。v认知的观点 VS(5)心灵学派的观点v4)认知的观点:Sharwood Smith。v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可以观察到的,以言语输出为基础的语言系统,在心理基础上,认知学者认为是潜在于中介语之后的“一般的认知结构”v5)心灵学派的观点:Adjemian。v中介语是一个“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在心理基础上是“语言习得机制”。)v例:吃饭在五道口v国内:对外汉语界对中介语的认识v最早引入中介语概念是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3

8、期。v1)从发生学的角度:(鲁健骥)v强调了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所作出的不正确的归纳和推理。v这一观点与狄东尼(Rnzo Titone,1985)的观点一致。语际错误+语内错误=中介语。v鲁健骥偏误系列研究v1、语音:v发成shir shei 发成sei se,韵母y发成ei,iu,ui,-ng发成ng.v声调,将汉语声调与英语句调相混。如把陈述句与疑问句句尾一、二、三声读成英语升调,v2、词汇v1)母语与目的语词义交叉造成偏误:厚与thick。这个铅笔很厚。前边有个厚树林。v2)对应词搭配关系不同造成偏误:开与open。请你开书。大夫让我开我的嘴。打开眼睛。v3)对应词用法不同造成偏误

9、。This/这,that/那。离合词。王二结婚了玉兰。Wang married Yulan。v4)对应词感情,语体色彩,使用场合不同造成偏误。Hate与恨。她恨鱼。She hates fish and never eats any.vflatter与吹捧,奉承,过奖。You are flattering me。您过奖了。说成你吹捧我。v3、语法v遗漏、误加、误代、错序。v她非常很高兴。常常我们去旅行。一个我朋友。在北京昨天。v4、语用v1)语言语用偏误。思维方式不同。英汉是非问答上的混淆。你不去颐和园吗?是的,我去。v2)社交语用偏误。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习惯。意大利语ciao用来见面与道别。于

10、是汉语也用“你好”来见面与道别。v另韩语。(越南语)v2)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吕必松)v强调中介语是一种学习者特有的目的语系统,而且这个系统逐渐向正确的目的语形式靠拢。这与Corder和Nemser 的“过渡”观点是一致的。v以目的语为参考,将中介语的系统扩展到文化和交际层面。v3)混合说(盛炎,1990)“无联系说”(温晓虹,1992)v中介语是两种语言的混合体/不受任何现有语言影响二、中介语的构成v1、静态构成(司联合,2004):v中介语(IL)=v学习者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交集v+语内错误(in

11、tralingual error)v+语际错误(interlingual er-ror)v+语内语际错误v2、动态构成v1)主要有William Nemser(1971)的渐进系统说;v2)Corder(1974)提出的三分说:系统前阶段、系统阶段和系统后阶段;v3)Brown(1987)提出的四分说:随意性错误阶段、出现阶段、系统阶段和稳定阶段;等等几种理论 vCorder(1974)提出的三分说:v系统前阶段:任意猜测,偶尔弄对,意识到目的语中有一种特殊系统。(不能改正 不能解释)如教你好,他只会说你好。v系统阶段:发现新规则,使用模式不太标准,但比较一致。开始意识到形式和功能存在联系。(

12、不能改正 能解释)如他是一个青年的男人。v系统后阶段:时对时错,知道规则,但不会用,(能改正 能解释)如我看书己经有一个钟头了。我来中国己经有一年了。三、中介语的来源v国外学者把中介语的来源概括为三种模式:v一是Selinker(1972)的“规则组合”模式;v二是Adjemian(1976)的“渗透”(permeability)模式;v三是Tarone(1982)的“能力连续体”(eapabilityeontinuum)模式(见下图)。vSelinker(1972)的“规则组合”模式:vSelinker(1972)的“规则组合”模式:v中介语由不同的心理过程生成的规则构成的。即语言迁移,目的

13、语规则泛化,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v1)语言迁移:v法国人说英语时把英语的卷舌音发成法语的小舌音/r/,英国人说法语常把这个小舌音发成英语的卷舌音/r/。v北京人把英语的/tain/郁读成/taina/v母语为“中心词居首”的学习者常常说“我吃饭在五道口”。v2)目的语规则泛化:v许多研究也表明,语言迁移形成的中介语规则只占30%左右。大量的中介语规则(85%,DulayandBurt1973,1974)是由于目的语规则的泛化造成的。v许多特征与儿童习得同一母语的特征相似。另外,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享有共同的泛化现象。vWhat did he intended to say?vR

14、ichards,J.(1974)曾指出,这些泛化的例子是学习者特定的学习策略与目的语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在接触目的语时似乎普遍运用这些策略。v3)训练造成的迁移:v比如,塞尔维亚一克罗埃西亚的英语学习者在任何场合都用he来代表she或者he。在学习者的母语中,男性“他”和女性“她”的区分和英语是一样的。v归因于双语情境中教师训练方法不当,即只出现he,很少出现和训练she造成的。v4)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v简化这是学习者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策。vCorder(1983)“简单代码”。第二语言学习者初期语法,极为简单。比如,没有形态标志,没有系动词和冠词,语序相对固定等。这种简单代码具有两个特征

15、:一是与洋泾浜的结构非常相似;二是与儿童习得母语的初期语言结构相似。vThis+car.vNo look my card.v在Corder看来,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向其母语发展的初级阶段“回归”的缘故。学习者是在向“普遍语法”回归。四、中介语的性质特点v对于中介语的性质特点,Selinker(1972)首次论述为v系统性(systematic)v可渗透性permeable)v动态性(dynamic)。v国内学者观点:v中介语有五个特征:v可塑性,即中介语的语言规则不断修正。v动态性,中介语的规则是以渐进方式逐步扩展的,并总是出于这种状态中。v系统性:中介语的语言、词汇、语法都有一套规则v反复性v顽

16、固性v系统性:v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它有一套自身的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方面都有表现。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这套规则去生成或理解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话语。中介语具有人类其他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可以用作交际工具。v动态性:v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注入;原有的尚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也在不断修正调整。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第一语言向目的语靠拢。虽然不同的学习者其中介语的发展有很大差异

17、,但总体看来,同一发展阶段中的中介语又有其内部一致性。v可塑性:v中介语的可变性受到来自学习者的母语和目标语的规则的渗透。这种渗透实际就是母语和目标语规则的双向的正、负迁移。v赛林克将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渡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所做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中存在一定的偏误;但中介语并非都是错误的,它有正确的部分,而且正确的部分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扩大 v反复性:v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中介语不是直线式地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曲折地发展。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地重现。

18、v顽固性(稳定性)v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fossilization)的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v僵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第一语言的影响无法消除;也可能是学习者意识到该偏误并不妨碍交际、甚至还得到过积极的反馈,便满足于已取得的进步而停滞不前;还可能是对目的语的某些方面形成偏见无法接受等。第二语言学习者完全达到目的语的彼岸、具有说母语者的水平的情况很少,大部分学习者可能一辈子使用的都中介语。v石化:v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出现大多数语言的发展出现停滞的现象,只有大约5%(Han,2003)的学习者可以达到与母语使用者相同的语言

19、水平。这种现象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被称为石化现象,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石化了的结构一般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甚至在表面上似乎已经清除了以后,还是会在中介语的使用中出现。v石化现象表现为学习者不具备和本族语者相当的语言能力,只有少数人可以激活这种特定的语言习得机制并获得成功,而大部分人在关键期后则无法激活,他们所能求助的只能是一般认知结构,因而也就无法企及习得的终点而出现石化现象。v另一种异曲同工的解释是内因与外因说。内因指“语言习得机制”理论及学习者交际策略的影响,强调了“语言习得机制”对中介语

20、的影响。外因说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心理的影响,包括文化迁移和训练迁移。如学习者由于缺少语言实验设备或正规的语言训练而造成石化性错误。五、中介语与一语、目的语、普遍语法的关系v1、按照Selinker的“规则组合”模式,中介语是不同心理过程和策略对学习者母语规则和目的语规则进行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v母语迁移和目的语规则泛化v2、普遍语法仍然适用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只不过是通过母语知识与其建立联系。vwhite(1990)的“参数重设”理论为这种观点提供了合理的解释。vWhite认为,至少在最初阶段,学习者运用母语固有的“规则和参数”作为中介来处理目的语材料。到了后期,就带有较多的目的语参数特

21、征。v中介语的各种形态都是由母语参数和目的语参数重设相互作用的结果。v学习者初期的中介语带有更多的母语参数的特征。到了后期,就带有较多的目的语参数特征。中介语的各种形态都是由母语参数和参数重设相互作用的结果。vCook(1985)他认为,中介语作为一种人类语言,必然适合于普遍语法。中介语是普遍语法的体现。vCook这个结论是基于Schmidt(1980)的实验研究得出的。Schmidt在研究中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英语并列句中冗余成份省略的表层语序上,遵循自然语言的表层语序,而错误不会超出自然语言规则的限制。v比如一语为汉语的被试者说vJohn typed letter and Mary ma

22、iled.v这个句子虽不合英语的规则,但符合汉语的规则。尽管是母语负迁移,但这个句子仍然是在自然语言(汉语)规则的限制之内。学习者决不会造出如下句子,因为这超出了自然语言的限制。vJohn the violin and Mary plays the pianov回忆层次分析法(Harris)。v 我 吃 苹果。v 1 2v 3 4v S(我吃苹果)v NP(我)VP(吃苹果)v V(吃)NP(苹果)v v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v生成:语类规则(短语结构规则)vS(句子)NP(名词词组)+VP(动词词组)vNP(名词词组)Det(指示词)+N(名词)vVP(动词词组)V(动词)+NP(名词词组)v生成句子:那个男孩踢足球。v Sv NP VPvDet N V NPv Det Nv那个 男孩 踢 足球S NP A Colorless NP A green N ideas VP V sleep Adv furiously 、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中介语理论的关系?、?思考:思考:v1)对比方法:v对比分析是学习者第一语言与目的语的对比v偏误分析是学习者的偏误与目的语的对比v中介语是学习者第一语言,目的语,学习者语言三个语言系统的对比v2)母语迁移:v学习者言语行为的迁移。v语言输入的相关组织选择七、中介语的研究v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v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七讲).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